近日,越來越多的高校召開工作會議,安排部署和推進第五輪學科評估的有關工作。新一輪學科評估,已經正式被提上日程。距離第四輪學科評估已4年有餘。這4年間,許多學科在學校的重點建設下,都得到了較大的發展。更有一些學科發展突飛猛進,展現出了巨大的發展潛力,已然具備了衝擊A類、甚至A+學科的實力。本文基於2019與2020年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對學科發展情況進行分析。
一、學科評估前瞻分析方法
本文以各學科2020年軟科世界一流學科的國內排名作為參照,匹配對應高校學科的2019年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2020與2019年排名差值以及第四輪學科評估等級,通過選定高校中某一個學科在軟科排名情況與學科評估等級的橫向比較以及不同高校在選定學科間的整體排名發展趨勢的縱向比較,對第五輪學科評估作前瞻分析。
二、中國內地高校在各學科排名與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匹配情況
高校在各學科排名與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的匹配大致分為兩種情況:發展較為穩定、出現新生潛力。被界定為發展較為穩定的學科的評估等級與該學科2020年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匹配度較高,在排名上位區的學科等級集中在A+、A與A-,學科整體發展結構趨於平衡,沒有較大的變化。而被界定為出現新生潛力的學科評估等級與該學科2020年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變化較大,在排名上位區出現了未參評或者學科評估等級在B、C+、C的學校,學校排名所對應的學科評估等級漲幅、落差都較大,出現了較多學科發展迅速的「黑馬」。具體結果詳見表3。
(1)發展較為穩定的學科:
(2)出現新生潛力的學科:
三、軟科學科排名中的亮點學科
人文社科類:中山大學在新聞傳播學科中學科評估等級為B,但在今年軟科排名中位列第一;清華大學政治學的學科評估等級為A-,雖然今年軟科排名相較去年有所下降,但仍在國內學科排名中位列第一。而中國政法大學的法學評估等級為A+,但是排名下降明顯。
理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天津大學雖在數學、物理、化學學科中皆未參評,但是排名上升勢頭明顯。北京師範大學在大氣科學評估中雖未參評,但是排名靠前,持續上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地球科學學科評估為A+,但在軟科排名中明顯下滑;南京師範大學與華東師範大學在地理學科中的評級分別為A-、A,但在最新的軟科排名中下降明顯。
工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在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評估中為B,但是在軟科排名中位列第二,上升趨勢明顯,浙江大學在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評估中為參評,但排名靠前,上升趨勢穩定;、華中科技大學在儀器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都未參評,但在軟科新發布排名中都處於上位。北京師範大學在水利工程學科中評估等級為C+,但在軟科排名中學科排名第一,前景預測較好。
醫學:清華大學在基礎醫學學科中雖未參評,但在軟科排名中位列學科第一,實力強勁;上海交通大學在醫學領域中各學科排名皆十分靠前,尤其在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中評估等級B+上升為軟科排名的學科第一,表現亮眼。
表3:國內高校在軟科世界一流學科和第四輪學科中的表現
作者 | 丁文佳,同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
編輯 | Al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