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50發全勝!長二丁火箭成功實施一箭雙星任務

2020-12-22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8月6日12時01分,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將高分九號04星和清華科學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高分九號04星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所屬航天東方紅有限公司研製的光學遙感衛星,地面像元解析度最高可達亞米級,主要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可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信息保障。

搭載發射的清華科學衛星是由清華大學研製,採用載荷平臺一體化設計,可實現低軌大氣密度和長波重力場聯合探測。

執行本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研製,是一款常溫液體兩級運載火箭,起飛推力約300噸,對應700公裡太陽同步圓軌道的運載能力為1.2噸,是當前國內運載能力最大的二級火箭。

通過與遠徵三號系列上面級結合,長二丁火箭可提供多星異軌組網部署發射,具備1000公裡以上軌道高度的太空飛行器發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任務是長二丁火箭第50次發射,也創造了50發全勝的優秀戰績,將百餘顆衛星送入太空。從1990年立項到現在,30年來,長二丁火箭因為出色的性能和戰績,被授予「優質火箭」和「金牌火箭」稱號。

目前,長二丁火箭多星搭載、並聯、串聯、串並聯、與上面級組合多星異軌部署方式等方案均已經過任務考核,並擁有2.9米、3.35米、3.8米、4米等不同直徑的衛星整流罩和系列化、標準化的星箭接口,多星發射已成常態。

長二丁火箭已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多星發射安全性策略,從1992年首飛以來,長二丁用50發連續成功證明了自己的「靠譜」。

60天內五戰五捷,40天異地4發,30天同地兩連發……這都是長二丁火箭創造的發射紀錄,也證明了這型火箭已擁有豐富的高密度發射經驗。

據了解,長二丁火箭從2003年開始首次採用遠距離測發模式,取消了火箭技術區水平狀態的動力系統測試和電氣系統測試,大大提高了測試效率,並將發射場工作時間由最初的兩個月縮短為23個工作日;之後經過多年分析、摸索、試驗,又將發射場工作時間進一步縮短為19個工作日、15個工作日。

團隊介紹,目前發射場工作已經縮短至13個工作日,今年有5次發射都是採用13個工作日的發射場流程。

【責任編輯:趙藝涵】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焦點

  • 火箭復工了!長二丁一箭破蒼穹,攜四星發射成功
    人民網上海2月20日電 (唐小麗、張昱欣、張錦、朱利軍)今日凌晨5時07分,由上海航天局抓總研製的長徵二號丁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將四顆新技術試驗衛星送入太空。這是長徵二號丁火箭首次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執行任務。
  • 一箭雙星,長四乙火箭成功發射環境減災二號A、B星
    一箭雙星,長四乙火箭成功發射環境減災二號A、B星 2020.09.27 12:02 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 「金牌火箭」長二丁2020七戰七捷!一箭三星圓滿成功!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2020年8月23日,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高分九號05星及兩顆搭載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本次發射是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今年第7次發射,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第343次發射。 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起飛推力約300噸,具備不同軌道要求的單星、多星發射能力。長二丁火箭在高可靠性的基礎上,具備強大的環境適應性和周到的服務保障,可以在國內三大衛星發射中心執行任務,不懼風霜雨露,無論春夏秋冬,為衛星提供舒適的地面環境、飛行環境。
  • 一箭三星!長二丁火箭2020七戰七捷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2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8月23日,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高分九號05星及兩顆搭載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是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今年第7次發射。
  • 「一箭雙星」!長徵十一號火箭9次發射全部取得圓滿成功
    5月30日4時13分,由航天科技四院提供四級固體發動機的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將新技術試驗衛星G星、新技術試驗衛星H星送入預定軌道,「一箭雙星」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此次發射,長十一火箭實現了三個「首次」,即首次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執行火箭發射任務;首次採用2米直徑整流罩;首次採用全新信息化發射平臺實施發射。火箭採用「三平一垂」的冷發射方式,即水平對接、水平測試、水平運輸、整體起豎後垂直冷發射。
  • 中國一箭雙星再次發射成功 2020絕對是中國航天年
    IT商業新聞網12月10日訊 當你還在睡夢中時,中國又默默發射了一枚火箭。今日4時14分,中國一箭雙星再次發射成功。對於我國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不少網友紛紛表示,為中國航天點讚。
  • 長圖丨長徵系列火箭這一年:長徵八號入列,「胖五」擔重任
    2020年,「長徵」家族添新,長徵八號入列!截至12月22日長徵八號首飛,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今年實施33次飛行。隨著2020年1月7日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五號發射升空,中國航天發射2020年迎來開門紅。今年,中國航天人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重大工程攻堅戰而不懈拼搏,戰「疫」成果來之不易。長徵系列也亮點滿滿:長徵十一號一箭9星成功完成海上發射。
  • 火箭點火8分鐘後軌跡偏離,一箭雙星以失敗告終
    令我們欣慰的是,我國的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並獲得圓滿成功。然而,並不是每個國家都有這樣的實力,歐洲就是其中之一。一聲巨響傳來,火箭點火8分鐘後軌跡偏離此前,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計劃完成「一箭雙星」任務,但意外發生了,「嘭」一聲巨響,火箭點火8分鐘偏離軌道,兩顆衛星不知去向,「一箭雙星」以失敗告終。
  • 中國一箭雙星再次發射成功 創造十一連勝佳績
    12月10日4時14分,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簡稱GECAM)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長二丁火箭順利升空:我國成功發射試驗六號02星
    本文轉自【快科技】;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最新消息,今晨(2020年7月5日7時44分),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試驗六號02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據介紹,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研製,此次任務緊跟5月31日和6月17日兩次長二丁火箭發射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第338次發射。值得一提的是,本髮長徵二號丁火箭首次實行了發射場質量確認制,按照加注前和加注兩個階段開展質量確認工作,替代原有的各階段情況匯報及最終的加注前質量控制情況評審。
  • 中國一箭雙星再次發射成功,海上也早已成功發射,期待空中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多次成功發射火箭自2015年9月25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完成首飛以來,長徵十一號火箭已連續十次成功發射順利將48顆衛星送入太空。2020年5月30日凌晨,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升空,以「一箭雙星」的方式成功將兩顆新技術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2020年9月15日9時23分,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一箭雙星」發射成功
    主要為低軌小衛星提供發射服務,具有入軌精度高、準備周期短、發射成本低等特點 新華社酒泉8月31日電(李國利、朱霄雄)8月31日7時41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微重力技術實驗衛星和瀟湘一號07衛星發射升空,衛星均進入預定軌道。
  • 長徵十一號火箭下半年將在陸地和海上實施多次發射
    長徵十一號火箭下半年將在陸地和海上實施多次發射) 5月30日凌晨4點13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的方式成功將新技術試驗衛星G星、H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 中國一箭雙星再次發射成功
    12月10日消息,據新華視點報導,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 「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工程任務由中國科學院負責組織實施,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負責工程大總體和地面支撐系統的研製建設,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負責衛星系統研製,高能物理研究所為任務科學目標提出單位,並負責衛星有效載荷、科學應用系統研製建設,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負責科學數據的地面接收。用於此次發射的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生產。
  • 快舟一號甲火箭一箭雙星!「武漢號」閃耀太空
    (攝影:汪江波)湖北日報訊(記者許曠、通訊員譚青海、李文卉)5月12日9時16分40秒,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將「行雲二號」01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長二丁火箭再顯神通!我國成功發射試驗六號02星 用於空間環境探測...
    長二丁火箭再顯神通!我國成功發射試驗六號02星 用於空間環境探測試驗  Emma Chou • 2020-07-05 10:27:32 來源:前瞻網
  • 這就是山東|今天,首枚「海陽出廠」長十一火箭發射成功!
    12月10日4時14分,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簡稱GECAM)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長十一火箭點火升空(胡藍月 攝)▲ 長十一火箭一飛沖天(胡藍月 攝)長十一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研製,截至目前共計完成9次陸地發射任務和2次海上發射任務,創造了 十一連勝的佳績。本次任務中長十一火箭有三大「亮點」。
  • 歐洲"一箭雙星"發射失敗 火箭點火8分鐘後發生偏離
    (原標題:歐洲「一箭雙星」發射失敗 織女星火箭點火8分鐘後發生偏離)
  • 一箭雙星行雲二號01/02星發射成功,羅弗巧樂卡超輕粘土銘記5﹒12
    今天(5月12日)9點16分40秒,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行雲二號01/02星發射升空,將「行雲二號」01星(命名為武漢號)和「行雲二號」02星兩顆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中國一箭雙星再次發射成功 「極目」空間科學衛星作用
    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工程任務由中科院負責組織實施,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負責工程大總體和地面支撐系統的研製建設,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負責衛星系統研製,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為任務科學目標提出單位,並負責衛星有效載荷、科學應用系統研製建設,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負責科學數據的地面接收。  該工程任務測控系統由西安衛星測控中心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