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著2020年的尾巴,「男版浪姐」《追光吧!哥哥》綜藝真人秀終於亮相上線。
珠玉在前,且同為團體選秀綜藝,《追光吧!哥哥》難免就被大家拿來和《乘風破浪的姐姐》比較一番。
從《追光吧!哥哥》的首播情況來看,無論是播出數據還是話題熱度,跟現象級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仍然有著不小差距。
這個結果自然也是意料之中,但這並不意味著敗下陣來的《追光吧!哥哥》就全盤皆輸。
恰恰相反,儘管預算更低、陣容更弱、呈現效果稍遜,但《追光吧!哥哥》節目組仍然是當下熱播綜藝節目中的最大贏家之一。
選手陣容
《乘風破浪的姐姐》的比賽選手是30位年齡30+的女明星,從當紅新星到翻紅歌手,從偶像團員到演員巨咖,這裡名字就不再一一列舉了。
但是再拿出來和《追光吧!哥哥》的21位男明星選手對比,哥哥們的整體咖位還是要稍遜一截的。
既然如此,兩個節目組的號召力僅在這一點上就已經無需多言。
投入預算
從選手陣容的投入預算上看,《追光吧!哥哥》在人力成本上的費用就比《乘風破浪的姐姐》要省下不少。
另一方面,看看兩檔綜藝的錄製環境,哥哥們是幾人一間房,姐姐們是幾人一棟樓。
哥哥們化妝過程直接pass,姐姐們甚至自帶化妝團隊齊聚一堂堪稱華麗。
更不用說在表演舞臺方面,《乘風破浪的姐姐》節目組專為姐姐們量身打造了一個巨型船型舞美,和主題「乘風破浪」相當契合。
而《追光吧!哥哥》的舞美乏善可陳,精準的打光倒確實也和該節目組的主題「追光」交相輝映。
如果用一個詞形容《乘風破浪的姐姐》的硬體呈現,那就是「華麗」,怎麼華麗怎麼來,確實作為頂級平臺的頂級綜藝,它有這個「不差錢」的實力。
《追光吧!哥哥》在這方面,基本上就是一個詞「克制」了。他們的目標是要做到簡約而不簡單。
製作實力
在娛樂綜藝領域,多年來,湖南臺此前一直都是一騎絕塵,王牌節目一波接一波,將對手們遠遠甩在身後。直到近些年,隔壁浙江衛視、江蘇衛視等才加速追趕,嘗試努力地縮小差距。
《乘風破浪的姐姐》又是芒果TV力推的核心綜藝,儘管最終遺憾沒能夠在湖南衛視同步播出,首播之際熱搜榜還暫停更新了一段時間,其火爆程度已然如此了,更是不可想像它要是真的能夠上星播出,其影響力能大到何種恐怖程度。
而《追光吧!哥哥》是由單個視頻網站聯合東方衛視、燦星製作一同打造,這雖然1+1+1=3了,但整體製作水準,包括拍攝質量、製作水準、營銷手段等全方位和節目播出相關的諸多因素,怕還是要小於芒果TV這一個「1」。
《追光吧!哥哥》首期的呈現效果,本身就力證了這一點。
但《追光吧!哥哥》借得一手好勢,從「追光21」更名到「追光吧!哥哥」,就已然把《乘風破浪的姐姐》的受眾群體吸收了大半,可以說是老四兩撥千斤了。
而《追光吧!哥哥》首播第一期,帶出的選手們過往的各種瓜,就拿印小天和杜淳來舉例,倆人在第一期裡聊天這僅僅幾秒鐘的閃現,卻意外或意料之中地成為了觀眾們對該期節目最大的討論熱點之一,以至於印小天不得不出來發文表立場。
這一發,又一度把自己帶上了熱搜話題榜首的位置。
果然,《追光吧!哥哥》精彩的,也在舞臺之外,似乎深得過《演員請就位》真傳。
但是這樣的播出效果,客觀上就是好的,你不得不承認這一點。
所以說,《追光吧!哥哥》儘管也許只能稱得上是「低配版浪姐」,但是其首播已經收穫的,基本算得上圓滿。
《乘風破浪的姐姐》像是《復聯4》這類斥巨資製作的國際大片,票房不搞個幾十億都收不回成本的那種,成則叫座叫好,敗則血本無歸。
而《追光吧!哥哥》更像是《泰囧》這類的低預算小製作商業電影,小几千萬的製作成本如果能博個幾億票房就不算輸,要是萬一幸運地超過了十幾億,那便是血賺,再退一萬步,哪怕是虧了,上限也就在那了。
從《追光吧!哥哥》首播的反饋效果來看,當然它的熱度不及《乘風破浪的姐姐》,但是考慮到它的製作成本和宣傳力度,《追光吧!哥哥》掀起的波瀾,應該已然超出了他們自己的預期。
《追光吧!哥哥》首播引熱議,即使是「低配版浪姐」,節目組也已然是那個幕後大贏家。
如果覺得不錯,就賜個長按點讚三連吧;點擊我的頭像,私信我,更有趣;文/我愛電影院,轉載請註明來源;配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