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虎隊到選秀男團,中國偶像團體的三十年

2021-01-19 話娛






7月9日,日本男團「教父」級人物、傑尼斯事務所創始人喜多川逝世。這個一手打造出日本偶像演藝經紀帝國,成就了少年隊、SMAP、嵐等日本」國民天團「的男人,在新生的令和時代迎來了個人的謝幕。


「偶像」一詞並不是由喜多川創造,而讓「偶像」成為流行文化中重要的一環,繼而讓整個亞洲的偶像藝能培養體系從中汲取奶水,喜多川功不可沒。


▲日本國民天團「嵐」

演藝公司穩定地輸出大眾偶像,偶像和粉絲間互相需要,結成利益共同體,偶像繼而成為造星產業鏈上標準化的產品,檢驗合格之後才能投放市場,並且還要不斷驗收他們的長尾效應,確保他們不會與主流審美、觀眾喜好脫節。


由喜多川開創的「偶像哲學」,為亞洲的演藝市場增添了一種新的可能。




臺灣早期的偶像塑造便借鑑過傑尼斯的造星理念,由蘇有朋、吳奇隆、陳志朋三人組成的」小虎隊」就是最早探索偶像道路的嘗試。


在臺灣樂壇開始發掘新一代潛力面孔之前,轟轟烈烈的校園民歌已經滲透到了臺灣社會的上上下下,照亮了華語流行音樂的前路,流行樂壇渴望新鮮的血液。


1988年,臺灣開麗經濟公司為才藝選秀節目《TV新秀爭霸站》徵選3名男生助理擔當助理主持。通過公開選拔,15歲的蘇有朋、17歲的陳志朋與18歲的吳奇隆脫穎而出,三人組成組合「小虎隊」成為綜藝常客。


▲男子組合「小虎隊」與女子組合「憂歡派對」

小虎隊在節目上的表現收穫了大量觀眾的喜愛,由他們上鏡的節目收視率迅速飆升。飛碟唱片公司很快注意到他們表演潛力,果斷將三人籤下,成為自己旗下的藝人,三個男孩自此踏上驚豔華語音樂圈的道路。


飛碟唱片最早對小虎隊的定位是打造一支臺灣的「少年隊」。因為當時傑尼斯事務所旗下的青春偶像團體「少年隊」在整個東南亞都掀起了偶像崇拜的熱潮,這支由錦織一清、植草克秀、東山紀之三人組成的團體,集青春、活潑、動感於一身,是當時樂壇難得一見的新興勢力。


▲少年隊

經濟公司決定讓小虎隊走同樣勁歌熱舞風格,並把少年隊的歌曲進行中文填詞讓小虎隊重新演唱,因此便有了膾炙人口的《青蘋果樂園》、《紅蜻蜓》、《星星的約會》等歌曲。


脫離綜藝節目獨立發展的小虎隊受到了臺灣青少年的歡迎。1989年,小虎隊開始了「逍遙、貨櫃、小虎隊」全臺灣巡迴演唱會, 20場演出幾乎場場爆滿。 隨之而來的是「追星族」這一現象開始出現,青少年對小虎隊的狂熱追隨令臺灣教育界和媒體界深感震驚,也引起了家長們的緊張情緒。


▲「逍遙 貨櫃 小虎隊」巡迴演出

偶像發展這條路其實早已被日本演藝界驗證,傑尼斯培養藝人的思路一貫以來就是打造正面形象,藝人如若有出格之事,將會受到嚴厲處罰,小則中斷演出,大則影響其整個演藝生涯。


這實際上是偶像與市場磨合的過程中的一種代價,要被更多的人喜歡意味著要順應主流認同的美德,尤其是在中國,「追星」跟「網癮」、「遊戲」一樣危險。


演藝公司也意識到如果要小虎隊的繼續走紅不受阻礙,那麼必須往社會主流價值觀上靠攏,爭取得到更多人的認同。在團隊路線做出調整後,小虎隊開始積極走正能量路線,在公開的演出中號召歌迷「重榮譽、守秩序、會讀書、懂禮貌」,宣傳普世價值觀。


▲小虎隊

小虎隊雖然不如傑尼斯那樣每個藝人都是全能型選手,但是「霹靂虎」吳奇隆、「小帥虎」陳志朋、「乖乖虎」蘇有朋三個有著不同經歷、不同背景、不同性格的男孩,因為特點鮮明而極具辨識度,這也增加了成員的不可替代性。


從1991年底暫停活動,直至1993年重新再辦歌友會,再到各自發展演藝道路,在網際網路尚不發達的年代,小虎隊一直是歌迷腦海中獨特的記憶。



相比起傑尼斯那些從十七八歲入團,四十幾歲仍然活躍在團隊的藝人來說,中國男團大都紅極一時,之後便大多以個人名義發展。原因大抵是經紀公司對於團體的後續規劃不明、成員之間人心不齊等。


▲臺灣男子組合「飛輪海」

2014年,00後組合TFboys席捲內地娛樂圈,將偶像明星的崇拜帶進了Z時代,這也是進入千禧年後內地偶像男團對於傑尼斯最成功的一次效仿。


成員王俊凱、王源都是通過甄選進入公司並以訓練生的身份出道的,易烊千璽則是後來積極吸納進隊伍的。三個男孩清醒稚嫩、未經雕琢的形象一出道便獲得了許多粉絲的支持,自此開啟了內地的「偶像養成」之路。


TFboys借鑑了小虎隊的團隊風格,青春、陽光、正能量,有粉絲如是說:「他們既有身為學生的質樸和純真,又有身為明星的偶像魅力和舞臺表現力。」因此迅速有效地拉近了不同年齡層次的粉絲群體。


▲TFboys

演藝公司注重對他們綜合能力的培養,使得三小只有各自擅長的領域,因此也催生了「團粉」和「唯粉」的分別。團粉即粉一整個團,唯粉是只粉其中一個人。


與此同時,TFboys的經濟公司也參考了傑尼斯的盈利模式,開始進行深度的粉絲運營。他們在微博、音悅臺等網絡平臺成立粉絲俱樂部,粉絲需要成為社交網絡的會員才能獲得團隊的全部信息,例如,新浪微博上的 TFboys 粉絲俱樂部體驗會員是一個季度84元,年度會員是 298元,繳納會費換取的福利可以看到三個成員的成長日記,掌握他們最新行程動態。


▲「團粉」與「唯粉」

但與傑尼斯「鐵腕」管理手段不同的是,中國的經紀公司為粉絲開放了更多接觸他們的通道,比如不入會的路人粉仍然可以在淘寶等購物平臺買到TFboys的周邊,宣傳活動也不僅限於入會的粉絲等等。


漸漸地,粉絲開始自發承擔TFboys的營銷造勢活動,在社交網絡上進行刷榜、控評、科普,為他們準備禮物應援,守護三個男孩的演藝之路。


步入網際網路時代的好處是,粉絲們結束以從前「追星族」那種分散式、無群體的方式存在,而是在社交網絡中結成一個穩定的社群,共同分享、交流追星體驗,逐漸建立一個穩定的共同體。這個共同體對於偶像的推動作用是巨大的,甚至可以影響演藝公司對於團隊的定位,相當於半個經濟人。




TFboys之後,很少再有男團能夠再次攪動娛樂圈了。


各大網絡視頻平臺選秀節目層出不窮,但最後強制組合起來的偶像團體很少能夠收穫穩定的粉絲群體。


▲新生代男團「Nine Percent」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偶像團體成為部分娛樂公司追求短期經濟利益的產物。漫長的挖掘、培養過程被濃縮進短短幾個月的時間,新人在唱跳、表演方面均沒有得到實質性的培養,通過節目曝光之後集聚起來的短暫的人氣很快就在長線發展中耗光;


另一方面,經紀公司往往誤把人設當成個性營銷,沒有最大力度地挖掘每個團員身上的個性特點。往往一個團中,每個人都有一個人設,儘管人設千奇百怪,但最後的結果仍然是千人一面,經紀公司沒有意識到人設只是一個「面子」,真正重要的是「裡子」裡的東西。



此外,平臺選秀節目後臺的資本暗箱操作也常常敗壞觀眾們的好感。觀眾一定程度上已經受夠了那些充斥著機器刷票、真人秀劇本、剪輯操控的選秀節目,也看夠了流水線上量產出來的統一審美。 在去年的《創造101》中,出現了王菊這樣意料之外的種子選手,這也反映出觀眾對於資本霸權的挑戰。



說到底,觀眾們真正希望的是偶像團隊能夠為市場提供一種可能,而非不停地「爆款複製」,從長遠角度看,個性與實力相互匹配,才是團隊發展的長遠之計。



相關焦點

  • 從小虎隊到SHE,從tfboys到火箭少女,中國偶像是進步還是倒退?
    文|令狐伯光《青春有你2》《創造營2020》,上半年的偶像選秀好像已經結束了。然而事實上並沒有,現在正在優酷的男團選秀《少年之名》正在熱播。雖然很多觀眾事先都不看好,但因為是今年唯一的男團選秀,再加上張藝興等導師,還是吸引了不少的觀眾。
  • 從小虎隊再到TFBOYS,國民偶像團體是不是幾十年一輪迴?
    因為幾十年前,對於爸爸媽媽們來說,偶像是四大天王,是梅豔芳,他們追周星馳,愛王傑......但是直到今天,各大明星層出不窮,已經很難有我們共同審美下的國民偶像了。 霹靂虎吳奇隆、小帥虎陳志朋、乖乖虎蘇有朋,1988年小虎隊一出道就在亞洲嶄露頭角,創下了20多場演唱會場場爆滿的記錄,是當時臺灣最令人矚目的歌壇新人
  • 中國偶像男團,「倖存者」與「已註銷」
    網際網路入局,101系選秀讓偶像行業真正走進了大眾的視野,NINE PERCENT、UNINE、R1SE是如今被提及最多的男團。而說起2018年前的男團,大多數人能叫得出的名字,恐怕就只有TFBOYS了。事實上,選秀節目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成為現象級爆款,並不是一蹴而就的。
  • 選秀節目為何如此受歡迎?偶像團體如此吃香?
    從18年的《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到19年的《青春有你》和《創造營2019》再到今年《青春有你2》、《創造營2020》和《以團之名》,選秀節目近幾年如雨後竹筍般冒頭。」對於粉絲而言,星星就是偶像身上美好的品質。在《偶像練習生》之前,對於中國而言,選秀節目是一個較大的市場空白,儘管之前有過《快樂男聲》、《超級女聲》這樣的選秀節目,但他們大多是個人出道,而非作為偶像團體出道。
  • 「女團」「男團」選秀火熱背後 中國年輕偶像都去哪兒了
    所謂「偶像團體」,是以唱跳型舞臺表演為主業的表演藝人。目前國內偶像團體培養方式與日韓「訓練生」模式相似,都是各文化娛樂公司招募新人進行訓練後出道表演,以《青春有你》《創造營》為代表的團體選秀節目成了這些新人面向大眾推介自己的舞臺。
  • 中國偶像選秀熱火朝天,日韓偶像行業卻突然大變天!
    中國偶像選秀熱火朝天,日韓偶像行業卻突然大變天!昨天基本上是追星的小姑娘們哭到斷腸的一天,日本和韓國的兩大國民男團嵐和wanna one相繼解散單飛。而最近中國的偶像行業發展卻再不斷完善中,不由期待會不會有些許機會彎道超車呢。
  • 中國偶像選秀節目熱火朝天?日韓偶像產業,卻是背後最大的贏家
    文|令狐伯光2020年是什麼樣的一年呢?今年絕對是發生重大事件的一年,國際性的大事尤其多。但如果回到中國流行文化產業,今年中國的「韓國101系偶像團體選秀」,絕對值得說上一說。正在進行的男團選秀《少年之名》,未來還有《明日之子樂團季》。可以說,2020年中國的選秀綜藝節目,絕對是韓國偶像團體選秀的天下。然而在10年前,中國內地根本沒有什麼偶像選秀,更沒有什麼偶像明星。從沒有偶像明星到日韓偶像遍地走,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 「亞洲」男團選秀2021
    偶像選秀市場第四年2018年,一直被稱為新一代的「偶像選秀」元年,《偶像練習生》與《創造101》開啟全民打投時代。從今年各家的片單來看,作為綜藝市場裡的熱門品類之一,偶像養成型節目依然是各平臺每年的重點。
  • 火箭少女散場,國產偶像團體依然難有存在感
    不管是《創造101》為代表的女團選秀,還是《偶像練習生》為代表的男團選秀,個人永遠比團體突出,團體在建立之初就先天不足,似乎成了這幾年國內偶像團體的通病。蔡徐坤讓《偶像練習生》中的其他成員幾乎沒有存在感;楊超越,在《創造101》出道後登上了《中國新聞周刊》的封面,成為了「影響中國2018年度人物」;更早之前的2016年,曾有一支叫「X玖少年團」男團,作為團員的肖戰若干年後能大火,和這個男團幾乎沒有關係。國產偶像團體的現狀,其實也與國內畸形的造星機制互為表裡。
  • 新版F4成最醜男團?顏值遭到網友瘋狂吐槽,臺灣偶像團體輝煌不再
    中國臺灣偶像黃金時期其實早些年的時候,中國臺灣出過不少優質的偶像團體,比如大名鼎鼎的F4,那時候火到什麼程度呢?這四位不僅在網絡上,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妥妥的頂級流量,走到哪兒,哪兒都有粉絲。之後中國臺灣娛樂圈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偶像團體,比如2004年由王少偉、顏行書、明道、黃玉榮、祝釩剛組成的183club,一部《王子變青蛙》讓這五位開始進入到觀眾視野,《迷魂計》、《真愛》等單曲火爆大江南北。
  • 「Mirror頭條」分開後前途無量,當下偶像團體更像偶像而非團體
    文|kaola距離TFboys被挖掘走紅已經6年,這三小隻已經從少年成長為青年,擁有著巨大的商業價值,如今偶像選秀節目層出不窮,但出現的一個又一個偶像團體,卻未有TFboys這般生命力,他們現在更是各自「單飛」,重新找到自身的價值。曾有人形容男團偶像,聚在一起毫無聲量,分開便是前途無量,這句話或許用來形容X玖少年團十分貼合。
  • 同情李汶翰:一個選秀男團偶像想當演員,有錯嗎?
    為什麼這麼多偶像選擇紮根影視圈究其原因還是因為: 1.內地娛樂圈沒有偶像存在的土壤 中國嚴格意義上沒有娛樂圈只有影視圈,因為與娛樂相關的東西基本上是照搬韓日的模式,但僅僅也只是學到了皮毛而已,因為與偶像娛樂相關的周邊產業完全沒有做起來。
  • 偶像團體再就業,HUI、李大輝製作選秀歌曲,還能再度翻紅嗎?
    我們大家都知道韓國人是選秀生選秀死,不管什麼都要搞選秀,但是這次的消息吸引我們的不是參加選秀成員的優秀,而是現在偶像們為選秀製作歌曲了。不出意外,還是有HUI、全昭妍、李大輝這些比較知名的愛豆作曲家,這也讓人大呼難道小公司的偶像團體都開始自作曲來打下粉絲基礎了嗎?
  • 國內偶像團體和韓流組合的差距很大,主要原因有哪些
    這幾年可以說是國內偶像團體選秀的元年,從《偶像練習生》再到《創造101》,從男團再到女團造就了一批超人氣偶像藝人,這些網絡綜藝選秀節目其實是縮小版的韓國練習生模式,一群懷抱舞臺夢想的年輕人經過一系列的選秀比拼最終脫穎而出,晉級成為男團或女團組合的一員。
  • 中韓之間偶像選秀節目之爭:中國從模仿到成功建立自家選秀模式
    一、從偶像練習生到創造101再到青春有你2 中國偶像選秀如同跑男、中餐廳等綜藝節目,皆是先以無版權的高度模仿作為開端,偶像練習生亦是如此,
  • 偶像團體節目制服!《創造101》超粉嫩、《華彩》走中國校服風!
    偶像團體選秀節目制服!《創造101》超粉嫩、《以團》像軍裝、《華彩》走中國校服風!你最喜歡哪款呢?華彩少年》是一檔由中央電視臺所推出的臺網互動少年成團選秀節目;雖然節目還未播出,不過早在招募選手時就吸引了不少「秀粉」的目光。他們的制服似乎是為了配合節目的主題,所以採用了中國的校服款式,整體式純白色,袖子上印著節目的logo,與以往選秀節目的制服大不相同。2.
  • 選秀男團「崩塌」紀實:抄襲 出軌 老賴
    原創 愛不動了的 四象工作室萬萬沒想到,距離中國偶像元年不過兩年的時間,內地娛樂圈就在2020年寒冷的冬日中迎來一場「中國偶像人設崩塌盛典」......2018年冬天,《偶像練習生》的播出將韓國的produce系列引進中國,宣告偶像元年的到來。隨著ninepercent和火箭少女101大火,「偶像」「愛豆」「流量」等概念被重新洗牌,改寫了娛樂圈的規則。網際網路也出現了這樣一批人——「內娛秀粉」。他們會在選秀節目挑選幾個「房子」住下來,支持自己小愛豆順利出道。
  • 央視真要和「日本德雲社」吉本搞男團選秀?
    具體說呢,就是央視與吉本要攜手辦男團選秀了。眼看著2020年已經有青你2、創3等一系列選秀綜藝待播,央視作為國家隊又與日本吉本攜手入場,莫非是要再現produce 48的東亞選秀盛事?今年的選秀市場再添實力選手不說,一向嚴肅的央視遇上搞笑見長的吉本,一起選秀跟他們都不搭噶的男團偶像?這是什麼腦洞大開的混搭喲!
  • 初代男團是些什麼人?能打敗選秀偶像丁澤仁、伍嘉成,甚至李汶翰
    除這些話題外,最為出風頭的就得數「初代男團」了,檀健次還憑藉「初代男團的實力」關鍵詞上了熱搜。看第二期各位選手的初舞臺後的排名,被稱為「初代男團」的幾位選手的確表現很出色,把近幾年選秀男團出身的丁澤仁、伍嘉成,甚至C位出道的李汶翰等的排名都壓在了下面。「初代男團」又是些什麼人呢?
  • 《炙熱的我們》揭露男團女團發展困境,出道109天僅有3個團體舞臺
    大型女團選秀《青春有你2》與《創造營2020》正在熱播,男團選秀《以團之名》待播,姐姐團體選秀也躍躍欲試,讓人誤以為男團女團發展勢頭猛烈,人人都想來分一杯羹。5月15日,《炙熱的我們》先導片揭露了當下男團女團的發展困境,所有出道團體都缺乏舞臺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