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文章最低部「喜歡作者」按鈕,謝謝您的支持!
第四十四章 著落
雨後天氣總算涼快下來,程傳鐵又坐在門口講起了《水滸傳》,坐在旁邊認真聽著的是10號院高伯伯的兒子高鶴。高伯伯是研究所的工程師,但家裡連一本適合高鶴看的小說都沒有。高姨在屋裡養貓弄得臭氣燻天,平時很少有人進他們的屋子。高鶴也很少在家玩,除了吃飯睡覺外一般都在胡同裡竄著。
這條胡同裡住的基本都與程傳鐵同個學校,年齡相仿的同班同學。後院的小宇子、10號院高鶴之外,11號院的於晨,7號院的張大寶基本上都在這中學的三年十三班上學。正在程傳鐵講到「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時,小宇子騎著嶄新的自行車進了胡同,路過9號院時還按下了鐵鈴,清脆的鈴聲把高鶴、於晨和張大寶都吸引過去了。這輛自行車是小宇子剛剛憑票從中山路上的一個國營商店買的,買完了車都沒裝上環鎖就興奮地騎回了胡同顯擺。
夥伴們圍著小宇子的新自行車羨慕得流哈喇子。這才知道小宇子要到同樂食品廠工作了,這是為了上班才買的自行車。後來他還給車前裝了一個鐵框,每次五六點鐘總能看見他騎車穿過胡同,車筐裡有時還放著幾盒廠裡發的藕粉。除了小宇子外,高鶴繼續讀了技校學習汽車駕駛,張大寶更是子承父業到郊區一個農場做了獸醫,就連和程傳鐵一起報名參加空軍的11號院於晨也收到了出發的通知。胡同裡的人都管於晨的父親叫「於大麻子」,由於腿腳不太好,所以不愛交際,每天只在家門口擺弄他那幾棵鐵樹。於晨的父親是一個退伍老兵,雙腿在一次戰爭中負了傷。對於這個腿傷老於沒有詳細說過,但坊間有不少的議論,程傳鐵就從其他朋友中聽到了這麼一個事兒:老於年輕時替母親去東天仙菜市買土豆,提著籃子就一去不歸了。後來打聽到是被國軍抓去做了壯丁,一開始幫助國軍拉些沙子修築些工事。1947年各地共產黨軍隊都放棄了國民革命軍的稱謂,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這一段時間被國民黨政權稱為「動員戡亂」,老於就是在這一年莫名其妙地被「動員」成了一名國軍士兵,也就是華北"剿總"55萬士兵中的一個。1949年1月的時候為了使古都北平的珍貴歷史建築完好保存和200萬北平市民生命財產免遭兵燹,北平就這麼著和平地解放了,還沒有參與過戰鬥的老於則被整編進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隊伍。老於雖然是壯丁出身沒有參加過國民黨,但是在以往或多或少地為國軍做過事。新中國成立後老於主動請纓去參加抗美援朝,成了一名志願軍戰士。但老於缺乏實戰能力,就被分配到了一個保證後勤補給的排裡。入朝時這個排還穿著單衣單褲,當時朝鮮北部的天氣異常寒冷,這個排為了不給其他作戰部隊添加負擔就這麼單衣單褲地在雪裡守著一條運送物資的小路。老於想著只要熬過這漫天大雪,保住這個給養的小路和物資就算是勝利了。誰料遭遇了飛機轟炸,老於從雪地裡醒過來時,排長和幾名戰士已經犧牲了,他從雪堆裡扒出另外幾個受傷的戰士,又從雪凹裡翻出了一個無線電臺,沒有操作過這玩意兒的他用手胡亂地轉動著那些旋鈕,沒承想竟然聯繫上了作戰司令部,第一時間說出了敵軍的位置,保住了志願軍鎮守的一塊重要高地。

經歷了多次談判後,在1953年中國、朝鮮和「聯合國軍」的美方代表籤署了《朝鮮停戰協議》。之後,老於就在一次撤兵中回國了。老於的腿在那次轟炸中受了傷,沒有得到及時醫治,落下了殘疾,退伍回家成了普通老百姓。起初的時候,老於還給周圍的人講講自己親歷的戰場,聊聊局勢什麼的。後來到了1966年因為老於在解放前的國軍身份,街道的革委會主任帶著一群人對老於進行了批鬥,還搶去了老於家的一間房子。老於性子倔,雖然已經給他平反了,他心裡還是留下了陰影,變得低調不愛說話了。即便是胡同裡議論他沒打過仗就回來了腿還凍了諸如此類的話,他再也沒有理睬和反駁過,只是默默地培養著他那幾棵鐵樹。
於晨之所以能拿到空軍的報到通知也是仰仗於父親,也就是這位「於大麻子」的戰友幫了大忙。程傳鐵這時可慌了,不單單是於晨已經接到了通知,其他同學也基本上有了工作著落。
關茉芬更是心慌,一面恨丈夫敷衍,一面擔心孩子想不開。她只好去和妹妹商量,剛說了個開頭,關茉芳就用堅決的語氣說:「別惦記這個事兒了,趕緊想辦法給小虎兒聯繫工作,別耽誤了他的前途。」剩下的聊天內容差不多都是像以往一樣對關茉芬說著這程學鵬和他的親戚們有多不靠譜。
妹妹的話雖然讓猶豫不決的關茉芬下定決心去給兒子聯繫工作,但是她又能去聯繫誰呢?學校的栢老師早就認為程傳鐵鐵定了是能去參加空軍的,便沒打他這張牌,把心思放在了其他的學生上。想著想著她不知不覺地已經走到了家門口,關茉芬家的紅色大門上有一個投信口,每次郵遞員經過時都會把信或者報紙從這個小口投進去,然後掉在院子的一個框裡。程學鵬最近不在家,這幾天的報紙也沒有人看。當關茉芬打開大門時,門口的框裡已經散落著好幾份報紙。她撿起報紙整了整隨手放在窗臺上,正要進屋休息時餘光忽然掃見了報紙上寫著「幹部任免」的一行大字,標題的下面還刊發著幾個人的照片,好奇心驅使下她拿起了這頁報紙看了起來。
其中一個人的名字讓她感到有些熟悉好似在哪聽過但又想不起來是誰,當她看到照片下的小字「水利局盧生」時,心底不由得興奮了一陣。之前就聽程學鵬私下裡說過,他有個一塊當過學徒、一起讀大學的至交好友叫盧生,就是學水利的。現在人家都到了水利局了,肯定能通過他來給兒子找一份好的工作,關茉芬舉著報紙越想越興奮……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著作權)歸作者趙同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媒體均不得轉載或改變其形式進行摘錄。
作者:趙同
斜槓青年,朝三暮四,比上不足,筆下有餘,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不怕折騰,才是人生。
電子郵箱:zhaotong226@126.com
有事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