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文章最底部「喜歡作者」按鈕,謝謝您的支持!
作者:趙同
九十 故事
陳亨成的父親是印尼華商,家境不是一般地殷實。快要畢業的時候,陳亨成已經和姜樂榮相戀三年了。在南京大學畢業是要回國的,無奈之下兩個人只好先拿著畢業證回到各自的國家去。
姜樂榮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工作,當時馬來西亞的經濟逐漸繁榮起來,很多高樓大廈和工廠都在建設之中,僅那幾年吉隆坡的城市面積就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擴展著,到處都需要建築相關的專業,因此持有中國高等學歷的姜樂榮很快就找到了工作,那股留在華人血脈中的勤奮讓她在工作中找到了樂趣,但夜深人靜時,想到大學時的戀人,也會感到孤寂。
馬來西亞雨季的一天,氣壓很低,天上的烏雲恨不得蓋在頭頂上。悶熱的天氣終於繃不住了,一下子雨就像傾盆一般噴灑在地面上。姜樂榮站在公司樓下不知所措,一把雨傘就遮到了她的頭頂。回頭一看,竟以為是夢境。
舉傘的人正是在幾個月前回到印尼的陳亨成,這簡直讓姜樂榮不敢相信。可這不敢相信的事兒偏偏就是真的。陳亨成不顧家裡的阻攔,放棄了家族提供的優渥生活,跑到馬來西亞找姜樂榮,兩個人就此定下了終生。他從家裡帶來了一部分資金,換成馬來西亞令吉特,投資建了一棟兩層小房子,上面是臥室,下面是廚房客廳還有陳亨成的公司。一個房子一面住一面辦公,姜樂榮就成了他的設計師和財務師。
說到這兒,那公交大巴已經停在了陳亨成所住的那個街區「坡塔達令再也」,馬來語發音很像「八達嶺」,所以程家同就用八達嶺這個熟悉的地名來記下了發音。
「坡塔達令再也」能看到的第一排排屋就是陳亨成的家或者公司,程家同下車以後遠遠地就能看到「亨成建築業公司」這幾個金燦燦的字。
「咖啡還是茶。」進門之後,二姑媽姜樂榮招待著大哥和程家同。
「給我乾兒子咖啡吧!讓他嘗一嘗這裡的白咖啡。」姜亞喜不等程家同選擇就做出了決定,他只是覺得乾兒子要回國了,這些天要拼命地讓他了解馬來西亞的一切,當然也包括那裡著名的白咖啡。
程家同看見了60多歲的二姑丈陳亨成,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正是這個60多歲的老人,跑到院子裡準備發動自己的汽車。要不是事先知道了他們的年齡,程家同認為眼前的這個二姑丈最多也就是40多歲。
見他發動車子程家同才知道,原來乾爹安排他來這兒就是和二姑丈一家到街區附近的一座露天排擋吃飯,這家排擋門口有兩個水泥鑄成的海蝦形狀說明裡面是一家海鮮排擋,誰也記不清這海鮮排擋的名字,因為門口有這兩隻栩栩如生的水泥蝦,所以附近的人都稱這裡叫「兩隻蝦」。
「走,我們去『兩隻蝦』。」發動好汽車的陳亨成催促著姜亞喜趕緊上車。
到了「兩隻蝦」程家同才知道,原來這個地方只是姜亞喜為了講另一個故事而預留下的一個伏筆。一個穿著邋遢的人站在了他們的桌前問他們要點什麼菜。這個人就是排擋的老闆周來興,故事的主人公站在了這裡,姜亞喜要給程家同講的故事自然就開始了。
周來興同陳永義一樣,都是姜亞喜在紐西蘭做工時認識的朋友。與他們不同,周來興選擇了單打獨鬥,從澳洲批發水產到馬來西亞。相對於姜亞喜做的旅遊公司,做漁業批發更加簡單粗暴,掙錢更加快。姜亞喜告訴程家同,周來興的進口魚生意做得最好的時候,整個巴生市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凍庫都是他的。姜亞喜這樣鋪墊肯定會引起程家同的興趣,必定眼前站著的這個邋遢人怎樣看也不像是漁業大佬的樣子。充滿了好奇心的程家同決定耐心地把這個故事聽完。
「你們要什麼啊?」周來興拿點菜卡有些不耐煩。
「這就別問了,老樣子就可以啦。」姜亞喜慢吞吞的語氣更讓周來興不耐煩,轉過頭去就讓服務員去準備姜亞喜常吃的菜品。
「嗯,等等。給他來一瓶椰花酒。他喜歡喝。」姜亞喜叫住了周來興,並指到了程家同。
「家同,這椰花酒現在不是每個地方都能喝到的。」姜亞喜對程家同說。
「嗯。」程家同點了點頭。
「上次你整整喝了一瓶,紅著臉回到家。」姜亞喜笑著說。
「呵呵,是啊。」程家同靦腆地笑著。
「這椰花酒現在不容易買到了,做起來太麻煩了。」姜亞喜說。
「是啊,先用礦泉水瓶綁在椰花莖處,讓汁直接流入瓶內,還不能讓他曬壞了。」二姑丈陳亨成也跟著說了起來。
「一棵椰子樹一年才能採兩次花汁。」姜亞喜同陳亨成聊起了椰花酒的製作過程。
「乾爹,後來那個周來興怎麼了?」程家同還在好奇剛才的檔口老闆為什麼會混成現在這個樣子,便打斷了姜亞喜的話。
「哦,你別著急,馬上就講。問題呀就出在酒上,但不是這個椰花酒啊。」姜亞喜又繼續地講著他的故事。
回到了馬來西亞,周來興生意越來越大,後來看到了金龍魚在中國內地的觀賞魚市場開始流行起來,便兼顧著凍魚批發和觀賞魚的生意一起做。觀賞魚從檳城出發通過海運運到廣東東莞然後分銷到內地,幾年下來觀賞魚買賣的利潤就超過了原來的澳洲凍魚。這周來興……
「這周來興怎麼了?」程家同問。
「等一會再講,他剛才過來了。」姜亞喜小聲對乾兒子說。
說完這話,周來興就端著一盤綠葉菜過來放在了桌子上,「來!你必點的菜來了。」
「哦,是馬來風光啊。」姜亞喜說。
「嗯,綠色蔬菜,對健康有好處。多吃點。」說完,周來興轉頭又回了廚房準備下一道菜。
「家同,快點吃。這馬來風光也是一道有特色的菜,綠油油的,真的很像馬來西亞。」姜亞喜夾起了幾根菜放在了程家同的盤子裡。
「這是炒空心菜?」程家同看著盤子裡的菜說。
「對,起了個好名字!」姜亞喜笑了,然後開始繼續講周來興的事情。
周來興在東莞的生意很好,認識了一位本地女人,後來做了小老婆,結果馬來西亞的家散了,周來興也就一直混跡在東莞。
「再後來呢?」程家同問。
「再後來……」姜亞喜回憶了一下繼續地講。
再後來,周來興染上了賭癮,隔三差五地就要跑一次澳門,也沒人攔著他。後來有一次喝洋酒喝多了,進行了一次豪賭,結果輸掉了自己的全部身家,小老婆也跑掉了。奮鬥了半生的周來興就這樣回到了吉隆坡,那一年他正好50歲。就在這裡開個檔口,我們都幫過他,現在也幹大了,成了個大排檔。
「你問他現在還敢喝酒麼?」姜亞喜問起乾兒子。
「還敢麼?」程家同問。
「別提洋酒了,就連這飲料一樣的椰花酒他也不喝了,人也踏實了很多。」姜亞喜說。
「他為什麼又變好了?」程家同問。
「他想守住現在的幸福唄。」姜亞喜說。
姜亞喜給程家同講了這麼多身邊人的故事,實際上就是為了告訴他要努力地守住得到的幸福。雖然他已經不能再阻止程家同回國,但是他告訴程家同留在馬來西亞是一個機會,回國也是一個機會,關鍵是要珍惜、要努力。就像他父親程傳鐵開的那個店一樣,人的一生總會有起起落落,好的時候一定要踏踏實實地珍惜,低落的時候一定要努力地爭取翻身,不能氣餒。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著作權)歸作者趙同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媒體均不得轉載或改變其形式進行摘錄。
作者:趙同
斜槓青年,朝三暮四,比上不足,筆下有餘,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不怕折騰,才是人生。
電子郵箱:zhaotong226@126.com
有事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