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海綿寶寶33歲生日。
這個86年生,巨蟹座,黃色海綿小廢柴,今年已經33歲了。
雖說《海綿寶寶》是史上最成功的兒童動畫之一,但在全球,它有接近一半的觀眾是成年人,連美國前總統歐巴馬都是它的粉絲。
這或許是因為童年時,我們愛看英雄,而長大後,我們更能理解沙雕和廢柴。
我也是成年了之後,才開始粉的海綿寶寶。
在我眼裡,在《海綿寶寶》並不是一個兒童動畫——在它沙雕低幼的外殼下,藏著一個成年人的烏託邦世界。
海綿寶寶和他的朋友們,是一群生活在比基尼海灘的底層小人物。
海綿寶寶是個不受重視的廚師,朋友派大星智商為零,鄰居兼同事章魚哥是個憤世嫉俗的loser,老闆是一隻非常吝嗇只愛錢的螃蟹。
這幾個人物湊在一起總能合奏一曲「弱智兒童歡樂多」。
33歲的海綿寶寶是裡面的頭號弱智兒童。
他太笨了,笨到看不出自己「最好的朋友」章魚哥其實一點都不喜歡他。
他喜歡松鼠Cindy,希望Cindy注意到他,想出的辦法就是不停地撕爛自己的褲子。
他好意裝蟹珍珍的男朋友,陪她去舞會,結果成功地讓蟹珍珍再也嫁不出去。
他在泡芙小姐那裡學開車,結果把泡芙小姐壓成了肉餅。
我曾以為,我們之所以喜歡海綿寶寶,是因為他的沙雕反襯著我們的聰明。
後來我才發現,正是因為他足夠沙雕,才能沒心沒肺的愛朋友,愛工作,愛他周圍的一切,永遠天真,永遠不懷疑。
海綿寶寶是一個蟹黃堡餐廳的廚師,也是比基尼海灘上最好的漢堡師。
做漢堡包是一個極其機械重複的事情,兩個麵包夾一片肉,一個正常人做久了絕對會精神失常。
但是海綿寶寶極其享受這個過程,凌晨3點就起床做準備工作,每天興高採烈的去上班,把這個枯燥的、價值感很低的工作,做成了行為藝術。
有一集,海綿寶寶和章魚哥競爭當餐廳經理,雖然海綿寶寶被評了300次優秀員工,可是蟹老闆還是把職位給了章魚哥。
海綿寶寶傷心極了,但下一秒他就又開始像一個傻子一樣熱愛工作,把做蟹黃堡當作人生全部的幸福和驕傲。
我喜歡海綿寶寶,是因為我們很難像他那樣百分之百享受和投入工作,真心地關注手頭所在做的事情。
我寫的文章永遠不可能像海綿寶寶做的蟹黃堡那樣好。
我喜歡海綿寶寶,還因為,他的快樂實在是太容易了。
他捉只小蝴蝶很開心,捉只小水母也很開心,吹個小泡泡也很開心。
我曾經以為沙雕的快樂是因為年幼無知,越長大就越要品嘗複雜的滋味。
但後來發現,不是快樂太難,而是我們太不容易滿足。
海綿寶寶永遠不會對自己的生活不滿意,他才不會去追求什麼「更好的自己,更好的明天」。
在海綿寶寶心裡,當下的生活永遠是最棒的。
成年人的快樂永遠是未來式,而海綿寶寶的快樂是現在進行式。
即便生活虐他千百遍,他也對生活永遠躍躍欲試,永遠一腔熱情,就像從來沒有受過傷害那樣。
「我準備好了!我準備好了!」「我準備好了!」
我們都比海綿寶寶聰明,但是我們都羨慕他:
永遠開心,永遠熱情,永遠不會懂什麼叫「生活就是一個緩慢挨錘」的過程。
永遠是小孩子。
我們喜歡海綿寶寶,是因為他一直被派大星深深的愛著。
派大星是一隻粉色的海星,因為沒有腦袋,智商比海綿寶寶還要低幾個層級。
有一集海綿寶寶跳到了每個人的夢裡,想看看他們每天晚上都做什麼夢。
只有跳到派大星夢裡時,發現派大星笨到不做夢。
他日常崇拜海綿寶寶,拿大鑽石當排球打,30多歲了還穿著紙尿褲,生活中唯一的愛好就是吃。
他吃起來是這樣的:
是這樣的:
他和海綿寶寶的日常對話是這樣的:
海綿寶寶:你看,萬裡無雲的天空飄著一朵雲。
派大星:恩,那朵雲看起來就像一朵雲。
這麼笨的派大星卻絕對是比基尼海灘上最討人喜歡的那個。因為他不僅笨得純粹,也愛得純粹。
海綿寶寶有多喜歡章魚哥,派大星就有多喜歡海綿寶寶。
有一次,海綿寶寶一夜暴富,立刻成為了比基尼海灘最受歡迎的人。結果沒過幾天又破產了,朋友們全走了,只有派大星還對他憨憨的笑著。
還有一次,海綿寶寶和派大星吵架了。派大星覺得很委屈,寧願一個人在家,也不找海綿寶寶玩。
但當他聽說海綿寶寶也把自己一個人關在家的時候,他又馬上衝去敲海綿寶寶的門。
海綿寶寶這部劇裡出現了很多有哲理的話,但最好聽的話都是派大星說的:
派大星:「猜猜我有幾顆糖?猜對了兩顆都給你。」
海綿寶寶:「五顆!」
派大星:「猜對了!先給你兩顆,剩下的下次給你。」
派大星:「嗨,海綿寶寶,我們去抓水母吧。」
海綿寶寶:「對不起,今天不行,我要上學。」
派大星:「如果你去上學的話,我今天該幹點什麼?」
海綿寶寶:「我不知道,一般我不在家的時候,你都幹些什麼啊?」
派大星:「等你回來。」
派大星:「他真是可怕了,一看到他我就噁心!那雙大牛眼睛、方身體、兩顆大門牙,還有那個愚蠢的領帶!真是太可怕了!」
海綿寶寶:「呃……」
派大星:「但是這些在你身上就很好看。」
有一集,派大星摔下了懸崖,把腦子摔掉了,他戴上了別人的腦子,變成了聰明人。
他聰明到可以教章魚哥吹笛子,可以教珊迪做題,聰明到沒法再和海綿寶寶做朋友。
但是他非常的不快樂。他決定去找換回自己的笨蛋腦子。
海綿寶寶問他:你真的不要這麼聰明了嗎?
派大星貢獻了全劇最動聽的情話:
「如果擁有聰明就要失去你,我寧願永遠做個笨蛋。」
派大星太笨了,他蠢到永遠不會對海綿變心。
笨到說好是一輩子的好朋友,就是一輩子的好朋友,一分一秒都不少。
笨到剛剛好擁有愛人的能力,與被愛的幸福。
我一直在想,派大星是因為笨才喜歡海綿寶寶,還是因為喜歡海綿寶寶才變笨。
或者是,在愛裡,我們真的需要那麼聰明嗎?
我總覺得在愛裡的聰明,帶有一點悲劇的意味。但在現實中,我們總是會用智力去應對所有的關係。
因為大家都太聰明了,聰明到沒有辦法忘掉自己,聰明到沒辦法毫無保留。
也因此,我們都如此羨慕海綿寶寶和派大星的感情:
TA傻你也傻,一起做傻瓜。
我喜歡海綿寶寶,因為他有章魚哥這樣有情有義的鄰居。
章魚哥,是這部動畫片裡唯一智商正常的人。他很喪,脾氣暴躁,經常不開心,和周圍顯得格格不入。
他有點小清高,有點小夢想,有點藝術品味,喜歡畫自畫像,喜歡泡泡浴配紅酒,很會享受生活。
他曾以為自己一定會是一個藝術家。但最終,他成為了蟹黃堡餐廳的一個小收銀員。
第一集出場時,就被人在蟹黃堡餐廳的玻璃上畫了一個大大的loser來諷刺。
而更諷刺的是,雖然見到海綿寶寶如同見到蟑螂,卻只能跟海綿寶寶做鄰居兼同事,還要被他日常坑。
海綿寶寶騙他吹個泡泡,結果泡泡把他自己的房子帶走了。
海綿寶寶在隔壁追水母,結果水母跑過去把章魚哥電到癱瘓。
每次想要睡覺,或者安靜的時候,都會被海綿吵到神經衰弱。
他喜歡吹豎笛,但每次練習時都被海綿寶寶和派大星打斷,練了多年也只沒什麼進益。
知乎上有人做過推測,章魚哥吹過的最難的歌曲是《瑪麗有隻小羊羔》, 基本是單簧管考級教程一級曲目的水平。
除了受到海綿寶寶的肉體折磨之外,章魚哥還要趁受著海綿寶寶的精神折磨——
海綿寶寶的無腦歡樂襯託著他的喪,任誰都會有點氣急敗壞。
但不知道是不是黑到深處自然愛,每當海綿寶寶有困難的時候,第一個站出來的也是他。
有一天,章魚哥以為海綿寶寶吃了炸彈漢堡,只能活一天,他傷心極了,滿足了海綿寶寶所有的要求,陪他度過生命的最後一天。
還有一天,海綿寶寶去送外賣,卻被不講理的魚顧客欺負哭了,章魚哥站出來的把pizza糊了那條魚一臉。
聖誕節到了,海綿寶寶因為沒有見到聖誕老人而傷心,章魚哥就自己打扮成了聖誕老人,把自己家的東西全送出去來討海綿寶寶開心。
章魚哥雖然表面上毒舌,自戀,高冷還暴躁,卻是一個真朋友。
年紀越大,我越喜歡章魚哥,因為比起海綿寶寶的極品沙雕,他更像我們中的一個普通人。
他有夢想,卻最終淪為平凡。
他嫌棄又憤怒自己的生活,卻無力改變什麼。
他又喪又暴躁,內心卻還保有柔情。
沒有人知道為什麼章魚哥總是這麼不快樂,大家只知道,每過一段時間,章魚哥就會偷偷地溜去祭奠一座墳墓,墓碑上寫著:
「這裡埋葬著章魚哥的夢想與希望。」
章魚哥哭得很傷心。
長大後,我們中間的很多人,都成了章魚哥。
越長大我越喜歡海綿寶寶,是因為,海綿寶寶身上還殘留著我們對生活的野心和幻想。
在第105集裡,海綿寶寶被人認為太不正常了,他想努力變成正常人。
於是,他學著電視裡正常人的樣子。掛著淺薄的假笑,不流露情感,跟誰都不會過分親近,成為格子間裡的辦公機器。
海綿寶寶這才明白,做一個正常人的要義是「個性圓滑,全身也很圓滑」。
他不再親手做蟹黃堡,拿著3D印表機製作標準化的蟹黃寶,因為味同白紙,被蟹老闆開除。
他規規矩矩,不再胡鬧,不再有創造力,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大人,直到失去曾經的朋友。
當然,在故事的最後,海綿寶寶最後還是決定變回來,成為他自己。
他當街不穿褲子,用腳吃東西,在街上的髒水裡玩滑水,又成了那個頑皮胡鬧的小孩子。
一個小魚看到海綿寶寶和派大星,問他媽媽:
「那些是什麼動物啊?」
魚媽回答:「那些都是廢物,他們都不是正常人!」
不正常,又有什麼關係呢?
我家海綿寶寶本來就不是為了活得正確而存在的。
他之所以受到這麼多大人的喜歡,因為我們內心深處的某個地方,一直抗拒著過標準化生活,一直抗拒做一個圓滑而無聊的大人。
即便生活的大錘砸向所有人,但我們內心深處仍然會有一個地方,保留那些稜角,那些個性,那些理想主義。
比基尼深海的菠蘿,是我們小小的Never Land。
海綿寶寶,是我們捨棄不了的天真。
如果你也喜歡海綿寶寶,麻煩幫我點一個「在看」。
Stay Foolish, Stay Young。
作者:捲毛邦尼
視覺:鮮和奶油
圖片來自網絡
# 留言說說:你最喜歡海綿寶寶哪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