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行業背後火熱的醫療市場

2021-01-09 嶽陽網


□譚仟燦 譚濤劉潔 劉嬌

寵物行業,是指與寵物有關的寵物食品、寵物醫療、寵物服裝、寵物窩籠、寵物用品等所有行業。

一、 寵物醫療行業市場現狀

近年來,寵物已逐漸成為許多家庭中必不可少的成員,2015-2018年期間我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高速增長,年均複合增速高達20.42%。我國寵物行業將在較長時間內保持較高增速,2019年我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近2212億元。 


在寵物行業興盛的情況下,圍繞寵物吃穿用度、生老病死,形成了一條千億級的「它經濟」產業鏈。其中,需求剛性大、消費支出高的寵物醫療更佔據了產業鏈中的核心地位,成了寵物消費中的「大頭」。因此在人們享受擼貓擼狗帶來的快樂時,也避免不了為它們的健康以及帶來的醫療費用而擔憂,因為一旦寵物生病,寵物醫院就成了大多主人的首選。但是最近漸漸的許多「鏟屎官」發現,給寵物看一次病甚至比人還要貴,去一次少則一兩百多則上千元,這讓人不禁疑惑「為什麼寵物看病這麼貴?」

二、 寵物醫療貴在那裡?

「我們家養了兩隻金毛一隻泰迪,日常吃喝方面大約一個月要花費1千元左右。去年泰迪得了犬瘟,從治療到痊癒就花了一萬多。」姜女士說像記者抱怨道。就寵物看病貴這點,想必許多「鏟屎官」都深有體會。那麼究竟寵物看病為什麼會這麼貴呢?

1. 首先寵物醫院的性質和醫療的成本決定價格

「在日常寵物治療當中,我們會先給顧客說明每一項的價格和每一項的用藥優劣,讓他們自主選擇用哪種,的確也出現過顧客質疑價格貴的情況,而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則是因為成本。」據理事說,他們在向廠商或代理購入藥品時本身成本價就很高,而他們在定價時已是按照建議最低零售價定價,再者寵物醫院本就是私人企業,所有成本都需要個人承擔,不像人的公立醫院會有國家補貼。

很多顧客在寵物看病時都會不自覺地與人看病進行比較,但這也就進入了一個「誤區」。像寵物用的一些抗生素、成品藥、保健品藥其實本身的成本就要比人用藥高。例如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獸藥的價格要比人藥貴很多。治療期間,如果顧客選擇了進口藥品,相應的價格還會更高一些。

2.其次,診療複雜程度決定價格

據仁愛醫院劉理事介紹,給寵物看病診斷是一個難題。「因為寵物不會表達,只能依靠主人揣摩和醫生視診給出初步判斷。」而接下來,醫生往往需要依靠做臨床化驗去證明自己的猜測。「同樣都是寵物出現嘔吐,會有很多種原因,比如食物中毒、腸胃炎、腫瘤、老年病等,所以整個診斷比較複雜,因此在消費上就會有所體現。」

其次,寵物主人可能還會把自己的想法灌輸給獸醫,甚至有可能隱瞞、誤導。在採訪中一位獸醫講述了自己曾經歷的一件事。那是一隻邊境牧羊犬,主人是一位50多歲的父親和他剛上大學的女兒。主人告訴醫生,他們的愛犬有時流口水,有時又嘴角流血,原因不明。多項檢查無果,醫生只好給狗使用鎮靜藥物,最終從狗的嘴裡拔出一截打狗棒斷掉的塑料管。原來,邊牧平時和女兒非常親密,因為女兒外地求學,邊牧就由父親看管,父親脾氣不好常常使用打狗棒管教。女兒回家後發現愛犬出現了問題,父親不敢講出實情,也就影響了病症的治療。

因此經過化驗診斷後,寵物的病症不同,其診療的複雜程度就決定了價格。「像急性病花費可能會比較少,但如果是慢性病,如皮膚病和一些沒有明顯症狀的病症,則需要一個長期的治療過程,花費就會多一些。」劉理事表示,他們在診斷時都會打出具體的項目價格小票給顧客,提出治療建議,具體治療還是尊崇顧客意願。 

「動物生病我們也不懂,而且最主要的是寵物不會說話,不能讓我們知道問題在哪兒,所以醫生說是為了它的健康我們也只能照做。」談起給愛寵看病的經歷,記者採訪的許多主人都顯得有些無奈。因為喜歡寵物的原因,許多主人在工作後終於可以得償所願購買了一隻陪伴自己的寵物,而對於這盼望已久的「寵物主子」,主人們自然是格外悉心照顧。但是仍然無可避免的會有健康問題。

 「前陣子我發現它有些流鼻涕,愛打噴嚏,以為它是感冒了,成人的藥也不能給它吃,就帶著它去到了家附近的一家寵物醫院。」 在採訪中過程中,一位寵物貓咪的主人劉女士向記者透露,她說,當時到了醫院後,醫生先是檢查了一下,然後開了一些治感冒的藥,還有一些營養品就讓她帶貓回去了,僅四樣東西就花費了300元。然而一周過去了,貓流鼻涕的症狀卻還是不見好,於是心急的劉女士只好又換了家寵物醫院給貓醫治。「另一家的醫生建議先給它做個全面的檢查。」為了能讓「毛孩子」儘快好起來,劉女士還是交了錢。「檢查花了四百多,又開了二百多塊錢的藥。」寵物的一次小感冒,前前後後花費了小一千。「我感冒一次頂多花200塊就治好了,沒想到給貓看病這麼貴。」劉女士玩笑說。

了解了大致情況後,記者繼續走訪了嶽陽多家寵物醫院,詢問給寵物狗全面體檢的價格,在包括寵物常規體格體檢、血液檢查等基本項目前提下,隨著項目的增加,價格在200元至1800元不等,在記者表示價格有些高后,寵物醫院則表示項目不同收費不同,且光是儀器的費用就很高,這是常規價格。

三、寵物醫療市場的「收費亂象」是否存在?

那麼像許多人擔心的那樣寵物醫療價格這麼貴,是否存在醫院漫天要價亂收費的現象呢?寵物醫療行業背後的收費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寵物主人如何才能不做「冤大頭」?

「之前我在考慮給貓做絕育,但是諮詢後不同醫院價格竟差了四五倍,實在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劉女士說。單就貓狗絕育的問題,記者聯繫了嶽陽曆幾家寵物醫院,價格略有不同,有的收費貴有的便宜,但是大體在一個大範圍內波動。

對於記者的質疑,嶽陽仁愛寵物醫院的劉理事給出了解釋。寵物的絕育手術,由於需要全身麻醉,因此術前的檢查還是很有必要的,

劉理事表示,同樣是絕育,根據寵物的自身條件以及包含內容的不同,就容易出現相差幾倍的情況。而顧客一般在選擇寵物醫院時都會比較在意價格,但是對其包含內容卻往往容易忽略,如果一味追求便宜不做必要檢查,就容易有風險。

他還說到:「出售給顧客的藥品,每家寵物醫院可能從代理手中拿到的價格本身就有高有低,加上醫院不定期的一些優惠活動,在售價上就會差異。」他們一般購入的藥品上都會標著建議零售價,大部分寵物醫院會按此價出售。但也有的藥品上標註的是建議最低零售價格,因此部分醫院可能會適當的上漲價格。

劉理事還表示,據他了解在嶽陽獸藥、疫苗的價格都是相對比較透明的,每家寵物醫院雖然都會有自己的優惠力度,但畢竟是同種藥品,顧客貨比三家其實就很容易知道價格了,不會差異太大。況且寵物行業的人大多都知道在什麼價位會比較合適,所以也不會漫天要價。

四、對於寵物市場缺少相關部門健全的管理

雖然理事一再表示不存在漫天要價,但是給寵物看病動輒上千元的醫療費並非誇大其詞。嶽陽市物價管理局的有關負責人就對記者透露,寵物醫院99%以上屬於個人投資行為,寵物藥品價格並不在政府定價範圍內,處於完全放開階段,實行市場調節價。目前在這方面尚沒有相應的監管措施,因此,作為寵物醫院的監管機構,也只能從人員、診療條件上進行監管,對價格而言並沒有嚴格的要求,更是坦言∶「現在給人看病有限價和相關法規,給動物看病則沒有。也就是說,標多高的價都不違法。」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國民經濟系教授劉瑞認為,暴利行業產生的條件有三個:首先是這種商品社會需求量大;二是企業個數偏少,出現不完全競爭,由少數企業壟斷了市場;三是監管不力。而現在寵物行業就是有點暴利行業的意思

而距記者目前的了解,政府物價局對寵物醫療行業的監管尚屬於空白。想開辦診所、醫院,雖然需要畜牧局等幾個部門來進行資質的審核,但審核之後,經營方面的監管就缺失了。雖然也有稽查大隊會定期來檢查,但檢查的只是處方籤、收費小票、診室消毒記錄、醫療廢棄物記錄等相關標準、記錄。於是,有的醫院就採取『一鍋端』的經營方式,這個病300元,那個病800元,寵物主人不知道交的是什麼錢,醫院也說不清自己收的是什麼錢。」

「更有一些沒有資質的黑診所,乾脆將循證醫學變成了公關醫學。同樣的病,開寶馬來的一個價,開賓利來的一個價。」正如劉女士所言,記者走訪了嶽陽市多家寵物醫院,好一點兒的會在顯眼處掛出醫院的各項收費價目表,將處治、藥品、檢查的費用分開標識,清楚明了,同時,同一品牌的連鎖醫院也做到了執行相同收費標準。儘管如此,醫院的負責人士也坦言,這個價目表是醫院或者品牌自行定製的,並沒有經過物價局的審核。

雖然國內寵物醫療行業起步較晚,行業監管也較為滯後。但隨著養寵人數不斷增加,寵物醫療行業監管問題已得到包括寵物主、寵物醫院等多方利益相關者重視,政府也於2018年出臺了多項與寵物健康相關的規範、政策,預計未來行業監管也將趨嚴。在疾病預防方面,由於傳染病防治與公共衛生安全息息相關,寵物疫苗接種將受到政府更嚴格的規範,違規經營的寵物店和寵物醫院也將面臨嚴厲的處罰和整治。

五、對於寵物醫療價格收費高的對策

對許多家庭而言,貓狗已經不僅僅是寵物,而是「家人」,它們生病主人自然是心急如焚,想辦法治療。因此不乏有寵物醫院抓住了顧客的這一心理,大病小治。「之前有顧客過來說是貓有些咳嗽,去了其他醫院直接就做了血檢拍了片子。」劉理事說,由於貓咳嗽相對少見,應先進行聽診,判斷是否咳嗽。「有的醫院一個簡單寵物耳病就要抽血做血常規,這種情況最多做個耳檢,開些藥。」理事表示,他曾多次碰到過轉院的顧客,寵物的一些小病就抽了血拍了片子,但其實沒太大必要,醫院「小病大治」,顧客在價格上就要多花幾百元。

但是無論如何,去次寵物醫院少則幾百多則幾千的費用,還是會讓眾多「鏟屎官」們有些心疼。為此,一些商業保險公司開始陸續推出了寵物保險,如中國人保,只要符合其相應規定條件就可為寵物投保,有的產品甚至能報銷七八成。隨後,支付寶平臺也宣布推出了「寵物保險」,利用寵物鼻紋識別技術,為貓、狗兩類寵物投保。

但是記者也了解到,支付寶的寵物保險還是不夠全面,許多疾病就不在報銷行列。但是寵物保險實際是挺好的,對於用戶來說其實是有好處的。寵物保險的確有一定優惠,給寵物以保障,也緩解了顧客的經濟壓力。他們也會積極配合提供報銷的資料、數據。但是從記者了解到的消息來看,用寵物保險的主人還是比較少的。

再者就是精細的照顧寵物像清理環境、按時免疫、定期驅蟲、飼餵專用食物等,以及發現寵物的不對勁如外觀變化、精神狀態等及時就醫。


相關焦點

  • 隱形眼鏡市場火熱背後:行業價格體系混亂
    同時,受眾消費能力也在不斷提高,都會促進行業的整體發展。美瞳市場持續火熱如今,隱形眼鏡似乎成了彰顯個性的新潮用品,同時也成為大眾的熱議話題。根據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2019年4月發布的《國民視覺健康大數據報告》顯示,目前我國近視患者有6億人口,佔人口數量的50%。智妍諮詢顯示,中國隱形眼鏡市場規模2018年已經達76.7億元,且保持較高增速。
  • 大咖雲集,電量滿格 | 2020•中國寵物醫療行業領袖峰會圓滿收官
    目前,寵物醫療行業也面臨一些挑戰,如寵物醫生的職業整體形象有待提高,寵物醫療人才培養體系不健全,寵物用藥市場不規範,同時經濟下行伴隨消費降級,目前很多寵物醫院已經感受到經濟的陣陣寒意,同時由於各種經營成本居高不下,企業盈利能力變差,對醫院生存和發展造成挑戰。  面向未來,寵物醫療行業需要擁抱變化。
  • 大咖雲集,電量滿格 | 2020.中國寵物醫療行業領袖峰會圓滿收官
    目前,寵物醫療行業也面臨一些挑戰,如寵物醫生的職業整體形象有待提高,寵物醫療人才培養體系不健全,寵物用藥市場不規範,同時經濟下行伴隨消費降級,目前很多寵物醫院已經感受到經濟的陣陣寒意,同時由於各種經營成本居高不下,企業盈利能力變差,對醫院生存和發展造成挑戰。面向未來,寵物醫療行業需要擁抱變化。
  • 「它經濟」背後的2000億市場:寵物服務消費「擬人化」,國產寵物...
    據《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9年全國城鎮寵物犬貓數量達到9915萬隻,整體消費規模達到2024億元。廣闊的寵物消費市場及快速增長的市場規模,催生了大量寵物相關企業。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超過67萬家與寵物相關的企業,其中,今年前10月新增數量同比增長超76%。
  • 寵物醫療「特剛需」!2400億元的寵物產業市場一片紅火,但是竟然...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據央視財經報導,《中國寵物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的數據統計顯示,中國的寵物產業規模在2016年就已經達到了1220億元,近6年來複合增速為43.45%,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將超過2400億元。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愛上了擼狗和吸貓。
  • 愛德士IDEXX榮獲2020年度中國寵物醫療行業年度十大品牌獎
    11月25日2020·中國寵物醫療領袖峰會,愛德士榮獲2020年度中國寵物醫療行業年度十大品牌獎。11月25日,由寵物行業白皮書主辦,東西部小動物臨床獸醫師大會協辦的首個寵物醫療行業領袖盛世——2020·中國寵物醫療領袖峰會在無錫太湖國際博覽中心舉辦。
  • 世界名貓賽、狗狗運動會……寵博會開幕背後 寵物經濟日漸「火熱」
    12月4日,寵物行業盛事CPF國際寵博會2020西部重慶展(以下簡稱寵博會)在兩江新區悅來國際會展城開幕,現場,不僅有1500種新品匯聚,更有30餘場精彩活動。據悉,寵博會位於重慶國際博覽中心N8館,展覽面積達到10000平方米,250餘家企業參展,展品範圍包含犬、貓、兔、倉鼠、龍貓、貂、鳥、蜥蜴、魚等動物,以及各種寵物食品、寵物用品、醫藥保健品和醫院信息管理、診療管理軟體、醫療專業書籍等,將持續到12月6日。寵博會上還有多種互動小遊戲。
  • 2400億大市場的背後還有如此多的隱患 淺談寵物家電熱潮的背後
    近年來寵物飼養逐漸火熱,「擼貓」「吸狗」逐漸成為一種風潮。上個月由人民網發起的微博話題#我國寵物市場規模將超過2400億#進入熱搜榜,5000萬的閱讀量讓寵物經濟出圈。市場超2000億 寵物消費迎來熱潮根據《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寵物消費市場規模已經突破2000億元,並且這一數據每年將保持20%的複合增長,預計到2023年國內的寵物市場消費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
  • 寵物經濟:細分市場更風靡?
    不論是必需的貓糧狗糧,還是保證寵物健康安全的醫療、護理,甚至是提升寵物品質生活的玩具、貓窩狗窩等都成為寵物主們需要花錢的地方。浮出水面的寵物經濟不同於其他風口的突然火爆,寵物經濟的火熱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等到浮出水面的時候,已經成為了一個龐然大物。
  • 寵物服務消費逐漸擬人化 「它經濟」背後的2000億市場
    原標題:「它經濟」背後的2000億市場寵物寄養店的服務日漸成熟寵物經濟成都調查● 在寄養方式上,出現了「寵物酒店」,如同人類酒店一般,還可以選各種房型,據《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9年全國城鎮寵物犬貓數量達到9915萬隻,整體消費規模達到2024億元。廣闊的寵物消費市場及快速增長的市場規模,催生了大量寵物相關企業。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超過67萬家與寵物相關的企業,其中,今年前10月新增數量同比增長超76%。
  • 寵物也針灸、面部識別……市場規模或超2400億元
    根據《中國寵物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的數據統計,中國的寵物產業規模在2016年就已經達到了1220億元,近6年來複合增速為43.45%,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將超過2400億元,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愛上了「擼狗」和「吸貓」。而寵物醫療產業是僅次於寵物食品的第二大核心產業,也被養寵人稱為「特剛需」。
  • 邁瑞、瑞普等大企業重點布局 新瑞鵬融資額領跑 寵物醫療迎來爆發...
    2020年,資本對寵物醫療市場熱度不減,融資事件數量雖然低於2018年高峰期,但誕生了多筆大額融資。其中,頭部企業新瑞鵬完成數億美元戰略融資,投資者包括騰訊、碧桂園、勃林格殷格翰等大型企業,同時,報導稱新瑞鵬擬啟動上市計劃。從大型獸藥集團瑞普生物2020年前三季度財報也能看出寵物醫療市場的火熱程度。
  • 寵物看病比人貴,寵物醫療再引熱議!
    (圖片來源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中國寵物行業近年來發展迅猛,《2019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5-2019年五年內行業市場規模翻了兩倍多,年複合增長率已經接近20%,預計2020年寵物市場規模將突破2400億元。
  • 2000億經濟背後的寵物世界
    短視頻、社交平臺中都可以頻繁的看到年輕人瘋狂追逐、推崇寵物時尚,這一現象,使「寵物經濟」蒸蒸日常。 據2019年寵物行業統計數據來看。消費數額高達2024億元,寵物業消費潛力全面釋放。並有分析師預計,在2023年還會增漲到4000億元。
  • 王思聰重金買了只寵物鴨,寵物行業究竟有多吃香?
    如今購買寵物的人數越來越多,寵物市場規模也越來越大,再加上傳統家庭結構發生變化,單身人士也隨之變多,所以消費群體都願意飼養寵物,並且把情感精神寄托在寵物身上。因此購買寵物已經形成了一種主流的消費方式。寵物界帶來龐大的經濟消費市場根據2018年中國寵物行業報告分析,中國寵物市場規模約1720億元,平均一年在寵物身上花費約4000億元。
  • 寵物行業APP創業還有機會嗎?
    寵物行業近幾年成為國內投資界的新寵,眾多知名機構開始布局寵物賽道,普遍的觀點和邏輯支撐是寵物行業過去10年在國內的發展非常迅速,一直以2位數的增速進行增長,秒殺其他行業。尤其是當《寵物行業白皮書》每年更新行業數據的時候,更加支持了「中國寵物行業大繁榮」的觀點,一是因為寵物保有量和每年新增量分別達到1億隻和超過1千萬隻,二是新的養寵人群年輕化,他們的消費觀點和消費能力,給了這個行業爆發的最大註腳。寵物創業和寵物投資同時爆發,於是很多年輕人在「開一家書店」「開一家咖啡館」之後的心願,又多了一個「開一家寵物門店」。那這個行業真的是這麼火爆嗎?
  • 波奇寵物與中牧集團達成合作:深耕寵物行業,完善生態圈建設
    作者:Stone Jin編輯:tuya出品:財經塗鴉據《財經塗鴉》消息,國內最大的寵物生態平臺「波奇寵物」於9月5日宣布與中牧集團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共同在寵物行業內發掘、培訓市場。中牧集團和波奇寵物將分別基於前者的產業、資金優勢及研發生產能力,以及後者的運營能力、寵物社區、自有品牌、寵物服務,在產品研發、生產管理、產品註冊、物流倉儲、網絡資源聯動、渠道整合、醫療保健、相關新業態等業務範圍開展合作。在醫療板塊方面,雙方將展開深入合作。
  • 寵物「氪金」肥了誰
    鏟史官們可以不在雙十二給自己買件羽絨服,卻不會忘了給寵物添置冬裝,順便再下單一些口糧。 中國寵物經濟市場火熱。2019年,國內寵物市場規模邁入2000億元大關。預計2024年,中國將有4.455億隻寵物,市場規模達4495億元。 圍繞寵物衍生出的產品和服務越來越豐富,養寵人也在豐富的供給之下,開啟「氪金式養寵」之路。
  • 波奇寵物上市月餘股價幾近腰斬 高瓴資本加速推進寵物行業陽光化
    另外在建立用戶黏性上,寵物類垂直電商目前看來沒有比低價更好的手段」,以綜合性寵物服務和商品零售切入寵物市場的寵物家創始人李強接受《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僅做垂直電商基本就是死路一條,機會在於如何更好地服務用戶。」 儘管波奇寵物暫時被投資者用腳投票,但寵物行業依舊不缺「後繼者」。日前,有報導稱,新瑞鵬寵物醫療集團或於明年赴境外上市,目前公司估值約300億元。
  • 高瓴資本攜手瑞鵬集團重塑中國寵物醫療行業
    億歐大健康1月23日訊,近日,高瓴資本與瑞鵬集團籤署相關文件,強強聯合組成的新瑞鵬集團開始整合旗下資產,連鎖規模超千店的全新寵物醫療「航母」即將起航。據了解,過去半年中,各方圍繞本次整合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準備工作,並達成多項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