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突然「變卦」,將恢復大米出口,本月供貨約40萬噸!搶購500斤米...

2020-12-22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編輯:李淨翰

過去半個月,不少人打開微信都被嚇了一跳:群裡的人不是在搶米搶油,就是被提醒搶米搶油。

圖片來源:錢江晚報

微博上也是同樣「奇幻」的一幕……

圖片來源:錢江晚報

有網友甚至表示,家裡的長輩也加入了囤米大軍,一買就是500斤。

網友@NnNnNnx:我們家也買了一百斤。

網友@不二學長:被洗腦了,我媽買了500斤。

網友@放肆笑:昨天我婆婆也說要去買了,說有人說好多國家都不出口了。

網友@阿花ya:聽說都開始囤米了 。

網友@多肉不是肉:手機是個好東西,我媽又買了四袋大米。

A股市場上,遊資也借題發揮,截至4月10日,金健米業(600127.SH)今年以來的漲幅已經達到了160%!要知道,這家號稱「糧食第一股」的公司,扣非後淨利已經連虧13年。

圖片來源:Wind

下面這個消息,恐怕會讓搶大米的人哭了。4月10日,越南總理阮春福宣布取消大米出口禁令,恢復大米出口,將於本月出口大約40萬噸大米。

據越南通訊社11日報導,阮春福要求越南工業與貿易部和其他相關部委按疫情發展情況,制定5月的大米出口計劃。新加坡《聯合早報》4月11日報導,越南是僅次於印度和泰國的世界第三大米出口國。不過,越南在4月和5月可出口約80萬噸大米,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0%。

3月25日,為保障國內糧食供給,越南開始禁止大米出口,當時在一些人看來,這一舉措是全球各國禁止糧食出口的起點,全球糧食安全恐將遭受威脅。

越南為何重啟大米出口?

據中新社國是直通車,中國國外農業經濟研究會副會長姜長雲表示,越南重啟大米出口其實不難理解,越南是世界第三大大米出口國,限制糧食出口必然對本國農民和貿易商收入帶來重創,在權衡國內糧食儲備和出口利益之後,選擇重啟大米出口。

據統計,去年越南出口了637萬噸大米,價值28.1億美元。越南頒布大米出口禁令以來,引發了國內相關企業不滿,越南工業和貿易部曾要求政府推遲實施大米出口暫停措施。一些越南大米貿易商也多次呼籲,國內大米供應足夠,希望儘早恢復對外出口大米。

姜長雲表示,對國內疫情的預判也是越南放開大米出口的原因之一。

截至4月10日,越南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55例,每百萬人確診3例,近一周新增病例趨緩。世界第二大米出口國泰國每百萬人確診數量(36例)雖高於越南,但並未宣布禁止大米出口。

此外,近期大米價格上漲,也是促使越南「眼紅」反悔的原因之一。近日,在市場恐慌情緒的影響下,國際大米價格應聲上漲。據泰國大米出口商協會統計,當地時間3月25日至4月1日,破碎率5%(行業基準)的白米價格上漲12%。據路透社統計,大米價格現在處於2013年4月底以來的最高水平。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紛紛發聲,呼籲各國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全球糧食供應鏈的衝擊。有分析認為,越南重啟大米出口對世界來說是一個積極信號,或有更多國家跟進,從而避免全球糧食危機的出現。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我國多次回應糧食問題

作為全球最大的糧食進口國,我國也多次發表回應。

其實,所謂的「糧荒」根本不靠譜。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王遼衛日前表示,我國實現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糧食供求總體寬鬆,完全能滿足人民群眾日常消費需求,也能夠有效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考驗。

4月9日,商務部表示,近期全國食用農產品市場供應總體充足,價格持續回落。據商務部監測,

3月30日至4月5日全國食用農產品市場價格比前一周下降1%,連續6周回落。分品種看,糧食價格總體平穩,大米批發價格與前一周持平,麵粉批發價格上漲0.3%。食用油價格略有波動,豆油批發價格下降0.4%,花生油、菜籽油批發價格分別上漲0.4%和0.1%。肉類價格不同幅度回落,豬肉批發價格下降2.6%,牛肉、羊肉批發價格分別下降0.8%和0.2%。禽產品價格小幅波動,雞蛋批發價格下降1.6%,白條雞批發價格上漲0.9%。水產品價格略有下降,鯉魚、草魚批發價格分別下降0.9%和0.2%。蔬菜價格季節性回落,30種蔬菜平均批發價格下降0.6%。水果價格略有回落,蘋果、西瓜、香蕉、梨、葡萄、柑橘等六種水果平均批發價格下降0.1%。

據新華社,袁隆平近日也表示,中國完全有實現糧食生產自給自足的能力,不會出現『糧荒』,希望大家不要擔心。袁隆平強調,儘管中國完全有能力實現糧食自給自足,但確保糧食安全這根弦一刻也鬆懈不得,這次全球疫情就是一記警鐘。

據上證報,4月10日,中國糧食行業協會資深專家組表示,最近個別地區出現的超市「搶米」、「囤糧」現象,主要是受到疫情影響的恐慌性消費。通過政府的公開權威回應和正面引導,目前「搶米」、「囤糧」的情況正在逐漸減少。現有的稻穀、小麥庫存充足,滿足全國14億人食用一年的大米、麵粉,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當然,重要的是,糧食還是要吃新的好!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

新華社、國是直通車、錢江晚報、上證報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越南恢復大米出口,搶購大米的人後悔了
    前段時間,世界各國因受疫情影響,民眾開始囤積糧食和日用品等生活物資,多國政府也相應地開始限制或禁止糧票出口,以保障國家糧食供給。越南和哈薩克斯坦開始限制主要糧食的出口,越南率先宣布停止大米出口!國內很多人得知這個消息後,就開始瘋狂囤積糧食!有網友在朋友圈發文,不知哪來的風聲,爹媽紛紛搶購大米!
  • 越南首次進口印度大米是什麼意思?
    阮光華先生表示,越南企業今年確實是第一次從印度進口大米,但主要是進口大米來加工粉條,蛋糕,動物飼料或啤酒。 由於碎大米的進口稅很低(而大米的進口稅是40%),因此越南也會慎重和仔細的分析。由於印度大米價格低廉,從印度進口大米進行加工的企業比使用越南國產大米更具成本優勢。
  • 越南大米對澳大利亞出口前景廣闊
    澳大利亞-越南青年領導者對話組織成員詹姆斯·費爾利(James Fairley)最近在網站australiavietnam.org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認為,進一步加深澳大利亞與越南的經貿合作將給兩國帶來更多新的機會。
  • 中國高鐵「整體出口」第一單!供貨雅萬高鐵鋼軌,日本看著干著急
    印尼雅萬高鐵作為中國成套技術整體走出去的首條高鐵項目,一直深受外界的關注。根據最新的報導,11月28日上午,首批由中國發往印尼的雅萬高鐵鋼軌,在廣西北部灣港防城港碼頭舉行裝船首航啟動儀式,這也標誌著中國成為全球為數不多可進行長定尺鋼軌出口的國家之一。此次航行一共裝載8800噸鋼軌,大概半個月後便可到達印尼芝拉扎港,用於修建雅萬高鐵項目。
  • 需要囤米囤油嗎?昆明市場供應如何?
    聯合國稱疫情可能引發糧食危機面對全球疫情的擴散,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警惕糧食危機,並率先「囤糧」,限制出口:3月24日,世界第三大稻米出口國:越南宣布,自3月24日起,禁止大米出口;全球最大的小麥出口國之一哈薩克斯坦禁止出口小麥、土豆等11種農產品;塞爾維亞宣布,暫停出口葵花籽油等農產品;3月28
  • 2019年全球人均糧食產量約為700斤,中國人均高達950斤
    來源:南生今世說近期已經有包括印度、俄羅斯、越南、泰國、埃及、柬埔寨等十幾個國家宣布了「限制糧食或限制部分糧食產品出口」。對此,有不少網友擔心中國的糧食會不會因此不足,要不要囤糧應對可能的危機呢?中國糧食產量很高,整體很安全按照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2019年全球糧食展望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糧食(指的是穀物類,不包括肉類、魚類等)總產量約為27.22億噸。按照接近77億人口計算,全球人均糧食產量約為700斤。
  • 中國開始進口印度大米,到底意味著什麼?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國,而中國是最大的大米進口國。中國每年進口約400萬噸大米,但以質量問題為由不從印度採購。這一舉動還正值兩國因喜馬拉雅地區的邊界爭端而導致的政治關係緊張之際。我們出口,他們進口,這很好,但他們吃了我們的大米,不該在邊境上和我們作對。吃了我們的米,他們應該客氣點。
  • 7月中國鋼材進口量再創新高 出口交易有所恢復
    【熱點追蹤】海關總署2020年8月7日數據顯示, 2020年7月我國出口鋼材417.6萬噸,較上月增加47.5萬噸,同比下降25.0%;1-7月我國累計出口鋼材3288.0萬噸,同比下降17.6%。7月份我國進口成品鋼材260.5萬噸,同比增加209.5%,環比增38.7%,突破六月再創歷史新高。
  • 越南再臨大米滯銷,大膽喊話中國:要加大進口越南大米
    越南作為中國的鄰國,兩國之間一直有著進出口貿易往來,越南也是在很多方面,比如經濟貿易,旅遊業等都受到很大幫助。但如今越南再次陷入困境,面臨大米滯銷,直接喊話中國:要加大進口越南大米。早在幾年前和越南的合作中,中國現在很多進口產品都是來自越南,而如此,也從而增強了越南的經濟發展,所以中國對越南的影響很大,貢獻也很多。但越南並沒有為此而去感恩中國,甚至時不時給中國出難題。當我國出現難題後,越南第一時間想到的並不是幫助,而是不被受牽連。越南的舉動竟是第一時間停止對中國大米及其他弄作為的出口,其中理由也是很費解,是怕中國將越南大米買光。
  • 糧荒已徹底解決,大米庫存1.09億噸
    引起恐慌的原因是多樣的:無法預測的疫情、反覆重來的蝗害、一些國家陸續採取的糧食出口限制。 3月24日,哈薩克斯坦宣布,對包括小麥、土豆在內的11種農產品實行限制出口,哈薩克斯坦是全球小麥的主要出口國之一;3月25日,排名世界第三的大米出口國越南決定禁止大米出口;埃及自3月28日起未來3個月內停止各種豆類產品的出口。
  • 敞開吃也管夠,大米真心不用搶
    圖/記者陳張書瀟湘晨報記者 陳張書 長沙報導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越南、柬埔寨、俄羅斯、泰國等國家紛紛宣布禁止糧食等農產品出口,引發消費者對於農產品價格上漲的擔憂,一些社交網絡及微信群裡還流傳著搶米囤糧的信息,甚至有網友稱「在家已經囤了500斤大米」。實際情況是怎麼樣的?國際市場對我國糧食供應的影響又有多大?
  • 五常大米:調和米供不應求,真米一粒難求,20斤僅有1斤真米
    誇張一點來說,可能市面上出售的五常大米,每20斤中僅有1斤是純正的。可能10個人購買所謂的五常大米,只有1人能買到真米。五常大米造假猖獗當地人其實最清楚,如今市面上難以買到真正的五常稻花香。畢竟「調和米」,在五常當地早已成為公開的秘密。這個名字看似好聽,但說白了就是摻了假的香精米。
  • 25噸鮮活水產品踏上旅程 將出口至日本
    廈門網訊(記者 沈偉彬 通訊員 司超)7月29日,隨著悠長的汽笛聲響起,日籍活水運輸船「第三十二住寶丸」緩緩駛離東山港,25噸東山活鰤魚也踏上旅程,出口日本。
  • 中國不缺大米,為何還要從印度進口?
    30年來,這倆最大的買家和賣家,愣是沒有做過大米的生意。 中國之所以不願意買印度的大米,是因為印度的大米質量不行。 中國人吃的是粘米,以橢圓為多。印度的大米是硬米,形狀細長,又幹又鬆散,口感不佳,實在不合中國人的口味。
  • 大米加工成套設備
    上篇文章小編以「新型碾米機」為重點為大家講述了大米生產線的主要設備和加工流程,這裡小編給大家簡述下不同產能的大米加工成套設備的成本和優略勢;如何合理地選擇;以中型大米成套加工設備和大型大米成套加工設備為例;這篇和上篇一樣滿滿的乾貨,記得轉發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