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畫的未來由它們創造:KC社篇

2020-08-27 中二病追新番

​越來越被世界矚目的日本動畫都是怎樣製作出來的呢?日本動畫網站「アニメ!アニメ!」聯合「Tokyo Otaku Mode」、「Bahamut」做了題為《這些製作出世界矚目日本動畫的工作室正在開創未來》的大型企劃,採訪到諸多日本知名動畫公司和動畫人。

本次的渣翻又是一家年輕公司KINEMA CITRUS,但它的來頭不算小,總在觀眾中被戲稱為骨頭社和I.G的長子,可以說給人的期待值很高了。初始之作即是精品《東京地震8.0》,到《元氣囝仔》《熊巫女》,再到不久前的《來自深淵》,KC社始終保持水準。

製作《來自深淵》的新世代動畫公司

關於KINEMA CITRUS的大熱秘訣和成立秘話

KC社代表作:《來自深淵》、《少女☆歌劇 Revue Starlight》、《盾之勇者成名錄》、《東京地震8.0》

KINEMA CITRUS,是製作《來自深淵》、《少女☆歌劇 Revue Starlight》、《盾之勇者成名錄》等多部話題作的動畫公司。

成立於2008年的他們還很年輕,能獲得如此成就,其中有何秘訣?

得益於採訪的機會,我們有幸參觀到這家熱門公司的製作現場。年輕的動畫人們活力四溢,如此有力量的製作一線,取得什麼樣的成績都不為過。

果敢地挑戰全新的動畫製作方式,KC社或許就是可以代表新時代動畫公司的存在。

那麼KC社的一線動畫人是如何工作的呢,我們採訪到了數碼部的原田真之介,以及作畫部擔當《少女☆歌劇》人設的齊田博之二位。

[取材·構成=數土直志]

大家都在努力自我挑戰 這是KC社強項

—— 請先說說進入KC社的原因吧。

原田:可能是因為太晚入行的原因吧。大學畢業後一直是自由職業者,直到27歲才進入動畫行業。

最初是在動畫攝影部門待了2年。

當我對動畫製作感興趣並想應募的時候,只有KC社在招中途換崗的人。

進入KC社正好是第5年,今年32歲了。

—— 現在的工作具體是什麼呢?

原田:現在隸屬於動畫製作,主要是做塗色和2D方面的工作,以及作品海報等內容的設計。今後的規劃是想嘗試企劃製作人。

另外還有數字部的一些管理工作。

由於我在計算機方面比較擅長,由我來負責引入包括數碼作畫在內的標準,還有製作格式的商討和相關會議,是讓畫紙上的東西數碼化的橋梁的感覺。

齊田:我在作畫部,是繪圖和角色設計的部門。

在KC社做過《熊巫女》、《少女☆歌劇》幾部作品。

—— 齊田老師進入動畫行業的契機是什麼呢?

齊田:到高中的時候開始看動畫,也從那時候開始做動畫。

—— 那時候就畫的很好了麼?

齊田:完全沒有,進入專門學校以後通過練習才找到感覺。

高三的時候和關係要好的同學在素描本上寫「大家一起來畫吧」,從此開始繪圖之路。

大家說著要去有動畫專業的學校,結果只有我自己去了(笑)。

—— 又是怎樣成為《熊巫女》的人設的呢?

齊田:原本是自由動畫人田畑壽之老師找我去做動畫《悠悠式》的OP原畫,以此為契機和KC社有了聯繫。

然後匆匆忙忙的開始工作以後,被問到「《熊巫女》的人設,要不要來試試」。

—— 現在的年輕動畫人,是會說「要立志成為人設」這樣態度很積極的話,還是會覺得「算了算了」?

齊田:如果喜歡那還是多多挑戰一下吧。

—— 所以實際中在不斷成長的都是什麼樣的人呢?

齊田:我也不太清楚(笑)。有一開始完全上不了手的年輕人,但是幾年之後變得非常厲害。我也完全不知道變好的轉機在哪裡。

—— 二位都是很年輕的動畫人,其他社員或者有合作的動畫人,也全部都是這麼年輕的動畫人麼?

齊田:就作畫這邊而言,大概都是20來歲。

原田:齊田都已經不太算是年輕人了。製作那邊和我都是今年4月滿32歲,已經是比較大齡。

當然也有40、50歲的老手,但年齡在20-25歲的大概能佔半數,所以應該是相當年輕的製作現場了。
—— 這樣的現場有什麼優勢呢?

齊田:從好的方面來說,每個人都在不斷挑戰自己。這種努力的感覺,能從讓人驚嘆的畫面上感覺出來。

KC社不能錯過的作品

—— 再來聊聊作品相關的話題吧,KC社做了不少現在看來很帥氣的作品,像是《來自深淵》、《少女☆歌劇》、《盾之勇者成名錄》這幾部。這些作品都是如何一部接一部出來的呢?

原田:守護作品質量,我們的這個意識比任何人都高。

這是代表取締役小笠原老師從迄今為止的職業生涯中不斷培養出來的,如今結出的果實不是很帥氣麼?(笑)

齊田:畢竟是年輕人的熱情,感覺每個人都在一個接一個的努力。

—— 那麼對KC社最推薦的一部作品是什麼呢?

原田:很困難的一題啊。我剛來時是除了《熊巫女》都不清楚的狀態(笑)。然後之後的一段時間最推薦的是《東京地震8.0》。

齊田:這部是實時追著看的。

原田:我不太擅長說好話。看《東京地震8.0》會哭的,是一種被刺痛的感覺,到現在我也很喜歡這部作品。

—— 這部作品也可以說是KC社的源起吧。

原田:我認為從精神方面可以這樣說。不過如果去問小笠原老師的話,他肯定要說「才不是的」(笑)。

再之後推薦的作品是《元氣囝仔》。現在的話作品種類就更豐富了。與最初的印象不一樣了,人都是一個變化的過程。

—— 齊田老師最推薦哪部作品呢?

齊田:就我個人而言,是我自己也參與的作品《少女☆歌劇》裡的戰鬥場景。負責這裡的是KC社的一位超級動畫人小出卓史。

全體都由小出之手修正,質量讓人驚嘆。

—— 最近的熱門作品是《盾之勇者成名錄》,同時在國內外都很有人氣。二位是如何看待這次熱播,然後如何展望未來的前景?
原田:由我來說這個真的可以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啊(笑)。這部作品會繼續做下去的,這次播出的部分還沒有把原作的故事講完,不過雖然說會繼續做倒是還沒真的開始(笑)。

據說是在海外更受歡迎。之前聽說過最開始的戰略是這樣的,所以我在想可不可以認為已經達成目標了呢。

並沒有完全依照原作,而是有意圖的做了刪改,使動畫更有KC社的味道,真的是有在拍影視劇的感覺。

推進數碼作畫 KC社的製作最前線

—— 現在社內的製作體系是怎樣的呢?

原田:除了這裡(荻窪本社)以外,在西荻窪的工作室還有兩條生產線。

還是相當充實的,在社內就能完成色彩設計、上色等流程。

內部也有以動畫和動畫檢查為核心的部門,負責動畫工序的大概有10個人。

攝影基本交給了T2studio(高橋製作所)的各位。色彩設計根據作品大概自己會做一半。

作畫方面除了齊田和剛才提到的小出,還有數名能做角色設計和作畫監督的人。

齊田:是這樣的,其他還有演出和原畫。

原田:雖然還有演出和原畫,但是好像一隻手就數的過來呢。

齊田:5個人左右吧。

原田:如果還有年輕人交給我們培養、人數可以增加的話,應該就可以實現1集動畫都在社內做完。現在正以此為目標。包括製作現場在內再加上製作人,一共20個人。

—— 感覺規模還能變更大。

原田:一定會更大的,如果之前說的能實現的話,或許就在這5-10年內。

—— 男女比例如何呢?

齊田:製作方面是男生更多吧?

原田:男性更多。不過女生的人數也在增加,去年、前年都來了不少,大部分是去年來的。

—— 據說原田老師用數字作畫取代了紙筆,這樣做大概多久了?

原田:在我來之前,小笠原老師就想推數字作畫了,只是還沒下決心。

我在負責《來自深淵》的時候,森賢老師在岐阜經營著全數字作畫工作室「ぎふとアニメーション」,我經常過去。

剛開始還想的很樂觀,「素材什麼的不一定要我送」、「少去幾次沒什麼吧」。

然而製作開始之際,製作進行這項工作真的非常複雜,而且會越來越來繁複,不進行數位化不行了。

和森賢老師一起嘗試了很多方法。在《來自深淵》第13集的原畫部分一定程度上嘗試了數位化。

遇到的問題像山一樣多,不過積累了經驗,到了《盾之勇者成名錄》的第3集,6成都是數位化作畫了。

—— 實際操作中原畫師們的反應如何?

原田:我們在推進數字作畫時確實遇到難題,像齊田就曾在會上說過「有很多困難」。

齊田:KC社在推全數位化的時候,提供了器材和軟體,一直在用的人能適應,沒使用過的人雖然術語都明白,但是想高效的利用起來就完全不行了。

文件構成也亂七八糟,檢查也很花時間。於是我就提問應該怎麼做才好了,應該是先制定好規則的階段。

原田:一點一點畫,有問題就返工。到現在終於做到了。

齊田:定好規則之後,才終於站在起跑點上了(笑)。

原田:最開始的時候齊田就說,「如果是KC社要做,就必須保證質量,而且一天的工作量也要和紙作畫一樣」。

接下來肯定還會出現各種問題,有問題就解決,然後再來下一個就好了。

我的工作在製作而齊田的在作畫,但聚起來討論過問題後,我又能很快把討論結果落實進自己的工作。在KC社最好的一點就是如果你有真東西,是能做出來的。

—— 作為團隊在很好的運轉。

原田:現在的體系是好不容易才建起來的。之後的10年、20年首先考慮的是降低離職率。一旦有人辭職,就要從1開始修復。

數位化體系的建成需要很長時間,有人離開就意味著這一部分需要重做,所以到什麼時候都不會最終完成。

為了讓人留下來,就必須考慮待遇和工作方法、以及新的製作方式。目前製作動畫的方式,太過依賴自由動畫人了。

但是我們的前輩一代還依然存在,而實現數位化的設備公司又在花錢維護,總得有人能夠有效利用起來。

改變動畫的製作方式和把人留住,這兩方面要雙線並行。

以Twitter為契機,海外原畫師也參與了《少女☆歌劇》

—— KC社有來自海外的員工麼?

齊田:今年有了。

原田:不過就職的海外員工基本都是來自亞洲地區。製作方面有一位來自中國,從專門學校畢業之後進公司的。
齊田:去年有一個實習作畫是法國女生。

—— 如果之後有機會,會積極招募海外員工麼?

原田:沒有必要用國籍來束縛,雖然語言是個問題,但是作為動畫製作者,問題沒有那麼大。

齊田:製作過程中還是需要交流的,交流需要靠語言,這些情況下可能會有一些困難。

但是作畫方面,我曾經教過一個臺灣動畫人,沒感覺和日本年輕人有什麼區別。

雖然語言方面多少會有些生硬,但幹勁沒有打折。倒不如說海外來的年輕人更有幹勁(笑)。

原田:離開自己的國家特地來日本做動畫,果然是不一樣的覺悟。

—— 現在很容易在海外看到日本的動畫,他們對KC社的作品有什麼評價呢?

原田:如果發Twitter的話,不是會收到很厲害的反饋麼。

齊田:是這樣的,《少女☆歌劇》和小笠原老師的Twitter下面都有很厲害的回應。也從海外收到觀眾來信,《來自深淵》在海外很有人氣的。

—— 會因為海外粉絲刻意做一些事情麼?

齊田:沒有過。

原田:我也沒有過。與其說國家之分,不如說都是喜歡動畫的一圈人。

比起面向所有人,多關注對你感興趣的人就好了,即所謂「無論這些人是從哪裡來的」(笑)。

—— 如果有來自海外的工作委託會怎麼樣?比如說請KC社做角色設計之類的。

齊田:我不太確定日本風格的動畫在海外的接受程度。

—— 感覺在亞洲圈沒什麼問題。

齊田:在Twitter之類的地方可以看到國外插畫家的作品,跟日本的風格完全不同,很厲害的樣子。現在我們的原畫也有請過海外的動畫人。

原田:《少女☆歌劇》裡就有過,是小笠原老師從Twitter上聯繫到的。

—— 有什麼要跟海外的關注者們說的麼?

齊田:一定要看《來自深淵》啊。

原田:這是一部期待值很高的作品,但是製作方法還可以更進一步,敬請期待。

KC社的未來,是可以做各種各樣的作品

—— 想問兩位今後的方向是什麼樣的。

齊田:想做一個大熱門(笑)。「代表作就是這個」這種程度的。

原田:我也是,能成為公司支柱作品的。

齊田:像《龍珠》之於東映動畫,《高達》之於日升社。

原田:如果有這樣的作品,就能相對穩定一點,期間也能更好的培養新人。我想把所謂動畫製作環境中黑暗的那部分剔除掉。

能做出這樣的作品有資金是必須的,而且是能撐起公司的大題材。儘管現在也有不錯的作品,但還需要更上一層樓。

—— 可以再問個比較大的話題麼?二位覺得日本動畫未來會怎樣,作品的走向之類的。

齊田:未來會成什麼樣的呢,我也想知道。如果知道的話就能做個大熱門出來了。

—— 畫風方面呢?曾經一段時間畫面線條在增多,最近好像又減回去了。

齊田:大概是最近的動畫數量太多了吧,所以線條變簡單了。我是看美少女動畫長大的,還是喜歡線條豐富的(笑)。

原田:我是看電影、電視劇長大的,所以感覺觀眾是不是也會喜歡有骨架有細節的作品呢。

齊田:最近很流行重拍以前的作品。可能因此讓以前的畫風回來了吧,流行不就是不斷重複的麼。

只是KC社沒有所謂作品特色的東西吧,各種類型都會做,有幻想題材,也有各種類型。

原田:因為不設限,所以才能做出各種各樣的動畫,希望能把這種多樣性維持下去。做各種風格的作品,也是在增加經驗值。

希望成為視野開闊的公司,同時動畫人也都是全能選手。

—— 非常感謝二位。

原田:另外我們今年也開始招募應屆畢業生了,請把這個訊息告訴大家。年初也舉辦了公司的說明會,正在強化招募製作及動畫人的工作。

國籍不是問題,年齡也不是問題。如果你是那種想自我開拓的人請敲門,我們會很高興和你一起工作。

因為今後我們會逐漸擴大,比起被動的人,更擅長主動進攻的人或許更適合這裡。

以上是我們和兩位支撐起KC社製作一線的年輕人的對話。而KC社又是如何誕生的呢?這個答案恐怕在KC社的創立者,即代表取締役小笠原宗紀的心裡。

接下來讓我們聽聽小笠原講述KC社創立前後的故事和艱辛,揭秘KC社和I.G、骨頭社令人意外的關係。

與創業期給予幫助的人保持關係

—— 之前跟原田、齊田兩位老師聊了一些,但KC社草創期的故事,還是想聽小笠原老師講講。首先,KC社是如何成立的。

小笠原:《交響詩篇》TV系列結束之後,因為身體不太好,我就離開骨頭社了。

本來那個時期是不準備再回到動畫業界了。

大概半年之後,I.G時期的一位前輩喊我去《福音戰士新劇場版》,因為我很喜歡《新世紀福音戰士劇場版:Air/真心為你》,所以一不留神又回來了,現在回想起來好像還挺草率的。

後來因為各種各樣的想法聚集在一起,成立了KC社,到今天就12年了。

—— 而KC社設立之際,還在做劇場版的《交響詩篇Eureka Seven彩虹滿載》。

小笠原:在做準備的時候骨頭社的動畫檢查巖長幸一老師來了電話,「《Eureka Seven》的製作人不夠了你先快回來」。但是我正在弄KC社的事情,然後就去跟南雅彥老師打報告了。

我跟南雅彥老師老師說,「我想成為漁夫,我想釣到金槍魚」,然後提出想辭職。

—— 這麼說應該會被阻止吧(笑)。

小笠原:南雅彥老師對我來說是恩人,這樣就走真的好麼……所以我還是說「劇場版的製作我還是參加吧,但是可能先把公司成立起來會更好」。但是,給我的回覆是「不行,直接過來」,然後就變成一邊準備KC社的事情一邊做著劇場版。

—— 接下來的進程就很快了吧。

小笠原:南雅彥老師給了我很多幫助,或許是負責《Eureka Seven》的時候幫上了忙,結束之際接到了骨頭社的企劃,為我們帶來了做元請的機會。

所做的就是《東京地震8.0》,現在想起來是不是可以認為南雅彥老師也為KC社做過製作呢。

—— 所以是從創立之初開始就一帆風順的麼?

小笠原:也不是,創立1、2年後遇到了很多困境。能得到南雅彥老師和I.G石川光久的守護,真的非常感激。

根是很重要的東西,我絕對不會忘記培養我的地方。

—— KC社(KINEMA CITRUS)的名字又有什麼由來呢?

小笠原:最初是叫「nekuraimu」(ネクライム)的。

但是到了「明天就去登記吧」的時候被反對了,然後就開緊急會議。決定不用「cinema」(シネマ),而是用一個老名詞「kinema」(キネマ),我想做像100年前用膠片拍的、時代改變但價值觀不會變的影視作品。而且這裡面還有小笠原宗紀名字裡的「宗」(maneki)倒過來的「kine」,松家雄一郎的「松」(ma),橘正紀的「橘」(citrus)。

創始成員裡的4個人有3個人的名字都在其中。

公司名字的由來就是這樣。

以重塑KC社為目標的《.hack//Quantum》

—— 每個新動畫公司都很辛苦,能持續前進又不失品質,真的很厲害。

小笠原:我到骨頭社的時候,用一個殘缺的隊伍負責過一次外包回(グロス請け)。開始的時候顫顫巍巍,等看到嚴謹完成的成品時,還是被震驚到了。

像《交響詩篇》的品質也非常高……即便是新公司,也能做出好作品。

從這方面,我第一次意識到自己曾經在I.G、骨頭社、以及庵野老師那裡的從業經歷,都是所謂有「品牌」的工作。

我確實認識業內的不少人,但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請人參與KC社的作品並不那麼容易。

由此我的想法是,面向第一次工作的動畫人,公司向製作人員支付報酬並提供穩定的工作方式。

I.G和骨頭社都是有將來性的公司,有一種「如果我處於這種情況,會成為什麼角色」的思考環境。

我很少表現出對這方面的期待,片子做出來就完成了。有了KC社後,就丟掉了自己的自大想法,重新思考我的工作方式。

—— 《Eureka Seven》之後的作品就是《東京地震8.0》了。

小笠原:《東京地震8.0》是橘正紀首次當監督的作品。

村田和也老師和負責腳本的高橋ナツコ老師也在一起守護我們,這兩位可以說是培育過KC社的親人。

雖然對於這部作品是滿意的,但是在作畫質量方面並不滿足。在人員不足的情況下掙扎,能達到拿的出手質量的也就2、3條吧。

最終回的演出野村和也老師自己召集了一批動畫人,那個表現力太厲害了。為我自己的能力不足深感後悔,為了監督和作品,果然還是應該以對質量高要求為目標。經營公司真的很難啊……

有一次甚至想讓TV動畫領域撤退,覺得「不行,贏不了了」。

於是就去找到BANDAI VISUAL(BANDAI NAMCO Arts)的湯川老師,去問「有OVA的工作給我們嗎?」。

於是就有了花很久製作出來的《.hack//Quantum》,是一部讓我很滿足的作品。後來又有因為看了《.hack//Quantum》來找我們做的工作。

—— 隨著經驗的積累,KC社逐漸成為可以信賴的對象了吧。

小笠原:是這樣的。以前工作時從來沒這樣過,人們對低頭說「請給我工作」的人都很冷淡呢(笑)。相反的在我看來,自己請求來的工作給有價值。

當然現在的情況不一樣,自從《.hack//Quantum》之後我再沒有去請求過工作了,很多年輕的製作人願意把作品交給我們。

我不太有作製作人的特質,反而更適合回應別人的要求。這個該怎麼做成動畫呢,怎樣做才更有趣呢,都在考慮這些。

這個過程不覺得辛苦,也沒碰上什麼特別難應付的東西。

—— 未來還有什麼打算呢?

小笠原:我還沒做過自己從0到1的原創作品,現在還打算做一部引退作。

—— 還很早呢吧(笑)。

小笠原:沒有沒有,我認為動畫應該由和更貼近觀眾的年輕人製作。

希望今後,能隨著年輕人的挑戰,關注還不成熟的部分。

—— 感謝今天和我們聊這些。

原文標題:「メイドインアビス」手がけた次世代のアニメ製作會社·キネマシトラス、ヒットの秘訣や設立秘話を聞く

https://animeanime.jp/article/2019/10/04/48770.html‍

相關焦點

  • 日本動畫的未來由它們創造:小丑社篇
    ​越來越被世界矚目的日本動畫都是怎樣製作出來的呢?日本動畫網站「アニメ!アニメ!」聯合「Tokyo Otaku Mode」、「Bahamut」做了題為《這些製作出世界矚目日本動畫的工作室正在開創未來》的大型企劃,採訪到諸多日本知名動畫公司和動畫人。
  • 日本動畫的未來由它們創造:TRIGGER扳機社篇
    越來越被世界矚目的日本動畫都是怎樣製作出來的呢?日本動畫網站「アニメ!アニメ!」聯合「Tokyo Otaku Mode」、「Bahamut」做了題為《這些製作出世界矚目日本動畫的工作室正在開創未來》的大型企劃,採訪到諸多日本知名動畫公司和動畫人。在上回的骨頭社篇之後(點擊這裡看),這回渣翻的是TRIGGER扳機社社長大塚雅彥的採訪。
  • 日本動畫的未來由它們創造:日升社篇
    越來越被世界矚目的日本動畫都是怎樣製作出來的呢?日本動畫網站「アニメ!アニメ!」聯合「Tokyo Otaku Mode」、「Bahamut」做了題為《這些製作出世界矚目日本動畫的工作室正在開創未來》的大型企劃,採訪到諸多日本知名動畫公司和動畫人。
  • 日本動畫的未來由它們創造:CRAFTAR 篇
    ​越來越被世界矚目的日本動畫都是怎樣製作出來的呢?日本動畫網站「アニメ!アニメ!」聯合「Tokyo Otaku Mode」、「Bahamut」做了題為《這些製作出世界矚目日本動畫的工作室正在開創未來》的大型企劃,採訪到諸多日本知名動畫公司和動畫人。
  • 日本動畫的未來由它們創造:Orange 篇
    越來越被世界矚目的日本動畫都是怎樣製作出來的呢?日本動畫網站「アニメ!アニメ!」聯合「Tokyo Otaku Mode」、「Bahamut」做了題為《這些製作出世界矚目日本動畫的工作室正在開創未來》的大型企劃,採訪到諸多日本知名動畫公司和動畫人。
  • 日本動畫的未來由它們創造:骨頭社篇
    越來越被世界矚目的日本動畫都是怎樣製作出來的呢?日本動畫網站「アニメ!アニメ!」聯合「Tokyo Otaku Mode」、「Bahamut」做了題為《這些製作出世界矚目日本動畫的工作室正在開創未來》的大型企劃,採訪到諸多日本知名動畫公司和動畫人。南雅彥的採訪是企劃裡的第二篇,因為對骨頭社的私心先渣翻了這篇,畢竟被《星際牛仔》影響太深。
  • 日本動畫的未來由它們創造:龍之子篇
    ​越來越被世界矚目的日本動畫都是怎樣製作出來的呢?日本動畫網站「アニメ!アニメ!」聯合「Tokyo Otaku Mode」、「Bahamut」做了題為《這些製作出世界矚目日本動畫的工作室正在開創未來》的大型企劃,採訪到諸多日本知名動畫公司和動畫人。
  • 日本動畫的未來由它們創造:日本動畫公司篇
    越來越被世界矚目的日本動畫都是怎樣製作出來的呢?日本動畫網站「アニメ!アニメ!」聯合「Tokyo Otaku Mode」、「Bahamut」做了題為《這些製作出世界矚目日本動畫的工作室正在開創未來》的大型企劃,採訪到諸多日本知名動畫公司和動畫人。
  • 日本動畫的未來由它們創造:八百萬篇
    ​越來越被世界矚目的日本動畫都是怎樣製作出來的呢?日本動畫網站「アニメ!アニメ!」聯合「Tokyo Otaku Mode」、「Bahamut」做了題為《這些製作出世界矚目日本動畫的工作室正在開創未來》的大型企劃,採訪到諸多日本知名動畫公司和動畫人。
  • 日本動畫的未來由它們創造:Tomason 篇
    越來越被世界矚目的日本動畫都是怎樣製作出來的呢?日本動畫網站「アニメ!アニメ!」聯合「Tokyo Otaku Mode」、「Bahamut」做了題為《這些製作出世界矚目日本動畫的工作室正在開創未來》的大型企劃,採訪到諸多日本知名動畫公司和動畫人。
  • 日本動畫的未來由它們創造:8 bit篇
    越來越被世界矚目的日本動畫都是怎樣製作出來的呢?日本動畫網站「アニメ!アニメ!」聯合「Tokyo Otaku Mode」、「Bahamut」做了題為《這些製作出世界矚目日本動畫的工作室正在開創未來》的大型企劃,採訪到諸多日本知名動畫公司和動畫人。
  • 日本動畫的未來由它們創造:Graphinica 篇
    越來越被世界矚目的日本動畫都是怎樣製作出來的呢?日本動畫網站「アニメ!アニメ!」聯合「Tokyo Otaku Mode」、「Bahamut」做了題為《這些製作出世界矚目日本動畫的工作室正在開創未來》的大型企劃,採訪到諸多日本知名動畫公司和動畫人。
  • 日本動畫的未來由它們創造:大衛社篇
    ​越來越被世界矚目的日本動畫都是怎樣製作出來的呢?日本動畫網站「アニメ!アニメ!」聯合「Tokyo Otaku Mode」、「Bahamut」做了題為《這些製作出世界矚目日本動畫的工作室正在開創未來》的大型企劃,採訪到諸多日本知名動畫公司和動畫人。
  • 日本動畫的未來由它們創造:P.A.WORKS 篇
    越來越被世界矚目的日本動畫都是怎樣製作出來的呢?日本動畫網站「アニメ!アニメ!」聯合「Tokyo Otaku Mode」、「Bahamut」做了題為《這些製作出世界矚目日本動畫的工作室正在開創未來》的大型企劃,採訪到諸多日本知名動畫公司和動畫人。
  • 日本動畫的未來由它們創造:Production I.G 篇
    越來越被世界矚目的日本動畫都是怎樣製作出來的呢?日本動畫網站「アニメ!アニメ!」聯合「Tokyo Otaku Mode」、「Bahamut」做了題為《這些製作出世界矚目日本動畫的工作室正在開創未來》的大型企劃,採訪到諸多日本知名動畫公司和動畫人。
  • 《賽博朋克 2077》動畫2022年發布,由扳機社製作
    CD Projekt自然看到了這塊衍生周邊的價值,他們找來了大名鼎鼎的日本動畫製作商Trigger(扳機社)以及影視平臺Netflix(網飛),共同創作全新動畫影集《Cyberpunk:Edgerunners》,該動畫和即將發售的《賽博朋克2077》共享同一世界觀,預計在2022年推出。
  • 京阿尼縱火案:被燒毀的,是日本動畫的過去和未來
    對於了解動畫行業、了解京都動畫的人來說,都會被迫意識到,這是一次根本無法估量損失、以及對未來產生絕對惡劣影響的行業大劫難。我並不想繼續追究此次事件的細節。我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能夠讓大家了解,京都動畫是一家重要到同時肩負著日本動畫的過去和未來的公司。
  • 入間人間創作5周年紀念作「新世界未來篇」動畫情報公開
    入間人間創作5周年紀念作「新世界未來篇」動畫情報公開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2-07-26 09:49:32
  • 富野由悠季談動畫未來:從業者愈發缺少個性化
    日前,"TOKYO ANIME AWARD FESTIVAL2014"即日本國際性的動畫電影節已於2014年3月20日-23日召開。  會上富野由悠季接受採訪,談起「動畫的未來」富野由悠季稱「動畫的未來?動畫哪有未來!」,理由是:「四五十年前,我們這倍人都是從各行各業裡出來一起做動畫的,每人都有自己生活的世界和現實。
  • 替換霸權社負責製作《進擊的巨人》完結篇的MAPPA社,你了解嘛?
    《進擊的巨人》完結篇PV在前幾天正式發布了,這次的完結篇將由MAPPA社負責製作。而製作了前三季巨人的霸權社出於種種原因也只能和巨人正式說再見了。一時之間,頂替上來的MAPPA社成了各大動漫論壇討論的焦點,那麼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MAPPA社是一個怎麼樣的動畫製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