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說壽:一個永恆的範仲淹

2020-12-22 新湘評論

山東青州為中國最古老的行政區之一。當年大禹治水後將中國分為九州,即有青州,禹貢圖上有記。現在人們到青州旅遊,主要是兩件事,一是上山「拜壽」,二是到城裡憑弔範仲淹。

出青州城南五裡,有一山名雲門山。自山腳下遙望山頂,崖上隱隱有一壽字,這就是人們要來看的奇蹟。一條石階小路折轉而上,兩邊一色翠柏,枝枝蔓蔓,撒滿溝溝壑壑。樹並不很粗,卻堅勁挺拔,都生在石上。樹根緣石壁而行,如閃電裂空;樹幹破石而出,如大旗迎風。偶有一兩株樹直擋路中,那是修路時不忍斫損,特意留下的,樹皮已被遊人摸得油光。環視四周,讓人感到往日歲月的細密。片刻我們爬到半山望壽閣,在這裡小憩,山頂石壁上的大紅壽字已映入眼帘。回望山下,街市遠退,田園如織。再鼓餘勇,直迫山頂,這時再仰觀那壽字猶如一艘多桅巨船,挾雲裹霧,好像就要壓到頭上。同行的一個小夥子貼身字上,還沒有壽下「寸」字的一豎鉤高。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壽字,是書法的精品、極品,日本的書道專家還常渡海來頂禮膜拜呢。這是明代嘉靖三十九年,青州衡王為自己祝壽時所刻,距今已四百多年。山上殘雪未消,我在料峭春風中,細細端詳這個奇蹟。這字高七點五米,寬三點七米,也不知當初怎樣寫上去、刻出來,卻又這樣不失間架結構,點畫筆意。這衡王創造了奇蹟,但他當時的目的並不為藝術,正如古墓中出土的魏碑,今天我們看作書法精品,當年不過是死者身邊一塊普通的石頭。衡王刻字希冀自己長壽百歲,同時也向老百姓擺擺皇族的威風。但是數代之後衡王府就被抄家,命不能永存,威風也早風吹雨打去。倒是這個有藝術價值的壽字,壽到如今。

從壽字前左行,進一洞,洞如城門。回望門外雲氣蒸騰,這是雲門山的由來。由門折上山巔,如鯉魚之背,稍平,上有石階,有亭,有廟,有佛窟。扶欄遠眺,海風東來,雲靄茫茫,山川河流,遠城近鄉,都渺渺如畫。遙想當年大禹治水,從這裡東去導流入海,天下才得從漫漫洪水中解救出來,有此青州。從此,人們在這裡男耕女織,一代一代地繁衍作息。範仲淹曾來這裡為官,李清照曾在這裡隱居,衡王在這裡治自己的小天地。人們在這石山上摩崖刻字,鑿窟造像,嘁嘁喳喳,忙忙碌碌。惟有這山默默無言。我想當年雲門山神看著那個花錢刻字,頂禮求壽的衡王,肯定輕蔑地哼了一聲便繼續打坐入定了。我環山走著,看著這些從唐至明的遺蹟,看著山下繚繞的雲霧,真為雲門山而驕傲,它蔑風雨而抗雷電,渺四野而越千年。林則徐說山:「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它無求無欲,永存於世。

從山上下來,到青州城西去謁範公祠。這是人們為紀念北宋名臣範仲淹所修,千年來香火不絕。這祠並不大,大約就是兩個籃球場大的院子。院心有一井,名範公井,傳為範公所修。這井水也不一般,清冽有加,傳範仲淹公餘用此水調成一種「青州白丸藥」,治民痼疾,頗有奇效。如同情人的信物,這井成了後人懷念範公的依託。宋人有詩云:「甘清汲取無窮已,好似希文昔日心。」(範仲淹字希文)現在這井還水清如鏡。正東有祠堂,有範公像及其生平壁畫。祠堂左右供歐陽修和富弼,他們都是當年推行慶曆新政時的主持。院南有竹林一片,翠竹千竿,蔚然秀地靈之氣。竹後有碑廊,廊中刻有範公的名文《嶽陽樓記》。院心有古木三株,為唐楸宋槐,可知這祠的久遠。樹之北有馮玉祥將軍的隸書碑聯:「兵甲富胸中,縱教他虜騎橫飛,也怕那範小老子;憂樂觀天下,願今人砥礪振奮,都學這秀才先生。」這兩句話準確地概括了範公的一生。

範仲淹從小喪父,家境貧寒。他發憤讀書,早起煮一小盆粥,粥涼後劃為四塊,這就是他一天的飯食。以後他科舉得官,授龍圖閣大學士,為政清廉,且力圖革新。後來,西夏頻頻入侵,朝中無軍事人才,他以文官身份統兵戍邊,大敗敵寇。西夏人驚呼「他胸中自有雄兵百萬」,邊民尊稱為「龍圖老子」。連皇帝都按著地圖說:有仲淹在,朕就不愁了。後又調回朝中主持慶曆新政的改革,大刀闊斧地除舊圖新,又頻繁調各地任職,親自推行地方政治的革新。無論在邊防,在朝中,在地方,他總是「進亦憂,退亦憂」。其憂國憂民之心如熾如焰。範仲淹是一個諸葛亮、周恩來式的政治家,一生主要是實踐。他按自己認定的處世治國之道,鞠躬盡瘁地去做,將全部才華都投身到處理具體政務、軍務中去,並不著意為文。不是沒有文才,是沒有時間。

宋仁宗皇三年(公元1051年)範仲淹到青州任知府,這是他的官宦生涯也是人生旅途的最後一站。第二年即病逝了。《嶽陽樓記》是他去世前七年,因病從前線調內地任職時所作。正如《出師表》一樣,這是一個偉人後期的作品,也是他一生思想的結晶。我能想見,一個老人在這小院中,在井亭下、竹林中是怎樣地焦慮徘徊,自責自求,憂國憂民。他回憶著「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的戍邊生活;回憶著「居廟堂之上」,伴君勤政的艱辛;回憶賑災放糧,所見到的平民水火之苦。他總歷代先賢和自己一生的政治閱歷,終於長嘆一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聲大徹大悟的慨嘆如名剎大廟裡的鐘聲,渾厚沉遠,震悟大千。這一聲長嘆悠悠千年,激勵著多少志士仁人,匡正了多少仕人官宦。《嶽陽樓記》並不在嶽陽樓上所作,洞庭湖之大觀當時也不在先生眼前。可以說這是一篇借題發揮之作。範公將他對人生、對社會的理解,將他一生經歷的政治波濤,將他胸中起伏的思潮,一起借洞庭湖的萬千氣象,傾瀉而出,然後又頓然一收,總成這句名言,化為彩虹,橫跨天際,光照千秋。

春風拂動唐楸宋槐的新枝,翠竹擺動著嫩綠的葉片,這古祠在歲月長河中又邁入新的一年。範公端坐祠內,默默享受這滿院春光。我在院中徘徊,面對範公、歐陽公和富公的神位,默想千年古史中,如他們這樣職位的官員有多少,如他們這樣勤勉治事的人又有多少,但為什麼只有範仲淹才教人千年永記,時時不忘呢?我想一個人只有辛苦的實踐,誠實的犧牲還不行,這些只能隨壽而終,只能被同時代的人理解。更重要的是,他要能創造一種精神,能提煉出一種符合民心,符合歷史規律的思想。是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言,是這種進步的憂樂觀使範仲淹得到了永恆。

走出範公祠,上車出城。路邊閃過兩個高大的石牌樓,突兀兀地在寒風中寂寞。人說這是當年衡王府的舊址,多麼威風的皇族,現在只剩下這路邊的牌樓和山上的壽字。遙望雲門,霧靄中翠柏披拂,奇峰傲立。在山上刻字的人終究留不住,留下的是這默默無言的山;把門樓修得很高的人還是存不住,長存的是那些曾用生命去肩動歷史車輪的人。

(選自《新湘評論》)

歡迎轉發點讚

轉載請聯繫授權

相關焦點

  • 範仲淹:得志當為天下雨
    附錄:範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漢族。蘇州吳縣人。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世稱「范文正公」。範仲淹二歲喪父,母親謝氏改嫁淄州長山人朱文翰,範仲淹遂改從其姓,取名朱說。範仲淹少年時期以顏回自律,發憤苦讀,曾寄居於醴泉寺讀書三年,劃粥為食,斷齏為蔬,簡約清淡,清苦嚴刻。範仲淹二十六歲及第,授廣德軍司理參軍,迎母歸養,改回本名。
  • ——範仲淹
    一、韓琦大敗而歸,仁宗無奈採取範公轉守為攻,步步為營範仲淹招募義勇,加固邊城,雁北築城,加固城寨,範仲淹發誓要保衛邊疆,讓百姓安居樂業。西北各藩部甚至範仲淹的氣魄,紛紛遠離西夏,西夏孤援無力,這個小範老師手裡有數萬甲兵,不再像當年的大範老子了,大範老子指的是範雍,小範指的就是範仲淹。
  • 令一生如浮萍的名字——範仲淹
    1.範仲淹,字希文,是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世稱范文正公。這個名字挺特別的,我們常說起名是根據八字去取的,所以我們也從範仲淹的八字出發去分析他的名字。首先提到他,我們會想到《嶽陽樓記》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 青州城南雲門山上拜大壽
    青州城南五公裡,有一山,名曰云門山。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山上歷史古蹟,人文名勝眾多。來青州不登此山,憾也。初入山,無奇平常。雖是周末,遊人稀稀。尋石階而上,林深蔽日,草木凋零,然已近隆冬也。巨大的壽字映入眼帘。這個壽子十數米之高,明朝嘉靖年間的作品。所謂的「壽比南山」,就是指的這個「壽」字吧?細看此字,筆畫蒼勁有力,豐碩飽滿,結構嚴謹,其勢逼人。真不愧是天下第一壽字。站在「壽」中的「寸」下,真是人無寸高。「壽」字的東側,有一洞南北貫通,可同山北通往陽面,這個洞稱之為雲門,這應該就是雲門山的來歷。
  • 山東這處5A景區 有明代「天下第一壽」 成語「壽比南山」出自於此
    山東青州是「東夷文化」的發源地,從漢代到明代,1400多年來一直是山東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被譽為「三齊重鎮,海岱都會」,去青州旅遊,青州古城,國內外著名的5A級景區,位於城南2.5公裡的雲門山,也是青州標誌性景點之一,今天我要說的是山東這處5A景區 有明代「天下第一壽」 成語
  • 「高考移民 」範仲淹
    時年範仲淹剛過三歲,繼父為他取名朱說(yuè)。以後,朱說母子隨著朱文翰宦遊各地。繼父倒是十分疼愛朱說,想讓他學習做生意,以便將來獨立謀生,但朱說對此毫無興趣。景德元年(1004),朱文翰調任淄川長史,住在秋口鎮。這時,謝氏已接連生下三個兒子。景德二年(1005),十六歲的朱說進了淄川郡學,幾年後考中了生員(秀才)①。
  • 美術研究|字如其人,看明白範仲淹的字,才理解他的「憂」!
    1052年的6月19日,64歲的範仲淹在徐州病逝,一代文武奇才走了,留下了一生傳奇和那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讀範仲淹,還是學生時代學《嶽陽樓記》時,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自然印象頗深,只是那時候對「憂」並無概念,即使有也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憂」。
  • 易經說道德經之三十三 死而不亡者壽的道理
    都和這裡的明是一個意思。自知並非是自我了解自我認識,這是扯淡。而是明本知本。或者說體道正道悟道。這才是自知者明。那什麼又叫自勝呢?自勝也並非是自我超越,戰勝自己。這都是望文生義的毛病。老子顯然不是這個意思。
  • 範仲淹去世後,他的子孫後代過得如何?範仲淹得以善終了嗎?
    而這句話的提出者,則是北宋時期的名臣範仲淹。說起範仲淹,這位北宋的名臣,在歷史上可是大大的有名。除了這篇《嶽陽樓記》之外,由他主導的慶曆新政,幾乎影響了北宋上百年的時間。北宋一朝,如果要評一個對北宋影響力的人物榜單,範仲淹絕對能夠名列前十。不過,相比於範仲淹一生的光輝成就,對於範仲淹的身後事,大家往往就沒那麼了解了。
  • 「泡妞」+「多情」+範仲淹=宋詞黃金時代
    後來,他病情越來越重,天天大聲呼叫說:「皇后等人要害我!皇后等人要害我!」這種瘋癲狀況持續一個多月後,宋仁宗才逐漸康復,由此可見他的身世之謎,對他個人造成的心理創傷。老來中舉,自然讓柳永欣喜若狂,於是,在從汴京(開封)前往蘇州時,柳永特地前往拜訪了當時的蘇州知州範仲淹。相比沉淪半生的柳永,範仲淹的身世也相當坎坷。範仲淹兩歲時就喪父,母親帶著他從蘇州改嫁到山東一戶姓朱的人家,很長一段時間,他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一直到有次他勸誡朱家兄弟不要揮霍浪費時,對方怒懟他說,我用朱家的錢,關你什麼事?
  • 千秋人物記-「君子世無雙,陌上人如玉」-請君喚他範仲淹
    讀書是莫大的奢侈之事,一個女人撐不起孩子的未來,夢咔嚓而碎的聲音太疼。丈夫是個讀書人,兒子卻與書本再無緣分。謝氏太多不甘心,而能奈何?成人已不易,成才何其難。 有些殘忍,不得不做出取捨。說謝氏薄情寡義也好,說謝氏不守婦道也好,謝氏毅然決然再嫁了。 那一年,範仲淹四歲。山還青翠如昨,兩個哥哥年歲漸長。
  • 清平樂範仲淹是第幾集出場 範仲淹人物仕途背景作品資料介紹
    清平樂範仲淹是第幾集出場  《清平樂》播出僅一天,前兩集中範仲淹還未出場的時候就一再被提及,這位北宋著名人物的名聲可真是了不得。在第二集的後半部分,範仲淹終於出現,剛剛處理完母親喪事的他衣衫襤褸地來到了京城。
  • 諸葛憶兵:論範仲淹與宋仁宗之關係
    然而,他又是一個活生生的個體,有其個人的政治追求、治國理念、性格特徵、日常之喜怒哀樂。只有將這些紛雜的因素納入研究的視野,探討仁宗與範仲淹君臣之關係,方能得出較為科學的結論。範仲淹有堅定的政治理念,始終堅持個人政治立場,耿介直言,剛正不阿。這些政治品質不時地與專制體制發生碰撞、摩擦,遭受貶謫不可避免。然而,審視範仲淹兩度遭貶的經歷,亦能揣摩仁宗對範仲淹的態度,或者說也能表現出仁宗對範仲淹的特殊好感。 範仲淹明道二年四月出任諫官,十二月即遭貶謫。這一次貶謫的原因非常簡單。
  • 範仲淹: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可範仲淹的反應,卻十分坦然:就是因為您舉薦的我,我才要這麼做啊。見到朝中不平事我就要說,這是儘自己的職責,怎麼能說連累您呢?這一番話,叫老於世故的晏殊也無語,顯然彼此思維不在一個頻道,只能一聲「勿為強辭」了事。太后很生氣,晏殊很無語,後果當然也很嚴重,範仲淹也被貶出京城,受了不少折騰。
  • 母親改嫁富豪,範仲淹氣的離家出走,不得不說範仲淹真有定力
    說到範仲淹,大家都知道他的那句千古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而作者我第一次知道範仲淹這個人,是在很小的時候,從一本以古人勤學為主題的連環畫裡認識他的。在這本連環畫裡,收錄了「鑿壁偷光」、「懸梁刺股」等等一些非常極端的故事,而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個故事,當屬範仲淹的故事——「劃粥割齏」。範仲淹的童年非常悲苦,早年喪父,母親拖著這個幼小的孩子一籌莫展。幸好,範仲淹的母親等到幸福的降臨,不久後,她改嫁到了一個富裕的朱姓人家。
  • 老照片:90年代的山東青州,這些青州老地方你還記得嗎?
    青州,古稱益都。隸屬於濰坊市,地處山東半島中部,為古「九州」之一。青州之名,始見《尚書·禹貢》:「海岱惟青州」。青州歷史悠久,名人輩出,是一座有著深厚底蘊的城市。下面的這組老照片拍攝於90年代的青州。圖為90年代青州汽車站前的街景。90年代的青州慶豐樓,現在這一片區域已經改成了中都財富廣場。
  • 「萬壽王」王雲莊:花開有期壽無期,我為中華壽字迷
    在我們的城市鄭州,就有一位以「壽」字研究為畢生事業的人,不但把散見於全國各地、歷史長河中的「壽」字收集成冊,出版了《中華壽字五千年》上下捲圖書,還在圍繞「壽」字創意眾多作品,聯合好友要在鄭州建設壽文化博物館。這位獻身於壽字的的老者,就是「神州萬壽王」王雲莊。
  • 三國志戰略版青州兵搭配攻略 青州兵兵種怎麼玩
    時間來到中平五年(公元188年)青州黃巾軍再次高舉當年同輩們的旗幟,勢要在亂世之中開闢出一片屬於他們的新天地。而後在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青州黃巾軍攻入兗州,致使兗州刺史劉岱在與青州黃巾軍的搏殺中陣亡。群龍無首的兗州當地豪族,在陳宮、鮑信等人提議下,決定迎接曹操入兗州領兗州牧。而曹操則積極響應號召,進入兗州境內,與鮑信合軍聯手打擊青州黃巾。
  • 1644年,青州人為反抗清朝統治,悍然發動「青州之變」
    青州,為古「九州之一」。其名字由來根據《周禮夏官職方氏》記載是:蓋因土居少陽,其色為青,故曰青州。換言之,就是因為這個地方缺少太陽覆蓋,所以常年呈現出一種青色,故而命名為青州。洪氏宗祠而就在同年的七月份,戶、工部二部尚書王鰲永兼職招撫山東、河南來到青州。當月,青州便在他的運作下歸降清廷。並且,在他的三寸不爛之舌下,衡王朱由棷也果斷選擇了向清廷遞上降書。
  • 壽字書法祝願長輩福壽延年,健康如意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長壽己成為人們的共同的美好意願,壽字不但用於讚美人長壽,還企望父母,長輩的壽命像山一樣長久,俗話說:常習書法養生,書法能夠陶冶情操,賦予生命積極向上的活力,使人在藝術氣質上都得到升華大多數長輩對書法充滿興趣,那麼送長輩筆字寫什麼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