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風華——山東美術館館藏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精品展」將於山東美術館展出。
展覽著重展出未曾在山東展示的第十三屆全國美展作品,包括油畫、版畫、雕塑、綜合材料、水彩·粉畫、漆畫、陶藝、動漫、插畫、漫畫、連環畫、實驗藝術64件(套)。
本次展覽作品題材的包容度和寬廣度大,現實性與時代性同步,地域和民族特色明顯。
藝術家更加關注平凡人的生命過程和生活意義。如宋海永的《工地上的男人們》(油畫),張俊臣的《歸》(水彩·粉畫),劉文建、趙芳廷的《李村大集》(插畫),劉德進的《西域陽光》(版畫),劉光帥、王琛璐《那一天我們很快樂之三》(油畫),劉曉百慧的《快食代》(漆畫)……
充分反映了藝術家們「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
宋海永 《工地上的男人們》(油畫)
作品重視敘事技巧和形式語言上的運用,在塑造人物外在形式的同時,更加注重精神情感的刻畫。
如徐志廣的《堅守》,描繪了一位年邁的老者靜坐在工作室中,他的後方幾名手工藝人正在印製年畫,手中拿著已經印刷了不知多少次的印版,面前擺放著製作年畫的工具,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作者從尊重傳統文化的角度深挖,將作品思想進行了升華。
徐志廣 《堅守》(油畫)
不同的畫種和畫科之間,在圖像、語言、觀念、材料等方面互相借鑑、滲透,綜合性明顯。
有的油畫作品借鑑了巖彩的表現方式,有的水彩粉畫作品借用雕塑的形式語言,有的綜合材料作品嘗試水墨與科技的融合……
如馮勁草的《結婚照》(油畫),畢敬虎的《萬籟鳴弦》(水彩·粉畫),鄧雲的《姥姥的列寧裝》(綜合材料),於向志、張臏的《歲月留聲》(水彩·粉畫)等作品不局限於單純的技法表現,而是對不同藝術門類、不同文化元素進行廣泛的借鑑,也有對民間美術的吸收和再創造。
畢敬虎 《萬籟鳴弦》 (水彩·粉畫)
展覽中,風格迥異的藝術表現,截然不同的創作思想,多元立體的構思構圖……集中又直觀、生動且明晰的呈現出來。
通過展覽,廣大觀眾可以領略和欣賞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的各門類作品面貌,也可以從藝術的角度間接體會國家方方面面的發展變化,同時有助於各專業美術工作者更有針對性的學習、借鑑、提高。
據了解,後續,山東美術館還將適時推出「山東美術館館藏第十三屆全國美展中國畫專題展」。
張俊臣 《歸》(水彩、粉畫)
2019年,第十三屆全國美展中國畫展落戶山東,並於山東美術館舉辦。
山東美術界的各項成績均取得歷史性突破,入選及獲獎作品數量再創新高,各門類作品入選341件,摘得2金1銀2銅。在山東美術發展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2019年,山東美術館適時調整收藏思路,並對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展中最具代表性和創新性的作品,展開了有序的收藏工作。
最終山東美術館成功收藏了第十三屆全國美展入選作品164件(套),包括中國畫(76件/套)、油畫(23件/套)、版畫(9件/套)、插圖(2件/套)、雕塑(3件/套)、動漫(1件/套)、工藝美術(1件/套)、連環畫(3件/套)、漫畫(3件/套)、年畫(3件/套)、漆畫(4件/套)、實驗藝術(2件/套)、水彩·粉畫(11件/套)、陶藝(8件/套)、綜合材料(15件/套)。這些作品基本涵蓋了第十三屆全國美展有關門類。
劉德進 《西域陽光》 (套色木刻)
為更好的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審美需求,讓藏品活起來,山東美術館策劃推出了「風華——山東美術館館藏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精品展」。
「莫把丹青等閒看,無聲詩裡頌千秋。」這些館藏作品的作者立足時代,用自己所擅長的藝術語言塑造了多種多樣的社會景觀,使人們感受到了當代社會正在發生的物質生活和人文風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劉雨涵 通訊員 胡敬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