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時代風華——第十三屆全國美展港澳臺·海外華人畫展縱覽

2020-12-14 中國美術家協會

內容摘要:本文回顧了2019年9月7日開幕的「第十三屆全國美展港澳臺·海外華人畫展」,總結該畫展表現出的面貌特點及可觀之處,分析比較其中的創作傾向和藝術追求,提出反映時代巨變、描繪時代精神圖譜的當代藝術創作要有港澳臺海外華人畫家的參與,因為無論出自血脈情感,還是歷史情懷,抑或是當下觀照,他們在各自的立足點上提供了自己的應答,都是中華民族時代精神版圖上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

關鍵詞:港澳臺 海外華人 記錄時代 主題

9月初的廣州,仍是盛夏的氣息,熱度不減。9月7日的這場盛事,仿佛又給它添了幾分熱度——「第十三屆全國美展港澳臺·海外華人畫展」在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拉開帷幕。此次畫展從各方來稿中遴選了286幅〔1〕作品參展,並從中選出40件優秀作品參加進京展,其中香港9件,澳門4件,臺灣5件,海外華人22件。

開幕式現場聚集了八方賓朋,共慶此刻。與全國美展其他展事略有區別,「港澳臺·海外華人畫展」參展者身份是為地域之別,亦昭示了這一展覽的特別之處。而從1999年第九屆全國美展開始,中國美術家協會在全國美展中特別增設「港澳臺·海外華人邀請作品展」至今已辦5屆,包括本屆在內有4屆展事在廣東舉辦,不愧廣東「僑鄉」之譽。

沈萍(美國) 時代·匠心 中國畫 200×121釐米

如發布於2019年4月「第十三屆全國美展港澳臺·海外華人畫展徵稿啟事」所言,「凡有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臺灣地區永久性居民身份(或臺胞證)的作者,以及海外華人作者均可送作品參展。」這個送展條件可謂寬泛。需要提示的是,在「全國美展港澳臺·海外華人畫展」中,參展畫家緣於年齡層次,早自20世紀80年代晚至當下,大多有內地美術院校學習或見習的經歷,這在他們的技法錘鍊和創作意識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亦於創作中得窺一斑。故而,從現場看,參展作品中,前三十年在中國流行過的美術風格均有呈示,甚而藝術水平參差不齊處亦同於彼時,使得筆者在巡禮過程中常常兼懷似曾相識感和意外驚喜感——似曾相識多來自於熟悉的風格樣貌,意外驚喜則見於主題表達的出新。

作為全國美展,主題及主題性向來是不言自明的存在。如何在自己的藝術創作中表達主題,對畫家來說,是個有關審美認知和創作能力的課題;對於展事主辦方來說,則是擇選優品的標準所在。相較其他展廳,集中了港澳臺及海外各地參展優秀作品的進京作品展廳無疑是重點觀摩之地,在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了這個展事的藝術水準。

黃孝逵(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維港紅帆 中國畫 180×180釐米

坦白地說,在這個展事中,令人賞心悅目的作品並不是將主題寫在畫作題目或將主題性直白地表達在畫面上的那幾件作品,反而是一看就很有生活氣息的幾幅作品中表達出的時代感以及畫家的表現能力,讓人耳目一新。進京展作品中,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梁潔雯的中國畫作品《剎那芳華》以俯視視角和灰色、綠色的主色調描畫清新樸實的生活場景,如歌曲《小草》一般傾訴著對生命和生活的禮讚;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劉素文的中國畫作品《微·風》中,以工筆畫手法勾描當代購物掃碼支付的生活場景;澳門廳中,楊詠欣的中國畫作品《某天尋找自己在家的感覺》裡,盤腿坐於床榻之上悠遊自得之狀的現代裝女孩,與擱於屏風矮榻長桌花幾之旁、之上的毛球、噴水壺、園藝花剪一樣,與古典器物相處得毫無違和之感。這幅畫仿若是當代修習中國傳統工筆繪畫畫者的自喻,於平和之中透出一種堅持自我的倔強。在其他畫種作品中,亦有性情相似之作,如馬來西亞畫家謝偉健的水彩畫作品《悅己之二》,以紮實的古典主義手法雋永地表達人物日常生活的浪漫情愫,光影與肌理表達細膩,黑白灰色調層次豐富;還有美國畫家華力的油畫作品《漫長的一天》,以細緻呈現的倦意濃濃的人物面容微妙地呼應主題,寫實城市通勤日常。

楊詠欣(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 某天尋找自己在家的感覺 中國畫 86×136釐米

筆者感動於這些富有真情實感的作品,在關於時代、生活、自我的表述中,誠懇而真實。正是在這些關於古典與現代、藝術與日常看似微細卻很執著的表達中,湧動著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藝術創作時代使命倡議的回應:「希望大家承擔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使命,從當代中國的偉大創造中發現創作的主題、捕捉新的靈感,深刻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的巨變,描繪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圖譜,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2〕發自內心的主題表達和誠摯的藝術創作,才具有為時代畫像、立傳、明德的意義價值!這是奉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獻禮,也是經得起歲月淬鍊的真金。

記錄時代、書寫時代需要真誠的內心和誠懇的態度。數月來香港的時事發展吸引著國人的目光,藝術如何表達當下的香港亦是筆者關心所在。畫展中來自香港畫家的作品尤其是其中幾件香港城市主題畫作值得關注。在進京展廳中,間隔了一幅畫而拐角並陳的兩幅畫,畫家王秋童的《東方明珠》與黃孝逵的《維港紅帆》同為寫照香港都市夜景的中國畫作品。前者以點彩手法暈染有溫度的、流光溢彩的都市夜景,後者以墨色示意留白的港灣和橫平豎直的界畫格律,模寫高樓森立都市夜景的「冷抽象」的氣質,無論是構圖格局還是筆墨表達,明顯高出香港廳中其他幾件相似主題的作品。此外,香港畫家吳浠銣入選的中國畫作品《土地興房屋——香港寫生》展示了有如漫畫般的批判性力量,畫面下部矮縮的小島與佔畫面五分之四面積的巍巍大廈形成強烈對比效果,隱喻了香港現實中艱困的人居環境問題,令人印象深刻。如把此作與澳門畫家何彩英的國畫作品《夢想家園》中層層推進的排墅、高樓和正在建造的大廈組成的畫面並置觀看,微妙地映照出生活在相鄰的兩塊彈丸之地兩位畫家的心境之別。

李國賢、楊秀姣(中國臺灣) 鄉裡鄉親 中國畫 213×186釐米 2019

在臺灣和海外華人入選畫作中,其中一些呈現的高廣視野和嫻熟技法頗有可觀之處,另一些作品則以表現風情取勝。現實性雖不是藝術創作的必然,但具有現實意味的作品最能引起觀者共鳴是無爭的事實。在此意義上,反映時代巨變、描繪時代精神圖譜的當代藝術創作要求港澳臺海外華人畫家的參與。無論出自血脈情感,還是歷史情懷,抑或是當下觀照,他們自四面八方而來,在各自的立足點上提供自己獨具深意的回答,或深或淺,都是中華民族時代精神版圖上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

注釋:

〔1〕此前的各種報導中出現過288幅、287幅等不同說法,今取「286幅」,系出自中國美術家協會官網公布的「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港澳臺·海外華人作品展區複評結果」。

〔2〕參見2019年3月5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第1版「習近平要論」。

徐翎 本刊欄目主持、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

(本文原載《美術觀察》2020年第1期)

相關焦點

  • 2019年全國美展雙展落戶廣州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陳惠婷):「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展區申辦工作會日前在北京召開,廣州喜報頻傳。記者12月26日獲悉,「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綜合畫種、動漫展區和港澳臺、海外華人展區明年將雙雙落戶廣州。
  • 「風華—山東美術館館藏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精品展」正在進行
    5月19日起,「風華——山東美術館館藏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精品展」亮相山東美術館。國展餘熱點燃炎炎盛夏,「風華」中有時代和眾生,時代和眾生也正風華。「我是在山東美術館微信公眾號看到的展覽消息。「第十三屆全國美展中國畫作品展」2019年在山東美術館舉辦的盛況猶在眼前,為充分發揮國展餘熱,山東美術館自參展作品中選擇具有代表性和創新性的作品進行收藏,此次推出「風華」館藏展,著重展出未曾在山東公開展示過的第十三屆全國美展油畫、版畫、雕塑、綜合材料、水彩·粉畫、漆畫、陶藝、動漫、插畫、漫畫、連環畫、實驗藝術精品64件(套)。
  • 在線「實景」看美展!第十三屆全國美展全景展廳上線
    觀眾可以在線從中國美術館大門開始看展覽2月24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中國美術家協會獲悉,《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暨第三屆中國美術獎、進京作品展》和13個分展區的全景展廳正式上線,觀眾可以通過在線展廳足不出戶地欣賞到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的所有入選
  • 山東美術館展出全國美展佳作,開啟「後國展」風華
    5月19日,「風華——山東美術館館藏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精品展」將於山東美術館展出。展覽著重展出未曾在山東展示的第十三屆全國美展作品,包括油畫、版畫、雕塑、綜合材料、水彩·粉畫、漆畫、陶藝、動漫、插畫、漫畫、連環畫、實驗藝術64件(套)。
  • 新時代文藝 廣州再出發!
    經現場評委無記名投票,「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綜合畫種、動漫展區和港澳臺、海外華人展區正式落戶廣州。其中,綜合畫種、動漫展區將在廣東美術館舉辦;港澳臺、海外華人展區將在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舉辦。「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展區申辦工作會現場兩個全國美展展區落戶花城,為廣州文藝的發展書寫了嶄新的一頁:這是廣州歷史上第一次舉辦綜合畫種、動漫展區的全國美術屆展;是廣州歷史上第一次舉辦港澳臺、海外華人展區的全國美術屆展
  • 開學必看|第十三屆全國美展·動漫作品展
    恰逢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綜合畫種·動漫作品展在廣東美術館展覽,正是孩子們「眼動」、「心動」的一個好機會。開啟藝術課堂的「開學第一課」。在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五周年之際,我們迎來了期待已久的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的絢麗開幕。
  • 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遼寧獲佳績
    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開幕前省美協到朝陽指導創作。  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進京作品展開幕式暨第三屆中國美術獎頒獎儀式近日在中國美術館舉行。我省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據介紹,我省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的作品總數為190件,佔全國入選作品總數的4.5%。其中,進京作品16件、獲獎作品3件,排名全國第七位;3件獲獎作品是兩枚銀獎、1枚銅獎,佔全國37件獲獎作品總數的8.1%,排名全國第五位。油畫入選率為75%,全國排名第六位;中國畫入選率為74%,全國排名第八位。值得一提的是,雕塑類作品入選總數為29件,全國排名第一位。
  • 美術觀察丨緱夢媛:本體語言積累與公共性期待——第十三屆全國美展...
    內容摘要:全國美展版畫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版畫界近幾年創作的實際狀況,而且,其呈現的特點很多是版畫在全國美展這個線索中的老問題。觀察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版畫展,它仍持續地進行著本體語言的探索和積累,但也不斷受到類似「新興木刻」這樣的經典形式的參照性挑戰,面臨著是否具備足夠公共性功能的質問。
  • 濱州市美術家協會獲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組織工作先進單位」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近日,山東省美協官方網站公布了《關於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組織工作、創作成果的表彰決定》,對我省在第十三屆全國美展中表現突出的相關單位和個人及入選作品給予表彰。據了解,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中國畫作品展、藝術設計作品展於2019年9月26日在山東省美術館開幕。實現了我省承辦藝術「國展」零的突破,取得了精品創作、展會承辦、藝術惠民、形象展示全面豐收。省美協專家來濱指導備戰國展。
  • 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進京作品展開幕式暨學術交流會在淮安市美術館...
    活動視頻 2020年8月8日上午10:30,由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聯、中國美協共同主辦,中共淮安市委宣傳部、淮安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承辦的「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進京作品暨第三屆中國美術獎作品(淮安)巡展」在淮安市美術館開幕。
  • 美術觀察丨徐翎:不負期待 砥礪前行——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綜合畫種...
    「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綜合畫種·動漫作品展」出色地承繼這一關注,選推出眾多新作品,全面展示近三十年來積蓄的中國動漫創作力量和思考,成為觀眾最期待的畫展之一。同時,由於綜合畫種和動漫創作的藝術特殊性,展覽中也呈現出一些問題,有待人們進一步思考和應對。
  • 第十三屆全國美展-動漫展區-漫畫作品賞
    廣東美術館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簡稱全國美展)是國家級的權威性、綜合性大展,每五年舉辦一次。
  • 【會員風採】餘知辛水彩畫作品在全國美展中獲獎
    中國美協水彩藝委會主任陳堅老師給餘老師指點作品此次第十二屆全國水彩粉畫作品展共評選出獲獎作品60件,其中浙江省獲獎作品7件,民進會員、杭州高級中學教師餘知辛的水彩畫作品《城市音符——地攤經濟》也是獲獎作品之一
  • 四川美術館傅慶功藝術作品展圓滿落幕
    這是本畫展的第4個開幕展區,也是全國美術藝術展的驕傲、2009傅慶功畫展之後,第三次在四川設立分展區。  傅慶功藝術作品展覽至今已走過30年曆程,共成功舉辦了4次,展出的作品提現了我國美術創作的高水平。
  • 藝術學院教師作品獲評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進京作品、入選作品
    近日,視覺傳達設計系教師王海濤的作品《以白文化品牌形象設計》經過層層角逐,從6872件設計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進京作品,在中國美術館展出。這是本屆全國美展平面設計最高獎,全國18人獲此殊榮,山東省僅2人。
  • 「南歸」——平江現象油畫藝術邀請展
    -2008》參加第十一屆全國美展(武漢美術館)2011作品《三角形》第四屆全國青年美展(中國美術館/北京)2011作品《37°》首屆「藝術鳳凰」當代青年油畫作品展獲金獎(北京)2011作品《失落的青蘋果》參加798鳳凰藝都個人展(北京)2012作品《衍》等系列個人作品巡迴展(北京/舊金山/臺灣/洛山磯)2013作品《衍》等參加鳳凰藝都個人展
  • 2019重慶文體年終盤點②|拿下中國美術最高獎,承辦全國美展,平均...
    12月20日北京,《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暨第三屆中國美術獎、進京作品展》頒獎儀式在中國美術館舉行,來自重慶的藝術家收穫了1金2銅的好成績;兩天後的重慶,5個不同的展覽在川美美術館、市文聯美術館等場館幾乎同時開展……這就好像是2019年重慶美術的一個縮影——重慶的藝術家獲得了中國美術的國家級最高獎,重慶的觀眾們在家門口看到了越來越多的精彩展覽。
  • 全國美展作品的書法危機
    那麼,對於當代中國畫而言,「筆」究竟還重不重要?沒有筆力做底,國畫的繼承和發展還有沒有「奔頭」?就此,畫家和理論家們展開了深入的探討。其實,他所指的是脫離了畫面需要的筆墨,而參與爭論的很多人將這一前提給割捨掉了,單純來談「筆墨等於零」,有人因此而批評吳冠中,有人又因此認為筆墨在今天完全不重要了,這都是歪曲了吳老的原意。
  • 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生動展現時代精神
    日前,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暨第三屆中國美術獎、進京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辦。該展覽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集中展出全國13個分展區精心推舉的573件作品,其中37件為第三屆「中國美術獎」獲獎作品。
  • 【品味】第二季「流水行雲」水彩畫展等您來賞
    作品入選國內各級畫展及英國皇家水彩畫會年展,曾在國內外舉辦個人畫展。從事水彩畫教學三十餘年,曾任四川美術學院美術教育系主任,中國美協水彩畫藝委會委員,全國水彩畫展評委。現為四川美術學院教授,重慶市美協水彩畫藝委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