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捕手》:天才需要的不僅僅是智商,更需要的是理解!

2020-12-21 毒電影

文/毒電影

理解萬歲,這句看似簡單的話在實踐的過程中,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順利。每個人的理解能力不同,思考思維也大相逕庭,更客觀的原因是,每個人生存的環境也不一樣。情緒,情商,智商各個方向的發展出現偏差,也就有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理解萬歲也就成了相互信任的「口頭禪」。

最開始這這句話有所感悟的是在看《心靈捕手》這部電影,一個天才引發一系列爭議話題的劇情。

這部由馬特·達蒙主演的溫情電影,一開始並沒啥看頭,無非就是天才與笨蛋,智商差距的碾壓,美系電影的一向老套路。但細細品味,卻發現馬特·達蒙在這部電影當中加入的其他元素卻引人深思。

威爾的天賦在他的朋友圈盡人皆知,這個天才少年擁有著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百萬獎券」。但令人頭疼的是家庭暴力給他心理上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記,於是他牴觸任何人,小心翼翼不讓人看見。所以當他的女朋友一個接一個換的時候,其實都在證實一件事情,那就是他害怕被拋棄,就像他小時候一樣。

與其這樣,倒不如自己在拋棄之前,選擇逃離。

然而威爾內心深處也明白,自己到底的能量有多大。後來的心理導師在做心理輔導的時候問了他一句,任何職業都可以選擇,為什麼偏偏他選了一個離世界頂尖學院麻省理工做清潔工,為什麼偏偏做著全世界可能就只有幾個人會做的高等數學領域,這刺痛了威爾,因為有人看穿了他。

毫無疑問,他是一個天才,一個比哈佛大學裡很多尖子生都要智商爆表的能人。當他在走廊解開數學界難題,頂尖人物藍勃教授都要吃力去解的題目時,那一刻,他是眾人的眼中的耀眼光芒。

可天才又如何呢,他孤單,寂寞,甚至有時十分的無助。

天才需要的不僅僅是智商,更需要的是理解!

這一點,藍勃教授一開始並不明白,但心理學家西恩卻深刻明白這一點。所以,當西恩總是問到一些關鍵性問題時,威爾雖然反抗,但他也有猶豫。

心理治療過程中,通常需要的不是老師和學生,不是病人和醫生的關係,真正厲害的心理學者是通過建立親密關係取得對方信任後,一切治療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開始。這也是為什麼西恩在等威爾開口,他寧願兩人在房間一言不發,也不會主動去跟威爾談。

原因很簡單,威爾這種特質的人都很「自我」,長期封閉的心靈需要從新打開需要一個信任的過程,也就是依賴。

但這需要一個相互坦誠的過程,之前給威爾找的幾個心理治療師都無法坦誠面對,加上他的天賦,想要使用什麼手段,那更無法完成。西恩不同,他同樣被威爾所傷,甚至傷得厲害,但他坦誠相見,讓威爾第一次發現,其實真誠的面對自己和別人,有時候並沒有因為表達出來而結束了彼此之間的關係。

他的招數在西恩的真誠下也變得開始沒有作用,他開始質疑了,但他選擇繼續。在接下來的幾次接觸,威爾和西恩談天說地,從說愛情,再到後面的棒球,威爾在西恩這個社會閱歷豐富的人感受頗深。

直到最後,西恩一句「這不是你的錯」,確定擊垮了威爾最後的一道心理防線,他像孩子一樣不知所措,尋求一個能理解他,安慰他,鼓勵他的人,兩人深深地抱在一起,那一刻,理解萬歲。

不過,顯然電影雖然經典,但還是有些戲劇色彩。真實的生活當中,像電影主角那樣既聰明,又講義氣,愛情不斷到最後的執著,也算是完美結局了。問題是人家是天才,我們普通人想要在相同的境遇下獲得新生,其實需要的需要不僅僅是智慧,還有勇氣。

相關焦點

  • 《心靈捕手》,到底誰捕捉了誰的靈魂,天才也需要伯樂
    所以,當我們看到一個天才,他有重大的心理的創傷以至於他無法很好地運用才能,並且生活沒有方向的時候,我們該有多麼的痛惜。而這個時候,需要有一個人,幫助天才來梳理他的內心,讓他重塑世界觀,給他指明尋找方法論的道路,那麼,天才會以他的才幹,來走出一條非常優秀的道路。這就是《心靈捕手》,一部關於心理學的電影。
  • 《心靈捕手》:孩子情緒需要出口,家長要用「情感引導」教育孩子
    《心靈捕手》這部經典電影幾乎是我每年都會推薦的電影,影片在1997年12月2日首映,曾獲得第70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作為一部成功的心理學題材電影,《心靈捕手》確實帶給無數人震撼。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在麻省理工學院,一個名叫威爾的天才清潔工的故事,他在數學方面天賦異稟,卻是個十足的問題青年,在教授藍勃、心理學家尚恩和朋友查克的幫助下,他最終接納了自我,完成了自我救贖,並找回了自我和愛情。在這部影片中幫助威爾走出來的一個最大的因素,就是給他一個尚恩給了他一個情緒的出口。
  • 《心靈捕手》:即使是天才,也敵不過「家暴陰影」,但關愛能
    而我們今天就要通過講述一部經典的電影作品——《心靈捕手》,來說一說家暴給人造成的傷害,以及如何去撫慰和拯救一顆遭受暴力的心靈。一:《心靈捕手》經典之所以稱之為經典,是因為它們不因為時間的流逝而魅力減損,相反,它們因為時間的加持,而歷久彌新,不斷給人帶來啟迪。
  • 《心靈捕手》:跟隨內心的感受,通往幸福的大門
    《心靈捕手》1977年美國上映的《心靈捕手》或許就是人生的窺視鏡,怎樣選擇完全取決於自己。影片中的男主威爾是一名高智商天才,他有過目不忘的能力,並有著極高的數學天分,他可以輕易解開麻省理工學院藍勃教授的數學難題,並在酒吧靠著旁聽來的知識碾壓別人。這樣一位天之驕子在旁人眼裡,應該是有無可限量的成就,但他出生在一個破碎的家庭,心靈的創傷將他變成壞孩子,他的那些能力不過是在學校做清潔工時學習的。
  • 《心靈捕手》:如果沒有西恩·馬奎爾,天才威爾將會怎樣?
    一、馬特·達蒙與《心靈捕手》1970年,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市達蒙家,一個嬰兒出生了,取名馬特,他是家裡的第二個兒子。或許是因為父親工作變動的關係,一家人搬到康乃狄克州的紐頓鎮,馬特在這裡長到八歲,父親母親離婚,馬特就跟著哥哥、母親,搬回麻薩諸塞州劍橋市生活。
  • 蒂姆-鄧肯最愛看的電影,叫做《心靈捕手》!
    蒂姆-鄧肯最愛看的電影,叫做《心靈捕手》!這是一部馬特達蒙主演的高水平劇情片,講的是一個高智商年輕人威爾的故事,威爾聰明絕頂卻叛逆不羈。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教授有心提撥這個性不羈自我的天才,要他定期研究數學和接受心理輔導。
  • 《心靈捕手》擊碎人際隔閡壁壘,縱觀一名「數學天才」的自我救贖
    《心靈捕手》的故事原型來源於作者馬特·達蒙1992年在哈佛大學完成的一部50頁的短篇小說《年輕天才威爾亨汀的成長故事》。隨後,達蒙找到好友本·阿弗萊克一同創作了這部由任務推動情節發展的劇情電影《心靈捕手》,並一舉獲得多項電影大獎。
  • 《心靈捕手》:真正的理解,可以救贖一個人
    此事震驚所有人,大家在學校拼命搜尋這位「數學天才」,卻不得而獲。藍波教授繼續下戰書,在黑板上又留了一道題,這道題他花了兩年才解開。沒想到,第二道題很快也被解開了。藍波教授多方打聽,最終找到了他。原來,這個「數學天才」不是本校學生,他只是個在本校做清潔工的年輕人,名叫威爾。藍波教授找到他時,他正因為打人被宣判關進牢房。
  • 豆瓣8.9《心靈捕手》|與自己和解,並不是原諒傷害自己的人
    經典電影《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就是這樣一部講述天才少年威爾在兩位教授、女友斯凱蘭以及兄弟查克的幫助下,成功治癒童年傷害的影片。故事從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名不起眼的清潔工威爾 (馬特·戴蒙 飾),夜裡偷偷解算出「世上只有兩人會的方程式」開始的。
  • 影評:心靈捕手,天才少年和心理學教授的對決
    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曾幻想過自己是天才,不過天才畢竟還是屈指可數的。大多數的天才天生就與眾不同,他們在取得輝煌的成就同時身上也會帶有一些鮮明的性格特徵。今天我們所要講的就是關於天才的故事,這位天才有著過目不忘的本領和讓人羨慕不來的數學能力,不過他因為性格上的缺陷把自己緊緊地包裹起來,最終在一名心理學教授的引領下成功了認識到自己,同時也成就了個人的自我。這部電影就是《心靈捕手》,一場關於天才少年和心理學教授的對決。電影中的主角威爾就是一名天才,他有著過目不忘的本領和令人羨慕的數學計算能力,不過他並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教育。
  • 《心靈捕手》:從威爾的療愈成長,淺析「社會支持系統」的意義
    之所以想起這個話題,是今天重溫了一部電影《心靈捕手》。這是一部經典的心理學題材電影,上映於1997年,劇情溫暖療愈,獲得了第70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影片講述了一個名叫威爾的麻省理工學院的清潔工的故事。
  • 《心靈捕手》:跌跌撞撞,做最好的自己
    那麼當叛逆天才與「事業低估」的心理專家各自灰暗的人生節點相碰撞,又會在沉澱經歷中過渡出怎樣動人的成功!工學院清潔工的身份解決了學院數學教授在公布欄公眾所認為的「數學難題!桑恩始終流露著對威爾的理解和關注,表現出對他往事經歷的好奇與渴望。在桑恩的真誠與表露下,朋友的談心中,最終幫助威爾突破自我。我們的人生或許都應該有這樣一段豁然開朗,在心靈得到救贖與解放。「你年輕剽悍,我如果和你談戰爭,你曾向我大拋莎士比亞,朗誦莎翁描述戰爭的名劇對白,可是你從未親臨戰陣,未試過把摯友的頭擁入懷裡,看著他吸著最後一口氣,凝望著你,向你求助。」
  • 健康權威媒體稱心理專業人士「心靈捕手」要傳達何種信息?
    心靈是個美好的東西,也是非常隱私化的,人們都會展現心理美好的一面,也會通過心理成長克治那些可能導致心理障礙發生的一些東西。心理與情緒反應往往是在人們接受內外環境信息的過程中產生的聯想反應的後果。而把知名心理專家描述「心靈捕手」對於中華文化基因的人們,首先會聯想到什麼呢?
  • 電影《心靈捕手》:找尋自我本身
    他幼小時受到父親的虐待,心靈上受到極大的創傷,但這層創傷一直從未被真正揭開過。威爾成長於孤兒院,和一幫兄弟們關係很是親厚。平時,威爾除了做清潔工,業餘的時間幾乎全部用在了酒吧和打架上。此外,威爾有著極高的天賦和過目不忘的能力。他的數學天賦足以改變世界,但這個未經雕琢的天才卻有著無法解開的心理問題。
  • 從《心靈捕手》來看心理防禦機制,大家讀懂裡面的含義了嗎?
    本文原創,侵權必究《心靈捕手》是一部把故事結構的心理層面拍成電影的作品,今天小編想要來和大家探究一下角色如何使用防衛心理來保護自己的,還有就是如何藉助故事中的配角來削弱這些心理防禦並好好地展示這些因素。如何為角色和觀眾創造一個強大的宣洩出口,咱們還是來看一下《心靈捕手》。
  • 你們看到的是愛情,我看到的卻是孤獨——《天才捕手》
    對於我這樣曾做過編輯的人而言,去看《天才捕手》,還是倍感新鮮。當然我是雜誌,大名鼎鼎的麥克斯威爾·伯金斯從事的是書籍。唯一的共同點,我們都會對作者的標題進行修正。科林·費爾斯飾演黃金編輯麥克斯·巴金斯,裘德·洛飾演作家託馬斯·沃爾夫我編輯的時候,經常不大幅度地修改文章的內容從字數上來說,是肯定的這是雜誌和書稿的區別天才捕手最吸引我的是,五張稿紙上如何成為幾百張的從電影的表面來看,這是金牌編輯伯·布魯金斯和天才作家·沃爾夫的作品,不主導感覺的是那個戴著基本帽的伯·湯姆金斯兩人的關係不只是伯樂和千裡馬
  • 託馬斯·沃爾夫120周年誕辰:《天才捕手》背後的故事
    2016年,講述這段編輯與作者之間傳奇故事的電影《天才捕手》上映。但正如讀者所評價,這部電影給人在喜悅和感動的同時,留下了深深的遺憾——大師的時代已經過去,再無第二位託馬斯·沃爾夫,也不再見珀金斯那樣的偉大編輯。
  • 「小李子」和「呆萌」兩個沒有爛片的天才!首次合作就拿奧斯卡!
    小李子的表現,不僅獲得了專業影評人士的讚賞,更使他首次獲得了金球獎「最佳男主角」提名!這也是對小李子「天才少年」演技的一種肯定!2年後,2004年,小李子成立了自己的製片公司。《心靈捕手》——數學天才「馬特達蒙」1997年,當小李子在《鐵達尼號》上一戰成名時,同年,27歲的馬特達蒙,同樣出演了自己的成名作——《心靈捕手》!《心靈捕手》是一部講述數學天才的勵志影片。
  • 電影《心靈捕手》: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
    心靈捕手心理諮詢師從非從說 : 當你真正撥開他們心理上的那層迷霧,你會發現他們沒有那麼強大,難以接觸,你看到的只是一個需要幫助的,脆弱的孩子。電影《心靈捕手》講述了天才主人公威爾在麻省理工學院做清潔工時,一次偶然的機會解開了數學教授在公布欄寫下的無人能解的數學難題,以此展開的心靈救贖故事。威爾經常出入酒吧,打架也是家常便飯,但他有很強地學習能力,尤其在數化領域有著驚人的天賦。為了讓威爾配合學術討論,教授請來了很多心理專家治療他,但都被他變著法地趕走了。
  • 這類高智商小說電視劇才是你最需要的!
    哎,越讀越心累,再這樣下去,只有看新聞聯播才能撫慰我受傷的心靈了。推一些高智商的好書和好劇,只要是智商在線,讀起來有意識就行,小白文實在快讀吐了。《販罪》作者:三天兩覺推薦指數:★★★★★★★★★★(十星!強烈推薦,絕對好書)推薦理由:這本書不知道為什麼沒有出名,明明是一本神作啊!這書主角堪稱鬥智類小說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