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養成「節糧」好習慣 杭州這所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們都在爭取這顆...

2020-12-14 每日商報

飲馬井巷小學的21天好習慣養成計劃,不僅學生們要接受考核,努力累積積分,就連老師們也都在考核範圍內。在這場「大考」裡面,他們不僅將「光碟」和「節糧」行動落到了實處,還都「玩」得很開心。

據了解,飲馬井巷小學的學生餐採用的是配送營養餐,盛放米飯和配菜的盒子都是固定規格,因此要做到「光碟」有一定的難度。為此,9月一開學,學校大隊輔導員蔣老師和學生處吳老師,就針對該校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新的21天好習慣養成計劃和德育教育積分制度,希望能最大程度地實現「節糧」目標。如今,計劃已經進行到了第二輪,孩子和老師們不僅習慣了這樣的考核,勢頭也越來越猛了。

/01/

只想要老師「光碟」起帶頭作用

沒想到她們傲嬌地比上了

「光碟」,是飲馬井巷小學對全體老師的要求。自推出「光碟行動」以來,該校的教師食堂門口就貼上了一張21天好習慣養成記錄表。每天中午,老師們只要光碟,就可以自己在這張記錄表上打一個勾,21天後,圓滿完成任務的老師,可以和學生們一樣,獲得相應的獎品。大隊輔導員蔣老師說:「我們老師都執行得很認真,第一期的時候都得到了教師工會給準備的一小袋米作為獎勵。有的老師覺得自己做得太棒了,一個勾已經不足以表達自己的優秀,還會忍不住在記錄表上給自己畫一顆星。」

記者到達教師食堂時,正是午餐時間。老師們陸陸續續進入食堂,拿起餐盤開始給自己打菜。蔣老師介紹,自從推行「光碟行動」以來,老師們餐盤中的飯菜明顯打得少了,情願不夠吃的時候再添加。食堂飯菜的供應上,也是一餐盤快打完的時候,再上新的一盤,真正做到了「吃多少打多少,吃多少做多少」。

/02/

只想要設立「節糧」小目標

沒想到62%的學生超額完成了

和全體老師的「光碟」目標有所不同,學生們的目標是「節糧」

作為採用配餐制的學校,飲馬井巷小學在無法按照每個人的需求來配餐的情況下,依然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節糧」方法。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蔣老師著重介紹了該校「節糧」小妙招。9月開學時,學校提出了「節糧計劃」,給每個學生下發了一張評價表。這張評價表是需要孩子們帶回家去和家長一起完成的,簡單的說,就是根據自己平時的食量,設立一個為期21天的專屬於自己的「節糧計劃」。比如平時基本上能吃完的,就定下「21天全光碟」的小目標;平時只能吃一半的,就可以定下「21天吃半份米飯,一個菜光碟」的小目標。只要能達到這個小目標,就可以在班級的記錄表上打一個勾,做到全光碟的是畫一顆「星」。有的班級還給「星星」也分了級別,比如光碟了就畫一顆黑色的「星星」,在光碟的情況下就餐紀律、衛生情況等做得非常好就可以畫一顆紅色的「星星」。

那麼,這些 「小目標」最終都實現了嗎?據介紹,到了21天的約定之期,所有班級的評價表都匯總到一起進行了統一的檢查和結算。檢查的是每個班級,每個學生有沒有在認真執行,而結算的就是孩子們是否在21天中每天都能得到一個「勾」或者「星」。實現了小目標的同學們都能得到「節糧小標兵」的稱號,獲得第一期的節糧獎獎品——小南瓜一個。在第一期的「21天好習慣養成計劃」中,全校共有385名同學獲獎,得到表彰並領取了自己的小南瓜

而這只是階段性的獎勵。為了讓學生們把這個習慣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蔣老師和吳老師特地制定了全新的德育教育積分制度——二維碼掃一掃,積分自動到帳。蔣老師說道:「德育積分包括崇德、慧智、健體、尚美、悅勞5個方面,『節糧』屬於崇德部分。只要孩子們實現了自己的『節糧』目標,就能得到一張『崇德』二維碼,帶回家後用釘釘掃一掃,積分就能自動到帳。每個班主任的釘釘裡面也有一個評價按鍵,可以給自己班裡的學生進行評價積分。這些積分可以在12月學校貿易節和六一兒童節的時候兌換獎品。」

記者在飲馬井巷小學門廳看到了陳列著的可兌換獎品。獎品的種類較多,每個獎品邊上還用飲馬井巷logo數量的方式標註了兌換所需要的積分。從吳老師處獲悉,一個logo表示50個積分,如果標註的是logo*2,就意味著需要100分才能兌換。這樣公開展示的方式,給了孩子們很大的動力,讓他們更積極地去完成「小目標」,獲得積分。

/03/

只想要培養「節糧」習慣

沒想到孩子們把習慣帶回了家

在採訪過程中,記者了解到,不少孩子不僅自己在學校實現了「節糧目標」,還把這樣的目標帶回了家,帶動了家庭的「光碟計劃」

401班的馮舜說:「種糧食太不容易了,大水、乾旱都會影響產量。所以我們不能浪費糧食。」趙奕喬同學則說道:「我大多數時候都能做到全光碟,這是對農民伯伯辛苦勞動的尊重。我自己也種過青菜、蘿蔔、紅薯等,最短也要1個多月才能有收穫,太不容易了。」

401班的值日班長田小米說:「我在家裡面也是要求吃多少盛多少的,不能浪費糧食。」403班的王嘉懿則說道:「在第一期的21天好習慣養成時,我設立的『節糧』目標是吃掉一半以上。因為我都做到了,所以已經有60多分的積分。在家裡吃飯的時候,我們也都要做到不浪費。現在在我家裡,已經不用提醒就能做到光碟了。我們國家還有那麼多貧窮的地方,只要能節約糧食,我想也就是在幫助扶貧。」

目前,飲馬井巷小學的「21天好習慣養成計劃」已經進行到了第二階段。在第一階段結束後,每個學生都根據自己的完成情況,對自己的「小目標」進行了調整。而學校也通過這個階段對整體的「節糧」情況有了更具體的了解,目前正積極地和配餐公司洽談,將以米飯分成大小份的方式進一步實現「節糧計劃Plus」

商報記者:徐敏月

值班編輯 :陳敏

下載每日商報APP客戶端「每滿」

相關焦點

  • 21天光碟打卡 河北金融學院培養用餐好習慣
    在最近的21天裡,這成為了河北金融學院許多學生每天的習慣。學生光碟打卡為貫徹落實「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精神,引領文明用餐新風尚,河北金融學院會計學院開展「21天暢『會』光碟,『計』累好習慣!」微博光碟打卡活動,活動自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發起,至11月5日結束。
  • 我市各校開展「愛糧節糧」主題教育活動 - 吉安市人民政府
    9月7日,記者從市教體局獲悉,近日該局發出通知,在全市3388所中小學(幼兒園),開展「愛糧節糧從我做起」主題教育活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成為學生們開學第一課的熱點話題。  「愛糧節糧從我做起」主題教育活動時間從9月至11月。活動中,我市將在各地各校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把珍惜糧食、杜絕浪費打造成學校德育教育的亮點。
  • 光碟行動,這所學校有「創意」!
    《朱子家訓》中的這句話成為北師大南川附校實施「光碟行動」中最樸素的註腳該校用實際行動引導鼓勵師生養成勤儉節約、不浪費的好習慣12月21日上午12點,伴著上午最後一節課的下課鈴聲,北師大南川附校的學生們有序地排著隊前往食堂就餐,值班老師和值日生引導學生要根據自己的食量選取飯菜量,做到光碟不浪費的同時
  • 想要養成好習慣?21天就可以了
    挑戰自己21天改善好習慣,每天改變一點,每天打卡,21天之後做一個全新的自己! 如果你堅持下去,你的心情和外表都會有很大的變化。 3.每天花一個小時看TED講座,可以獲得很多額外的知識,提高語言能力。 4.每21天設定一個你想完成的目標,不管是存錢、習慣、學習還是工作,每21天嘗試新的目標。 5.堅持每天整理帳目,記錄當天打卡的心情、日程和習慣。
  • 老師自製賀卡,活動獎狀和課外讀物,這所學校學生收到特殊「六一...
    楚天都市報6月1日訊 (記者郭會橋 通訊員段璐琪)幾本課外讀物、老師製作的「六一」賀卡、活動獎狀……記者今天從武漢光谷(國際)外國語學校獲悉,這兩天,該校學生們陸續收到學校寄來的特殊的六一兒童節禮物。同時,學校美術組老師還設計了「六一」賀卡,班主任老師給每一個孩子親筆寫了「六一」祝福,對疫情期間孩子上網課的表現進行了小結,對孩子的點滴進步給予了充分肯定和表揚,字裡行間表達了老師對學生的愛和鼓勵,激勵孩子繼續努力學習,奮發向上。與這些禮物同時寄出的,還有近期校內外各項活動中所獲得的獎狀。
  • 在杭州念書的00後女孩昨晚得了冠軍!又是這所學校,曾有學生憑一首...
    一些網友覺得單依純有些做作,不符合一個新人應該有的心態,甚至她在舞臺上豐富的肢體語言和表情,也讓一些網友覺得過於老練。 但在浙江音樂學院流行音樂系的副主任王滔老師看來,自己所認識的單依純,真是一個「很單純的一個小孩子」。「她其實一直就想儘快離開比賽,然後回到學校上課。」大家看到單依純常常在舞臺上的大哭,她是真的壓力大到快崩潰了。
  • 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用21天養成一個好習慣
    習慣的養成至少需要21天,大概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7天左右。 第二階段:7~21天左右。不要放棄第一階段的努力,繼續重複行動,跨入第二階段。此階段的特徵是:「刻意,自然」。這時的行動已經覺得比較自然,比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還是會回到從前的狀態,因此,還需要時不時刻意提醒自己改變。 第三階段:21~90天左右。此階段的特徵是「不經意,自然」,這時已經基本形成習慣。
  •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上映,杭州這所學校突然全國刷屏
    民小編說 隨著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的熱映,杭州一所全國最美鄉村小學火了。五彩的玻璃房外觀,夢幻絢麗的校園設計 ,讓人一眼就被驚豔到了。
  • 響應「光碟行動」 下城區各學校「舌尖上的節儉」蔚然成風
    杭州網訊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尊重勞動、珍惜糧食、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杭州市下城區的各個學校,一系列厲行節約的主題活動正在進行中,旨在喚起學生們愛惜糧食、反對浪費的責任,從而自覺形成勤儉節約的美好品德。現在,就跟著杭州網記者的步伐,一起去下城區各個學校看看,都有哪些豐富多彩的愛惜糧食主題活動吧!
  • 昨天杭州這麼多學校的老師和學生 都在做一件幸福的事
    杭州文一街小學師生一起在陽光下奔跑 學校供圖在本周一經歷猝不及防的大降溫後,周二周三杭州終於迎來了久違的晴天。你知道最近的太陽有多難得嗎?據杭州市氣象臺的數據:從11月20日至12月11日這段時間,杭州平均每天的日照時數只有0.5小時,平均一天只有30分鐘能看到太陽。
  • 這所中學推出了「浪費糧食做題套餐」!學生:為了不做題,撐了!
    學校為了使學生們都能養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推出了浪費糧食就要做題的規定:浪費一粒米,做一道選擇題;浪費一個菜,做一道大題。視頻中一個男孩兒扒拉著自己盤裡的飯菜,看樣子是吃不下了,但還堅持要吃光。邊上有同學邊看他吃飯,邊給他重複「浪費一粒一道題,浪費一個菜就是一道大題」的規定。
  • 21天能不能養成一個好習慣?別傻了,從原理上一次性給你講明白
    你覺得養成一個好習慣,需要多長時間?市面上有很多關於XX天養成好習慣的課程,有說10天的,還有說一個月的,其中最讓人信服的是21天養成一個好習慣。這背後主要是一個美國的醫學博士麥克斯威爾·馬爾茨提出的,在他的研究中,他發現改變心理意象需要至少21天。
  • 斯坦伯格鋼琴分享:如何讓兒童在鋼琴學習中養成好習慣
    斯坦伯格鋼琴分享:如何讓兒童在鋼琴學習中養成好習慣作者簡介:沈苑,廣東石潮州市橋東韓山師範學院音樂系講師在兒童學鋼琴的過程中家長和老師要注重培養兒童的好習慣,因為好習慣對兒童的學琴有著很大幫助,甚至養成好習慣要比學彈鋼琴本身更重要,它能對兒童產生更廣泛的影響。
  • 勇奪三項英語全國冠軍,杭州這所學校是怎麼做到的?
    據了解,這和育海「高能的平臺」、「神仙的團隊」、「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密切相關。在這幾年的「21世紀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中,參賽的6名學生,在全省決賽圈全部榜上有名。英語讀劇《Monster Manners》演出現場三年裡,育海的孩子們從一年級開始鍛鍊、積累,到三年級發力,學生獲獎級別逐漸提升。孩子們在英語上有一個小目標:小學四年級結束時,達到人教版六年級的水平,小學畢業時達到人教版初二的水平。
  • 什麼是「三好老師」?新東方杭州學校品牌升級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老師好」也是學生和家長最核心的訴求。昨天是第35個教師節,新東方杭州學校正式開啟了「新東方,老師好!」的品牌升級。  新東方杭州學校就品牌升級發布了兩項重要培訓計劃,一是通過打造「老師好」展示平臺,實現教師信息平臺化、透明化。
  • 一對雙胞胎老師,同一所學校教同一門課!學生和家長的反應亮了
    如今老師們面對雙胞胎學生,早已見怪不怪。但你能想像擁有一對雙胞胎老師的感覺嗎?兩人教的還是同一門課。杭州市塘栖第二中學的學生和家長們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因為該校英語教研組就有一對雙胞胎姐妹花。這兩位英語老師不但長得一模一樣的,而且都非常優秀,在學生中的人氣超高。
  • 生態城這所學校的學生一見到他,格外激動...
    他放心不下的事有很多:剛剛組建的新班,班風和學生的好習慣正在形成;物理組人手緊,他請假,別的老師就要超負荷工作;他怕不同老師代課,影響孩子們知識學習的連貫性。他唯一覺得能奉獻、能犧牲的就是自己。「不就是左手骨折嘛,我還有右手寫粉筆字呢!身體疼痛,忍忍就過去了。」所以受傷的第二天,大家在校園裡又看到王老師如常的身影,只不過打著石膏、纏著繃帶、眼窩深陷。
  • 鄭州這所學校為全省學生錄了164節課
    雖然以前學校也曾用網絡直播上過課,但那畢竟是短時間,小規模。現在全方位來搞網上教學,怎麼做,大家心裡都沒底。」吳萌坦言,「但作為年輕教師,我要在這方面多鑽研。」 從大年三十開始,吳萌幾乎每天晚上都泡在網上,摸索直播。她先後組建了全校18個網絡學習群、組織老師參加網絡直播授課學習,幫助老師們學習直播技術。
  • 一節優質課,感動大家兩行淚,南陽這所學校這節課不簡單
    接著,五年級語文組的老師們和其他年級的教研組長評課,每位老師都從課程標準出發,針對教材目標和單元教學重點談了自己對本節課的看法,提出了中肯的建議。然後,副校長李亞欣進行總結講評。她說:錄老師的課堂駕馭能力很強,對學生的指導很到位,教學效果良好,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意外的是他是到南陽市臥龍區實驗學校任教還不到4個月的新教師,情理之中是錄老師個人踏實進取,有上進心。
  • 濟南市黃金谷學校小學部開展「厲行勤儉節約,杜絕餐飲浪費」主題...
    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的重要指示,使學生對國家糧食安全始終有危機意識,進一步規範就餐行為,杜絕餐桌浪費,培養學生尊重勞動者,愛惜糧食、厲行節約的意識,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從而引導學生養成文明用餐、節約用餐的良好習慣,不斷提高小學生文明素養和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