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用童話故事治癒孩子的尿床,親子交流三原則,你也可以藉由...

2021-01-20 晨光微曉

改編過的童話故事能夠治癒孩子的尿床,是不是很神奇?

德國心理治療師,「家庭系統排列」創始人伯特海靈格,在實際臨床中,曾經通過講故事來治療孩子尿床:

「有一位父親問海靈格,怎樣才能讓自己的女兒不再尿床。海靈格說,他可以告訴女兒,和他母親結婚的時候自己是多麼高興,不要鄭重其事地,只使用一些平常的句子,很隨便地從其他話題中轉入。然後告訴女兒一個她耳熟能詳的故事,例如小紅帽的故事,但是要做一些小的變化。

改變的故事

小紅帽去她奶奶家,到那裡的時候,她注意到屋頂在漏水,房子的門口溼了一大片。因此,小紅帽走進儲藏室,拿了一些稻草,塞住了那個洞。後來,門口再也不會弄溼了。然後,她帶著一籃子糖果走進房間。奶奶看到她很高興,她們一起開心地玩了起來。」

他發現,用講故事的方式和女兒談論尿床的事情,是一個非幹涉性的,同時帶有尊重的方法,小女兒會感覺到他的尊重,而不需要提防他的幹預。她沒有認輸或失去面子。父親的行為包含著愛。在非幹涉性的充滿信任的空間裡,一些東西可以發生變化而不需要直接的談論。

是不是很神奇?潛意識和孩子的世界的確有些發生是我們在意識層面難以理解的。

孩子的世界誰能猜得透?

那麼,作為家長,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借鑑這樣的方式來安撫孩子的心靈呢?

當孩子說有狼的時候,你是說他荒謬?批評他撒謊?還是和他一起看看能做些什麼?

在陪伴孩子閱讀繪本時,經常發現,很多繪本在諸多意義之中會包含治療意義。以典型繪本故事《不是我,是狼》來舉例。

《不是我,是狼!》

在看到這本繪本的標題時,不知道是不是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我們的傳統故事《狼來了》,而且看起來,也確實有那麼一點點像是法國版「狼來了」的意思。但是細讀下來,卻發現不是那麼回事。這個故事中隱含著一個親子治癒的秘密。

那個讓我們誤以為是「狼來了」的故事開端:

主人公

狼,我可熟悉了。三隻小豬怕他,小紅帽怕他,老奶奶也怕他。狼喜歡到處亂逛:在很多故事裡,也在我們周圍。他總是很餓,他的牙齒也很鋒利,他「嗷嗷」地亂叫。連大人們都怕他。就是因為他,我把很多事情都弄得亂七八糟。

故事是由一位大眼睛黑頭髮的可愛小姑娘講述的,這個姑娘有些嚴肅,但又似乎活力無限。從一開始,她就以一個小大人的口吻說著狼的故事。

但是很多事情弄得亂七八糟真的是狼的原因嗎?

看這個一臉不屑、活力無限的小妞,難道不是我們那些能作下天來的熊孩子?

且慢定論,咱們繼續確認一下。

是狼,還是搗蛋鬼?

不過似乎為了驗證小姑娘是個搗蛋鬼,接下來的事情一件接一件,看起來就是個熊孩子:

狼想吃麵包

麵包放到褲兜裡,弄得滿口袋的果醬;

上課盯著窗外,一走神打翻顏料弄髒了作業;

圍著床放一圈小汽車,滑倒了前來道「晚安」的媽媽。

而小女孩卻辯解:都是因為狼!

捕捉孩子的情緒坑洞,你將收穫一個快樂、配合的孩子

轉機發生在了奶奶這兒。當「我」問奶奶是不是曾經被狼吃掉的時候,奶奶沒有批評她,也沒有說她荒謬,而是和她一起玩起了紅太狼的平底鍋遊戲——

奶奶的智慧

「奶奶笑了。她讓我不要擔心,狼不會隨隨便便就開門進來。奶奶還說,就算狼來了,她也會一腳把他踢走。還可以用掃帚,或者用平底鍋。」

而之後,媽媽也參與進來,居然和「我」玩起了烤狼肉的遊戲。最後,

(晚上補拍的,有些暗)

「狼總算飛走了,消失了。」

這一部分中,終於讓我們看清了搗蛋鬼的真面目,原來她是一直擔心和恐懼,直到奶奶和媽媽成為她愛的後盾,給了她勇氣。

故事治療三原則,孩子成長中,你也可以發現治癒和尊重並存的契機

發現了嗎?故事中孩子的媽媽和老師曾經差點錯過了走進孩子內心恐懼的機會,但是好在他們沒有錯過。

作為家長,我們經常說尊重孩子、關注孩子的情緒,而在這個繪本故事中,恰恰給我們做了非常好地示範。以下就是我們應該遵循的三原則:

愛,是一切的答案

1、當孩子說一些不著邊際的故事(或者你認為是瞎編、謊話)時,不妄下結論,對孩子批評,指責他的荒誕。

故事中的小姑娘看起來一直在調皮搗亂,還讓「狼」來背鍋,莫非她就是個愛撒謊愛搗亂的壞孩子?其實小孩子或多或少都會經歷這樣的情況,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會分不清哪是真的,哪是假的。

2、看看孩子是否有背後的情緒。

小姑娘看起來很厲害又很調皮,但是仔細讀來,她卻始終受到圍繞在她身邊的「狼」的困擾。細細聽她講述,我們不難發現,她故作強悍的外表下,其實藏著一顆充滿恐懼的心。

3、不說教,巧用遊戲或故事,治癒孩子的內心,並給予孩子尊重。

奶奶是睿智的, 她敏銳的感知了孩子的恐懼,而且選擇的不是說教。她是用她愛的遊戲,順應孩子的感受,告訴孩子「我們可以這樣對付狼」,而且「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我們可以踢走他、用掃帚、平底鍋都行。

而且奶奶的愛又進一步引燃了媽媽的參與,還可以和孩子一起「烤狼肉」進行心理威懾。

於是,自內而外的建設,女孩終於走出了情緒的黑洞,也不再慌慌張張、注意力分散地到處「搞砸」了。

怎麼樣?心理大師的故事療愈術,你是否領會了其中的精髓呢?

那麼,傾聽我們的孩子,跟著做起來吧。

我是8歲男孩和1歲女孩的媽媽,曾經的教書匠。在這裡我會記錄下我的育兒心得、親子共讀經驗、和成長思考與各位分享。歡迎大家關注我,給我留言,一起交流,共同成長。

文/晨光微曉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相關焦點

  • 尿床後,孩子有多害怕?黃磊24萬獲贊回應警示:你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收起你的質問、收起你的情緒、收起你的懲罰。 先跟大家分享尹建莉老師講過的一個故事。 有個女孩父母都是小學教師,對她有很好的早期啟蒙教育,要求也很嚴格。 但卻因為一件事,改變了這個小女孩兒的一生。
  • 親子溝通不暢,孩子不聽話?積極心理學告訴你SOLER溝通法
    親子溝通中傾聽比教導更重要葉庇克梯塔斯說,上天給人一張嘴和兩隻耳朵,為了讓我們從別人那兒聽到的話可以兩倍於我們說出的話。在和孩子溝通時,如果我們說的內容沒有問題,那麼是不是方法出了問題呢?而在給孩子機會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過程中,使用積極心理學中的SOLER溝通原則,也許能讓爸爸媽媽的溝通更加高效。·Squarely 面向對方在和孩子溝通時,很多家長可能會一邊做事一邊聽孩子說,或者對孩子說。
  • 備戰"三孩",愛與陪伴才是最強攻略|童話故事|小刺蝟帕帕拉拉|親子...
    當大多數人一邊對黃磊、佟大為的三孩幸福生活羨慕憧憬時,一邊對自己未來的打算卻表示出了謹慎小心。三個孩子同一屋簷下的生活到底是精彩紛呈,是鬥智鬥勇,還是跌宕魔幻?不如先和孩子一起讀一套家有三孩的歡樂魔法童話——《小刺蝟帕帕拉拉》。
  • 9歲孩子還在尿床!怕住酒店,一家三口不敢出門旅遊!
    甚至,一家三口不敢出門遊玩,怕住酒店,也從不在親戚朋友家留宿。至於小樂最想去的夏令營,也因為這個問題而連年擱置。「一開始以為他長大了會改善的。」媽媽說,因為尿床的問題,小樂經常半夜睡不好,就造成白天精神萎靡,脾氣急躁,學習成績也是「一言難盡」。
  • 生命的意義丨為什麼我建議你選擇《王爾德童話》做親子閱讀文本
    我家裡要是有女兒,我作為母親應該不太會喜歡讓女兒迷戀上《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豌豆公主》和《小美人魚的故事》這一類的童話故事,我會更願意讓女兒從小就看看《王爾德童話》,這個是可以讓男孩和女孩一起來看的童話故事,是更有教育意義的童話故事。
  • 鹹素媛給孩子講童話故事,中國婆婆極力配合表演,孩子的表情亮了
    你給孩子講過童話故事嗎?為了讓孩子聽得津津有味,你用過哪些有趣的方法呢?讓我們來看看韓國明星鹹素媛和她的中國婆婆是怎麼做的吧。婆媳講童話故事,用盡渾身解數這天,鹹素媛和婆婆一起在家帶孩子。看孩子們有些無精打採,鹹素媛打算給孩子們講個童話故事《三隻小豬》。她怕乾巴巴地講故事會讓孩子睡著,便給婆婆分配了任務,請她扮演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幫忙把劇情演出來。
  • 是否應讓孩子少接觸童話故事,因為很多故事會誤導孩子的思維?
    但繪本故事已經不能滿足孩子的故事需求了,非要我講,於是我就買個各大童話,想吸取素材。等我讀過這些故事,並念給孩子,發現:童話故事對孩子來說挺好的。有它不可替代的意義。1故事是孩子能聽懂的語言,採用故事教導孩子,非常有效心理學上有「超限效應」這一現象,意思是啥事說一遍就行了。第一次說有效,第二次第三次,往後說得越多,孩子越不想聽,甚至都當耳旁風了。
  • 晚上還在尿床,尿布到底可以用到幾歲?
    這是很多父母的疑問,孩子白天可以主動告訴大人要去上廁所,而且已經完全脫離尿布了,為啥晚上還會尿床,還需要尿布呢? 從大人認知角度來看,這完全是一樣的事情,但對於孩子來說卻是截然不同的。 因為大部分學齡前的孩子,不管生理還是認知都沒準備好整晚可以不上廁所。
  • 成都童話森林親子旅遊度假區「童話森林酒店」
    成都童話森林樂園是集農業、教育、旅遊、酒店等綜合性親子旅遊度假區,園區坐落於成都天府新區三星鎮,分為「大海夢想家」、「草原狂想曲」、「牧場之聲」、「大菜園小廚神」、「勇士遊樂」「火車餐廳」「童話森林酒店」「未來飛行家」八大主題區,為2-13歲兒童打造綜合性親子樂園。
  • 孩子不願讀繪本?4招掌握正確的親子共讀法,讓孩子「愛不釋手」
    01.什麼是親子共讀?它有哪些好處呢?親子共讀,又稱親子閱讀,是指在家庭中大人與孩子一起閱讀。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與孩子一起讀一起學習,不僅擴展了知識,又增添了孩子與家長的感情交流。這是告訴你,不能亂丟東西,知道嗎?」;借繪本故事來批評孩子,「你看他是怎麼做的,你看看你,你就會怎樣怎樣,都不知道你學哪裡去了,一點都不能讓人放心。」;在閱讀過程中教認字,「這個字怎麼念,前幾天給你說了無數遍了,怎麼還是記不住?」
  • 電影推薦|超經典治癒的童話故事
    宮崎駿電影如春風拂面,雨後初晴,加上優美的配樂,給人一種自然的舒適感,這個略帶奇幻色彩的童話故事,清澈和美好,仿佛在不經意間滌蕩著心靈一個對生活、生命、未來都努力追逐借東西的小人少女,一個久病後沉靜如水的孤獨少年,他們的相遇或許無關人類共識的那種愛情,更像是一種「遇見你,我將變得更完整」的證明。
  • 黃磊女兒曾尿床,他的反應獲贊29萬:有這種父母是娃一生的幸運
    孩子慢慢長大,總會出現各種小意外,讓父母火冒三丈,恨不能塞進肚子裡回爐重做。小蕾已經6歲了,幼兒園大班的她越來越可愛,但不知道為什麼,她還是會偶爾在床上「畫地圖」。每一次,媽媽都會非常兇地罵她:「你怎麼這麼沒用?你是幹什麼吃的!你都多大了,還尿床!你下次再尿床,我就打死你!」
  • 孩子尿床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的處理方式
    每一個孩子幾乎到了2歲多,就可以自己控制排尿,可有很多孩子,已經會正常排尿,卻突然開始尿床,從而對孩子的身心造成嚴重的傷害。 會正常排尿的孩子為何會尿床? 我們總以為尿床是孩子的原因,但其實是父母的原因,父母的反應過大、過度的責備,或者忽視,都會讓孩子感到羞愧並有巨大的精神壓力,從而頻繁尿床。
  • 姜塵重回影視親子IP《星空下的童話》
    兒童音樂童話綜藝節目《星空下的童話》由蜻蜓FM與耳朵聽聽聯合出品。2019年5月,《星空下的童話》正式登陸愛奇藝平臺,中國內地演員姜塵也受邀以導師身份重回少兒舞臺愛奇藝大型親子類綜藝《星空下的童話》,引起了網友的格外關注。
  • 在尿床中成長,還記得你尿床的感覺嗎
    記憶繼續,故事繼續,童年的故事很多很多,像夜晚閃亮的星星在童年記憶的天空熠熠閃爍著,它的光芒穿過記憶的長河躍然紙上,串串晶瑩剔透。採擷夜星的一顆,開始今天的記述。「尿床」我想大家不會陌生吧!人人尿過床,它的發生頻率應該比「夢遊」過之而無不及。但不同的是尿床次數的多少,尿床史的長短是因人而存在個體差異的。
  • 父母如何跟孩子保持良好溝通?做到這三點,親子溝通順暢
    因為我知道了,即使我說了,媽媽也只會說,是不是你又做錯了什麼?有一天,我拿著手機,站在天台上,我給媽媽發了條簡訊,「媽媽,我愛你」,然後閉上了眼睛,準備跳下去,很幸運的是,同學媽媽打來電話,我才沒做傻事。後來,到醫院,我被確診為抑鬱症。我多希望這抑鬱症能像感冒一樣能被治癒該多好呀!
  • 童話世界點亮親子時光 酷我暢聽攜手金牌主播打造《一千零一夜睡前...
    為滿足小朋友們探索世界的好奇心,豐富家長與孩子間的親子互動,酷我暢聽傾情打造精品系列節目《一千零一夜睡前故事》,等待小寶貝一起推開童話世界的大門。 小朋友一旦進入到故事世界,就會發現還有很多新鮮事物自己從未接觸過,精力充沛的小朋友因此會纏著父母,想聽更多更好的故事來滿足自己的求知慾。而睡前故事時間也是親子最有效的交流時光,父母足夠的耐心與陪伴會增強小朋友的安全感與專注力。那麼精彩故事浩如煙海,該為小朋友們挑選什麼樣的故事比較合適呢?
  • 一部動漫看清中外童話的差距,國外的童話不只寫給孩子
    但如果他喜歡看《怪誕小鎮》、《星蝶公主》,別人卻會覺得很正常,可以理解。之所以造成了這種結果,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中國的童話寫給小孩,頂多打著親子的旗號,因此在畫面上不敢有大張大合,要想中國的童話展現出像《怪誕小鎮》一樣光怪陸離的世界,幾乎不可能。
  • 童話故事可不只有安徒生,這些經典童話故事,你給孩子講過幾個?
    即使沒有給孩子講故事的習慣,相信家長們也都會給孩子買幾本童話故事,以供孩子在閒暇時間翻閱。那麼10個家庭當中,有8家的童話故事都會是安徒生童話或者是格林童話。因為知名度夠高,也是家長熟悉的故事。安徒生童話固然好,但是童話故事也不止有安徒生,除此之外,也有很多經典的童話故事,那麼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幾個,看各位家長都給孩子講過幾個?
  • 反叛的童謠:童話故事是說給孩子聽的,童話的背後其實是深淵?
    從小我們聽過的童話有哪些?《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紅帽》、《長髮公主》、《豌豆公主》等等,這些故事在世界來說是著名的,是家喻戶曉的,可是我們真的知道這些童話背後的真正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