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動漫看清中外童話的差距,國外的童話不只寫給孩子

2020-12-04 動漫醋昆布

在中國,假如一個高中生喜歡看《巴啦啦小魔仙》、《熊出沒》,別人八成會覺得這人心理髮育不成熟。但如果他喜歡看《怪誕小鎮》、《星蝶公主》,別人卻會覺得很正常,可以理解。

之所以造成了這種結果,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中國的童話寫給小孩,頂多打著親子的旗號,因此在畫面上不敢有大張大合,要想中國的童話展現出像《怪誕小鎮》一樣光怪陸離的世界,幾乎不可能。

同時,由於早已把觀眾預設為了孩子,中國的童話幾乎只考慮把表層的東西做好,比如看得見的感情、冒險。但更深層次的東西,比如伏筆、彩蛋,反正孩子也不會發掘,那自然也沒什麼做的必要。所以中國的童話經由動漫表現出來,總會讓人覺得很淺顯,能不能吸引除孩童以外的觀眾都是個問題,更別提什麼二刷、三刷。

其實,我國的童話也不全都是寫給小孩,還有成人向童話,比如《大護法》。可惜的是,《大護法》做得太成人,甚至達到了「未成年人不建議觀看」的限制級。這就顯得國內童話好像有一道分水嶺,要麼寫給小孩看,要麼寫給大人看。既能讓小孩看懂,又值得深度發掘的童話,在中國動漫市場中,似乎很難找到。

而接下來介紹的一部動漫,就堪稱童話界的神作,來自美國的《花園牆外》,豆瓣評分9.3。雖然畫風黑暗但劇情卻讓人感到治癒。

除去一集前篇(試播集),《花園牆外》的主體由10集組成,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1~8集,主要講哥哥沃特(Writ)和弟弟葛瑞格(Greg)誤入迷林後尋找回家路的經歷,這部分每個單集都會講述一個獨立的故事,這些故事中不但有對經典的致敬,還有對現實的反思。

比如第二集《剝玉米的苦日子》( Hard Times at the Huskin' Bee)中,有一個骷髏跳舞的場景,其實就是在致敬迪士尼「糊塗交響曲」系列中的《骷髏舞》

《花園牆外》之所以值得發掘,是因為其中有著對現實的暗喻。比如第三集《小學校的荒誕劇》(Schooltown Follies),講述了一所民間學校,令人驚異的是,學校裡上學的不是人,而是一群身著人類衣服的動物。

人類老師在臺上授課,動物們則仿佛木頭一般,沒有生氣的呆坐著,一旦犯了錯就會被關進教室角落裡的」笨蛋盒子「

而動物們的日常時間,也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上完課就用餐,餐點永遠是寡淡無味的土豆泥,用完餐就睡覺,不允許有活動時間。面對這種不合理的強制性安排,動物們除了暗自垂淚也毫無辦法。

這所學校不由得讓人大驚,難道國外也有……?

當葛瑞格唱起歌謠時,整個學校頓時活躍了起來,動物們不再死氣沉沉,而是開始釋放自己活潑的天性。

孩子的世界有著和大人截然不同的規則,想讓孩子成長,需要的是理解,而不是把他們送入什麼書院,抹殺他們的天真。

第二部分是9~10集,雖然只有短短兩集,但卻有著巨大反轉,包含了大量信息。這兩集主要講了哥哥沃特的回憶,在回憶中,沃特和葛瑞格不慎從坡上滑下,掉入了水中。

看到這,所有劇情才豁然開朗,原來這才是現實,之前在迷林中與怪物搏鬥,尋找回家路的經歷,講的竟然是潛意識中生與死的問題。

這裡展現的只是情節中的一小部分,還有很多耐人尋味的細節,希望大家有時間能自己親自去體會呀。

相關焦點

  • 這部寫給孩子的童話,讓忘了「愛」的我們,看到什麼是真正的愛?
    然而一部寫給孩子看的童話故事,卻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原來愛就是如此。這部童話故事的名字是《魔法國度:以愛之名》(以下簡稱《以愛之名》),它的作者是創作了《馴龍高手》的英國作家克蕾西達·考威爾。《魔法國度》系列作品一共有三部,另外兩部分別是《魔法國度:神秘黑羽毛》、《魔法國度:天命男孩》。
  • 解構《潘神的迷宮》一部寫給成年人的暗黑童話,魔幻也是現實
    筆者認為,這絕對不是一部拍給兒童看的童話劇,徹徹底底是一部寫給成人看的暗黑童話。對於不熟悉西班牙歷史的我們來說,可能看不懂其中一些隱喻。但我們仍然能從中找出一些人性共通的特點。今天,筆者就從對影片結構上魔幻與現實兩方面劇情的交織、拍攝手法上色彩的巧妙轉換、導演對神怪形象的設計的隱喻幾個方面對該片進行解讀。
  • 經典童話《海的女兒》被批三觀不正,但我還是建議你給孩子讀童話
    但是最近我看到了有很多家長抵制童話故事的現象,他們認為童話故事大多三觀不正,不適合給孩子閱讀。確實,現在的家長不僅重視孩子的學習更加注重孩子的思想教育,希望孩子形成好的人生觀,有的家長在孩子剛剛會認字讀書時就給孩子買歷史書、詩歌等等文學素養較高的書,而很少讓孩子看童話類的書,家長們不光抵制童話還抵制動畫片,認為這些大多會給孩子帶來壞的影響。
  • 《最後的精靈》:童話與「成人童話」的距離是我們回不去的烏託邦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本義大利作家希瓦娜,達瑪利的一部「成人童話」《最後的精靈》,這是一個關於精靈、龍、人類和預言的故事。一開始我也以為是一部老掉牙的動畫片形式,結果被感動的一塌糊塗,展示了人性、智慧、天真、責任、愛與勇氣、命運與束縛,看完內心充滿力量。
  • 《最後的精靈》:童話與「成人童話」的距離是我們回不去的烏託邦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本義大利作家希瓦娜,達瑪利的一部「成人童話」《最後的精靈》,這是一個關於精靈、龍、人類和預言的故事。一開始我也以為是一部老掉牙的動畫片形式,結果被感動的一塌糊塗,展示了人性、智慧、天真、責任、愛與勇氣、命運與束縛,看完內心充滿力量。
  • 《馴兔記》——寫給家長和老師的「暗黑童話」
    文|福林媽咪說起來鄭淵潔,一些家長可能只知道這個人被稱作「童話大王」,對他的作品了解卻不多。其實說出來一個代表作大家就都知道了。26歲的他創作了《皮皮魯和魯西西》,在27歲時又創作了《舒克和貝塔》,這些都是一代人的回憶。他的文憑只有小學四年級,卻一人寫一本期刊(《童話大王》月刊)寫了35年。
  • 該不該打破孩子的童話世界?家長鬚知:孩子再造想像力發展需童話
    每個孩子心中都會有屬於自己的童話故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之前有一個孩子有一天一直悶悶不樂,後來了解得知是因為自己期末考試的成績不理想,擔心過幾天的平安夜,聖誕老人不來送禮物給自己。原來媽媽之前說過一個故事,就是聖誕老人只會給學習成績好的孩子送禮物,而學習成績差的孩子就沒有禮物收了。
  • 安徒生《海的女兒》:這部憂傷唯美的童話,是寫給成人的哲理寓言
    歡迎點擊上方關注每一個長大的孩子,幾乎都讀過安徒生筆下的童話。作為世界級的"童話大王",安徒生用他富有溫暖詩意的語言創作出的《醜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裝》《海的女兒》等經典作品,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
  • 反叛的童謠:童話故事是說給孩子聽的,童話的背後其實是深淵?
    三隻小豬的童話 如果說這是一部有關聯的童話故事,那麼小紅帽射殺大灰狼的事情在森林裡馬上傳開了,住在森林裡經常被大灰狼打擾的三隻小豬自然也看到了那個新聞
  •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童話能給孩子帶來什麼啟迪
    很多孩子的童年時期都是伴著童話事故長大的,其中也包括我,像安徒生童話、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都給我們留下了童年美好的記憶。孩子喜歡聽童話,讀童話,童話到底有什麼樣的魅力,讓孩子著迷?童話是寫給孩子看的,帶有「誇張」「神話」「幻想」,是一種超現實的文學表達方式,根據兒童心理發展的特點來進行講述,目的是反映生活,增進兒童性格的成長。
  • 童話,這麼寫是對嗎?
    」《拇指姑娘》完好吧,這也能叫童話?哄誰呢?童話不是應該窮盡想像、幻想和誇張之能事,讓故事儘量豐滿,儘量離奇,儘量一波三折嗎?這個「不負責任」的童話留下無數懸念:為什麼拇指姑娘只有拇指那麼大?她是如何被蛤蟆擄走後來又是如何逃脫的?
  • 推書:《夜鶯與玫瑰》王爾德寫給成年人的童話
    推薦書目:《夜鶯與玫瑰》作者:奧斯卡·王爾德作者王爾德是19世紀英國(準確來講是愛爾蘭,但是當時由英國統治)最偉大的作家與藝術家之一,以其劇作、詩歌、童話和小說聞名,唯美主義代表人物,19世紀80年代美學運動的主力和
  • 不適合小朋友看?其實《鬼媽媽》是一部全年齡段適應的暗黑童話
    《鬼媽媽》是根據尼爾·蓋曼的同名小說改編,小說曾獲得雨果獎、星雲獎,電影由美國著名導演亨利·塞力克指導,曾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片提名等多項榮譽,哥德式的美學風格貫穿於《鬼媽媽》的始終,從頭到尾女主角卡蘿琳都生活在一個霧氣氤氳、終日不見陽光、處處神秘詭異的小鎮裡,連她家的房子都有著一個多世紀的古老歷史——而老宅幾乎是全世界鬼片的一個基本元素(不過這部影片算不上鬼片
  • 父母應不應該告訴孩子童話是假的?
    列寧說過:兒童的本性是愛聽美妙的童話的。確實,童話故事就像一個神秘的王國,裡面的世界五彩斑斕、光怪陸離,總是吸引著孩子們去探索,去發現。我想起《奇葩說》有一道這樣的辯題:「父母應不應該告訴孩子童話是假的?」
  • 詳解格林童話,內容細思極恐!這幾則童話故事,不適合學齡兒童!
    童話故事,在國外最早被稱作『Fairy Tales』,『Fairy Tales』這一詞原本的意思是『精怪故事』。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話集》,就是搜集了國外的一些民間故事並加以整理修改才推出的,是不是有種似曾相識的熟悉?
  • 童話故事可不只有安徒生,這些經典童話故事,你給孩子講過幾個?
    即使沒有給孩子講故事的習慣,相信家長們也都會給孩子買幾本童話故事,以供孩子在閒暇時間翻閱。那麼10個家庭當中,有8家的童話故事都會是安徒生童話或者是格林童話。因為知名度夠高,也是家長熟悉的故事。安徒生童話固然好,但是童話故事也不止有安徒生,除此之外,也有很多經典的童話故事,那麼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幾個,看各位家長都給孩子講過幾個?
  • 暗黑童話作家——高文英,寫出的童話卻很暖心!
    高文英,是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裡的女主角,她是一個暗黑系的童話作家。高文英寫的童話,其實應該是寫給大人看的,比如《春日之犬》、《喪屍小孩》、《吃著噩夢長大的少年》,每一本看完,都有不同的體會。但是白天和孩子們開心玩耍的小狗,只要到了晚上,就會偷偷地不停哭泣。其實,春日之犬想要弄斷項圈,在春天的田野間盡情地奔跑、玩耍,但它無法那麼做。於是,每晚都傷心地哭泣,不停嗚咽。某天,春日低聲地問了春日之犬:「喂,你怎麼不掙脫項圈逃走呢?」春日之犬回答說:「我被綁住太久,所以忘記掙脫項圈的方法了。……」我們的身體很老實,只要感覺到痛就會流淚。
  • 安徒生童話與小美人魚
    其二,今年六一節,上海的安徒生童話樂園要正式接待遊客了。年初,我曾經到過這個位於五角場附近的兒童樂園,那時還在籌建之中。上海知識青年歷史文化研究會在那裡開了一個迎春茶話會。 身處於哥本哈根這座城市,仿佛是進入了一個童話的世界。這裡有充滿童話氣質的古堡與皇宮以及美麗的鄉村與莊園。是不是緣由安徒生?據記載,這位童話世界的作家在哥本哈根度過了他的大半生,眾多著作都是在這裡進行創作。安徒生、小美人魚、童話,這些關鍵詞使丹麥成為一個令人嚮往的地方。
  • 推薦一部治癒系動畫電影,歲月的童話
    《歲月的童話》。一部乍看像是宮崎駿風格的電影,這部1971上映由高畑勳執導的日本動畫電影,豆瓣8.6分,榮獲15屆日本學院話題獎。說起高畑勳,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是他的代表作《螢火蟲之墓》、《太陽王子 霍爾斯的大冒險》等,這部《歲月的童話》知名度相對較低,如果不是全身心的投入到故事中去,一般人是看不下去的。整部影片敘事方式過於鬆散且平淡,是以主人公小學五年級的回憶與鄉間的生活互相交錯為主。
  • 《觸不到的戀人》:電影雕刻了童話,童話也雕刻著電影
    「電影永遠不止是電影」,《看電影》雜誌主編阿郎在其寫的《並指如刀·阿郎看電影》中說:「我們一出生就被一個清晰的目的所勾引,在一路狂奔的路上,我們不知不覺地只相信神話,不再相信童話。童話屬於孩子,他相信他相信的,需要他需要的。神話屬於成人,他信奉大家信奉的,需要大家認為都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