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7月21日,這一天香港的早晨似乎和往常沒有什麼不同。可是當市民們拿起報紙的那一刻,無不被眼前的消息驚呆了。幾乎所有的報紙頭條都刊登了這樣一條新聞,當紅功夫巨星李小龍於昨日深夜11是30分在伊莎白醫院死亡。年僅32歲。
香港,臺灣乃至整個東南亞地區都沉痛哀悼這位巨星,同時也對李小龍的突然死亡產生了種種懷疑。
李小龍的死訊很快就傳遍香港,臺灣和東南亞影迷們無不為之扼腕嘆息。但是另有很多的影迷認為這是李小龍為他正在拍攝的電影《死亡遊戲》所製造的宣傳噱頭。
李小龍怎麼會死呢?他堅如鐵,壯如牛,躍如虎,行如龍。他在熒幕上塑造的始終是所向披靡無堅不摧的英雄形象。以至於他的暴斃讓人難以置信。然而當越來越多的信息證實李小龍確實已經死了時,有人就開始把他的死因和他拍攝的最後一部電影聯繫到了一起。
李小龍所拍攝的最後一部電影名為《死亡遊戲》。該片於1972年10月開機到李小龍突然死亡之時,仍然沒有拍攝完成。作為李小龍的遺作,這部電影引起了眾多的關注。尤其是它那個和死亡有關的片名,也令影迷們議論紛紛。
1978年,嘉禾電影公司用韓國演員唐龍作為李小龍的替身補拍了未完成的《死亡遊戲》。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英雄救美」式的傳統武俠故事公之於眾。然而補拍的版本未免過於俗套。令翹首期待的影迷們十分失望。直到1994年一次偶然機會下,李小龍的妻子琳達在舊居中發現李小龍籌拍的《死亡遊戲》的武術設計手稿和劇本。其中還有40分鐘由李小龍自己拍攝的珍貴片段,還沒有曝光。後來琳達找到這些片段再加上李小龍原來的劇本構思被剪輯成一部90多分鐘的紀錄片。該片在2000年11月在香港電影資料館全球首映。透露出了一些當年的原始構思。
《死亡遊戲》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李小龍飾演一名少林弟子,和其他兩位武術家一起去闖一座五層的高塔以獲得塔頂的寶藏。當李小龍一人闖完全部的關卡後,上到第五層,終於看到了自己,為之辛苦打拼的寶藏盒。但當他打開盒子後,卻沒有看到任何金銀珠寶。只看到一張紙條上面寫著「生是一個等待死亡的過程」
一個拍功夫片的導演,最終能夠以他這個結尾來反省功夫本身他最後這一句話其實顛覆了他整個影片用功夫所建立起來的努力。但是分明讓我們覺得這是大智者,大智慧。讓我們覺得我們看到這部功夫片不同於其他的功夫片,不光是一個視覺的享受還有一種能夠震撼你心靈的一種開釋性在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