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1日,在吳江區教研室綜合實踐教研員朱琴老師的組織下,綜合實踐「T態課堂的建構」課題組活動在青雲中學舉行。本次活動由青雲中學教科室朱堅老師主持。有17位課題研究人員參加了活動。
【活動一】講座:熟悉模型
鈕燁燁老師為大家作了《綜合實踐活動T態課堂模型及應用》的微講座。鈕老師指出,「T態課堂」的概念是針對綜合實踐活動跨域不廣的「窄化」、躬行不深的「淺化」與延拓不多的「固化」而提出來的。其主張是通過教學資源的橫向關聯與教學任務的縱向推進相複合,建構一種具有縱橫交織結構、縱橫互饋狀態、橫聯縱進效應的課堂。
接著,他從教育哲學、學習心理與教學策略的三個層面分析了T態課堂的模型。最後,他對應用T態課堂模型談了體會:須明確T態課堂的「四要素」,掌握T態課堂的「四步走」,遵循T態課堂的「三原則」。並指出,T態課堂的模型需要大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活動二】備課:應用模型
朱堅老師給課題組老師們拋出了任務:分成四個小組,分別從考察探究、社會服務、設計製作、職業體驗中,選擇一種實踐方式,以青雲中學的校本資源為背景醞釀主題,進行T態課堂的設計。
老師們迅速分成了四個組,通過考察校園、查閱信息、頭腦風暴等途徑進行集體備課。老師們對照T態課堂模型,調用知識儲備,發生思維碰撞,進行了橫聯縱進式的課堂教學設計。
【活動三】說課:闡釋模型
四個組選出了四個代表,分別對本組的教學設計進行了闡述。
考察探究組,在橫向使用口袋、小鏟子、「形色」APP等工具,運用相關的知識與技能,在縱向設計了找種子、認種子與分種子三個活動,讓學生認識在校園內的「種子」(有的未必是種子)。
社會服務組,在「大頭菜的前世今生」這一課題下,在橫向運用收、洗、曬、切、醃與賣等知識與技能,在縱向以服務大頭菜製作老農,傳承傳統工藝,弘揚新時代勞動精神為線索,推進活動。
設計製作組,以在青雲中學設置木梳展示的項目為載體,在橫向使用相關的工具以及明信片、服飾、文具等材料,在縱向設計了構思、設計與製作三個活動,促進包含校本元素的木梳的製作完成。
職業體驗組,在直播間主播這一職業情境下,在橫向運用手機、支架等設備,淘寶、快手、抖音等軟體,在縱向經歷布置直播間、選擇平臺、吸引電商、設計腳本、現場直播的過程中,體驗職業勞動。
最後,朱琴老師對活動作了點評,她認為,本次課題組活動能圍繞青雲中學的校本特色,以分組的形式,對考察探究、社會服務、設計製作與職業體驗四種方式T態課堂的建構展開研究,凸顯了「做中學」,讓老師們在快樂的活動中學到了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