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的深圳樓市又火了一把。
那些在一次次搖號中和新房失之交臂的買房人,又重新回歸二手房懷抱。
交易又輪迴到買賣雙方的博弈。
據說,某些底氣不足的業主為了試探市場,反覆調整房源狀態:
晚上掛出房源,第二天早上下架;
今天掛700萬,明天下調20萬,後天上調50萬。
一邊陪跑新房,一邊看業主臉色,剛需/準剛需們怒了。
想要買房卻被市場折磨到不行。
於是他們抱團取暖,成立了「打擊深圳二手房虛價聯盟」。
謎一樣的二手房業主
近幾天,不少購房者吐槽在房源APP關注的二手房源很迷,價格「大起大落」。
某熱點片區業主「放飛自我」,讓人疑惑。
一套53㎡的兩室,業主7月以515萬的總價掛出。10月期間3天內就6次調整房源情況和價格,最誇張的是2分鐘之內「變臉」,下架又上架。
你以為這就結束了?並沒有。
11月在潤璽拿到預售市場「大熱」之後,該房源業主又悄悄漲了20萬。
圖源@深圳木子
同樣,福田某學區房房源也出現了此類現象,一次性上調200萬,下架又上架。
房子有沒有人看不要緊,該調還是要調。這是業主的態度,也是心態。
「正常按每年經濟規律漲漲我能接受,但現在大家掛的價格很隨意!」
經歷了上半年二手房亂象,又看到當下的市場的小金很是崩潰。
圖源@深圳木子
還有更奇葩的,有人想賣房被其他業主知道以後,被指責破壞行情。
雖說賣房是自己的事情,但如此壓力之下,良心受到「譴責」。
這位業主無奈之下把掛牌房源價格改成900萬。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深圳賣房變成了「團隊」作戰。
圖源@先行深圳
無獨有偶,最近網上還流傳了一張聊天截圖,福田某25年樓齡的老小區有業主也因為掛牌價「過低」,其他業主表達不滿。
反對的業主表示小區只要再翻修,價格一定能上來。
並且堅決認為,隔壁香蜜湖舊改後小區還能升值。
房子怎麼賣、賣多少錢,不再是一個人的事情。
業主似乎有一把看不見的尺,時刻丈量著小區的價值。
圖源@先行深圳
當然,也有業主一反常態,意外的沒有上調價格,但一直在降價。
還是每天降,
一次降10萬。
不知道目的是啥,大概是想讓關注的人能收穫驚喜,所以不厭其煩的每天操作......
圖源@深圳木子
不了解深圳二手房業主的心態,就看不透這暗潮洶湧的市場。
預算500萬的韋生,今年在深圳看房已經崩潰了,表示自己屬於窮困人口。
作為一個剛需,他已經從進場的小白轉變為專業吃瓜群眾。
「二手房業主最可怕的是,他們不按常理出牌,感覺每分鐘都會往上漲。」
欲哭無淚的買房人
南方樓事讀者大林(化名),對二手房業主心態突變深有感觸。
他11月在福田看上了一套二手房,當時均價是7萬多左右一平,但南方樓事在11月20日發了一篇舊改密度地圖,業主看到後反價,直接加價300萬。
前後不到一個月,7萬/㎡的房子變成11萬/㎡,他一臉懵逼。
焦慮之下,他和南方樓事求證舊改地圖是否真實,自己要買的小區是不是真的被劃入舊改範圍。
當南方樓事提供官方信息之後,他長嘆一口氣。
小區在2012年被劃入城市更新,2014年公示規劃但這幾年進度緩慢。「我了解到的情況是部分業主不願意籤約,他們沒必要坐地起價。」
他無奈表示要跟業主好好談談。
兩天之後,他告訴南方樓事,業主一直在傳這個舊改地圖,現在也不願意賣了。
當你手持有限資金進入二手市場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只是業主們手上的魚肉。
沒想到,一張地圖就能讓二手房業主如此興奮,聞風上漲。
要知道舊改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裡邊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並不是說列入草案、公示規劃就是板上釘釘了。十年拉鋸戰的案例不在少數,看到一點新消息就立馬漲價,只能說業主的心態真的過於膨脹了。
去查了查他看中的小區房源情況,也令人無語。
鏈家官網顯示,小區目前只有兩套房源在售,單價分別是11.2萬/㎡和10.6萬/㎡。
差不多的掛牌價,你是不是以為這就是市場價?
那你天真了。
地圖顯示小區均價只有7.3萬/㎡。並且,成交房源中顯示最近成交最高的單價也才7萬/㎡,跟掛牌的兩套房源是差不多的戶型、差不多的樓層。
業主打出的「誠心出售」,被市場數據瘋狂打臉。
房源掛牌情況 (圖源鏈家官網 數據截自12月4日)
成交房源情況 (圖源鏈家官網 數據截自12月4日)
「炒房客那麼團結,也必須把廣大的準剛需團結起來。」
在面對深圳二手房業主變成「掛盤俠」的現狀,微博大V先行深圳博主做了個壯舉:
建立「打擊深圳二手房虛價聯盟群」
「不想再看著廣大的無房者被有房業主肆無忌憚的傷害。」他表示做這件事情無關個人利益,只是看到很多人反映小區業主抱團掛盤,抬高房價。
他說,應該讓深圳的二手房指導價發揮威力。
群內大家更多時候是在理智討論問題。
「不是想讓二手房跌價或者怎麼的,只是想要打擊這種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
一個良性自然增長的房市,大家都能接受,畢竟可以理解買了房希望房價漲的心態。無法接受的是,業主們惡意控盤、惡意掛盤。
也因為如此,不少人表示已經放棄二手房市場,現在更關心每年上漲的新房備案價。
「二手房虛漲,新房備案價也漲。」他們感到十分焦慮。
有人呼籲手上有一兩套房的業主不要袖手旁觀,因為每個人都有可能換房,下一代也要買房。
大多時候,鋪天蓋地的新聞在報導有業主因為一套房賺了幾百萬、幾千萬,實現階層跨越。
但很少能看到買房人們的故事,他們為了湊首付、還房貸,吃了多少碗豬腳飯。
「換他們現在畢業跟我們在同一起跑線,就能體會到我們的絕望。」
來自官方的呵護
二手房業主們無法抑制的「欲望」,讓剛需和準剛需們在市場中很被動。
房源app上起起落落的房價牽扯著他們脆弱的神經。
對於二手房業主飄忽不定的掛牌價,福田有資深中介表示,反反覆覆調價是業主心態不穩,但不是衰的一面。
「除了想試探市場能不能接受高價,另一個原因在於業主又擔心賣不掉,所以才反覆調價。」
事實上,深圳今年的二手房市場已經被政府盯得很死,比如二手房設置指導價、限制網籤價格、下架虛高房源等等。
深房中協也在5月開始,每月定期監控熱點片區樓盤,並公布房價異常名單,上報相關部門。
第一批異動樓盤名單中,樓盤漲幅基本都在40%以上。
上下滑動查看第一批異動樓盤名單
並且多家中介平臺也對異動房源及片區進行監控,比如貝殼研發「房價健康度標籤」、開展數據收集和報送等等。
上下滑動查看各中介門店約束機制
1
貝殼
4月26日公告:啟動研發「房價健康度標籤」產品,通過平臺大數據算法為客戶呈現全面、真實、透明的房價信息,為業主提供客觀、科學的掛盤價參考。
積極配合主管部門開展數據收集和報送,對於被主管部門點名和限制發布的小區和樓盤,堅決立即下架。
作業規範管理升級 繼續加強落實貝殼找房平臺「關於杜絕炒作哄抬房價的『八不準』言行規範」。
同步開展為期3個月的「言行規範專項行動」,對經紀人的言行違規行為將嚴格按照平臺信用分管理條例從嚴從重處罰,絕不姑息。
2
樂有家
樂有家內部人士透露,近期已在加強內部宣導,重申禁止違法違規行為,不能炒房,如發現絕不姑息。
「日常業主放盤,如果價格明顯高於市場價太多的話,我們會建議業主儘量按照市場價出售。」該內部人員表示。
3
Q房網
現在在積極配合相關政府部門信息的採集與調研,並對點名違規的樓盤進行下架。同時也在監控漲幅異常的樓盤,進行管制與及時上報主管部門。
4
中 原
目前有對二手掛盤房源進行監控,具體措施等官方通知。
為了緩解供需緊張,下半年官方加快預售,開發商入市也很積極。
也給了剛需們最大的關懷,所有入市新房均採用無房優先的機制。
或許現在的「無房優先」有bug被有心人利用,但官方已經發聲表示:政府部門正在研究綜合調控政策,堅決打擊市場投機炒作行為。
可以推測,如果炒房客們再「放飛自我」,大概率會引來調控。
▼
平心而論,真的有人希望二手房市場也被管控嗎?
畢竟房子是自己的,應該由自己決定。
但如果繼續瘋狂,一切都很難說。
此刻只希望,深圳「掛盤俠」們可以回歸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