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廈門唯科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精密注塑模具、注塑件以及健康產品的研發、設計、製造和銷售業務。
主要財務指標
廈門唯科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資產總額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逐年增加,2017年度資產總額為74,125.37萬元,2018年度資產總額為85,596.74萬元,2019年資產總額為92,075.98萬元,2020年資產總額為104,463.44萬元;2017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47,605.05萬元,2018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59,693.01萬元,2019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71,032.99萬元,2020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83,337.36萬元。
主要財務指標表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本次上市存在的風險
一、創新風險
公司下遊市場主要分布於電子、汽車、家居、健康家電等行業領域,客戶分布較為廣泛,且產品更新換代越來越快,產品結構越來越複雜,對注塑模具、注塑件以及相應供應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新材料、新工藝以及信息技術應用等,在給行業應用帶來機會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推動著公司不斷創新。但如果公司未來在技術和產品研發上創新能力不足,市場競爭能力下降,將可能無法滿足客戶的產品需求,市場份額下降,將對發行人的經營業績產生較大不利影響。
二、技術風險
(一)研發失敗的風險
報告期各期,發行人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025.18萬元、2,590.13萬元、3,382.23萬元和1,473.22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81%、4.04%、4.84%和4.32%。為保證持續創新能力,發行人將保持研發費用的高投入,如果研發項目失敗,或者相關技術未能形成產品或實現產業化,將對發行人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二)技術人員流失、核心技術外洩的風險
發行人核心業務精密注塑模具屬於技工、技能型行業,除具有較強專業性外,更需要依賴技術人員的實踐經驗,技術人員特別是核心技術人員對公司的產品開發、生產工藝流程優化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目前,公司與主要技術人員均籤訂了《勞動合同》和《保密協議》,但仍然面臨著技術人員流失、核心技術外洩的風險。如果未來公司技術人員的離職導致公司技術人才流失或核心技術外洩,將對公司未來的市場競爭能力造成不利影響,進而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三、經營風險
(一)宏觀經濟及下遊市場波動的風險
公司下遊市場主要分布於電子、汽車、家居、健康家電等行業領域,與宏觀經濟的整體運行密切相關。近年來,由於全球性通貨膨脹、國際貿易負增長、國際直接投資活動低迷、各國債務水平提高以及中美貿易摩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宏觀經濟出現波動,全球經濟增速放緩,部分國家甚至出現負增長。如果未來全球宏觀經濟持續低迷或惡化,將對公司下遊行業的市場需求造成不利影響,進而影響公司的經營業績。
(二)行業競爭的風險
近年來,以「中國精密注塑模具重點骨幹企業」為代表的行業內優秀企業規模不斷擴張,技術不斷進步,實力不斷增強,導致行業競爭有所加劇。如果公司不能搶佔市場先機,及時整合資源和更新技術,加強與客戶的協同開發能力,將可能無法保持現有的市場地位。
(三)原材料價格波動的風險
公司精密注塑模具的主要原材料為模具鋼、模架、熱流道等,注塑件的主要原材料為ABS、PA6、PP、POM、PC/ABS等塑料粒子,上述原材料或其基礎材料屬於大宗商品,價格波動較為頻繁,對宏觀經濟環境變化、鐵礦石和原油價格等因素變動較為敏感。如果公司不能及時通過調整產品報價的方式將原材料價格波動向下遊轉移,將會對公司生產成本的控制帶來一定不確定性,對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響。
(四)勞動力成本上升的風險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紅利的消失,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企業用工成本逐漸上升。隨著公司業務規模的擴大,用工需求持續增加,生產成本中直接人工逐年增加,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成本中的直接人工分別為3,161.77萬元、4,077.09萬元、4,460.03萬元和1,954.42萬元,佔比分別為10.75%、10.28%、10.31%和9.16%。如果勞動力成本持續、快速上升,將對公司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響。
四、實際控制人不當控制的風險
本公司實際控制人為莊輝陽、王燕夫婦,本次發行前其合計持有本公司72.6571%股權。雖然公司已經按照中國證監會、證券交易所的要求建立了符合上市公司要求的公司治理架構及內部控制體系,且運行有效,但如果實際控制人利用其控制地位對公司經營決策、財務規範、人事任免等方面實施不利影響甚至不當控制,公司及其他股東利益將可能受到損害。
五、財務風險
(一)毛利率波動的風險
報告期內,發行人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4.12%、37.63%、37.17%和36.22%,存在一定幅度的波動。由於宏觀經濟及下遊市場波動、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原材料價格的波動以及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發行人的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均存在一定幅度的波動,發行人面臨綜合毛利率波動的風險。
(二)應收帳款發生壞帳的風險
隨著公司營業收入的逐年增長,公司應收帳款餘額逐年增加。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帳款餘額分別為13,099.72萬元、18,445.58萬元、18,400.22萬元和16,501.54萬元,分別計提433.77萬元、585.09萬元、588.46萬元和551.87萬元壞帳準備。公司客戶多為合作多年且信譽良好的客戶,壞帳風險較小。但隨著銷售額進一步增長,應收帳款可能會進一步增加,如果出現應收帳款不能按期回收或者無法回收發生壞帳的情況,將對公司的經營業績及現金流、資金周轉等產生不利影響。
(三)存貨規模較大的風險
隨著公司營業收入的逐年增長,存貨帳面餘額也逐年增加。報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貨帳面餘額分別為14,456.79萬元、15,931.59萬元、15,699.87萬元和17,064.46萬元。由於公司產品,特別是精密注塑模具的加工製造周期較長,因此公司在產品金額較大,報告期各期末在產品金額分別為7,314.93萬元、8,178.17萬元、8,588.76萬元和9,504.08萬元,佔存貨帳面餘額的比例分別為50.60%、51.33%、54.71%和55.70%。雖然公司實施「以銷定產」的經營模式,且公司客戶多為合作多年且信譽良好的客戶,但未來隨著公司經營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存貨規模可能繼續增加,若未來行業發生重大不利變化或重要客戶違約,公司存貨將存在跌價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