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儲蓄大國,國內的居民儲蓄率是長期名列世界前茅的。相比於西方超前消費盛行的現象,我國居民的消費觀念普遍偏於保守,更願意把錢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而安全度較高、且還能夠通過存款產生一定利息的銀行,成為了大多數人選擇的資金存儲處。
雖然由於近年來各種網貸平臺的盛行,我國居民保守的消費觀念似乎有所改變。但是在今年衛生事件的影響下,存錢的重要性又進一步地顯示了出來。只有保障自己的資金儲備,方才能夠在一些特殊情況突然到來的時候不會顯得窘迫。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在今年的前11個月當中,我國的居民存款增加了2.1萬億元,相比於去年同期多出了7933億元。由此可見,現如今我國居民對於存錢的熱情又進一步提升了。
眾所周知,我國的市場當中有著許多不同的銀行。在這種情況下,銀行業的競爭也是顯得相當激烈。為了能夠吸引儲戶來自家存錢,各大銀行也是經常會推出一些優惠活動或者高息的存款方案,以此加大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在此前很長一段時間裡,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可以說是我國兩大主流的存款方式,其各有優劣。相比之下,定期存款擁有著更高的利率,但是卻缺乏靈活性。如果遇到了一些需要用錢的緊急情況,資金卻存了定期在銀行中,就顯得相當尷尬了。
而活期存款的利率相對較低,但是卻具備著靈活性的優勢,若是儲戶需要用錢的話可以隨時去提取出來。兩大存款方式各有優劣,卻都沒滿足我國很多儲戶所追求的「高利息、高靈活性」的特點。毫無疑問,這樣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我國一些儲戶的存款熱情。
為了解決我國居民在存款上的糾結和煩惱,我國的各大銀行也是相繼推出了一些靠檔計息的存款方案,其中最受歡迎的無疑就是大額存單。其可以說是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的「綜合體」,不僅擁有著較高的靈活性,且利息相比之前的活期存款也是要高許多。
靠檔計息的存款一經推出,就成為了各大銀行的「攬儲利器」。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由於這種存款方式違反了相關的規定,我國的相關部門從去年開始,就開始對其進行整治。並且要求各大銀行在2020年年底之前,將靠檔計息相關產品的餘額全部清零。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我國的六大行更是紛紛出手,規定從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以及定期存款等相關理財產品,其計息的方式將會出現很大的改變。靠檔計息將「一去不復返」,全部調回到活期、定期存款的掛牌利率的計息方式。
舉一個例子,假如儲戶此前在銀行存了一筆總額為20萬元的三年期大額存單,其相關利率為4.125%。而如果在存款了兩年之後,用戶突然需要把錢提取出來,那麼銀行會按照兩年期的大額存款利率3.15%給儲戶計息。
在新規實行之後,如果遇到了上述的這種情況,那麼銀行將會按照活期存款利率0.3%來計息。一來一去之間,儲戶到手的利息就相差了上萬元。
綜上所述,今後我國大額存單等一系列靠檔計息的存款產品,其計息方式將出現很大的變動。對於此前選擇了這類存款方式的儲戶而言,這無疑不是一個好消息。
所以如果現在手中握有靠檔計息產品的儲戶,之後最好避免提前支取的現象,以避免利息方面的損失。
本文由商事奇談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平臺、渠道,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