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亞歷山大東徵中國,會徵服東方秦國嗎?英國專家:會一敗塗地

2020-12-03 騰訊網

你16歲的時候在幹什麼呢?是在學校為了繁雜的數學課而暴怒,還是為了煩人的英語課而發愁。我們的年輕英傑亞歷山大成為已經成為馬其頓的統領者,這就是我們之間的差距。在亞歷山大的統領下,馬其頓爆發了驚人的能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掃平希臘、波斯、印度建立起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

在徵服印度後,亞歷山大停止了他繼續徵服的步伐。是什麼原因讓他停止了繼續東徵的步伐?

在當時,部隊中出現了厭戰情緒,他們渴望回家和親人們團聚。有許多士兵不適應印度地區的亞熱帶氣候,很多士兵患上了瘧疾,還有一種原因是當時在亞歷山大的字典中,並不知道在東方也有一個巨大的戰場,如果他要是知曉的話,那種嗜血的衝動必定會重新燃起。

如果亞歷山大知道東方七國的話,他若東徵會取得勝利嗎?

亞歷山大戰勝對手主要靠的是馬其頓方陣,憑藉著馬其頓方陣打遍天下無敵。在當時,亞歷山大的士兵已經開始使用鐵器製造的兵器,而東方戰場的主要兵器是青銅器。在兵器方面,東方戰場是落後一截的。由於銅器自身存在的原因,青銅打造的兵器一般不會很長,也就剛剛超過一米。

在這一方面,亞歷山大率領下的士兵擁有絕對的優勢。可惜,對於亞歷山大東徵最大的問題是地理屏障。從印度到達秦國,只能翻過帕米爾高原,如果從印度南部熱帶雨林到達中國,根本是行不通的一條路。

即使亞歷山大翻越帕米爾高原,他將在這裡付出慘重的代價。當年玄奘西行取經的時候,也是經歷過九死一生。翻越帕米爾高原,亞歷山大面對的第一個敵人將會是匈奴。自古以來,在我國歷史上,匈奴是中國最大的敵人,僅憑匈奴這一關亞歷山大也很難通過。匈奴人驍勇善戰,是華夏農耕文明的勁敵,即使亞歷山大面對匈奴人也一定會付出慘重的代價,如果亞歷山大運氣好的話,沒有遇到匈奴人,直接來到秦國的都城,會是怎麼樣的場景呢?

當時的秦國在商鞅變法變法之後,在政治上變得高度集權,秦國的士兵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那是相當彪悍,當時的秦國士兵作戰從來不穿盔甲,因為穿這些盔甲跑的太慢,影響他們殺敵立功。當時的秦國,真是彪悍的國家和一群彪悍的士兵。

當亞歷山大率領著馬其頓方陣,翻過帕米爾高原,越過吐魯番盆地,來到秦國的都城下,用秦國人聽不懂的語言叫罵著秦國人的祖宗。而我們彪悍的秦國軍隊則率領著著他們彪悍的車隊殺向馬其頓方陣。

馬其頓方陣最厲害支出是它的陣容整齊劃一,在強大的紀律面前才能發揮出重要的力量。也許秦帝國的軍國,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奇怪的戰法,在第一次交鋒中吃盡了苦。可是亞歷山大帶領的馬其頓方陣擁有一個巨大的缺點,既然遠徵就不會有大量的作戰人員。

在當年,劉備為關羽報仇的時候,出動號稱80萬軍隊,實際作戰的只有5、6萬人,這麼多的人數主要分散在補給線上。而此時的馬其頓方丈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最要命的是補給問題。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補給問題上,秦國軍隊只要打劫亞歷山大的押糧人員就能大獲全勝,而當時的《孫子兵法》才已出版很多年了。

」兵者,詭道也「,熟知孫子兵法的秦國人,不會不懂得這個道理。即使,亞歷山大想要和秦國決戰,依託城池堅決不戰的秦國人,令亞歷山大毫無辦法。縱橫十幾年,亞歷山大第一次面對這種無賴戰術,也束手無策。只要等到亞歷山大糧食用盡,便是秦國人的殺戮之時,到時候必定是一場血戰,亞歷山大也只能有來無回。

因此,亞歷山大即使東徵秦國幾乎沒有什麼勝算,這就是中外學者一致認可的觀點。一方面是亞歷山大沒有秦國那麼多的作戰部隊,另一方面是,光這麼長的補給線就需要幾十萬人的供應,如果不能快速決戰,必定會拖垮亞歷山大帝國。亞歷山大帝國是一個東拼西湊的國家,制度、經濟尚未統一,因此在壓力山大死後,不久帝國就瓦解了。還有一個要命的因素,就是亞歷山大東徵部隊的語言問題,亞歷山大的士兵有很多是戰敗國的士兵,在指揮問題上存在著巨大的隱患,做不到政令合一,就很難取得勝利。

大家好,我是用文章記錄歷史的縮影,喜歡我文章的話,大家可以關注我,我會在以後的歲月中為大家帶來更多的優質文章。

相關焦點

  • 如果亞歷山大東徵打到中國會怎麼樣?國外網民回答出奇一致
    但由於當時人們對世界地理的認知非常有限,所以亞歷山大的東徵在印度戛然而止。他可能永遠都不會想到,就在不遠的地方,存在著當時東方世界的文明中心—中國。 於是國外的網民就腦洞大開的設想:如果亞歷山大的軍隊打到中國,歷史將會怎樣演變? 那麼我們就首先要搞清楚,亞歷山大東徵時,我國是個什麼情況。亞歷山大東徵時間是公元前334到公元前324年,此時我國正處於戰國時期,而從西邊來的亞歷山大,最有可能碰到的國家就是秦國。
  • 當年,如果亞歷山大東徵遇到秦始皇會發生何事?誰勝利的機率更大
    而此時在遙遠的東方,秦國還僅僅是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統六國,成就千古偉業之時,遠在西方的亞歷山大卻已經作古。這裡要注意一點的是,秦軍採用的戰術通常是會從兩翼進行包抄,然後根據戰場形勢不同,採用不同的兵法陣勢殲滅敵人。 而秦國的兵力呢,就按亞歷山大東徵時間來看,秦國尚未一統六國的時候,其所能動員的全部兵力大概在五十萬左右。
  • 亞歷山大號稱西方最能打仗的皇帝,如果他來到中國,會滅了中國嗎
    據說亞歷山大本來是不想到印度的,但是一不小心走錯了路,來到了印度。面對印度這個菜瓜,亞歷山大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但就在這時,跟隨亞歷山大的士兵打了這麼多年,他們想回家了,最後,被迫亞歷山大回到歐洲。否則,憑著亞歷山大的雄心,他肯定還是會繼續東徵,直到他見到太平洋。
  • 亞歷山大如果東徵來到中國,結果會怎麼樣?
    亞歷山大出生在公元前356年,在他20那年的時候,他的父親在女兒的婚禮上被刺殺身亡,年紀輕輕的亞歷山大立馬走馬上任,繼承了父親的王位,他在軍事方面的才能甚至比他的父親更加出色。解決了國家內部的問題以後,他又將目光放在了東方的波斯帝國,之所以會盯上波斯也是因為亞歷山大一直有征服世界的理想,再加上馬其頓王國這些年來欠下了一筆不小的帳單,所以只能通過掠奪其他國家的戰利品來償還。
  • 如果亞歷山大進攻秦國會怎樣?白起:低於四十萬的單子,我不接
    在亞歷山大大帝橫掃歐洲的時候,此時的古中國正處於戰國時代,現在看到網上經常有人在比較如果當時的亞歷山大大帝想要東徵的話是否能夠打敗戰國七雄呢?當然,這只是假設,畢竟真實歷史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一條喜馬拉雅山脈橫在那裡,這就是一座天然屏障。
  • 如果亞歷山大大帝進攻秦國會怎樣?秦昭襄王能夠抵抗得住麼?
    亞歷山大大帝在其短暫的一生中,橫掃了四大文明古國中的三個國家,擊敗了波斯、埃及、印度等強國,而此時的中國,正處於戰國時代。假設一下,如果亞歷山大可以多活幾年,繼續東徵到中國,到底誰輸誰贏呢?如果亞歷山大東徵到中國,那麼大概率會遇到西邊的秦國,此時秦國正處於秦昭王時期,就是那個戰神白起殺殺殺的時代。下面我們就假設一下二者的戰鬥,毫無疑問,亞歷山大大帝是一位軍事天才,但是戰神白起也不是蓋的,所以比軍事才能,恐怕會遇到槓精,所以接下來我們單純從軍隊的質量和數量進行比較。
  • 若是當年亞歷山大打到了中國結局會如何?亞歷山大的神話就會終結
    亞歷山大,是西方兩千多年前的一個帝王。他曾發動過一次東徵,從歐洲一直打到了亞洲,離當時的中國可以說是近在咫尺。若不是手下士兵因離家太久,軍心不穩。亞歷山大很可能帶領大軍,跟秦國進行交鋒。順帶著亞細亞,埃及,印度等,都在亞歷山大的軍隊下瑟瑟發抖。四萬人,徵服了亞非歐大部分地區,建立起了一個巨大的帝國。這個帝國叫做亞歷山大帝國,橫跨亞非洲三大洲,可以說是一個巨無霸了。當亞歷山大的兵鋒,穿過了印度,即將抵達中國時。
  • 亞歷山大如果繼續東進,秦軍拿什麼抵擋?這三大法寶完勝亞歷山大
    此時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國,有三個都被亞歷山大徵服,他建立的亞歷山大帝國面積達到了500萬平方公裡,超過了戰國七雄領土的總和。 按照亞歷山大原本的設想,他在徵服印度河流域之後,會繼續揮軍東進,去探索神秘未知的東方世界。
  • 如果亞歷山大東徵打到中國會發生什麼?國外網民回答出奇一致
    現在人們都說俄羅斯是戰鬥民族,在小編看來中國才是真正的戰鬥民族。從古至今,我們國家沒經歷幾百年必定會有一次改朝換代,伴隨而來的往往都是屍山血海,尤其是在一些戰亂年代更是戰爭不斷。
  • 如果亞力山大一路向東,能徵服華夏嗎?秦始皇:感謝打開西方視野
    亞歷山大在公元前323年就為國捐軀了,而這時候秦始皇同志還沒有從娘肚子裡出來。說亞歷山大怕秦始皇,不等於說關羽怕秦瓊嗎?我們來捋一捋,看亞歷山大如果腦子進水,膽敢來進犯中國,會是什麼情形。一個可能是走山路,翻越蔥嶺向中國進發,但沒走多遠,發現輜重沒法攜帶,扔了。
  • 戰國時期的中國有多強,亞歷山大大帝敢來,保證他有來無回
    亞歷山大東徵是指公元前334~公元前32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對東方波斯等國進行的侵略戰爭。在公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三世徵服了希臘的各個城邦之後,加快了他對外擴張的步伐,公元前334年,馬其頓王亞歷山大率軍進攻波斯,開始了亞歷山大東徵。
  • 如果亞歷山大沒有走錯路,直接步入中國境內,秦軍是他的對手嗎?
    亞歷山大20歲繼位,十年時間統一希臘,摧毀波斯帝國,戰勝上下埃及,創建橫跨亞歐非的亞歷山大帝國。此後仍舊東徵,直到徵服印度才凱旋而歸。如果當時亞歷山大能夠進去中國,此時是公元前330年左右。公元前340到公元前330這段時間中國是什麼時期?戰國中期。
  • 亞歷山大東徵——戰爭從來都沒有贏家
    希波戰爭的終結與東徵亞歷山大徵服了整個希臘後,並不滿足於現狀,他的野心是整個東方,想往東擴張,波斯帝國將是他最大的阻力,波斯帝國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帝國,從居魯士開始經歷了百餘年的傳承,出現衰敗是不可避免的,此時的萬王之王(對波斯皇帝的稱呼)是大流士三世,此人也不簡單,上位不久便出色的平息國內的叛亂
  • 亞歷山大帝國東徵能否打敗大秦帝國?外國學者表示:兩者根本不是一...
    這是在中國的強盛情況,與此同時在歐洲也出現了一個亞歷山大帝國。亞歷山大的出現直接擊敗了兩個古國,分別是古印度和古埃及,當時在歐洲稱霸一時。這樣龐大的帝國就有人做出假設,如果他們繼續東進,遇上秦國,兩者交鋒會是怎樣的結局?
  • 歷史上暴斃猝死的四大帝國,大秦是否會成為亞歷山大的一個省
    亞歷山大繼承王位時雖然剛滿20歲,然而他卻以其雄才大略,只用了十三年時間就建立了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亞歷山大帝國,其「徵服王」的稱號流傳至今。作為絕代戰神,亞歷山大創下了前無古人的輝煌業績,雖然當時天下無敵的馬其頓方陣不是他發明的,但卻是他將馬其頓方陣發揮到了極致,其徵服的全境約500萬平方公裡,超過了當時東方戰國七雄領土的總和。
  • 串聯歷史13 假如亞歷山大帝打到中國,哪邊的勝算會大一些
    上回說到亞歷山大大帝徵服波斯、埃及等地,建立了一個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在東徵走到印度時,由於瘟疫、炎熱和將士厭戰的情緒,不得不班師回朝,亞歷山大東徵的腳步就此停止。這個說法可信度為零,那時中西方交流閉塞,不可能有標有中國的地圖;二來中國那時候並不像唐宋富裕,「黃金國度」的說法明顯是受《馬可波羅遊記》的影響,當然,《馬可波羅遊記》對於中國的描述大部分也是假的;第三,亞歷山大是軍隊統帥,不是導遊,怎麼會走錯路呢?不過網上有很多朋友熱議,假如亞歷山大帝大打到中國,哪邊的勝算會大一些呢?
  • 堪稱神話的亞歷山大大帝徵服記
    但即使他死後,仍然影響力爆棚,不僅徹底全面改變了這個萬裡帝國的語言和文化,令新的帝國制度長期存在,而且還創造了一個令希臘文明遠傳東方以至直達華夏的「希臘化」的大時代!如此一英明神武的男神——難怪有評價說:亞歷山大是「勇士中最英勇的勇士,國王中最偉大的國王,統帥中最英明的統帥」。
  • 亞歷山大東徵受阻,小小提爾城為何讓亞歷山大花費半年之久?
    亞歷山大自己可能都沒想到,在他東徵的路上,會被一個小小的提爾城,阻擋半年之久。提爾城位於地中海東岸的一個小島上,這座小島大約長有三四英裡,別看它面積不大,但卻是附近區域最大的商業中心。提爾人最初也想將提爾城建在大陸上,但時常遭到東方巴比倫各邦國的入侵,迫使提爾人最終捨棄了舊城,選擇在離海岸不遠的小島上建立新的提爾城。這裡易守難攻,可以很好的防禦敵人的襲擊。
  • 腓力二世改革:馬其頓全面崛起的序幕,亦是亞歷山大東徵的奠基石
    由亞歷山大大帝建立起來的馬其頓帝國(又稱亞歷山大帝國)的版圖空前遼闊,它是繼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後的又一個橫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同時也是大航海時代以前從歐洲深入亞洲腹地的唯一一次徵服
  • 如果亞歷山大沒有迷路,而是直接打到了中國,那秦始皇能擋住嗎?
    如果了解歷史的人可能就會知道,亞歷山大本來是想打中國的,後來因為迷路的原因而打了印度。那麼假使當時亞歷山大沒有迷路,而是直接打到了中國的話,當時的秦始皇能擋住亞歷山大的進攻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首先就是當時的秦朝已經統一,在國力實力同樣很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