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賀之見
往年,人們對個別地方在招商引資過程中的失信現象,用了一個相當貼切的詞:JQK。
J是先把企業「勾」進來,在前期承諾的天花亂墜;「Q」是把企業引進後,放到某個地方「圈」起來,之前的承諾得不到兌現;「K」是說,企業投產後,有關部門經常過來「揩油」,最後企業可能被「KO」。
日月光進重慶的方式,跟這種JQK,無疑有相似之處,曾有臺灣諮詢企業高管專為這種發展模式起了個名字:「誘惑式」策略。
政府想日月光在當地投資晶片廠,鼎固通過影響力更大的日月光獲得商業籌碼,囤積土地,為鼎固的地產業務鋪路。
不光鼎固,相當多的臺企,都在延續這種「誘惑式」的策略。幾年前甚至十幾年前拿到的土地,到現在還沒開發,中間會借投資獲得其他商業籌碼。

而從資本層面看,日月光與鼎固兩家公司,並無直接的投資關係,更多時候,鼎固是作為日月光的寄生者。
日月光集團,是張氏家族掌控的上市公司,並非張氏家族的私產,而鼎固公司的資金來自張氏家族。
日月光在各地的投資傳言,往往虛實難辨,一部分投資決定根本未經日月光集團董事會決議,只是張氏家族私自放話為鼎固進入當地作鋪墊。許多地方政府一見老闆親自說話,自然毫不懷疑。
在大陸,日月光晶片產業目前已拓展到北京、上海、崑山,鼎固公司便跟著進入,鼎固在上海與崑山有多個房地產項目。只是,在重慶,日月光沒進入,反而是鼎固進入了。
再後來,鼎固在重慶再無新項目。

2020年3月,重慶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公布了重慶市渝中區"鼎好.世紀星城「四期項目方案調整公示,人們才恍然發現,日月光在重慶的存在,還沒完。原規劃的底商及住宅部分,能快速回籠資金的部分早早修好出售了,而作為整個地塊上形象展示的R5、R6兩棟超高層建築,一直沒有修建。
十來年了。
誰都知道,近十來年,特別是在重慶——這個商務樓空置率在全國居首的城市,商務樓盈利的可能性越來越小,於是,鼎好.世紀星城這兩棟樓,硬生生拖到十來年後,趁重慶打造兩江四岸計劃,降高降容,最終將300米、468米的商業樓調整成了149米、250米的住宅樓。
網上一片惡評。
這樣的「 誘惑式」投資大法,後期多有上演。2018年,河北省做光電顯示的某旭集團,聯繫上了重慶主城一個區,信誓旦旦在當地計劃打造該企業的第二總部、研發總部基地及其產業項目,籤訂框架協議的時,添加了一個條件:配套一塊地修建高層次人才公寓項目,要一塊地。該區同意並與某旭籤訂勾地協議後,某旭並未打保證金,而是直接以該地塊勾地協議向重慶各大開發商尋求合作開發商業樓盤,恰逢2018年年底房地產市場不景氣,無人應和,某旭自己不敢獨自開發,只能放棄競拍。最後在土地公告時,讓重慶本地某企業撿了個漏,賺得盆滿缽滿。
給別人做了嫁衣。
也幸好某旭沒拿到該地塊,後來,某旭暴雷,負債超1000億,遭受多起訴訟,資產被凍結。本來想白嫖一手的,不曾想判斷失誤,離開了重慶,說好的第二總部、研發總部基地、產業基地,通通沒了蹤影。
到今天,「誘惑式」投資大法依然有市場,不得不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