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學認為:宇宙還未誕生時,虛無縹緲。宇宙還處於一種沒有前後,沒有左右,沒有上下,沒有中心,沒有邊界的混沌狀態。這與上古時期中國古人對宇宙大爆炸之前的狀態的抽象理解不謀而合。古聖先賢把這種抽象理解的混沌狀態稱之為「無極」。無極:宇宙大爆炸之前的混沌狀態。
《道德經》·第25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其中「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中的「物」指的就是「道」,這個「物」就是現代科學宇宙大爆炸理論中的「奇點」。現代科學認為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奇點是一種無中心、無邊際的混沌狀態。沒有體積大小,也沒有邊際界限可言。
《道德經》·第1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其中「無名天地之始」,意思是說,天地誕生之前是一種什麼都沒有的狀態。我們把這種狀態稱之為「無」。就是說,宇宙大爆炸前沒有天地陰陽之分,宇宙大爆炸之後才有天與地,陰與陽之分。
今天的天文學觀察發現宇宙的誕生起源是從一個比針尖還小的點爆炸變大的,這和古代的周易山海經推背圖等古籍對世界起源推論是一樣的。只不過古人的樸素理論與現代科學表述方式不同,科學上的似有似無針尖小的宇宙起源爆炸點,裡面充滿了量子不確定原理,其實就是太極理論的「混沌」和「無」是一個概念,「道」生一,混沌似有似無,沒有大小的怪異狀態。就是現在科學上的宇宙起點。一生二,化為陰陽,就是今天天文學說的正反物質湮滅,重元素收縮形成地球,輕元素上升成空氣,完全是統一的,陰陽熱冷陰晴大小裡外上下都是一個道理。古代陰陽理論和現在的天文科學觀測完全相符,陰陽可以論人生,以及生老病死,情感喜怒哀樂,治病,技術技藝,打仗,處事為人,方方面面。
這些東西其實是一種磁場能量場,不過今天的科學無法理解這種既存在又玄奧的事物,人的出生受太陽自轉地球公轉磁場二十四節氣磁場的影響,並不是什麼迷信。比如說人常說陝西地方怪,說誰誰就來,這就是科學的短板,無法解釋的現象,而中國古人發現這些,創造天幹地支來代表這些磁場信息,不同於阿拉伯數字計數系統,是中國古人認識世界的一種數學方法。其實幹支系統不僅能算命,還能準確推算日食月食天文曆法節氣,還能用到中醫上,布兵打仗上。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就精通奇門遁甲,天幹地支。經常能把曹操壓制住,比如草船借箭等,這也是曹操忌憚諸葛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