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時期敢打硬仗被授稱,新時代轉型建設當先鋒。請看第七十二集團軍某旅「鄭加貴英雄連」——
英雄血脈激蕩強軍力量
■彭卓武 盛洋迪 解放軍報記者 李懷坤

官兵宣誓。洪贏正 攝
紀念儀式沒有彩旗飄飄、鑼鼓喧天,而是由一場戰術演練拉開帷幕。
4月14日,是第72集團軍某旅「鄭加貴英雄連」授稱69周年紀念日。這一天,記者走進該連,眼前一亮。
戰車轟鳴,該連指導員敖建柏帶隊率先向「敵」陣地發起衝擊。面對「敵」頑強抵抗,連隊官兵密切配合、奮勇突擊,一路勢如破竹。
「前方遭遇『敵』反坦克雷區,前進受阻!」眼看就要奪取勝利,沒想到「敵」依託阻擊陣地進行最後反擊,連隊官兵「傷亡」大增。
關鍵時刻,連隊幹部帶頭衝鋒,全連官兵組成數個戰鬥班組配合突擊,最終全殲「敵」軍。
「勇往直前的血性,早已在官兵骨子裡紮根。」敖建柏介紹,在「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中,連隊常態化開展「學英烈故事、當打贏先鋒」活動,利用國慶日、授稱紀念日、重大演訓活動等時機,教育引導官兵崇尚英雄、學習英雄、爭當英雄,激勵他們將紅色基因轉化為精武豪情。
演練結束,連隊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將戰鬥英雄劉德全請到「現場」,開展紅色傳統教育。看著視頻另一端一張張朝氣蓬勃的年輕面龐,劉德全熱淚盈眶,和官兵一起回眸歷史、尋根鑄魂。
1951年初,在抗美援朝戰爭龍頭裡阻擊戰中,志願軍第42軍某師六連堅守龍頭裡西山17個晝夜。在堅守陣地的最後一天,六連連長鄭加貴帶領官兵與200多名敵人展開肉搏戰。當一群敵人將鄭加貴團團圍住時,他拉響一包炸藥,與敵人同歸於盡。戰後,六連被志願軍某部授予「鄭加貴英雄連」榮譽稱號。
「是連隊的英雄血脈激勵我們敢打敢拼、不怕犧牲,最終贏得勝利。」劉德全接任「鄭加貴英雄連」指導員後,注重發動全連官兵傳承紅色基因、強化戰鬥精神。在邊境自衛反擊作戰中,劉德全冒著槍林彈雨連續端掉2個火力點,一舉拔除通向無名高地的「釘子」,戰後榮立一等功,被原廣州軍區授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
69年歲月洗禮,69年賡續傳承,該連官兵始終牢記「只要還有一人在,陣地永遠不會丟」的光榮傳統,奮勇前行。那一年,該連士官黃偉東參加國際比武尖子選拔,憑過硬素質過關斬將,代表中國陸軍出國參加國際陸軍「體能與戰鬥技能」競賽。在與16個國家300餘名高手角逐中,他強忍舊傷復發的劇痛,頑強拼搏,最終奪得個人綜合成績銅牌。
續寫時代新篇章,鄭加貴傳人在前進。調整改革後,該連轉型為突擊車連,連隊黨支部帶領官兵統一思想,從零起步加壓奮進,幹部骨幹帶頭學用新裝備,全連官兵群策群力,有效破解突擊車夜間射擊瞄準、快打快撤配合等戰法訓法難題,交出一張張優異成績單,被評為「軍事訓練先進單位」「基層建設先進連」……

責任編輯:宋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