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狼群》:人類母親與狼兒子感人的親子成長故事

2020-12-24 沐恩佳音

文/沐恩佳音

你相信人會把狼當兒子養嗎?你相信狼會認人為母親嗎?你相信狼和人能像母子一樣相處嗎?

你相信狼會保護人嗎?你覺得狼會開電視、開鎖嗎?你相信人敢和狼同床共眠嗎?你相信狼和藏獒能和諧共處嗎......

沒看《重返狼群》之前,所有的這些我都不相信!不知道你是不是和我一樣。

我生活在平原,只在動物園的鐵籠子裡見過活著的狼,對狼的概念多半來源於小學時學過的課文《東郭先生和狼》。

《重返狼群》顛覆了我對狼的認知,在談狼色變的年代,竟然有人把一隻野狼像兒子一樣養在自己身邊,讓我大開眼界!

作為一個母親,我從這本書裡讀出的是一位人類母親和狼兒子的一起生活的親子成長故事:溫暖有愛、鬥智鬥勇且驚心動魄!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母子的角色開始互換,由最初的狼兒子對母親無比依賴,到狼兒子找到狼群,開始狼的群居生活,遠離了母親,以及母親的各種不舍和牽掛。

作者李微漪

八零後野生動物畫家、作家,用十年青春和努力,在若爾蓋建立了中國首個野生狼保護站。

她從牧民手裡帶回一隻野生小狼崽,像養育自己的孩子一樣精心養育它長大,教它狩獵、覓食、接受同伴,並把小狼的日常認真記錄下來,透過文字向人們講述自由、競爭、生存、夢想、尊嚴、情誼、草原和狼......

李微漪聰慧、膽大、敢想、敢幹、有魄力,對動物很有愛心,經常把路邊的流浪狗撿回來,最後竟然撿來一隻野生小狼崽。

如果你是一個女孩,獨自一人帶著一隻半大小狼,你敢在荒涼的狼山上生活多日嗎?你敢睡在天葬場附近嗎?

你敢在下著大雪的冬天住在氣候惡劣的若爾蓋草原嗎?你敢獨自一人帶著小狼去找它的族群嗎?你捨得自己辛辛苦苦養大的小狼回歸大自然嗎......

你敢和一人高的藏獒交朋友嗎?你會為了一隻半大小狼和一百多隻野狗搶食嗎?為了教小狼狩獵,你會一動不動地趴在溼寒的土地上幾個小時嗎......

如果是我,我不敢,我不會,我也捨不得,但這些李微漪都做到了,而且每件事情都儘自己最大努力,做到盡善盡美。

為什麼李微漪能夠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情呢?也許,這就是母愛的力量吧!

她用攝像機記錄了狼兒子每次的進步和他們相處的點滴,用手中的筆寫下了這部親子日記,讓我們有幸讀到這麼好的作品。

我們就追隨李微漪優美且感人的文字,感受一下人狼共處的溫馨、美好、艱苦、激情、嚮往且執著的生活吧。

一、野生小狼來到城市

李微漪在若爾蓋草原寫生時,聽牧民講起不久前死去的一對狼夫婦的抗爭以及殉情的故事,引發了她的同情和敬佩之情,也許是她與狼的神秘情緣,牽引著她艱難地去尋找小狼。

第一次見到小狼時。她看到「死去的小狼」,憋了幾天的悲痛讓她難以抑制,猛然間放聲長嘯,卻喚醒了裝死的小狼。

小狼把她當成了媽媽,嗅著、拱著,小爪子抓著她的衣襟鑽進她懷裡,從此,他們的命運就連在了一起。

在她的幫助下,小狼開始吃東西、排便,從死亡的邊緣活了過來,像復活的秧苗一樣,漸漸有了生機。為了給發燒的小狼治病,她把它帶到成都,開始兩個月的城裡生活。

李微漪和朋友亦風給小狼取名叫「格林」,它對城市由陌生、好奇到適應,一次次嘗試,一次次成長,彰顯著狼的生命力、競爭力、謀略、膽量、狡詐等本性。

但野生狼屬於大草原,不屬於城市!市民談狼色變,狼的嚎叫驚擾著鄰居,狼意外獨自上街引起交通癱瘓……

它沒有辦法抓捕獵物,沒有夥伴的陪伴越來越孤單,小狼的活動場地越來越受限,城市裡已經沒了小狼的容身之所,他們不得不回歸草原。

二、人和狼來到若爾蓋草原上的藏獒場

李微漪帶著在城市裡無處藏身的格林來到草原,不得已將狼放入獒群。

藏獒是忠誠耿直護家的動物,和狼是傳說中的宿敵,它們初次見面,沒有人們想像得那麼慘烈,雖然它們像孩子一樣,有些藏獒不接受格林,時時處處和它作對,但溫和的頭獒一直像母親一樣保護著它,令其他不服氣的藏獒只能偷偷地欺負一下格林。

狼的群體觀念極強,狼和藏獒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重情重義,漸漸地獒以他們的憨厚寬容接納了格林,格林以堅韌和智慧在獒群取得一席之地。它們和諧相處,像兄弟姐妹一樣成了朝夕相處的玩伴。

在獒場的日子,李微漪教格林捉野兔、鼠兔,和100多隻野生狗奪食、爭地盤,第一次遇到天敵——金雕,母子合力擊敗了對手,在危機四伏的草原,格林不僅學會了找吃的,也學會的不被吃。

和藏獒們整日生活在一起,格林漸漸不會狼嗥,學會了像狗一樣「花花」地叫,李微漪忽然意識到獒場不是格林一輩子該適應的環境,她決定帶它去找狼群。

三、意外找到狼山

他們賭命去尋找可以接納格林的狼群,卻意外找到狼山。一個女子一匹狼,所到之處人見人怪,狗見狗驚。

好在他們遇到的都是草原深處淳樸而重情的牧民,和善地接待並幫助他們,帶著堅定的信念,他們在狼山找到狼洞,駐紮在狼渡灘,等待狼群。

格林像一個在戰亂中流離失所的孤兒,懂事後重返故裡尋找失散的親人,可是狼子歸來,它的母親永遠不能呼喚它了,它的族群在哪裡,需要他們努力尋找。

他們帶的乾糧吃完,飢餓難耐,只能以旱獺為生,母子相依,彼此扶持,終於等來一隻大灰狼。狼本多疑,在確認他們母子沒有危險後,漸漸出現在他們的視野中。

狼的家庭觀念很重,食物雖少,但狼習慣給相依為命的「母親」留食,把它的食物給她分享已經成了習慣,格林成了狼中之人,李微漪成了人中之狼。

但草原惡虐的氣候條件,沒有食物他們無法繼續生存下去,在亦風的幫助下,不得已又回到獒場。

四、再次尋找狼群

回到獒場,格林依然非常依賴「母親」,但它已經長大,身為一匹狼,人不可能保護它一輩子,也不可能一直生活在獒場,廣闊的草原才是格林真正的家。

格林必須重回狼群,才能成為真正的狼,它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隨著格林漸漸成熟,母子分離即將到來,就像人類的母親送孩子到遙遠的異地,孩子開始獨立生活。

冬季適合狩獵,格林又到了最佳入狼群的年齡,它急需找到屬於自己的種群,所以他們休整一段時間,決定再回狼山,為格林尋找狼群。

等待總是煎熬的。他們帶的乾糧再一次吃完,欣慰的是格林已經長大,可以養活自己,還可以照顧他們。格林可以獨立了。

人有人道,狼有狼道,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天格林終於跟著一頭老狼加入了狼群,並和他們一起追殺犛牛,回歸自然。

然而,李微漪和亦風就像辛辛苦苦養大的孩子離自己而去的父母,有千萬種掛念的理由,有太多的不舍,苦苦盼望著與失散狼子重逢。

但狼需要自由,終歸要回歸自然,擁有自己的獨立生活和更廣闊的天地。

後記:

李微漪像養孩子一樣關心著小狼的一舉一動,每天記錄著它的可笑、可氣、可敬、可惡、可嘆的故事,讓無法了解野狼生活的我們,知道了很多感人的瞬間,重新認識了狼性。

狼和人一樣,是有感情的!但人與狼之間裹挾著千百年來積累下來的憎恨、懼怕、威脅、好奇、神秘和不斷地試探。

把人類養大的狼子送回族群,是一種史無前例的奇妙傳遞,也代表著人類誠心和狼握手言和。

我寫下的這些只是故事的皮毛,如果想去感受人和狼一起生活的點滴,還是去看書吧,絕對讓你震撼!

相關焦點

  • 《重返狼群》狼的成長過程是艱難而殘酷的,成長環境更是一個戰場
    這個是《重返狼群》裡的真實故事,裡面的公狼和母狼就是格林的父母,而格林是5隻狼崽裡唯一的倖存者。當時的一個80後小姑娘李微漪在聽到這個故事後,因為對狼有一種難以言喻的親近感,所以她歷經千辛萬苦找到了5隻小狼崽。然而,在她出現時,只剩下了「裝死」的格林這一隻狼還活著。
  • 《重返狼群》女人與狼的真實故事:真正的愛不是佔有,而是放手
    一、《重返狼群》;一個女孩和一匹狼的愛與自由的真實故事《重返狼群》這本書講述的是80後的野生動物畫家李微漪和她救助的一隻小狼崽「格林」的真實故事。而李微漪也因為與一匹狼共同生活、成功野化放歸的傳奇經歷而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 紀實小說《重返狼群》:一隻狼,一個女人,演繹一場「母子情深」
    文/學乃身之寶2017年6月,紀錄片《重返狼群》上映,一隻狼,一個女人,給觀眾們上演了一個「人狼奇情,前所未有」的感動故事。故事講述的是,2010年4月,八零後野生動物畫家李微漪在一次草原採風中意外收養了狼王遺孤,為取名為格林,並帶回成都餵養。
  • 全球首例由人類撫養長大並成功重返狼群的狼,八個月的人狼親情
    這隻小狼叫格林,它是全球首例由人類撫養長大,最後成功返回狼群的狼。接下來你看到的所有鏡頭,所有畫面,所有臺詞,全都是真實發生的。這是一位親身經歷者通過手機、單反、DV,拍下了長達八個月的視頻素材,通過剪輯後壓縮成90分鐘,把這個真實又辛酸的故事展現在我們眼前,電影名叫《重返狼群》。
  • 《重返狼群》:女孩和狼,演繹愛與自由的傳奇
    卻因為《重返狼群》這本書,對動物有了另外的一種看法。在閱讀的過程中,幾度哭的不能自己。看著作者和狼的相處,感覺就像看到了最純真的人性。我想,作者是真的把格林當作自己的兒子了,她知道自然法則,那就是優勝劣汰或者是狼群的法則:要麼忍,要麼狠,要麼滾。在城市裡生活了三個月的格林,早已失去了這些野性,他和狗為伴,溫順不怕人。所以,想要成為一匹合格的狼,就要學會殘忍,想要成為一個合格的狼的母親,就要教會格林這些本領。
  • 《重返狼群》:在那人與狼的母子情深背後,是急需關注的「大命」
    2010年4月,畫家李微漪在若爾蓋草原救下奄奄一息的狼崽,她把狼崽帶回成都撫養,並為它起名「格林」。紀實小說《重返狼群》記錄的就是李微漪和男友亦風從救下格林,到幫助格林重新返回狼群的經過。這部小說一共有兩部,第一部講救狼、養狼、送狼回狼群的全過程,第二部則是講在把格林送回狼群後,李微漪對它很是想念,加上擔心格林的安危,於是變賣了家產,和男朋友亦風再次回到若爾蓋草原尋找格林的經過。
  • 《重返狼群》:李微漪養大一匹狼,並成功將它送回狼群,這就是愛
    人養大一匹狼,並將它成功送回了狼群這是一件多麼神奇且不敢相信的事情。因為過去人們總是認為「狼」是一種很兇猛的動物,總是覺得它會傷害人,但這都是一種誤解,因為養大的狼的李微漪說「她的小狼格林,打破了這個定律,而是它除了不會說話之外,其他的事情都能幫她做」。他們的故事講述了人與狼最真摯的感情。很多人都好奇她為何敢養一隻狼?
  • 《重返狼群》:愛與自由的傳奇故事,人與自然的共存法則
    她的紀實體小說《重返狼群》,講述了她與小狼崽「格林」相識、相知、相離的整個過程。小說內容豐富多彩,起初有人與小狼的相處充滿溫馨情意濃濃,之後有送小狼重返狼群的生死考驗驚險重重,《重返狼群2:再見格林》更是詳細講述了作者李微漪為格林變賣家產四處尋找蹤跡的驚險經歷,最終發現重返狼群的格林,在狼的自由不羈背後,是兇險萬分的生活,顛沛流離的命運,和消逝中的家園。
  • 《重返狼群》:活出你獨一無二的人生
    夏天時,女兒在書店發現了一套書《重返狼群》,磨著我給她買,結果,我比她還愛看。之前寫過一篇:《重返狼群》:任何生命都有權利活成自己本來的樣子,這次又看了《重返狼群》的最新版,裡面有更多精彩的細節,實在太愛了。
  • 跟孩子共讀《重返狼群》:哭得稀裡譁啦,狼和「狼媽」結局好心酸
    最近在看《重返狼群》的第一部和第二部,跟孩子一起共讀了這套書籍,主要是讓孩子改變對狼一直以來刻板、可怕、膚淺的印象,感受到其中狼文化帶給人的震撼,從中感受狼的獨立、堅忍和智慧,還有親情中的「愛」,來激勵孩子的成長。
  • 《重返狼群》女孩與狼之間的愛、別、離:心存敬畏,才能活得坦蕩
    從2010年到2020年,從一開始只是想要救活一匹小狼,到促成中國首個狼生態保護監測站的成立,李微漪用10年青春,換回無數難以忘懷的故事。這些故事,值得被我們記住。1、狼之深情初遇小狼的時候,虛弱的它還沒有睜眼,是李微漪的呼喚聲,讓小狼以為媽媽來了,此後,她便當起了「狼媽」。一個女子帶著一匹狼,這聽起來像是童話故事,但當這樣的故事真的發生在現實世界時,相信很多人都會替這姑娘捏一把汗。
  • 與狼共舞三百天,送狼一千裡,美女畫家養狼放生成功是傳奇還是悲哀
    《重返狼群》是李微漪根據自己和小狼格林的故事完成的真實長篇紀實文學故事,講述了自己在若爾蓋草原救下小狼格林,陪伴撫養格林,並幫助它成長重返狼群的感人故事,一段追尋愛與自由的傳奇經歷
  • 成都青年女作家養狼的傳奇故事,「愛的放手」引發無數人共鳴
    比如老虎、狼等等動物,它們是否會在被人類撫養長大以後與人類產生感情?成都就有這樣一位愛好野生動物的作家,各種機緣巧合之下,她得到了一匹狼的幼崽,並把它帶回了家逐漸撫養長大,當上了「狼媽媽」的李微漪,與「狼孩子」格林的故事就此展開,匯聚出了《重返狼群》一書所描繪的經典故事。
  • 她救下遺棄狼崽,長大後送回狼群,4年後成狼王重逢,激動變心痛
    這裡是亞洲最好的天然牧場之一,動植物種類繁多,十多年前這裡曾發生過一個動人的故事。那是2010年的4月,在若爾蓋曹原上,有一頭母狼因為吞食盜獵者的誘餌毒發身亡。狼王也被獵人殺害,只剩下一頭小狼崽,彼時的李微漪本來是去草原寫生的。偶然間,她遇上了那頭剛出生只有五天,失去了雙親的小狼。看著弱小的狼崽,李微漪不由心軟了,將其帶回成都餵養。
  • 重返狼群:愛,極致的愛;美,極限的美;感動,萬分的感動
    電影《重返狼群》讓我看到了一位美麗的女孩和一隻小狼的故事,這個人美心靈更美的女孩將一隻剛出生的小狼養大到兩個多月後再重新將狼放回大草原的故事。故事很簡單,可是裡面流露出來的感情卻是真摯的,催人淚下,不知哪個鏡頭就直擊心扉,讓人潸然淚下。
  • 萬物有靈,狼亦有情。狼若回頭,不是報恩就是報仇
    人類在自我發展的同時,不斷鞏固自己在自然界中的地位,這也導致了無數的動物在自然中的存在越來越低,乃至瀕臨滅絕。大自然是一個系統,當我們為所欲為地破壞著這片土地,這座山城上的生靈,我們同樣也在對自己趕盡殺絕。《重返狼群》是2018年6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一名成都女孩,李微漪。
  • 狼為什麼會把人類嬰兒,當親生孩子養大?原因令人動容
    文:育兒十月說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大家的認知裡人們的孩子通常都是由人類撫養長大的。但是在很多電影中大家都看過狼撫養人類嬰兒長大的故事。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真實的案例發生。雖然這個狼孩並不是真正的由狼養大的,但是世界上真的有狼孩的存在。他們自嬰兒時期就和狼群生活在一起,擁有著和狼一樣的生活習性,甚至是獸性。如果這些狼孩不能回到人群中生活的話,就會將人性遺忘,永遠的生活在叢林之中。眾所周知狼是一種非常兇殘的動物,它們群居而活,對人類充滿敵意。
  • 為什麼狼群會養大人類嬰兒,而不是吃掉?真的是因為愛嗎?
    狼群遇上人類嬰兒,為什麼會選擇將其養大?難道它們通人性嗎?說到狼,這個動物可能很多人都會想到哈士奇,它們在外貌上確實有著非常大的相似之處,那麼狼在地球上的進化歷史到底是怎樣的呢?在我們的心中,狼是一種非常兇猛的動物,它們像人一樣喜歡群居,在狼群當中一般都有一支指揮作戰的狼群,它們以核心家庭的方式而存在。正是因為這樣,很多人認為狼是一種有靈性的生物,它們和人類一樣,都是以家庭為中心的,在歷史上確實出現了幾個案例,讓人覺得狼並沒有我們看起來那麼冷漠。
  • 關於狼的電影:狼永遠是狼,不會是我們的獵犬,我們成不了朋友?
    狼,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動物,關於它的民間故事和傳說同樣人盡皆知。它已經成為了影視作品中的「寵兒」,這一期我們來聊聊關於「狼」的幾部電影作品。電影《狼圖騰》上映於2015年,影片根據大名鼎鼎的同名小說改編,主要講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人類和狼的關係劍拔弩張,馮紹峰飾演的北京知青「陳陣」本想改善這樣的關係,只不過勢單力薄……對於改編名著的影片面臨的挑戰確實很大,稍不用心就會落得一個毀原著的標籤,這部電影從評分來看改編是成功的。
  • 電影《狼群之中》告訴我們:孩子的自我成長是多麼的頑強!
    前幾天,因為女兒想了解狼的動物習性和故事,便在網上搜索有關的信息,無意中發現了一部2010年拍攝的西班牙電影《狼群之中》(又名與狼共伍),與女兒一起看了這部很小眾的電影後,被裡面的故事情節和背後折射的人與自然的情懷所深深打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