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因為女兒想了解狼的動物習性和故事,便在網上搜索有關的信息,無意中發現了一部2010年拍攝的西班牙電影《狼群之中》(又名與狼共伍),與女兒一起看了這部很小眾的電影後,被裡面的故事情節和背後折射的人與自然的情懷所深深打動。
電影依據西班牙一個真實狼孩的故事改編而來,梗概是一個被父母(親父後母)看做貧困生活的累贅,送給地主當長工的孩子,在森林中依靠自己的求生本能和對自然的敬畏生存下來的故事。這個七歲被親生父母拋棄的孩子,在深山野林中與一個善良卻素不相識的老伯相依為命,老伯教會他用一些機巧去誘捕兔子等食物,同時也與狼群建立信任。生存的原則是:對自然的索取只以自己的實際需要為度,絕不貪求更多。可惜的是,這個老伯不久後就因病去世了。男孩的生活再次陷入困難,在極度的飢餓之下他爬到樹上去搶被老鷹抓走的兔子,卻不幸從樹上掉下來摔斷了胳膊,又因為吃了腐敗變質的肉中毒導致昏迷,失去了在自然界生存的能力。這時他曾經與老伯一同餵過的狼叼來一塊肉,放在狼孩居住的洞穴之外。被人類拋棄的孩子,又被大自然接納,並與狼、白鼬、貓頭鷹成為好朋友。
狼孩生活在一個沒有愛的環境中,但是這部電影卻展示了一個孩子最美好的愛、信任、頑強精神和勇氣。
孩子被父母拋棄後,他沒有哭泣,也沒有來得及埋怨命運就被扔在一個大山深處自生自滅,於是他只有鼓起全部的勇氣才能在殘酷的環境中生存下去;他開始學習,向那個素不相識的老伯學習,並與老伯成為相依為命的親人,爺孫兩人度過了這個男孩一生最為美好的與人相處的日子,也學到了讓這個孩子在大山生存下去的最基本的技能;狼孩在失去唯一的靠山老伯以後,經歷過最為艱難、最絕望和飢餓的日子,本來他將在無人知道的夜晚悄悄的死去,但是卻被一隻曾經餵過的狼所救,讓他重新鼓起勇氣生存下去,這是萬物生靈的生命光輝和愛的力量。
一個孩子的自我成長是多麼的頑強!看完電影後,我深深的震撼於此,感興趣的可以自行百度搜索。
這是一種被逼迫的成長。每個人的一生都要學習些什麼,但如果生活在戰亂、貧窮、疾病之中的孩子,就需要被迫學習到更多,更快的成長,才能讓自己在殘酷的環境中生存下來,成為那個有希望見到未來的人。這個過程需要的是:頑強!
我們常常聽聞某個貧困家庭的孩子,在多麼簡陋、粗糙的環境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時,我們總是充滿羨慕、充滿佩服,但是我們很少思考是什麼激發了這個孩子的內心,讓他有強大的動力去做到更好?其實就是頑強,頑強到不認輸,頑強到不贏就沒有機會活下去,這才是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