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2日訊 庚子鼠年春節,一場沒有硝煙的「防疫戰」不期而至。2月1日,正月初八,記者深入到嵩山生態旅遊區的多個村,走近鄉鎮基層幹部,實地感受他們在疫情防控這場硬仗面前所體現出的擔當作為和無私奉獻。
層層設卡 勸返遊客220多人
「各位鄉親請注意了……出門要佩戴口罩,出門回來要洗手!」早上8點多,記者還沒進入淹子嶺村口,就聽到豎立在該村委會的大喇叭響了起來。「你們是從哪裡來的?」途中經歷重重關卡後,在通往淹子嶺村的社區口,記者又一次被「擋」在了紅色警戒線外,並接受了兩位正在執勤的「紅馬甲」村幹部詢問。在探明記者來意並測量體溫後,工作人員登記好記者的信息,然後放行。
淹子嶺村隸屬黃谷中心村,位於淄川、沂源、青州、臨朐四縣交匯處,海拔800多米,是嵩山著名的景區之一,每年春節都有2000多流動遊客。對這個未經歷過疫情考驗的小山村來說,應對難度可想而知。
在該路口執勤的黃谷中心村黨支部書記國成勤向記者介紹,目前參與封村執勤的主要是村幹部、年輕黨員,還有一部分村民志願者。雖然,區裡早已對各景區發布了關停的消息,但是外地來的遊客和驢友,還是很多,對這些外來遊客,只能一遍遍的規勸,一次次的動員,近十天的時間裡,經勸返的遊客達220多人。
構建五級黨建網格 全面織密疫情「防控網」
「此時正是疫情容易爆發的時候,我們來不得半點馬虎,立即下達了交通管制任務,區村幹部放棄休假,堅守一線。」嵩山生態旅遊區黨工委書記王楷告訴記者,針對嵩山多山、村落分散的特點,我們因地制宜,迅速構建「區黨工委-社區黨委-中心村黨總支-原建制村黨支部-黨員網格員」五級黨建網格,第一時間成立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及六個工作專班,統籌指導全區工作,全面織密疫情「防控網」。
連日來,區黨工委充分發揮基層黨員網格作用,堅持「事在網中辦、人在格中走」,全員發動,全部下沉,全域覆蓋,全面排查,指導黨員網格員在轄區內定時噴灑消毒液、登記勸導網格外來人員、體溫測量、流動車輛播放防疫知識……一聲號令,全區動員;上下一盤棋,一竿子插到底,齊心共築疫情防禦的「紅色屏障」。
走進北黃谷村,一股濃烈的消毒水氣味撲面而來。村民志願者國先雲正戴著口罩,背著40多斤的噴霧器在小巷進行消殺,儘管是零下1度的天氣,他的額頭上已經滲出了汗珠。「消殺」是他每天的「必修課」,每一個大街小巷,他都已經輕車熟路。 「每天背40多斤的噴霧器走五六公裡,微信步數經常直奔2萬多,累是累了點,但我是黨員,這個時候就得往前衝!」
除了日常消殺,國先雲還要協助網格員進行日常宣傳工作。截至目前,全區已完成廣播滾動宣傳600餘條次,微信推送信息500餘條,發放倡議書、公告、宣傳頁、公開信2萬餘份。
防控形勢嚴峻 但隔離不隔愛
「老李,你兒子今天怎麼樣?需要什麼生活用品?」每天一早一晚,黨員志願者李娜都會這樣打電話問候小黃谷村民李桂春。李桂春的兒子在武漢上大學,一回家就被密切隔離,儘管已經出了危險期,但早晚一次電話溝通成了李娜的日常,隔離期間,李桂春一家所需要的生活用品都是李娜幫忙購買的。據了解,這種情況在嵩山不只一例,這是嵩山生態旅遊區在對居家隔離人員「硬核管控」基礎上,推行的親情關懷服務,每天打一個電話,每村建一個親友關愛微信群,全天候為居家隔離人員做好心理疏導、生活物品代購、醫療物品發放、火車票退票等各項服務。
眼下,嵩山生態旅遊區成立了由村幹部、網格員及黨員組成的31支黨員志願者隊伍,密切關注湖北、廣東、浙江等重點地區返鄉人員,每戶落實2-3名網格員包靠,確保醫護人員一天兩次測量體溫等單間居家隔離、安全防範措施;在各村路口站崗設卡200餘處,由村網格長和網格員負責,全天候實行進出村登記制度和體溫測量制度。
黨員帶動 聯防聯控群策群力
在北黃谷村路口,記者碰到了正在執勤的淹子嶺社區主任王國帥,他正在用對講機跟甕節路口的執勤人員了解情況。從王國帥了解到,全區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建立健全協調調度機制,為5個社區購置對講機40臺,配備到社區網格,方便了溝通協調,提高了應急處置能力。
由於關卡眾多、工作量大,常常出現人手不夠的情況,各個社區便在微信群招募「志願者」。南黃村國洪強,在臨朐縣城開店,聽到村裡招募志願者的消息後,第一時間回來參與村口執勤,發揮自己的力量,為村民守護安全。 每當號令下達,請戰書像雪片一樣飛向各個社區微信群,沒有一個人退縮。在疫情面前,嵩山生態旅遊區通過廣泛發動宣傳,在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示範帶動下,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形成了聯防聯控、群策群力的良好局面。
閃電新聞記者 於剛 通訊員 劉明志 劉瑞華 濰坊報導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6-8198101,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6-8198101,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