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子嶺」上話振興

2020-12-19 海報新聞

淹子嶺房車露營基地。

近日,記者驅車趕往山東海拔最高村——臨朐縣嵩山生態旅遊區淹子嶺村的路上,心裡不免有些打鼓。

幾年前,記者首次淹子嶺之行猶在眼前:五道山梁夾著三條深溝,山路崎嶇旋轉,石屋風蝕雨琢……全村僅有的一輛送貨用的舊麵包車孤零零停靠在村委大院,落寞又蕭條。

這幾年,淹子嶺村的喜訊不時入耳:先是2016年,臨朐「全域旅遊」發展步入快車道,成了可以憑藉的「東風」;再是2018年惠及整個嵩山10個建制村13500多人的「天路」建成通車,發展「鄉村遊」讓原省定貧困村摘了帽,如今,全村38戶已有22戶買了私家轎車,村裡還專門建起了停車場……

「以前的日子真不好過!」淹子嶺村60歲的王慶書回憶過去一臉愁容,「原先村裡路難走、缺水,趕集都要到20裡路外的暖水河,小米、佛手瓜在地裡一爛一片,挑一擔水,來回得5裡山路!」脫貧致富,是王慶書不敢想的事。

村黨支部書記國成勤說:「這裡『九山半水半分田』,全村1748人、人均不到1畝田,外出打工的佔到全村人口一半多,剩下都是老弱病殘,直到2015年村集體收入還是零,村民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

山鄉巨變,緣於何故?

2016年,借力「全域旅遊」的東風,臨朐出臺政策,明確了把包含淹子嶺、北黃谷、音窩、南黃谷、小黃谷5個自然村的黃谷村打造成鄉村旅遊度假區、有機果品生產基地和美麗鄉村示範點的發展思路。

怎麼打造?從哪裡開始切入?經過一番「望聞問切」,臨朐決定從嵩山最難啃的硬骨頭——7個山頂村開始沿線修建西部環山路,2017年,總投資3700萬元,全長55公裡,平均海拔700米的「天路」建成通車。

既然「僻」是致窮的原因,那麼「通」就是治窮的手段。「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淹子嶺村本來就很美,「天路」把沿線的綠水青山串珠成鏈,讓淹子嶺及沿線的村落紛紛走上了發展鄉村旅遊的快車道。

「修了這條路,不僅方便了群眾出行,而且我們方圓幾十裡種的油桃、小米、柿子等土特產終於走出了大山,賣上了好價錢!」「天路」沿線的西井村村民趙東升那張黝黑的臉笑得山花一般燦爛。

圍繞「天路」帶來的機遇,臨朐順勢而為,以「交通+」做文章,圍繞「交通+旅遊發展」「交通+脫貧攻堅」「交通+美麗鄉村」「交通+產業發展」,全力打造「六縱五橫兩環兩聯」的大交通格局。伴隨著一條條寬敞平整的生產路伸向田間地頭,路網建設憑藉其強大的近因效應,迅速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不僅極大方便沿路群眾通行,也為村民們買賣農產品提供了更便捷的通道。

截至目前,全縣公路通車裡程達到2710公裡,全縣需實施農村道路「戶戶通」工程的807個村莊全部完成建設,完成率100%。

憑藉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和「交通+產業」基礎優勢,淹子嶺村吸引了許多在外務工的年輕人回鄉打拼。

一直在外打拼的村民陳軍返鄉投資,註冊「天潤果蔬合作社」,將「山水林嶺村」等生態旅遊資源作為「第一車間」,實行「合作社+農戶(貧困戶)」模式與村民合作發展蜜桃、獼猴桃等富民產業,農戶在獲得土地流轉收益的同時,還可以來合作社打工再拿一份工資。

在合作社打工的村民國成忠掰扯著手指頭算起一年收入帳:「8畝山地流轉費1700多塊錢,合作社打工能掙1.5萬元,蜜桃還有3000多塊錢的分紅呢!」

2019年,新的發展契機又悄然而至——結合全縣「四好農村路」建設,臨朐又部署了「綠滿城鄉、秀美臨朐」專項行動,投資1.4億元組織實施道路綠化美化提升工程,努力實現「一村一特色,一路一景觀」,打造出一條條「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景觀大道。

如今,走進淹子嶺村,一座座石頭壘成的民宿掩映在綠樹叢中,青石地面嚴絲合縫,新修的窗欞與原有的構件渾然一體,愈發古樸典雅,吸引了大批遊客紛至沓來。

「現在一年收入抵過去10年!」今年49歲,過了半輩子苦日子的村民李善霞沒想到,空置多年的石頭房修繕一新後還能變成「金房子」。

如今李善霞是民宿「隱逸雅居」的主人,之前和丈夫在外務工,辛苦一年能掙萬把塊錢。村子成景區後,她回來開起了農家樂,火的時候一天能接待20桌,每年至少賺12萬元。「以前村子、房子都是空的,現在都活了!」對比今昔,李善霞十分感慨。

「在星空下睡去,在鳥鳴中醒來,採花摘果、坐蔭芳林、閒話品茗,一家人來這裡住下,能真正親近自然,放鬆心情。」從濟南來的遊客王峰非常享受在這裡的度假。

而隨著淹子嶺村入選「齊魯最美田園」,名氣越來越大。由此帶來的「旅遊+」經濟、「後備箱」經濟也讓村民們的小米、燻臘肉、土雞蛋等土特產供不應求。

「過去打完穀子去趕集,3塊一斤賣不出去,現在遊客到村裡買黑小米,每斤10塊都供不應求,到了旅遊旺季,村裡的山貨,沒有賣不了的!」村民肖廣玉自豪地說。

農民更有精氣神,農村更有吸引力。如今,淹子嶺上建起了「房車露營基地」,江北最大寫生基地「旅遊綜合體」也已初具雛形,以原始石頭村落為載體的民宿和農家樂拔地而起……淹子嶺的旅遊脫貧之路讓鄉親們都富了起來,也給深山古村注入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相關焦點

  • 淹子嶺房車露營公園,一方可以蕩滌心靈的淨土
    淹子嶺房車露營公園:國家體育總局汽摩聯的自駕運動營地;山東省海拔最高的標準化房車露營地;2016年被列為國家六部委扶持的514家露營地之一,臨朐縣重點旅遊項目;2013齊魯最美田園;濰坊市天文學會和天文愛好者的活動基地;2016年濰坊市旅遊標杆度假項目。
  • 用腳步織密「防護網」以行動築牢「防控牆」 濰坊臨朐淹子嶺上黨旗紅
    早上8點多,記者還沒進入淹子嶺村口,就聽到豎立在該村委會的大喇叭響了起來。「你們是從哪裡來的?」途中經歷重重關卡後,在通往淹子嶺村的社區口,記者又一次被「擋」在了紅色警戒線外,並接受了兩位正在執勤的「紅馬甲」村幹部詢問。在探明記者來意並測量體溫後,工作人員登記好記者的信息,然後放行。
  • 在「希望的田野上」話兩岸鄉村振興 強強聯合優勢互補
    在「希望的田野上」話兩岸鄉村振興 強強聯合優勢互補 2020-10-28 18:28:3810月28日,在浙江寧波舉行的第三屆海峽兩岸鄉村振興論壇開幕式上,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徐濤提出,未來兩岸農業合作的空間很大,特別是在發展以人工智慧為基礎的智能農業和農業數位化建設方面,可以取長補短,實現互惠共贏。  2020年是中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
  • 鄉村振興煙臺實踐:形神兼美話「桑麻」
    作者:鄔勇走進煙臺市福山區西水夼村,700幅禪意壁畫臨街相望,200餘幅名家書法掛滿書屋;120餘年剪紙收藏在古樸民居,1支鄉村樂隊,讓傳統戲劇、現代舞蹈躍然文化大院,這是西水夼全村92戶243位村民的小康之約,書畫著「鄉村振興」的奮鬥之躍。「鄉村振興」好風光!
  • 話感恩談振興 這場宣講很暖心
    初冬時節的三青溝村,一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壩壩會將鄉親們凝聚在了一起,大家話感恩,談振興,氣氛活躍,暖意融融。三青溝村領頭羊合作社技術總監楊鳴搶先一步,奪過話筒,「2014年,我從樂至縣剛來到三青溝村時,連水泥路都沒得,短短幾年,村裡不僅全部通了路,而且還是瀝青路,除了總投資800多萬元領頭羊專業合社,還有投資上億元的養豬場也建在了三青溝村,這一切的變化,感恩黨的好政策,感謝黨的好幹部。」
  • 黃葛樹下話振興——叢志強團隊「援夢」晴隆縣光照鎮東方紅社區小記
    黃葛樹下話振興——叢志強團隊「援夢」晴隆縣光照鎮東方紅社區小記 2020-12-18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北師大舉行鄉村振興專題論壇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焦以璇)11月22日,「2020時代青年說——砥礪奮進,做好鄉村振興大文章」專題論壇暨主題演講比賽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辦。本次活動由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共青團北京師範大學委員會、政府管理學院和農村治理研究中心聯合主辦。
  • 浙江仙居匯融兩岸精英 「線上+線下」共促鄉村振興
    2020臺商走進仙居暨仙臺兩地鄉村振興交流活動現場 仙居縣臺辦供圖中新網台州12月19日電(範宇斌 鮑佳凝)2020臺商走進仙居暨仙臺兩地鄉村振興交流活動18日至19日於浙江省台州市仙居縣舉行。來自仙居和臺灣兩地的鄉村振興領域專家學者以及企業界精英代表等一百多人,就兩地生活、文化、藝術融合交流、精緻農業發展等鄉村發展話題展開研討交流,匯聚兩岸各界智慧,共促鄉村振興。
  • 振興小站稻,找回「舌尖上的味道」
    市農業農村委負責人做客「2019年委辦局長年終訪談」,回應群眾關切的三農問題 振興小站稻 找回「舌尖上的味道」 現場報導 今年,全市小站稻種植面積已快速擴大到近80萬畝,創近20年來最大規模
  • 鄉村振興政策解讀
    2月13日,省委省政府以一號文件印發了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的實施意見,我市貫徹落實中央、省委一號文件的實施意見起草工作自2018年1月下旬起全面啟動,由市委辦、市政府辦、市農委共同負責,抽調專人組成起文件起草小組,在廣泛調研、收集資料、召開座談會、徵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數易其稿,報經市法制辦合法性審查後,形成了文件草案,並報市政府常務會議和市委常委會議研究通過,於2018年3月 日正式印發《實施意見》。
  • 樂亭縣中堡鎮「五大振興」助力鄉村振興
    樂亭縣中堡鎮「五大振興」助力鄉村振興 2020-11-18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振興鄉村振興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培育壯大優勢特色產業,推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因地制宜發展各地特色優勢產業,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
  • 為脫貧攻堅收官、鄉村振興起航插上「東航之翼」
    今年10月19日,東航集團在全國第七個「扶貧日」的兩天之後,與定點幫扶地的臨滄市人民政府籤署《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接續推進鞏固拓展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深入開展「富腦袋」「富口袋」和「富代代」三大行動,全面開啟實施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新徵程。
  • 良田沃野上振興 田園美景中生活 高新區推進鄉村振興繪就現代農村...
    今年以來,西安高新區深入實施「十個一工程」,推動城鄉一體融合發展,進一步全方位、成體系推進鄉村振興。特色產業發展、戶廁改造、汙水處理、文旅融合、鎮街文化中心建設等一系列舉措,正在深刻改變著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軌跡,使農民生活呈現出全新面貌。
  • 《江南百景圖》振興BUFF是什麼 振興buff作用分享
    導 讀 江南百景圖振興BUFF是什麼?
  • 振興旅遊區為近千名觀眾獻上視覺盛宴
    歡歌盛世迎新年,鄉村振興奏強音。2019年12月31日,振興鄉村生態文化旅遊區2020年元旦聯歡晚會精彩上演,為近千名觀眾獻上了一場視覺盛宴。圖為:振興鄉村生態文化旅遊區2020年元旦聯歡晚會現場圖為:精彩的文藝節目表演圖為:王府招親晚會在開場舞《福門開好運來》中拉開帷幕,歡快喜慶的音樂,熱情奔放的舞蹈,
  • 一雙「慧眼」看鄉村——浙東古鎮數字「智治」話振興
    伴隨著「智慧治理」,如今數位化悄然串聯起中國農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賦能著鄉村振興。當下,在浙江,數位化改革正撬動鄉村各領域各方面改革,推動著鄉村產業振興與和諧發展。日前,中新網記者探訪浙東古鎮餘姚泗門,見證其數位化治理下煥然一新的鄉村風貌。
  • 「黨建+直播」注入鄉村振興「雲」動力
    山東省聊城高新區許營鎮賈莊村黨支部書記周桂英說到,7月25日,聊城高新區第6場「雲上高新-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直播活動在許營鎮賈莊村舉辦。  今年以來,為打贏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收官之戰,聊城高新區搶抓疫情期間逆境機遇,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激活黨建動力,積極探索「黨建+直播」方式,優選示範村打造「雲上高新-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系列直播活動,實地展示投資環境,實時推介產品項目,同時開設雲課堂、提供雲服務,先後吸引十餘家企業到訪考察。
  • 王玉君在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作《山東省鄉村振興...
    王玉君在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作《山東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草案)》立法說明 2020-11-25 22: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博愛商城」:為鄉村振興插上「數位化翅膀」!
    12月25日,由遵義市衛生健康局、市計生協搭建的特色農產品電商平臺——「博愛商城」線上運營正式啟動,線下商品展銷會在新蒲新區火熱進行。共有90家參展商帶來500餘種特色農產品,以經濟實惠的銷售價格,點燃了消費者的購物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