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煙臺實踐:形神兼美話「桑麻」

2021-01-08 瀟湘晨報

作者:鄔勇

走進煙臺市福山區西水夼村,700幅禪意壁畫臨街相望,200餘幅名家書法掛滿書屋;120餘年剪紙收藏在古樸民居,1支鄉村樂隊,讓傳統戲劇、現代舞蹈躍然文化大院,這是西水夼全村92戶243位村民的小康之約,書畫著「鄉村振興」的奮鬥之躍。

「鄉村振興」好風光!一幅幅美麗鄉村畫卷正在煙臺的青山綠水、碧海藍天間徐徐展開。「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村畔的「桑」與「麻」、久違的「詩意」與「鄉愁」,在希望的田野上悠然生長;海草房上的炊煙嫋嫋、悠長的「漁家號子」,從仙境海岸飄向「深藍」……近年來,煙臺把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煙臺篇章作為時代命題,圍繞「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用心考量,用情謀劃,用力實踐,交出了一份農村美、農民富、農業強的鄉村振興「煙臺答卷」。

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是黨和政府的關切,也是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在萊陽市濯村,過去祖祖輩輩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泥土裡扒食、汗水裡撈金」。其中,生態環境不佳,曾制約著濯村的可持續發展。「先從綠水青山抓起」,濯村發出鄉村振興「時代強音」。「濯」舊迎新,如今,10萬餘株櫻花、8000餘畝的果品園林基地、70萬平方米的工業園,「綠水青山」真真切切變成了「金山銀山」,「得過且過」的苦日子變成了「年年歲歲事事紅」的好日子。

藍色海洋,是煙臺的優勢所在、潛力所在、未來所在。向海圖強,打造「美麗漁村」、「美麗海島」,需要敢於從海岸走向「深藍」的魄力,也需要獨具慧眼、膽大心細的智慧。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指引和實踐下,多年未見的大葉藻、海蘿等藻類重現長島,白江豚、鯨魚等成群現身,東方白鸛、黃嘴白鷺、蒼鷹等遷徙鳥類數量明顯多於以前。今年,全市第一座5G海洋牧場「長漁一號」在長島南隍城島附近海域下水。這座海上養殖「航母」破解了南隍城村多年的發展桎梏,即公司與村民籤訂合作協議,形成企業大網箱帶動村民小網箱的接力養殖鏈條。目前,全市已擁有省級以上海洋牧場30處,其中國家級14處,產業鏈產值突破500億元,形成了海洋牧場建設「全國看山東、山東看煙臺」的良好格局。

大海航行靠舵手,鄉村振興靠組織。2017年以來,煙臺市創新實踐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模式,從百村示範,到千村覆蓋,再到今年全域提升,走出了以組織力提升促進鄉村全面振興的「煙臺路徑」。棲霞市亭口鎮衣家村,三面環山、土地貧瘠,村民運肥收糧全靠肩挑背扛。2017年,衣家村合作社成立,「修路」,是合作社斬斷窮根的「第一板斧」,是全村55戶126人的共同心聲。山路通了,「血脈」通了,衣家村發展之路也通了,170餘頭藏香豬、9個玉木耳大棚正蓬勃「生長」,預計年底可實現村集體收入100萬元。

實踐證明,鄉村振興既要塑鄉村「形體」之美,又要鑄鄉村「精氣神」之美,即「顏值」、「氣質」兼美。「形體」滋養著「精氣神」,「精氣神」感召著「形體」,美麗鄉村得以生生不息,源遠流長。「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語道盡「形神兼美」之精髓。農村美了,農民富了,農業強了,咱老百姓在家門口就業了,背井離鄉的遊子回鄉創業了,一批批投身鄉村振興的實幹家和創新人才來了,更多的遊客也來了。一個個形神兼美的美麗鄉村聚集成了「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煙臺篇章,唱響了新時代奮鬥者之歌。

【來源:膠東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鄉村建設研究與實踐展覽館」在成都開展!這裡「藏著」鄉村振興的...
    12月4日,由中國建設科技集團主辦的「鄉村建設研究與實踐展覽館」在成都市郫都區戰旗村正式開館,這裡匯集了來自安徽、青海、江蘇、福建、甘肅等全國各地的鄉村振興經典案例,為四川戰旗鄉村振興培訓學院再添鮮活案例。
  • 陳民利:鄉村振興的實踐探索與經驗分享
    陳民利 三瓜公社執行社長,半湯鄉學院院長黨的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是鄉村振興開啟關鍵之年。在這樣一輪面向未來新的百年目標的偉大戰略進程當中,我們在實踐當中如何落地鄉村振興?
  • 鄉村振興的五種「味道」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44歲的何苗娣在龍門溪邊,開了家餛飩鋪。「我是本地人,沒離開過古鎮。以前鎮上老人孩子多,現在年輕人多,一到周末節假日就很熱鬧。」 更為可貴的是,「活態古鎮」承載著無數人的鄉愁。這裡既是配套成熟的景區,也是生活化氣息濃厚的古村落,7000多位原住民延續著傳統的生活方式。
  • 融合之道——山東德州鄉村振興的探索與實踐
    近年來,山東省德州市按照中央決策部署,結合實際推進鄉村振興,努力在城鄉融合、工農融合、產業融合、治理融合等方面走出一條融合化之路。北出濟南,跨過黃河,就進入德州了。這裡是一片黃河衝積平原,也是重要的糧食、蔬菜、畜牧產區,是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的實踐區。
  • 「街鎮動態」張坊鎮舉行「麥丘邑杯」大賽頒獎暨鄉村振興實踐基地...
    全文共1101字 閱讀時長約4分鐘10月31日上午,張坊鎮在豐盛集村隆重舉行「麥丘邑杯」大賽頒獎暨鄉村振興實踐基地揭牌籤約儀式。李學民同志主持會議秦孝平同志致辭他表示,「麥丘邑杯」文創大賽以「張坊鎮文化傳承創新」為主題,在進一步挖掘商河縣特色文化資源,展示張坊鎮自然風光和人文底蘊之美的同時,也展現了濟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師生豐富多彩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推動創意設計思想與歷史文化的碰撞融合,是新時代高校教育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的創新模式與路徑的有益嘗試
  • 北師大舉行鄉村振興專題論壇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焦以璇)11月22日,「2020時代青年說——砥礪奮進,做好鄉村振興大文章」專題論壇暨主題演講比賽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辦。本次活動由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共青團北京師範大學委員會、政府管理學院和農村治理研究中心聯合主辦。
  • 鞏家莊村鄉土文化振興鄉村
    蓬萊區村裡集鎮鞏家莊村在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時,修建了百姓大舞臺,結合區「送文化下鄉」等活動,在每年的春節、元宵、重陽節等重大節日都有演出,村民業餘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有了休閒娛樂的好去處,村民還自發組織了舞蹈隊。
  • 「經濟日報頭版」融合之道——德州鄉村振興的探索與實踐
    近年來,山東省德州市按照中央決策部署,結合實際推進鄉村振興,努力在城鄉融合、工農融合、產業融合、治理融合等方面走出一條融合化之路。北出濟南,跨過黃河,就進入德州了。這裡是一片黃河衝積平原,也是重要的糧食、蔬菜、畜牧產區,是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的實踐區。
  • 多規合一城鄉融合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寧津實踐」
    山東省寧津縣以特色農業園、美麗新家園、共享創業園為切入點,積極推進「三園共建,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寧津實踐注入了持久動力。寧津鄉村振興工作總的思路是「1235」,「1」即一個規劃管全局,要加快「多規融合」「多規銜接」「多規合一」步伐,實現「一張藍圖管到底」。
  • ...兩山」理念下的鄉村振興實踐——以何斯路村生態資源資本化為例
    「兩山」理論博大精深、高屋建瓴而又通俗易懂,在實踐上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哲學內涵。3.「兩山」理念與鄉村振興戰略「兩山」理念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經濟和自然關係認識的升華,為鄉村振興指明了鄉村綠色發展的道路,必須保護和改善鄉村自然生態環境,將鄉村的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的優勢,正確處理鄉村經濟發展和自然生態的保護相統一,實現人與自然、經濟與環境的和諧共生,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 《半月談》刊文:鄉村振興的五種「味道」
    新華社北京1月9日電 1月10日出版的第1期《半月談》刊發記者葉俊東、王俊祿採寫的文章《鄉村振興的五種「味道」》。摘要如下:作為《富春山居圖》原創地和實景地的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近年來致力於「味道山鄉」創建,這裡的鄉村有「媽媽」的味道、鄉愁的味道、綠色的味道,也有現代化的味道、復興的味道。鄉村振興何處著手?我們循著這些味道,或許會有新的發現。
  • 鄉村振興政策解讀
    二、《實施意見》的特點和亮點        今年市委市政府出臺的《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在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一號文件的基礎上,充分結合六安市情農情和工作實際,認真謀劃了我市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需要完成的重點工作任務和數據指標,文件內容既符合中央、省委精神,又具有市級層面的地方特色,講好六安話,辦好六安事,描繪了新時代六安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
  • 鄉村振興的「許昌畫卷」
    圍繞鄉村振興戰略,許昌市堅持城鄉協調、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利用毗鄰鄭州的優勢,大力發展都市生態農業,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放大「綠色」優勢,讓村莊淨起來、綠起來、美起來,連續兩年在全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年度考核中位居第一。    推進鄉村振興,許昌何以走在全省前列?他們如何讓綠色成為美麗鄉村的「底色」?
  • 徐州:持續強化答卷意識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針對我市廣大農村普遍存在的「空間布局亂、環境面貌差、建設品位低」的問題,全市上下深入踐行「兩山理論」,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統籌推進經濟生態化和生態經濟化,用經營鄉村的理念理順美美與共的邏輯,以鄉村公共空間治理為起點讓鄉村美得「有形態」,以農村人居環境全域整治為切口讓鄉村美得「有質感」,以功能配套、風貌塑造為依託讓鄉村美得「有韻味」,以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為支撐讓鄉村美得
  • 踐行文化育人 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就是教育的振興,大力提升鄉村特色教育品質,對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著重要意義。新登中學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努力打造新時代鄉村重點中學樣板,推行文化育人,力促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古城新登,鍾靈毓秀,歷史悠久,人才輩出。「一朵蓮花聳碧霄,二水襟帶萬山朝」的佳山秀水和深厚的文化積澱,滋養著酷愛文化藝術的人們。
  • 接地氣、聚人氣,煙臺海陽627個文明實踐站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22日訊 (記者 盧偉霞 通訊員 姜雅靜 劉曉夢) 窗外寒風凜凜,煙臺海陽市方圓街道文明實踐所裡卻溫暖如春,灑落在筆墨字畫上的陽光,讓人頗為寧靜閒逸、格調清雅。「黨中央特別關心農業、農村、農民發展,圍繞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想方設法解決鄉親們關心的就學、就業、就醫、出行、住房等難點問題;黨員幹部們也全力謀劃鄉村振興工作,幫助鄉親們找到致富好門路,過上好日子。」
  • 唐山市豐潤區:探索文明實踐 引領鄉風文明 助推鄉村振興
    唐山市豐潤區:探索文明實踐 引領鄉風文明 助推鄉村振興 2020-11-25 16: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磅推出 | 經濟日報:融合之道——山東德州市鄉村振興的探索與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山東「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山東要求「德州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率先突破」。德州深入學習習總書記關於鄉村振興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結合德州實際,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融合化之路,這是一條循環之路,這是一條光明之路,這是一條必由之路。《經濟日報》對「德州路徑」的深度報導,對我們德州的探索實踐是充分肯定,對我們德州的砥礪前行是很大鼓舞。
  • 香格裡拉新時代文明實踐在行動!五境鄉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時代文明...
    香格裡拉新時代文明實踐在行動!五境鄉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時代文明實踐力量!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文明實踐站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鄉村文化振興,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以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為使命,充分發揮志願服務作用,打通宣傳群眾
  • 直播微店助夢鄉村振興 中量大暑期實踐鴻鵠小隊全力推動偏遠鄉村...
    並安排所有小隊成員們在實踐活動前期廣泛利用微信朋友圈、公眾號和微博等對鴻鵠小隊的實踐活動和直播帶貨活動進行全面的前期宣傳,為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向直播間觀眾大致介紹了龍西村大致的地理位置和居民生活情況,使得直播間觀眾了解到當地資源匱乏,只能依靠種植香榧為生,表明小隊成員幫助他們宣傳、售賣香榧,助力鄉村振興,推動復工復產的初衷。未來到實地考察的隊員們在自己的家鄉也著力宣傳香榧,使得香榧在浙江省以外的地區也有了一定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