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以來人們對於汽車的審美和需求不斷更改,但熱情始終有增無減,他們喜歡經典也欣喜每一次的改變。於是為了保持一個車型最鮮活的生命力,廠商們沿著車型生命周期的軌跡做出或恰如其分或超越期待的升級換代!而每一次的更改自然是有跡可循,本期觀察室將以中端緊湊級SUV為例,節選《中端緊湊級SUV市場生命周期研究報告》部分章節,解析關於車型生命周期的箇中奧妙。
生命周期:
換代周期平均5-6年,改款周期約為3年
一個車型從誕生開始,便要經歷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個階段,之後循環反覆直至退出歷史舞臺。數據顯示,除途觀換代周期為9年外,其餘車型換代周期均為5-6年,期間,在新車上市或換代後3年左右推出改款車型,且每代產品只做一次改款。隨著廠商對中國市場的重視,海外換代車型上市後,國內引入速度越來越快,2013年起,國內和海外均在同年推出換代車型。
平臺尺寸:
後懸掛多連杆式和電動助力逐步成主流
軸距與車長比趨於60%,高度逐步下降
平臺共用以及技術革新帶來成本的降低,潛移默化中影響底盤和驅動配置裝備率的走勢。2006-2014年裝備率數據顯示,在懸架系統中,前懸掛均採用麥弗遜懸掛,而後懸掛過往的雙橫臂式逐步被多連杆取代。在助力轉向系統中,機械液壓助力逐步被電動助力取代,新興的電子液壓助力正緩慢發展。在驅動系統中,四驅裝備率有所下滑,前驅車型裝備率逐步上升。
「大空間」歷來是SUV魅力閃光點之一,但最佳的車身比例並非一味求大。研究表明,SUV車型軸距與車長的比值,在54%-60%之間可擁有更好的舒適性和轉向穩定性(此數值範圍僅針對SUV車型),且在該範圍內比值越大越好。在中級緊湊SUV市場,近年來該比值不約而同地趨向於60%。另外,相比舊款車型,車身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可保證一定舒適度的前提下降低風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