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我們講過古代吃的,說過古代婚姻制度的,還給您散播過一些古人的八卦。今天我們講點特別的,給您聊聊電子遊戲裡面的八卦。
電子遊戲中的歷史,不可信!
很多電子遊戲就是用古代素材做的。其中「三國」題材的似乎是最多的了。
舉例:《三國戰紀》、《三國英傑》
共同點:
凡是涉及到「三國」裡面的「番兵番將」,不是把他們的形象弄得蠢萌蠢萌的,就是把他們的智力值設置的特別的低。
什麼忙牙長,金環三結,兀突骨這基本上就是沒長腦子的代表人物。那到底他們的智商在不在線?
南中之王孟獲:遊戲裡都是騙人的!
《三國演義》裡最大的一支番兵:南蠻王孟獲的隊伍
特點:
1.智力水平低
2.武力值水平高
3.內部不合
造反不成,反被教化?
首領:孟獲
南中:指現在四川南部以及雲、貴兩省一帶。
孟獲
哥哥:孟節,號萬安隱者。
弟弟:孟優。
孟節作為大哥,跟老二、老三政見不合,就躲出去隱居了。孟獲帶著三弟孟優造反,結果一路損兵折將,最後讓諸葛亮七擒七縱,從此畏威懷德,發誓永遠不反。
諸葛亮
正史裡,孟獲究竟存不存在?
「不存在」的理由:
1.《三國志》沒有記載。
2.圍繞他的故事不符合邏輯。
《出師表》裡面說諸葛亮當年秋天的時候就北伐了。短短的幾個月時間,最少打了七回戰役。時間上有點說不過去。
「存在」的理由:
1.《漢晉春秋》、《華陽國志》、《襄陽記》記載有這個人。
2.記載的關於孟獲的事件有誤,不代表孟獲這個人沒有。
3.孟獲本人也可以是當地豪強的漢族,也可以是漢、彝通婚的混血兒。
傾向後者的原因:
1.《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跟諸葛亮有點私仇,關於諸葛亮的記載可能有失偏頗。
2.「五月渡瀘,深入不毛」未必是說諸葛亮北伐的當年五月。而且《漢晉春秋》這些書的可信度相對還算高。
被諸葛亮「七擒七縱」的男人
根據《漢晉春秋》的記載,大概劉備死之後,四川南部的一些舊勢力官員趁機造反,孟獲帶著自己的人幫忙。諸葛亮聽說之後就帶兵鎮壓。
期間他聽說了有孟獲這個人,說他在當地很受歡迎。所以諸葛亮就想把他拉攏過來。於是就抓了他七回,放了他七回。後來他投降以後,諸葛亮把他帶回朝中,封為御史中丞。
鮮卑王軻比能:有勇有謀的三國猛將
《三國演義》裡的另一支隊伍:西羌
代表人物:羌王徹裡吉,越吉元帥,雅丹丞相,迷當大王、羌王軻比能。
小說中尷尬的出場
劉備死以後,曹魏那邊糾集了五路人馬一起攻打蜀漢政權。其中有一路就是羌王軻比能。諸葛亮派馬超帶兵迎戰。
(馬超:被羌人稱為「神威天將軍」)
馬超
軻比能一看對手是馬超,二話不說,掉頭就跑。然而這一切都是在敘述故事的時候說的。換句話說,他連個正式的臉面都沒露。西羌裡面,戲份最少的就是他。
從「小領導」蛻變成「大人物」
更正:
軻比能不是西羌人,他是鮮卑人。主要的活動範圍是在蒙古大草原上。
軻比能的遊戲形象
《三國志》記載「軻比能本小種鮮卑,以勇健,斷法平端,不貪財物,眾推以為大人。」
軻比能少年之時就挺有領導才幹的。為人勇敢,執法又公平,所以很快他就從一個小部落的領導變成的統帥一方的大人物。
另外這個人學習能力挺強。東漢末年,狼煙四起,亂兵紛紛。不少漢人家破人亡,有很多逃到他那裡的。他把這些人組織起來,讓自己的人跟這些人學手藝,隊伍的實力又擴大了。
雄心勃勃,擴張鮮卑勢力
實力強大之後,軻比能選擇跟中原漢王朝搞好關係。不但通過漢朝的官員向漢朝進貢,還帶著人跟著曹操的大將一起去作戰。直到公元222年,兩方關係急轉直下。
曹操
在這一年,軻比能帶兵攻打與他同屬鮮卑族的東部的首領素利。素利一看幹不過軻比能就向曹魏求救。
曹魏派田豫出兵,用了幾番疑兵之計,吸引住軻比能的注意力,然後自己率領騎兵主力在後邊夾擊軻比能。使得軻比能大敗而走。
田豫的遊戲形象
軻比能得到喘息的機會之後,實力進一步強大。史書上說「比能眾遂強盛,控弦十餘萬騎。」在太和二年,出兵把老對手田豫圍了七天。後來是有人說情,田豫才倖免於難。
事業頂峰遭刺殺,一下回到解放前
青龍元年,軻比能勢力到達頂峰,連殺魏國大將。還招降了以前他們鮮卑內部的老對手。兩年以後,他被刺客刺殺,位子由他的弟弟繼承,鮮卑又開始四分五裂。
番王沙摩柯:一出場就送了人頭
《三國演義》裡面排位第三的小集團:五溪蠻。
代表人物:沙摩柯
沙摩柯出場的時候是在劉備稱帝之後,為兩個弟弟報仇,出兵伐吳。伐吳的大軍之中就有沙摩柯帶的隊伍。
出場:「面如噀血,碧眼突出」。
一戰成名:一箭就射死了東吳大將甘寧甘興霸。
隨後劉備兵敗,他也死於亂軍之中。
沙摩柯想像圖
「我是劉備花錢僱的打手」
沙摩柯是劉備花錢僱來的。他屬於是有史料可考的老一輩僱傭兵首領。《三國志·先主傳》記載劉備「遣侍中馬良安慰五溪蠻夷,鹹相率響應。」
五溪蠻又叫武陵蠻。在今天湘西地區和周邊各省交界。沙摩柯就是這些部落的代表人物。
沙摩柯在正史上就一條記載。《三國志·陸遜傳》記載陸遜率領兵馬「斬張南、馮習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餘營。」
猜測的也好,正史記載也罷。從司馬遷寫《史記》開始,寫書也好,做遊戲也罷,都需要咱們細細琢磨,多方查查史料,才能還原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