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俗語說,「好漢難敵三泡稀,拉的人虛脫」。日常生活由吃喝拉撒構成,當然大便對我們的日常生活也非常重要。
隨著生活條件的提升,吃的東西越來越豐盛,導致了很多的問題,腸胃也會出現問題。
比如有的人飽受便秘的痛苦,好幾天才上一次大便,有時甚至10幾天沒有大便,想拉卻拉不出來,想想是多麼痛苦的事情。
但是另外一群朋友正好相反,經常拉肚子,每天可能會大便四五次,有時甚至更多。不管是便秘還是腹瀉,都不正常,都會讓人遭受痛苦。
正常大便應該是什麼樣?
正常情況下一天應該幾次大便合適?按照教科書中指出的,成年人一天1--2次大便或者每2天一次大便,都是正常的。但由於可能每個人飲食不同,加上其他的影響因素,可能每天大便的次數也不固定。所以其實一天幾次大便合適,也沒有固定的標準答案。
要是每天吃的蔬菜水果比較多,粗糧也攝入的多,加上膳食纖維等,那就可以一天有兩三次大便了。一般一周大便次數不少於3次的話都是正常的。
除了關心排便的次數外,還應關注大便是不是成形,大便的顏色是不是正常,還有在排便的時候廢不廢勁等,這些都關係著大便是否正常。
正常的大便應該是黃色或者黃褐色,像香蕉一樣的長條形的軟便。如果大便的顏色發黑,則有可能是大便帶血,不管是鮮血還是暗紅色的血液,都不正常,說明消化道有出血的情況。如果大便很稀不成形,水分多,說明可能是腹瀉。如果大便幹硬,像羊糞球一樣,有可能是便秘。
正常人排便都是很順暢,如果有人上廁所大便時間很長,大便很費勁,又乾燥,導致排便困難,這樣也是不正常的現象,不過偶爾一次也沒有關係,時間長了便秘就會引起其他的疾病,比如痔瘡等。
長期大便不成形?或是這5個原因在搗鬼,早知道早預防!
飲食不潔
如果飲食不注意衛生,吃進去的食物不乾淨的話,就會導致大腸桿菌或者沙門菌,志賀氏菌這些病菌的感染,這樣就會引起腹瀉,就會導致大便不成形,而且經常拉稀。所以,吃進嘴裡的東西一定要保證乾淨衛生。
腸炎
如果患有胃腸道疾病,也會影響到大便。腸胃功能本來就弱的人,患了胃腸道疾病肯定會出現腹瀉。很多人濫用藥物就會引起腸炎,或者病菌感染導致腸炎,都會導致大便不成形。
消化不良
很多人飲食沒有規律,或者進食過多,吃了太多不好消化的食物,或者由於胃動力不足,導致食物在胃裡滯留,這樣也會引起大便不成形,並且大便的次數也會增多,所以就出現了拉稀的症狀。
胃腸道功能紊亂
胃腸道功能紊亂可以導致每天有3--5次的大便,還有人可以達到十多次。很多因素都會導致胃腸道功能紊亂,比如精神心理因素,食物因素,遺傳因素,幽門螺桿菌感染都會造成。所以這類人日常要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並且要少吃產氣的食物。
便秘導致
大便不成形和便秘也是有關係的。便秘的人在排便的時候非常的費勁,所以有人就會出現不成形的大便。
這樣的話,首先應該解決便秘,便秘好了,大便不成形的問題也隨著解決了。所以,對於便秘的人,平時多吃一些富含粗纖維的食物,多運動,多吃蔬菜水果。
大便好不好也是身體健康的一個標準,及時了解大便不成形的這些原因,做好預防,並且可以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