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者之歌2》:向真向善向美才是正確的人生態度

2020-12-22 夢幻聞書香

推動我寫作的力量,就是為了在平凡且重複的生活中尋找不一樣的奇妙經歷——只有在筆下,我才感覺自己的世界會變得奇異又有趣,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狷狂

天地混沌,生命初開,生命究竟是如何起源的,這一直是科學家努力研究的課題。如果有一種天賦,人類通過一支筆、一管墨、一張紙、一段文字、一池水就能造就各式各樣的人,這將會是一個怎樣精彩紛呈的世界呢?

《造物者之歌2》就是這樣一部神奇的小說,它是作者狷狂的第二部長篇小說,於2013年開始構思,花費六年時間,十易其稿,寫完第一部。這裡是一個造物者的異世界,用文字便可以創造奇特的生命,走進全新的幻想紀元,就可以見證天生異能的神奇物種和不甘命運的誓死反抗。

作者狷狂是一位80後年輕媽媽,上學時曾深深迷戀《哈利·波特》,即使手頭拮据,依然買下了全冊,自此開啟了科幻謎之路。狷狂曾說:因為一個突然萌生的想法:"如果我生活在一個非正常世界裡,我最可能擁有的異能是什麼?"於是,狷狂開始了《造物者之歌》的創作。

書中,既有光怪陸離的場景讓人應接不暇,也有深藏水底的暗流湧動使人驚奇。著名科幻作家陳楸帆評價這本書,"腦洞大開的新奇設定,通俗流暢的故事體驗,對未來世界的設想讓人細思極恐,一部非常特別的國產幻想小說"。幻想文學作家騎桶人也表示了肯定:"東方的幻想作品大多聚焦古代神話、仙俠題材,《造物者之歌》在傳統之上推陳出新,結合了科幻的人工智慧,對創作手法、小眾思想的探討很有社會意義,有一種別樣新奇的幻想風味。"

以下,我將從初心、興趣、局限三個角度來分析從中得到的收穫。每個人都有可能不斷面臨新的環境,新的挑戰,如何應對自如,如何保持長久的熱情,如何走出自我局限……相信每個人都會從中有所收穫。

1.面對紛擾、五彩繽紛的世界,你可曾記得初心?

古語有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若問初心是什麼,那就是你做某件事最初的初衷,最初的原因。

《造物者之歌2》中有兩種人,原人和紙人。原人可以寫造紙人,也就是說,紙人是由原人創造的。寫造紙人除了必備的工具:魂筆、點睛、誕生紙、孕生水之外,真正的精髓在於寫造,也就是紙人的靈魂。

原人能夠寫造紙人,可紙人並不是低等生物,可以任人宰割。原人即使是紙人的創造者,也不能隨便剝奪紙人的權利,紙人也是一個個活潑潑的生命,他們有血有肉,有獨立的自我意識和行為能力。

原人和紙人在這個幻想紀元的世界中,應該如何相處呢?我們不斷地在書中尋找真正的答案。

然而對我來說,最大收穫則來自漁民大叔送給簡墨的人生格言。

簡墨因學校突出表現,獲得去碧海長瓊三周的通行時限。碧海長瓊的居民全部是紙人,簡墨來到這個陌生的地方,不知道哪裡可以兌換錢幣,單純的他就按照閱讀器小說中了解到的信息,把行李當了,換了米麵油鹽,找了一戶人家借住,並且每天出海半日幫房東打魚,來抵扣房錢。

簡墨的同學都是按照規矩去蓬壺所兌換。簡墨和同學不同,他的目的性不像同學。同學去的目的很明確,獲得獎勵,而簡墨只是當成一次體驗的機會,就是這樣的心態,使他獲得了別人眼饞的赤紅色珊瑚珠。

而漁民大叔的一段話更讓人豁然開朗:

"做神仙就是每天能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每天出海打魚,賺錢給老婆孩子買吃的穿的,全家人一起開開心心……想要過神仙的日子,先要學會做人的日子,如果不知道作為一個人,不知道怎樣的日子才叫快活,那又怎麼可能做個快活的人呢?"

在生活中,我們不斷地進取,對自己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孩子的要求越來越高,沒有人不想追求自己的理想,可是在追逐的過程中,很多人逐漸沉迷於用以達成夢想的各種手段,而忘卻了理想本身,甚至做出與之背道而馳的事情。

孔子說"居之無倦,行之以忠"。這句話不僅是封建時期的為官之道,也是當今社會我們應當有的工作態度,不論為人,還是處事,均應當"在其位,謀其政,不懈怠"。

只有忠誠於自己的初心,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終有一天,我們會發現,拋開一切世俗的附加,一直堅守信念和本心,那才是最為珍貴的,它存在於向善、向美、向真的追求之中。

縱然負重前行,勿忘初心。

2.只有讓興趣與愛好相輔相成,才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因斯坦

簡墨曾在陳元參賽前,仔細觀察過他,他問陳元:

你最大的愛好是什麼?電腦編程吧"陳元想了想。

陳元比賽結束後,別人都誤以為他是超常發揮時,陳元說:

不是超常發揮,我的愛好是編程,所以我把編程時的專注和興奮帶入寫造中。雖然不能完全比擬真正編程時的程度,但就是這樣,我的紙人等級增加了兩級。

簡墨曾一直懷疑自己的魂力波動,之所以能恢復正常,是因為在碧海長瓊那段在房間裡筆耕不不輟的日子。寫作能夠恢復他的造紙天賦,但能不能提高別人的造紙天賦,這不好說。簡墨自己寫作的時候是更大程度是出於個人愛好,所以,魂力波動恢復的關鍵,到底是寫文,還是寫文帶來的愉悅情緒?簡墨也不得而知。

當你全力以赴找到自己興趣愛好的時候,才有可能做出最大的貢獻。

也就是說,當我們把興趣愛好和事業結合起來時,有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愛好是在興趣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人愛好的事物必定是他感興趣的事物。

曹雪芹寫《紅樓夢》用了10年,孔尚任寫《桃花扇》用了15年, 司馬遷寫《史記》,用了18年,李時珍寫《本草綱目》用了30餘年,歌德寫《浮士德》花了64年,這些偉大的人物正是由於他們對所做的這些事有著長久的、穩定的興趣,才完成了這些巨著。這些巨著,哪一個不是該領域的"萬裡長城"?

有心理研究表明,當人們從事自己喜愛的職業時,他的心情必然是愉快的,態度也是積極的,並且有可能在他所喜愛的領域裡發揮出最大的才能,進一步創造更大的價值。

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在從事著"枯燥而繁重"的工作,並在工作中苦不堪言,此時,我們最應該做的,是尋找到工作中的興趣,刻苦鑽研,然後把興趣發展成愛好,最後才能取得比一般人突出的成績。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培養興趣,可以從以下三方面來著手:

首先, 作為有孩子的父母,應該以身作則,創造一種有愛的,利於培養興趣愛好的家庭環境。比如:古典文化的引導,父母要經常翻看並講解此類書籍,引起孩子興趣;書籍需要多元化,體育、競技、社會、科學……在沒有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是什麼時,先培養和觀察;運用學到的知識,增加和孩子的互動等等。

其次,鼓勵孩子的好奇心,並加以引導。孩子所有的行為及認知興趣都與求知慾有關,知識可以喚起孩子的好奇心和求助欲,鼓勵孩子多問"為什麼",幫助孩子建立起對知識的渴望,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以後的學習生活。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作為父母的我們尤其要有求知慾。我們常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在孩子學習時,家長自己放任自流,很快就,慢慢地脫離社會,和孩子的距離越來越遠,這時候,還能有什麼資格來挖掘還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呢?

興趣和愛好不能決定一個人是否成功,但在人的成長過程中作用巨大,如果我們和孩子在學習工作中都能尋找到興趣愛好,相信一定會對生活充滿希望。

3.突破認知局限,需要認清這五點。

簡墨在和紙人簡要討論,事情該怎麼做,是退縮還是前行,簡墨給了我們很好地答案。

"烏雲那麼多,那麼厚,其實這顆星它也不知道,自己從那麼遙遠的地方投來的光,到底能不能讓我們看到,可如果它不先走出這一步,我們便永遠不可能知道星光是怎樣的,對不對?"

這段話像極了我們的人生。我們能夠看到珠穆朗瑪峰那麼高,如果我們停下腳步,畏懼困難,可能到現在,還沒有人能夠登上珠穆朗瑪峰;我們看到生活中的重重困難,想要做一件事情,首先會被面前的障礙攔住,甚至退縮。就像簡墨和簡要,面臨著種種困難,面臨著連蘊的仇敵,六階殺手的背後使者,還有許多不知道的敵人。

簡墨對簡要說"以我們現在的能力要做到這件事情很難,可是它已經擺在我面前了,我無法視而不見,我相信你也不能。或許我們能做的只是杯水車薪,最終無濟於事,但就像這顆星星,或許我們會成功呢?"

面對困難不逃避,積極面對就是我們正確的人生態度,事實也證明,簡墨發現,無數想要以紙人統治世界的丁一重、蘇塘、譚長秋等這些人,用了無數的手段,把握著紙人的生存狀況,甚至用器官移植來挽救原人的生命,簡默在和他們做鬥爭之前,也意識到了困難重重,但是他依然沒有放棄,他相信正義終將戰勝邪惡,這歸功於簡墨打破了自己的認知思維,走出了畫地為牢的境地。

有時,我們的認知思維,不過就是畫地為牢。

牢籠是我們自己畫的,每個人都曾經蹲在自我認知的牢籠裡,不願出來,因為出來,意味著挑戰,意味著不確定性,意味著脫離舒適區……

哪些因素是制約認知思維的呢?有以下五點:

①經驗:我們把經驗視為是好事,有時確實是,但是,但我們舊有的經驗不在試適用時,想到的不是突破,而是求助於神靈。

②習慣:思考是習慣的延續,習慣久而久之就變成了行動。如果習慣好,那麼思考也是正確的;如果習慣不好,那麼思考也是錯誤的,會一步步把我們帶入誤區。

③本能:本能就是本性使然,本性如此。本能就發生在隨手之間。本能才是操控人生的最大力量,阻止我們認識新生事物。

④主觀願望:我們需要釐清內心願望與現實之間的關係,每個人都想擁有美好的未來,可光想是沒用的,需要付諸行動,才能促進主觀願望的達成。

⑤固化的成見:認知思維的牢籠,總是先有觀念在根據觀念,解釋當前發生的時間。正如孔子的弟子子貢所言"君子惡居下流",如果某人處處招人討厭,那麼,肯定的,別人就會對他做出不利於他的解讀。

只有不斷地更新認知,打破認知思維的牢籠,我們才有幾乎鑽出牢籠,重見天日。無論是經驗、習慣、本能、主觀願望還是成見,如果被認知思維佔據,就無法改變,也就沒有了機會重新出發。

所以,只有突破認知思維,經驗會更加有價值;習慣會被修正為好習慣;本能則更加清楚明朗;願望不會與現實混淆一談;成見的新舊更替,帶領我們認知更寬廣的世界。

人生永遠無法重來,苦,才是生活;累,才是工作;變,才是命運;忍,才是歷練,容,才是智慧;靜,才是修養;舍,才會得到,做,才會擁有。當我們不能改變現有的環境時,就讓我們改變自己的心態,戰勝自己,戰勝困難,人生才能更加精彩。

相關焦點

  • 《造物者之歌2》——欲修仙道,先修人道
    大概是因為我最近看的這本幻想類小說:《造物者之歌2》。幻想類小說與童話有很大的不同,童話顧名思義是以兒童語言和視角來寫作的書籍,而幻想類小說則是充分依靠了想像,發揮成人的廣闊思維空間,有曲折離奇的情節,和豐富的情感內容,它包含的寓意也更加深刻。
  • 《造物者之歌》走紅 幻想類型崛起成市場熱門
    奇幻小說《造物者之歌》一經上市,在噹噹小說新書排行榜上就和國外的經典奇幻《冰與火之歌》、《魔戒》、《陰陽師》等一起名列前十,在京東小說新書榜國產幻想類型中則排名第二,僅次於江南的《九州·縹緲錄》,電子書也進入了亞馬遜奇幻類新品排行榜TOP20。該書不僅獲得市場認可,在豆瓣評分上更是高達8.3分。豆瓣讀者布藍默默評價說:「今年看過的最優秀的一本幻想小說了,布局大氣,腦洞給力」。
  • 適度包容才是正確的人生態度
    就像「麥子熟了,自然會低頭」一樣,當你成長到一定階段,對他人的表現予以適度包容,也是一種成熟的人生態度。父母或者老一輩人,或者不同階層的人,他們的觀點並不是不正確,在他們所處的世界中,他們所秉持的理論和行為也是正確的,但你不必苟同。因為只有不苟同,你才能活出自己的人生。
  • 《造物者之歌》中原人與紙人,是對立,是融合,亦或有第三條路?
    1、《造物者之歌》創建了一個原人與紙人的龐大世界,這個設定讓人眼前一亮,十分有吸引力。在閱讀的時候,感覺有點類似於人類創造人工智慧,與方想的《卡徒》用筆和紙來製造卡片武器這兩種設定的結合體,還是極有想像力的。
  • 弘揚優秀詩詞文化 培育向上向善向美好風尚
    通過誦讀和品析詩詞,在潛移默化中培養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健康向上的人格,培育向上向善向美好風尚,不斷提升道德品行。繼承和發揚優秀詩詞文化,提高個人文化素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進中華優秀文化認同,更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來源:巴中日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人生從容,一路向暖
    人生重在經歷,不管是好的、順心的、幸福的經歷,還是壞的、不順心的、困難的經歷都可以算得上是我們人生的財富。面對人生的這些經歷,我們自己的態度才是最重要的,一個從容的豁達的態度,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人生裡的大多數問題。而且,那些被解決的問題都會成為我們寶貴的經驗,指導我們今後的人生。
  • 這才是經營婚姻的正確態度
    這才是經營婚姻的正確態度文 | Jenny喬
  • 正確對待金錢的態度,決定了你幸福的人生
    NO.2 建立一個自動管理金錢的機制,以便於我們不需要談錢。夫妻雙方不應該讓錢變成關注的中心,也就是不要太多地去關心錢。怎樣處理錢,哪些事情怎樣付帳,需要用共同的理財觀,達成一個理財共識。什麼樣的婚姻關係可以減少考慮錢呢?
  • 《昨日之歌》——一部令人憂鬱的青春向佳作
    《昨日之歌》大家好,這裡是小愈動漫社,最近出現一部的青春向新番——《昨日之歌》,本部動畫改編自《昨日之歌》在製作上採用了仿鉛筆畫的粗細不均且不連續的線條,雖然同季還有一部《聽著這電波》也不約而同地採用了仿鉛筆畫的線條,但是相對的線條更纖細、均勻、連續,所以效果也不太一樣,這樣的做法確實很適合《昨日之歌》的氛圍——不安定感。
  • 《昨日之歌》動畫的細膩,可以讓你懷疑自己的人生
    嗯,要說什麼呢,首先是本片給我的最大感觸,不是胃疼也不是貴圈真亂,而是人生和成長。要說胃疼的話,因為我看過太多胃疼番了,比起白色相簿二來這還差的遠了,比起justbecause和風平浪靜的明天來說,都遠遠不如。
  • 乙女向動漫神作,《歌之王子殿下》入圍,迷戀上這部兄妹禁斷劇
    哈嘍,大家好,動漫裡面有很多後宮之作,自然也有很多的逆後宮之作,女主總是被一大群帥哥圍繞,今天就來給大家推薦幾部乙女向的動漫,也就是逆後宮,都是超級好的動漫,其中《歌之王子殿下》簡直是小編的最愛!廢話不多說,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都有什麼吧!
  • 向模範學習 向先進看齊
    愛崗敬業、爭創一流是一種人生態度,是優良的民族精神。廣大勞動者要主動向勞模和先進學習,牢固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切實增強爭創一流的意識,勤勤懇懇、腳踏實地做好地本職工作,在對標先進中奮勇爭先,爭創一流。  學習艱苦奮鬥、勇於創新的偉大精神。艱苦奮鬥是一種能量,勇於創新是一種思路。
  • 向造物者致敬!來自梵克雅寶的「黃金之手」
    說到「黃金之手」(Mains d』Or),一個多世紀以來,法國高級珠寶世家梵克雅寶(Van Cleef & Arpels)的每一件作品之美都是「黃金之手」(Mains d』Or)花費無數心思、時間,對傳統工藝的傳承與演繹。
  • ​2020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廣西)暨區直機關青年先進典型...
    自治區檢察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陳潔英致辭隨後,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自治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熊濱,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廣西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裝備製造工段長謝評周,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玉林市博白縣思元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總經理李春燕
  • 《青春鬥》:向真的「三任男友」,每一個都是一次人生轉折
    向真的」三任男友「,每一個都代表了她人生的一個階段和狀態,每一個都是是她經歷的一次人生轉折。徐洋飾演的趙聰是向真生命中的一個完美初戀,他對向真寵溺包容,做人做事有尺度有分寸,學業優秀籃球健將,簡直就是大學校園裡的完美男神。然而因為家裡捲入集資詐騙案,趙聰選擇了與向真斷交。雖然向真無法割捨這段初戀,但是趙聰的堅決態度徹底冷卻了她複合的心。
  • 向陽向善,一生心安
    一心向善,最終善也會向著你。人一生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種下善因,必然會結出善果;種下惡因,一定會遭到報應。那份報應不僅是天道輪迴,更是人事的法則。我們每個人都要有向善之心,不僅在於上天有好生之德,更是因為,人心向善,生活才會更加美好。
  • 昨日之歌:他們的生活裡,有49%在凝視過往,有51%在向未來張望
    我和往常一樣在這個安逸的周末打開手機準備追番,首頁赫然寫著《昨日之歌》—完結。我不站任何CP,但是看到動畫最後一集的走向,總是有些意難平。那麼就借著這個機會,給大家介紹一下剛完結的四月新番漫改動畫《昨日之歌》。
  • 《青春鬥》收官,香蔥cp遺憾收場,最後陪在向真身邊的是他
    就在4月12日晚,《青春鬥》收官,天不怕地不怕坦率的向真,高冷但對朋友真誠的錢貝貝,認真學習努力工作的人生贏家丁蘭,起點低卻最是努力的于慧,在意感情幾經波折最後成長的晉小妮,她們就像是正在青春裡拼搏奮鬥的我們的縮影。跟著她們的故事我們也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成長了。
  • 餘華《活著》中6句經典語錄,透露正確人生態度,越早明白越好
    有人說:「如果你已經體會過命運的無常,就一定要讀讀餘華的《活著》,因為這本書裡句詞之間,藏著對待人生的正確態度」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體會《活著》中6句最為經典的語錄,來悟出正確的人生態度吧!這些《活著》中的人生態度,請你一定牢記,對你的人生會有很大的幫助。《活著》這本書通過一位中國農民的苦難生活,再現了在困境中求生的理念,展現了生命的頑強與樂觀。
  • 動漫向:為愛輪迴的失落之歌——溫柔而殘酷的《LOST SONG》
    小琳還是使用了治癒之歌的力量,並且被巴茨拉將軍知道了。那天之後。小琳的人生就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爺爺和姐姐被殺,村子被毀,她只能和堆一的弟弟阿爾四處流浪。一歌完畢,熊熊大火燃起,在烈火中響起了亨利的慘叫,菲妮絲才知道自己親手燒死了還活著的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