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決戰脫貧攻堅、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為了展現黨建引領在脫貧攻堅和決勝全面小康工作中「第一抓手」和「紅色引擎」的重要作用,將黨建工作經驗和優秀工作法傳播開來,促進基層黨組織開創工作新局面,「黨建引領助脫貧 黨旗飄揚小康路」主題徵稿活動於9月14日起在全省推開。活動由中共山東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山東廣播電視臺聯合主辦,中共山東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黨的建設教研部、研究室,以及山東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資訊中心、山東廣播電視臺《共產黨員》編輯部承辦,閃電新聞黨建頻道、齊魯網黨建頻道開通徵稿網絡專題,即日起至11月30日接受投稿,並對符合要求的徵稿進行刊發展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思想教育和理論武裝,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務,是保證全黨步調一致的前提。今年以來,莒縣長嶺鎮黨委牢牢抓住思想教育這個根本,充分發揮基層黨校錘鍊黨性、提高素質的「熔爐」作用,制定出臺實施方案,明確活動形式和載體,探索開展「四講教育」進黨校系列活動,因時因地因需規範黨課內容,豐富基層黨校黨課形式,不斷擴大黨員教育覆蓋面,打通黨員幹部培訓「最後一公裡」,在全鎮形成「黨員領導幹部帶頭講黨課、普通黨員人人講黨課」的良好氛圍。
一、「正」:黨委書記上黨課,增強思想引領力,以黨的創新理論正導向,為黨員幹部「補鈣壯骨」。面對日益複雜的基層工作形勢和工作任務,一些黨員幹部往往忽視日常理論學習,工作中習慣於用老方式應對新問題,致使工作推進力度不夠。為此,鎮黨委書記分別針對農村黨員幹部、部門站所負責人以及青年幹部3類群體,重點從工作作風、工作方法等方面講黨課4堂,黨員輪訓1700人次,進一步端正黨員幹部政治導向,強化基層黨組織踐行黨的宗旨理念。一是給農村支部書記講黨課。在上黨課前,黨委書記先進村「摸家底、聽民聲」,結合各村實際及當前重點工作推進確定黨課內容,理論聯繫實際體現「原味」,生動鄉語講出「土味」,直戳痛點改作風突出「辣味」,讓接受黨課教育的過程真正變成砥礪黨性的過程。二是給部門站所講黨課。今年的基層工作頭緒眾多,耕地保護工作、脫貧攻堅、戶戶通工程、農村公廁等工作業務性強、工作標準高,相關站所部門的業務指導水平直接關係到工作落實的成效。對此,黨委書記從上級政策、工作落實等方面對部門站所提出了要求,強調了加強調研工作、理論聯繫實際的重要性,並為下步如何到村開展工作提出了建議。三是給青年幹部講黨課。針對青年幹部群體,黨委書記著重從如何保持務實的工作作風、如何快速掌握基層工作方式方法、如何發揚擔當作為精神等角度入手,鼓勵青年幹部要隨時保持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把投身事業的滿腔熱血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實際成效。通過黨委書記上黨課,喚醒了廣大黨員幹部隊伍的擔當意識和責任意識,全鎮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熱情空前高漲,全鎮42個村戶戶通硬化鋪裝28萬平方米,全部完成任務並通過驗收,村史館積極籌建14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得到省檢查組高度肯定,爭創為省級衛生鄉鎮,「創業長嶺」的奮進「神筆」正將鄉村振興的藍圖一步一步變為現實。
二、「實」:部門站所政策講壇,增強政策執行力,助推重點工作落地落實,讓理論成果變成實踐工作「指路燈」。為進一步營造濃厚的鎮村幹部學習氛圍,促使大家積累業務知識,克服本領恐慌,更好地提升履職能力,我鎮探索開展部門站所政策講壇活動,邀請相關站所長、部門業務骨幹,採取多種多樣的授課方式,從實際工作入手,堅持「貼著骨頭下刀」,激發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熱情,攻堅克難,助推全鎮重點工作又好又快向前推動。一是「會上集中講」。由鎮宣傳辦、組織辦負責牽頭,根據全鎮重點工作安排制定詳細的授課計劃,相關部門站所提前準備,對涉及本部門的業務及政策進行解讀,同時深入重點、難點村開展調研,摸排工作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在每周一例會上進行詳細說明,提出解決對策。二是「田間地頭講」。針對部分難點村的工作推進,部門站所直接把課堂搬到田間地頭,現場和村幹部進行面對面講解,堅持「量體裁衣」,解決實際問題。通過這種「實景式」的授課方式,不僅提高村幹部工作的主動性,倒逼業務部門必須「打鐵還需自身硬」,提高政策理論水平,確保各項政策精準落實,大大提高美麗鄉村建設檔次。今年,我鎮多項工作均走在了全縣前列,清理耕地樹木5000餘畝,道路大中修10公裡以上,建設完成五洙路5萬平方米,主路全線貫通,先後4次承接全市現場觀摩活動,各項工作得到上級部門以及廣大居民群眾的認可。
三、「活」:創業先鋒講壇,增強發展競爭力,學習交流與創新發展相結合,激活思想「動力源」。我鎮村莊發展水平差異比較明顯,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帶頭人的作用。開展創業先鋒講壇,結合到煙臺、臨沂、濟寧、青島、日照東港區、嵐山區等地外出學習美麗鄉村建設和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相關工作,以及每季度觀摩學習,讓支部書記走上臺前講心得、述經驗、作表態,改變以往各村「閉門造車」的工作習慣,破除傳統思想束縛,著力打造一支年富力強、擔當作為、群眾滿意的農村「帶頭人」隊伍,為明年社區「兩委」換屆平穩順利開展和全面實現農村社區「兩委」換屆「一肩挑」奠定堅實基礎。一是典型帶動。讓黨支部班子凝聚力強、幹事創業勁頭足、發展變化大的村黨支部書記上臺發言,以切身實踐經驗說服其他村克服畏難心理,同時激發他們幹事創業的激情和熱情。二是社區聯動。以往社區之間開展工作相對獨立,有比較但交流合作少,好的經驗做法得不到有效推廣。依託創業先鋒講壇平臺,搭建起社區聯動工作機制,增加社區互相學習機會,在觀摩交流中互相借鑑、共同提升,大大提高了全鎮開展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三是村村互動。通過創業先鋒講壇平臺,建立「強村」幫「弱村」的發展機制,以「強村」的先進經驗幫助指導「弱村」發展,提升「弱村」的發展能力。各村之間交流互動的多了,有的村邀請先進村黨支部書記到本村現場指導,有的新任村黨支部書記主動找先進村老黨支部書記學習交流經驗,形成了村村互動的好局面。在五洙路拆遷中,田家村帶動開拓洙流等社區拆遷思路;橫溝社區各村自發到小嶺村學習發展理念;後小河村取經小嶺村美麗鄉村打造方式。創業先鋒講壇既在重點工作中帶動黨員幹部「學有目標、趕有榜樣」,還引導各村黨員幹部學習幹事創業先進經驗,盤活村莊資源,探索發展本村特色產業,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今年以來,全鎮新創建省級美麗鄉村1處,市級美麗鄉村9處,先後成立16家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直接帶動500餘人在家門口就業,每村村集體經濟增收2-10萬元。
四、「真」:百姓大講堂增強真情感染力,引導全民向上向善,唱好「眾人戲」。思想教育的感召力在於一個「真」字,用真理服人、用真實動人、用真情感人,把「大道理」變成身邊事,讓教育更加有力量。一是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相結合。以每周例會、各種大會和專題宣講會為依託,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宣講活動,邀請市縣宣講團、「3+10」類群體優秀代表、道德模範、專業技術人才到我鎮開展宣講活動,將社會正能量傳播到群眾身邊。先後邀請抗疫模範企業家楊書範、全國模範教師張愛香、山師大教授曲延春到我鎮黨校開展宣講活動。二是與議事學習日、主題黨日相結合。利用各村議事學習日、主題黨日等活動,將理論宣講的「觸角」延伸至田間地頭,宣講內容涵蓋現代農業科技、模範榜樣引領、日常工作經驗等,關係到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用真情聚焦全民共同參與鄉村治理的目標。三是與入戶走訪相結合。以「3+10」分片聯戶機制為依託,充分發揮「3+10」類人群「宣傳員」優勢,開展集中走訪3次,近3000人次志願者參與走訪宣傳,將百姓大講堂真正搬到家門口、庭院裡、客廳中。同時,結合人口普查、脫貧攻堅遍訪核查等工作,將理論政策宣傳送入「尋常百姓家」。百姓大講堂助力全鎮一盤棋的局面逐漸形成,以黨員模範帶動群眾,引導群眾從榜樣的感人事跡和高尚情懷中汲取強大精神動力,形成全民參與鄉村治理的良好社會氛圍,激發萬眾一心的創業熱情,凝聚起鄉村振興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