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嶺村位於莒縣長嶺鎮駐地北4.5公裡,東臨225省道,共有421戶,1163口人,黨員43名,耕地面積505畝。莒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開展以來,該村繼承深挖孝德文化資源,組織開展接地氣、冒熱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打響了「孝德小嶺」實踐品牌。
近年來,小嶺村建成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配套建設了學雷鋒廣場、孝德文化主題街、村史村訓主題長廊、文明幸福家園、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公園等系列宣傳教育陣地。2017年成立了第一支社區志願服務隊——孝老愛親志願服務隊,近兩年,社區又先後成立了學雷鋒志願者服務隊、黨員志願者服務隊、青年志願者服務隊、巾幗志願者服務隊、法律志願者服務隊、紅十字志願者服務隊和老兵志願者服務隊共8支志願服務隊伍,註冊志願者人數達到160人,佔社區常駐人口的20%。結合鎮黨委「3+10」類人群工作,建設志願服務一條街,志願服務常態化開展。
同時,延伸文明實踐體驗。深入貫徹鎮黨委「3+10」類人群參與鄉村治理工作模式,充分發動志願者人群,一方面結合鎮黨委重點工作集中開展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美麗庭院、愛國衛生運動宣傳、貧困戶清潔庭院助力脫貧攻堅等活動;另一方面,舉辦「我為父母祈福祿」、「親情菜園種幸福」、「新婚風尚我引領」等系列文明實踐體驗活動,在引導群眾參與實踐活動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接受道德洗禮、提升文明素養。成立悟能肉食品專業加工合作社,立足本村豬頭肉製作百年產業,積極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請和保護工作,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融入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以本村特色產業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在每月25日的「文明實踐日」,小嶺村固定開設「孝德講堂」,設置「唱一首孝德歌曲、看一部孝德短片、講一個孝德故事、分享一個孝德感悟」等環節。定期召開道德評議會,每月組織村民坐下來,評一評、議一議村裡的好人好事和不文明現象,曬一曬、學一學身邊的先進典型,對不孝順老人的子女採取有效的懲戒措施,並在全村進行宣傳教育。成立孝老愛親志願服務隊,每月到幸福院為老人剪頭髮、洗衣服、晾被褥、掃庭院、包餃子、演戲曲等。依託歷史悠久的關帝廟,於每年農曆三月十五組織開展「關帝廟會」與「非物質文化保護成果展演」,通過逛廟會、觀展演、聽講解,讓廣大村民充分感受莒文化魅力,享受文化惠民成果。充分利用三八婦女節、五四青年節、九九重陽節等重要節日節點,舉辦豐富多彩的孝德文化節、農民豐收節、健身競技比賽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其中,到今年重陽節為止,小嶺街「孝德節」已連續成功舉辦五屆,大大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此外,小嶺村還形成了日趨完備的孝老愛老體系。在長嶺鎮率先成立了村「親情寶」孝德基金理事會,在孝德基金募捐的第一天捐款金額就達到6萬多元,很多老人在現場大受感動,紛紛手寫「白條」放入捐款箱,激動地說:「年輕人孝敬我,我也要孝敬更大年紀的,白條你們先收著,我現在就回家拿錢來交上。」每逢春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節慶日,村集體免費為村內60歲以上的老人發放米、面、油、水果等。
當前,村集體出資建設了幸福院,集中供養村中老人,每戶配備一室三間,統一供水、電、暖氣、燃氣,實現了老有所養。持續開展移風易俗系列宣傳活動,完善村規民約,還通過宣傳順口溜、橫幅、牆繪等繪聲繪色的形式,倡導「孝老愛親、文明鄉風」的理念。村紅白理事第一時間上門服務,實現所有白事辦理不超24小時、費用不超4000元、統一不再「二次裝棺」,發力破陋習、揚新風。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慄晟皓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