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張豔芬 馮宙鋒 昨日,廣州市城市更新協會舉行掛牌儀式,目前已有113家企業「入會」,這意味著,廣州的城市更新工作「朋友圈」進一步擴大。會上,廣州珠江實業集團等3家國企共同發起設立規模2000億元的「廣州市城市更新暨產業轉型升級基金」,這項基金未來將服務於城市基建、租賃住房建設運營等與產業培育和集聚相關的項目。
廣州城市更新「朋友圈」擴大
今年7月,總規模2000億元的廣州城市更新基金成立,這個基金由本地市屬國企越秀集團聯合多家國企成立。這是廣州城市更新工作「朋友圈」拓展的重要一步。
昨日掛牌的「廣州城市更新協會」則將城市更新朋友圈進一步延展———除國企,不少民企也加入。會長單位是廣州珠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會長單位是廣州市城市建設開發有限公司(越秀地產),副會長單位則包括國企及民企在內共8家企業。所有會員加起來113家,涵蓋地產、評估、中介、設計、研究、金融、法律等多個行業。
關於協會未來的工作方向,廣州珠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洪偉在發言時提到,要組建專家庫和專業委員會,由在城市更新規劃報建、拆遷談判、策劃設計、財稅金融、法律實務、產業運營、歷史文化保護、公共關係等領域經驗豐富的專家、學者及專業機構組成。而且,還會建立城市更新的項目、資金、技術、人才等信息共享的資料庫。
關於城市更新專家庫,廣州市城市更新局局長楊承志在發言時提到,城市更新專家庫在城市更新、項目對接、招商、地價評估以及方案編制等方面向企業提供及時、準確的政策指引促進項目落地,「最後是要促進項目落地」,他強調。
設立基金聚焦產業培育和集聚
昨日,除了廣州市城市更新協會揭牌外,繼7月份成立規模為2000億元的「廣州城市更新基金」後,又一個與城市更新相關的基金設立———「廣州市城市更新暨產業轉型升級基金」,規模2000億元,由城市更新協會的會長單位廣州珠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及副會長單位廣州金控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太平保險集團下屬的太平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擬共同發起設立。
該基金有兩特點,一是發起人有央企參與,在資金籌措和資源整合方面更有優勢。另外,基金用途更偏向產業培育和聚集。具體而言,該基金募集的資金主要用於廣州市城市更新建設及產業轉型升級項目,涵蓋城市更新建設、產業轉型升級、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租賃住房建設運營以及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引入和聚集進行的產業孵化、產業併購、產業整合的投融資一體化服務。
楊承志發言時說,這是創新廣州城市更新建設的投融資體制,該項基金有望在幫助城市更新及產業轉型項目順利實施的同時,也為國有企業改造發展探索新的道路。
特寫
廣州市副市長葉牛平:做城市更新要有「境界」
昨日,廣州市副市長葉牛平談到城市更新工作時表示,做城市更新工作要有境界,不要流於「向存量要土地、多搞一點容積率」,否則,他建議現場的企業,「恐怕我建議你別搞」。
葉牛平引用了十九大報告中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說法。他說,「其實,城市更新這個話題之所以存在,恰恰是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現實寫照,廣州做發展的排頭兵,在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問題上,特別是城市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問題上,三舊改造恰恰是主要戰場。」
他提到珠江新城和老舊社區、城鄉結合部巨大的生活品質反差。「一方面珠江新城有現代化的大樓和家園,另一方面城鄉結合部、包括內街小巷和老舊社區是一種怎樣的景象?」
他說,「沒有更高的精神境界,我們認識不到推動城市更新改造我們這代人的責任有多大,也不知道老百姓對這種城市更新改造的需求和渴望有多大」,而解決辦法就是用實際行動去解決城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他一再強調,「今天的企業家們推動城市更新改造,不僅僅是集約節約用地的問題,不僅僅是向存量要土地的問題,而恰恰是要去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而在實操層面,葉牛平提了兩個建議,一方面,城市更新項目必須是產業園的運營項目,「而不僅僅是簡單的房地產開發項目,沒有產業的要素聚集到城市改造更新的項目,那是很難持續進行的」,他建議要多引入產業人才參與進來。
另一個建議則是,要幹一個一個實際的項目,以項目作為抓手,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來集聚政府審批、部門幫手、社會協同,才能真正改造一個成功一個,通過項目的實際運作來推動城市更新工作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