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火熱,哪些房企搶佔主賽道?

2020-12-24 新京報

作為城市更新的一部分,今年全國老舊小區計劃改造數量、預算投資金額均翻番。截至6月末,全國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59萬個,佔年度目標任務(3.9萬個)的40.4%。

中國房地產正處於從增量到存量市場的轉軌期,城市更新勢必成為新賽道,近5成百強房企涉足城市更新,行業加速集中,未來要麼出眾,要麼出局。想要分得一杯羹,必然要擇機進入。曾經偏安一隅的本土房企,以及憑藉國資背景在棚改、舊改市場馳騁的房企,也開始在全國範圍尋求舊改項目。

全國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59萬個

近日,從中央到地方,有關老舊小區改造的信息撲面而來。

7月29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網站發布信息顯示,6月份後,隨著全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施工黃金期,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進度明顯加快。根據各地上報情況匯總統計,截至6月末,全國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59萬個,佔年度目標任務(3.9萬個)的40.4%。其中,開工進展較快的地區有甘肅、河北、山東、上海、安徽;開工進展較慢的地區是吉林、四川、內蒙古、湖北及海南。

此前,為了加速推動老舊小區改造,7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

7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發改委固定資產投資司負責人劉世虎透露,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543億元,目前已經全部下達完畢,實現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翻番,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翻番」。

而在7月23日,在全國召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推進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署各地抓緊明確本地區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進一步摸清既有城鎮老舊小區底數,特別是摸清建成於2000年年底前的老舊小區的數量,建立項目儲備庫。

7月24日召開的房地產工作座談會也提到,要做好住房保障工作,因地制宜推進城鎮老舊小區和棚戶區改造。

眾所周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具有很強的帶動作用。除了本身產生的更新改造投資以外,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還會帶動行業上下遊多個產業發展,並且會帶動居民戶內改造、裝飾裝修、家電更新。由此,大規模老舊小區改造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重量級舊改項目頻頻落地

事實上,在政策的積極推動下,全國各地舊改項目不斷落地,其中不乏重量級項目。因此有多家房企參與舊改項目,收穫豐厚。

作為舊改的示範區域,廣州市提出今年推進100個以上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上半年,廣州已批舊村改造項目57個。其中,廣州增城、黃埔、番禺、南沙持續發力舊改,舊改從中心城區輻射到城市郊區。

增城作為廣州舊改規模最大的行政區,上半年舊改項目的投資金額三次被刷新。5月23日,升龍與珠江聯合獲得增城區長崗村改造項目,改造成本約為125億元。兩天後這一成本金額紀錄就被珠光中標的增城新塘白江村改造項目刷新,改造成本金額為138億元。6月,這一紀錄又被新世界發展斬獲的增城區荔城街夏街村舊改項目刷新,預期投資總額超200億元。

除廣州之外,深圳與東莞的舊改項目同樣引人關注。6月29日,深圳寶安區沙井大街片區140.14萬平方米的舊改項目金蠔小鎮規劃獲批。由華潤置地操盤,沙井大街片區內坐擁天后古廟等18處歷史風貌建築。據深圳當地媒體報導,該項目也是目前為止深圳規模最大、涉及權屬單位最多,且歷史風貌保護區範圍最大的更新單元項目。

今年以來,東莞舊改項目陸續公開「招婿」。截至目前,萬江已公示的舊改項目共二十幾個,中標房企包括萬科、光大、世紀城等。其中,7月30日,東莞5宗舊改項目引進了5位前期服務商,保利達中標了兩宗舊改項目,鴻榮源、恆榮實業、東莞樂富分別中標一宗項目。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以來,除了粵港澳大灣區外,房企在其他地區的布局也在加快。7月29日,中海與上海黃浦區籤訂合作框架協議,由中海地產對黃浦區建國東路67-71街坊歷史風貌保護及城市更新項目五幅土地進行開發建設。

據悉,黃浦區是上海舊區改造任務最重的區之一。建國東路舊改項目位於黃浦核心區域,佔地面積約14.7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0萬平方米,是黃浦最大的成片舊改區域。計劃整體開發周期約6年,預計將投入近600億元,這將是中海歷史上投資規模最大的項目。

而7月22日,瀋陽市人民政府與萬科籤約。萬科將在瀋陽投資中日產業園、中德產業園等5個項目,計劃總投資560億元,其中涵蓋城市舊改等多種業態。

近5成百強房企涉足城市更新

相比競爭激烈的招拍掛拿地方式,房企通過城市更新能以更低的地價獲取土地儲備,從而保證更高的利潤率。由此,城市更新就是一塊大蛋糕,成為房企新的利潤增長點。

據克而瑞研究中心顯示,百強上市房企中,約有47%的企業涉足了城市更新,其中TOP50上市房企的比例達到了61%。由於房企入局時間、資金投入和運營經驗等不同,行業規模差距較大。規模較大的房企已布局100多個項目,規模最小的只參與了1個項目。

克而瑞研究中心以城市更新總建築面積作為指標,將房企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房企參與城市更新部分的建築面積大於4000萬平方米,包括恆大、融創、佳兆業、富力等房企。

第二梯隊房企城市更新建築面積段為600萬-3000萬平方米,該梯隊的房企主要包括資金實力和強大的操盤運營能力兼備的國企;同時經驗豐富的區域民企也分得一杯羹。第三梯隊房企參與城市更新部分的建築面積小於600萬平方米,城市更新並非其主要業務,但仍把這作為一種有效的拿地方式。

整體上看,由於城市更新項目周期長、難度大、涉及多方利益等因素,具備較高的進入門檻。

值得一提的是,除大型房企外,部分活躍的小型房企也在積極參與城市更新業務,這些房企往往憑藉優勢片區或專長,以獲得差異化優勢。

此外,聯合開發也成為房企參與城市更新的主流形式之一。6月28日,富力和保利聯合體成為赤沙村舊改意向合作企業,實現雙贏。

與此同時,還有更多的房企為了今後在舊改方面合作籤署了框架協議。7月9日,越秀集團與東實集團籤訂合作協議,涉及產城協同、城市更新等諸多領域。7月20日,當代置業與大唐財富籤署合作協議,雙方擬在城市更新、收併購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合作金額預計50億元。7月22日,旭輝與東莞市悅明置業籤訂合作協議,雙方就東莞城市更新等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7月26日,花樣年與中國奧園籤約城市更新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就大灣區城市更新項目展開合作。

本土、國資背景房企佔據舊改主賽道

從目前來看,由於熱點城市土地供應趨緊,通過對老舊城區的整治改造和再開發,可以有效補充核心城市土儲。因此一二線城市仍是房企爭獵的對象。

克而瑞研究中心調研顯示,多達27家百強上市房企的城市更新業務涉足廣東省熱點城市,如廣州、佛山、深圳等地。

民間資本一直是廣東舊改的主力軍。尤其是廣東本土房企無論是在規模還是經驗方面均具備明顯的領先優勢。比如恆大、佳兆業、富力和時代四家房企均起家於廣東,在大本營潛在土儲建築面積均超過3000萬平方米。

而在上海,已有萬科、中海等10家百強上市房企參與到上海城市更新項目。由於當前上海的城市更新模式主要為政府主導型,所以地方國企仍為主導力量,參與了大部分城市更新項目。

在北京參與舊改項目的房企同樣也是以首開、北京城建、中海、首創等國資背景的企業為主。他們憑藉資源優勢,成為北京城市更新領域的主要參與者。

從目前來看,在全國範圍內的房企舊改新賽道剛剛開啟。很多房企借老舊小區改造的機會開始全國化布局。

城市更新雖是趨勢,但未必所有企業都能有所建樹。如果說招拍掛拿地是短期打法,那麼城市更新就必然屬於中長期經營。

在全聯房地產商會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築改造分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房山新城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雷愛先看來,改造過程中會涉及大量的居住用地,房屋類型涉及私產、直管公產和自管公產,產權經濟關係複雜,公有住宅房屋不得隨意轉租、轉讓,涉及資金量大,騰退周期延長,改造難度大。

廣東省三舊改造協會則分析認為,以粵港澳大灣區舊改為例,城市更新內涵更加豐富,價值取向更加明晰,不只是舊建築、舊設施的翻新,而且採用保護、整治、活化、開發利用等不同更新方式,實現城市由傳統的物質更新走向融合社會、文化、經濟和物質空間為一體的全面復興和綜合更新,更強調更新目標傾向於綜合性、人本化、差異性和持續性。

新京報記者 袁秀麗

編輯 武新 校對 楊許麗

相關焦點

  • 深耕城市更新 中建信和獲評2020中國房企城市更新綜合實力30強
    中建信和地產憑藉強大的綜合實力及城市更新核心競爭力,榮登「2020中國房地產企業城市更新綜合實力30強」,獲評「2020中國房地產企業年度創新企業」。這標誌著,中建信和地產在城市更新方面的前瞻性、專業性、標杆性,獲得行業、市場的充分肯定,也是對企業實力和品牌公信力的高度讚譽。
  • 深圳城市更新加速 拆遷概念也火熱
    來源:證券時報網原標題:深圳城市更新加速 拆遷概念也火熱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除了樓市調控升級,城市更新也是近期深圳房地產市場的一個關鍵詞。近日,《深圳經濟特區城市更新條例》獲得通過,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 前11月環京主要城市房企銷售榜:TOP30中24家銷售額超20億
    據克而瑞統計,2020年1-11月,環京主要城市TOP30房企銷售金額1798.63億元,萬科以176.01億元銷售額穩居第一,華夏幸福156.96億元成交金額位列第二。位於石家莊裕華區的融創中心持續暢銷,為1-11月環京主要城市項目銷冠,銷售額34.93億元,阿那亞Aranya位列第二。
  • 湘潭九華目前賣得火熱的樓盤有哪些?
    這次由於中秋國慶假期的到來,讓湘潭九華的樓盤再次火熱起來!那麼,在這個節假日期間湘潭九華目前賣得火熱的樓盤有哪些呢?湘江富力城湘江富力城位於一線湘江畔,坐享5公裡一線湘江風光,對望國家4A級景區昭山風景區。
  • 房企激戰大灣區 「碧恆萬」土儲總和超9500萬平方米
    自粵港澳大灣區(以下簡稱「大灣區」)誕生之日起,這片區域就成為房企爭先恐後搶佔的熱土。今年以來,陸續有多家外來房企新增大灣區布局,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超過20家外來房企湧入大灣區,將大灣區作為其全國化布局的戰略要地。房企在大灣區城市舊改、產業小鎮等方面尋求機遇,圖為港珠澳大橋。圖/視覺中國機構數據顯示,10月,大灣區9城新建住宅總成交量較去年同期增加5%。
  • 萬科的城市更新_2020年萬科的城市更新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在增量土地有限的條件下,上海市政府於2015 年出臺了《上海市城市更新實施辦法》和《上海市城市更新規劃土地實施細則(試行)》,標誌著上海已經進入以存量開發為主的內涵增長時代。
  • 在盈利模式和商務模型等方面 房企應該如何「長跑」?
    其中,在房地產領域,一大看點是「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實際上,近年來,城市更新被視為房地產市場存量時代的黃金賽道,眾多房企爭相進入該領域,以謀求地產開發之外的全新盈利支點。12月13日,在全聯房地產商會2020年會上,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房企布局城市更新,在當前市場中大有前景,但如何將老舊資產點石成金、煥發出新活力、新生機,這不僅意味著機會,也是挑戰。
  • 匯景控股:財務穩健行業領先,未來深耕城市更新
    財務更加穩健今年,在「房住不炒」的主導思路下,行業發展「穩」字當頭,房企融資監管也更加嚴格。據媒體消息稱,監管部門將對房企有息債務規模進行控制,將對房企負債設置幾檔進行管理。專注城市更新近年來,城市發展進程加快,一些城市的開發逐漸趨於飽和,房地產市場開始進入存量時代,而城市更新則被眾多房企看作是未來發展的新驅動。但與傳統開發模式不同的是,城市更新更加複雜,也非常考驗房企的綜合實力與運營能力。
  • 剛需市場vs火熱風口|鴻文教育-輕取高考在線如何搶佔市場紅利
    與此同時,OMO模式成為教育行業火熱風口,業內人士普遍認為:OMO模式將是教育行業發展必然趨勢。教育OMO模式大爆發成搶佔市場增量關鍵利器為何OMO模式會在此時火熱爆發?另一方面,下沉市場消費能力持續增長,低線城市的人口約佔全國的66%,尤其是中小學生的數量佔比超過70%,低線城市的教育行業蘊藏巨大潛力。同時,低線城市又十分缺乏教育資源,教育行業頭部機構集中在一二線城市競爭,三線以下城市校區數量較少,無法滿足當地教育需求。
  • 房企復工售樓處繼續停擺「疫情後要跑出生死時速」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房企復工售樓處繼續停擺,「疫情後要爭分奪秒跑出生死時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大部分城市將大規模復工的時間延遲到了2月10日,多數房企也正式復工了。如何看待疫情對企業經營的影響?復工後將採取哪些應對措施?
  • 盤道兒2020·年度熱詞丨城市更新:新風口
    而城市更新不僅讓房屋在形態上、外觀上發生改變,同時還改善了居住功能,提升了租客的居住體驗。而聚集人群的消費需求,則會進一步推動周邊產業結構、配套設施的改善。不難發現,城市更新正在逐步成為未來城市發展的新增長極和房企業務布局的新風口。11月18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黨組書記、部長王蒙徽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網發表題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署名文章。
  • 背後殘酷另一面:房企分化嚴重,中小房企或將逐步退出?
    以深圳樓市為代表的部分城市已經走出了一波上漲行情,新房、二手房6月環比繼續上漲。主流房企基本都收穫了疫情以來的銷售新高。不只是銷售市場,6月深圳、武漢等城市土拍市場也刷新了今年單月賣地收入紀錄。這背後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一季度和4月被壓抑的需求釋放,此外,6月各地落地人才引進等政策,也為樓市帶來利好。
  • 奧園後再引俊發 合匯獲增城項目的本土小房企舊改樣本
    其舊改路徑,或許可以成為中小房企搶佔舊改市場的一個「範本」。 合匯「聯合體」手法 舊改的地域性,意味著企業需要對當地市場規則的熟悉程度、傳統觀念的接受程度更高,本土企業的身份便成為了合匯最大的優勢;而「政府關係」則是合匯的另一張底牌。
  • 房企加大力度搶灘廣州舊改市場
    隨著拿地成本的不斷上升,舊改成為不少開房企未來發展的重心,同時伴隨政策不斷調整與完善,諸多房企積極參與廣州的城市更新。數據顯示,僅今年上半年,廣州28個舊改項目已經尋得合作企業,其數量和2019年相比明顯上升。
  • 對話劉策:後疫情時代 房企需「十指彈琴」把控現金流
    大灣區市場總量或超兩萬億 城市更新將轉向 「城市更新+」 即使按照每年2%的城市更新速率來計算,城市更新領域也迎來了6萬億元級的嶄新市場。隨著行業總市值的不斷增加及存量轉化率的持續提升,這個市場將迎來新的十萬億級發展賽道。 佳兆業認為,時下的國內房地產市場正處於從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發展的轉軌期。行業整體也將迎來從城市更新向「城市更新+」的轉變。
  • 7月淡季不淡百強房企銷售走高 下半年樓市穩了?
    由於疫情打亂了房企銷售節奏,市場黃金季順延,今年7月份市場行情淡季不淡。克而瑞數據顯示,7月份,百強房企實現權益銷售額9386.4億元,同比增速高達25.7%,創今年4月份回正以來新高。超七成百強房企業績同比上漲,且多在20%以上。中信證券認為,這主要得益於房企把握7月熱銷窗口,不斷加大推貨力度。7月,TOP50房企的業績表現更為出色。
  • 深圳城市更新加速 回遷房指標買賣火熱
    為打破只要一戶不同意,舊改項目就「停擺」的局面,深圳擬對城市更新政策進行調整,《深圳經濟特區城市更新條例(徵求意見稿)》正在公開徵求意見。而在近期,深圳多個大型城市更新或棚改項目也傳來了進展,但在這背後,一些有關更新的「亂象」也值得重視。
  • 人居、城市、行業:融創式內功秘籍
    行走房企江湖,必定要有一份內功秘籍。12月17日,億翰智庫發布「2020中國房企超級產品力TOP100」 榜單,頭部房企融創中國高居首位,獲得「中國房企超級產品力TOP1」的殊榮。從全國200+房企樣本中脫穎而出,融創以現代產品和中式產品兩大譜系衝出地產江湖。這種超級產品力,是其長期堅持高端精品的戰略回報,也樹立了國人美好生活的品質標杆。融創超過80%的貨值,都布局在全國一二線核心城市,以高品質高標準,融創打造了眾多時代標杆和城市封面級的作品。樓市資本論看來,融創創造了非凡的「融氏產品力三樣本」:人居樣本、城市樣本、行業樣本。
  • 俊發、萬科、融創居前三 TOP20房企佔比84.97%
    、區位優勢以及未來城市規劃利好帶來紅利當仁不讓地成為各大品牌房企入駐首選,上榜企業中已有6家入駐,且項目均面市。其中,新城控股在都市圈城市布局了晉寧、安寧,項目最多。2019年TOP20上榜企業中僅有俊發、恆大布局都市圈城市嵩明,預計2020年隨著多企業多項目的持續面市和銷售,房企業績中,嵩明項目業績貢獻率會逐步提升。預計2020年落地安寧、晉寧項目房企業績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