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復工售樓處繼續停擺「疫情後要跑出生死時速」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房企復工售樓處繼續停擺,「疫情後要爭分奪秒跑出生死時速」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大部分城市將大規模復工的時間延遲到了2月10日,多數房企也正式復工了。

如何看待疫情對企業經營的影響?復工後將採取哪些應對措施?對未來市場形勢如何預判?對於這些備受關注的問題,券商中國記者梳理了部分房企大佬在復工首日致全體員工的信中的相關表述,一起來看看他們怎麼說。

關注點一:銷售壓力大,房企既缺資金又缺利潤

受疫情影響,1月下旬開始,各地建築工地暫停開復工,多城市售樓處關閉、新房銷售幾乎停擺。如何看待疫情對房企經營帶來的影響?

對此,招商蛇口董事長許永軍表示,疫情對國民經濟的衝擊短期內不可避免,對公司生產經營計劃節奏產生了影響。公司當前的疫情防控工作,今年的生產經營任務,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沒有硝煙但同樣是一場場硬仗。

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直言,疫情兇猛,會對房地產行業產生較大影響,尤其是一季度,會給公司的正常經營活動造成一定困難,銷售和市場信心的恢復需要一個過程。

旭輝控股總裁林峰認為,調控的「灰犀牛」塵埃未落,疫情的「黑天鵝」又橫空出現。地產2020年註定是坎坷波折的一年。他認為,今年銷售壓力會特別大。政策限購、疫情關門、中介截殺等,讓很多銷售人員開始懷疑人生。今年的銷售要在後面三個季度追趕年度總目標,會更難更累,但銷售創新的手段目前看並不多,也沒有有效的方案對抗中介的壟斷,哪怕今年政策對限購會放鬆一些,迫於資金和年度目標的壓力,有可能出現區域踩踏性的白刃戰。今年的疫情,導致房企既缺資金,又缺利潤,庫存必須要嚴控。可售庫存總量上限最好不要超過四個月的銷售額,但怎麼樣不減價去庫存,則又是一個挑戰。整個一季度,回款規模估計會同比下降40%左右。希望今年的限貸和按揭額度能有所寬鬆,否則有很多短債到期的企業將會很難過。開工的延遲,對竣工結轉有影響,房企的結轉利潤也會影響較大,哪怕已經鎖定的銷售,沒有交付,就無法體現利潤。特別是上半年,能補回的時間短,半年報可能影響比全年要更大。

關注點二:搭建遠程辦公系統,做好資金安排

疫情對房企生產經營的影響不言而喻,那麼房企們在復工前都做了哪些準備呢?

碧桂園集團總裁莫斌稱,集團在疫情暴發初期就已迅速開展行動,成立了集團防疫應急領導小組,制定了周全的防控制度和措施。「我們延長假期,減少出行,動態跟蹤每個員工的健康狀態,對辦公場所和居住小區採取封閉管理,緊急採購儲備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搭建遠程辦公系統,為復工做好準備。」

中國奧園集團董事會主席郭梓文表示,雖然2020年以艱難模式開局,疫情帶來的震蕩考驗著企業擁抱變化、快速應對的能力。但我們已整裝待發,做好資金安排,確保現金流安全;動態梳理各地復工要求,提前與各地總包、分包溝通確保供貨;加強線上銷售渠道;提前鋪排交房工作;嚴控成本與支出,做到先收後支、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努力探索客服提升路徑,加強客戶滿意度;按需定製產品,發揮客研精準定位及產品創新;通過組織架構、激勵機制、人力資源、企業文化、品牌提升、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實現組織再造。

另外,也有房企為配合國家進行疫情防控,切實保障員工健康及安全,結合企業自身情況,酌情延遲復工時間。

其中,恆大將復工時間延遲到2月17日,同時,全國1246個項目在2月20日前不得開工,全國1040個售樓部在 2月20日前不得開業。

融創也調整了復工安排:2月10日至2月14日期間的工作日,採用遠程靈活辦公形式。2月17日(星期一)起恢復現場辦公。如果各單位所在地政府如有規定晚於融創復工日期的,按照當地政府規定執行。原則上員工應於2月10日之前返回工作所在地,並在工作所在地自行隔離至少7天,經檢查無異常後方可進入辦公區。因故無法按時返回工作所在地的,須經公司審批同意。在正式恢復現場辦公前,各單位須啟動遠程靈活辦公機制,儘量使用融訊、微信、電話、網絡會議、視頻會議等方式溝通工作,期間全員保持電話場通。如需出差或外出處理重要業務,務必做好防護措施。

儘管多數房企沒有復工,但是其在全國各地的社區物業服務已經第一時間與業主共同打響家園保衛戰。如融創第一時間建立起集團聯防、社區防疫、生活保障三道防控體系,融創服務集團近兩萬名工作人員,嚴陣以待,堅守在一線崗位上,統一推出社區全面消殺、24小時安防、生活服務、疫情播報、員工體溫檢測等一整套標準動作,同時為保障業主在防疫期間基本生活需求,推出了一系列生活便利服務,為所服務的30餘個城市、5000萬平方管理面積上的超百萬業主與客戶建立起堅實的「安全防線」。至今,融創物業全天候24小時守護著近千個社區出入口,0起突發事故。

關注點三:疫情後要爭分奪秒跑出「生死時速」

復工後,面對生產經營計劃的變化,房企們還將採取哪些應對措施?

許永軍表示,復工初期,我們要馬上認真研判疫情對公司生產經營的衝擊和影響,做好應對各種複雜困難局面的準備;要合理調整計劃、進行沙盤演練,查漏洞、補短板,優化管理機制、深化質效提升,迎著困難而上所準備採取的種種措施,無不積聚著即將噴薄而出的雄壯力量。

許永軍稱,疫情之後,我們務要爭分奪秒跑出「生死時速」。我們要有鎖定2020年既定各項經營管理任務目標不動搖的堅定決心,要有堅持深入推進產業數位化、推動公司高質量綜合發展不鬆勁的戰略定力,把實現今年的生產經營目標當成一場戰爭,發揚10天建成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基建狂魔精神』,分秒必爭,寸土不讓,查漏補缺提能力,千方百計趕進度,全力以赴保節點,想方設法促銷售,竭盡全力完成生產經營任務。」

黃其森更是直言,疫情雖會對一季度公司的正常經營活動造成一定困難,銷售和市場信心的恢復需要一個過程,但對於泰禾來說,剛好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沉澱反思,提升內力,把我們以往經營管理上的短板和欠帳補齊。「過去我常說,泰禾在戰略上是大學生,但在管理上卻是小學生。尤其是最近兩年,我一直反覆思考和不斷復盤,發現我們跟先進企業相比,在管理上確實還存在不小的差距。可以說,這次疫情讓我們有時間停下腳步,好好做一番思考和總結。」他說。

當代置業總裁張鵬也表示,疫情對市場、交易、生產、經營按下暫停鍵,但同時也給了我們足夠的時間去深度思考,苦練內功,深淘灘。要利用這段過渡期下苦功夫、笨功夫和硬功夫,我們要求在以下幾方面要按下快進鍵。第一是查漏補缺抓培訓。科學調研和評估,回歸企業本質,找到短板,制定專業全覆蓋、職員全參與、集團和各公司全聯動的培訓計劃。第二是強化流程與運營。繼續梳理各專業交圈關鍵點,及時修訂、更新作業標準。各公司根據自己的特點,在集團流程與運營的寬帶之下,制定各公司八個專業流程與運營作業標準實施細則。第三是標準化復盤推廣。無論是集團還是各公司,把我們的項目、材料、部品、建築,景觀,機電能源、體驗中心的標準化深度自查,項目的最佳實踐、缺陷反饋,都重新拿出來做一次復盤、討論,形成具體的案例,舉一反三。第四是與時俱進促創新。戰略創新、戰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獨立核算主體創新……人力資源、流程與運營、產品規劃設計、工程管理能不能有所突破和創新,我們創新的成果要形成工作計劃,任務分解到專業和個人,要有思考,有策略,有執行。

關注點四:危必有機也是規律,化危為機、搶佔時機

面對疫情對行業企業的衝擊,有房企大佬對今年的行業和市場形勢並不樂觀,不過也有部分房企大佬對未來顯示出堅定信心。

林峰認為,疫情對經濟總量影響較大,按2019年99萬億計算,預估今年影響可能高達10萬億,通脹也正在路上。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今年一定會比較寬鬆,但寬鬆的現金不會被允許流到房地產行業。地產調控政策整體會略為寬鬆,但不可能根本轉變,中央不表態,各地根據各自情況守底線的前提下放鬆。有可能會對地產限售、限購、限籤、限貸放鬆一些,但是一定不要寄希望限價和限制融資放開。如果沒有較強的政策支撐,2020年商品房銷售總量很可能回落。按照樂觀估計影響全年銷售4-5個百分點,如果再延到3月份,可能就要影響到10個點左右。如果那樣,2020年的銷售總額很可能回落到2018年15萬億左右的水平,也就意味著,2019年有可能成為地產行業銷售的歷史峰值年。

林峰還指出,2020年地產行業的規模有可能到達頂點,高槓桿的土儲驅動模式將被顛覆,行業發展將進入到高手對弈半目勝的階段、進入到製造業的階段、進入到精細化管理的階段,以經營的內生型增長為主,存量整合的併購重組為輔,而且是企業級別的整合。

不過,林峰也指出,有危必有機也是規律,如果現在只看到危,而沒有看到機,那就請記住,大家日子都很困難時就是機。

許永軍則相對樂觀,他表示,我們要堅信,疫情不會改變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不會改變行業一時的供需關係和競爭格局,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眼前的挑戰,主動應對,在實現年度生產經營目標過程中化危為機、搶佔時機。「沒有一場暴風雨永不停歇,雲開霧散終是明月宵;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春風楊柳總是萬千條。」他說。

新世界中國行政總裁黃少媚認為,這次疫情對於國家與企業帶來的實質影響是短暫的困惑,一切都將是新的機遇。未來,新世界中國仍然將繼續堅定自身的發展規劃,加大對內地的投資力度,做好城市運營者的角色,打造新世界生態圈,構建繁榮安定、活力充沛的個性都會。

莫斌也認為,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我們堅信,經過風雨洗禮的碧桂園,將以更加自信、昂揚的姿態,向著美好的明天進發!」

相關焦點

  • 蔡雪梅:數位化是房企生死之選
    復盤雙11,房企預演數位化轉型生死時速。數位化競爭高維新賽道,如何破題?  撰文 | 李奕和  出品丨樂居財經  疫情的影響,疊加「三道紅線」等各類監管新規的出臺,2020年底房地產企業資金和回款壓力不可避免地加劇。
  • 疫情後,該買怎樣的房子?
    經過一個月有餘的停工之後,目前,各房企逐步復工,售樓處也開始營業,業內專家認為,房地產市場的相關交易在慢慢恢復。儘管市場的齒輪已經在轉動,但是購房者目前的置業需求卻在疫情的影響下悄然發生改變。疫情爆發之後,多數地產股在春節後開盤的前幾日處於跳水狀態,彼時物業類股票逆勢突圍,幾乎全線飄紅。物業、社區醫療、健康住宅等更受購房者的青睞,高品質住宅或改善型住房重新佔據市場的大部份額。
  • 疫情深思:購房人被改變的置業觀念|房企|沈思婷|物業公司|購房人|...
    新年伊始,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席捲神州大地,「武漢封城」、「口罩脫銷」、「全民隔離」……成為這個不平靜新年的關鍵詞。疫情之下,國內各行各業都受到影響,餐飲旅遊行業跌入谷底、學校工廠紛紛關門、各地被迫推遲開工。房地產行業,作為國家的支柱產業之一,在疫情襲來之際,也受到波及,售樓處關閉、工地停工、房產中介暫停營業,每一個城市、每一家房企的決策都牽動著地產人和購房人的心。
  • 調查:電影業停擺後如何自救?影院復工後又經歷了什麼
    央視新聞8月29日報導,在經歷了180多天的停業期之後,7月20日起,全國各地電影院陸續開始復工。作為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電影行業在遭遇停擺後如何自救?復工後電影行業又經歷了什麼?
  • 售樓處人臉識別「無感」抓拍 看房人戴口罩沒用要戴頭盔
    如果購房者是看了房企宣傳前來買房,叫做「自然到訪客戶」,說明房企的營銷費沒白花;如果購房者被渠道中介帶上門,就屬於「渠道客戶」,房企要給中介一定的「好處費」,即提成佣金。過去,房企銷售與渠道中介搶客戶的「混戰」經常發生。而人臉識別,就是為了幫助房企判斷某個購房者是什麼類型、是誰的客戶,佣金應該發給誰。
  • 停業84天,電影院進入「生死時速」
    而更讓電影從業人員們焦慮的是,影院復工似乎遙遙無期,行業內對復工日期的預判從3月中旬,到4月初,然後被推後至5月,最終有一部分人已經不再興致勃勃等待覆工,取而代之是影院裁員、工作人員改行、院線疑似破產等消息。「很多中小影城等不到5月了,大影城也不知道能等到什麼時候,今年下半年影院併購重組應該很頻繁。
  • 海安:戰「疫」中跑出復工加速度
    截至2月26日,海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復工958家,佔總數的99.07%,返崗職工72850人,佔總人數的79.36%。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已有526家復工,佔總數的91.64%,返崗職工超萬人。日用電量超過1142萬千瓦時,恢復至去年同期的82.34%。「戰『疫』與復工復產要兩手抓、兩不誤,跑出加速度,奪取雙勝利。」
  • 生死時速
    主題分類: 公安 發文字號: 生死時速短暫的「兩分鐘」在人們的腦海裡是一閃而過但是在警察蜀黍的眼中兩分鐘卻充滿了無限可能小孩突然抽搐昏迷嚇壞兩老人,交警警車送醫上演生死時速。2020年12月3日17時30分,新昌縣公安局交警大隊輔警潘文清正在新昌縣城北轉盤處執勤,正值晚高峰,路面車流量很大。
  • 節後復工更快的東三省,樓市發展前景值得重新審視
    人員流動:春節後東三省省會復工更快,哈長沈大人員回流率高居前四(略) 2. 新冠疫情:遼寧、吉林疫情控制較佳,發病率[1]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略) 3. 短期來看,由於疫情較輕,東三省搶得復工先機,加之所有制改革紅利刺激下經濟增速有望提升,短期內經濟增速可能優於其他區域,房地產市場恢復得也較快。但中長期來看,房地產市場還是要看人口和資金的流向。
  • 「金地LIVE」十月開播房企線上營銷何去何從?
    今年以來,金地不斷在線上營銷領域嘗試新舉措,如打造官方直營購房平臺——「金地線上售樓處」小程序等。此次「金地LIVE」的開播,標誌著金地線上營銷進一步走向專業化,尤其是在內容營銷方面。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使多省市暫停線下售樓處的開放,不得已之下,房企紛紛發力線上營銷。今年也一度被稱為房企線上營銷爆發元年,但隨著疫情受到控制,房企線上營銷熱潮有所退卻,未來房企大力發展的線上營銷會「爛尾」嗎?金地屢屢試水線上營銷,只是行業的一個縮影。
  • 融創拿出無理由退房……疫情下,房企都開始...
    部分業內人士還認為,大部分房企都選擇線上直播的當下,恆大這種方式可能會引起新的銷售方式的變化。 目前,恆大在蘇州的項目包括恆大悅瓏灣、恆大珺睿庭,都位於相城區。
  • 樓市寒潮下房企眾生相:降薪裁員縮減投資戰線 學製造業「降本增效...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王麗新2020年初,疫情來襲,人人「禁足」,售樓處關閉,工地停工,原材料無法正常採購,房地產行業上下遊資金流轉猛然陷入艱難局面。一時間,房企管理層「開源節流」雙管齊下,近兩年曆經數次組織架構變革和管理體系建構的房企再度迎來巨變。
  • 疫情之下,北京的房價會降嗎?
    新年前,不少人預測2020年對房產行業將是艱難的一年,但不會想到,房地產的2020年竟會以如此艱難的方式開始:售樓處歇業、工地停工、商場閉門……房企最重要的幾項收入被截斷,房地產行業遭遇了全方位的打擊。
  • 地王「割肉」,房企賠本,購房者沒錢,炒房客拋房,房價難再漲?
    房產多門道,房企造新城。 又送買房去,萋萋滿別情」,鐵口斷房改唐代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以饗老鐵們。1~3月份,房地產業告急,工地停工、售樓處停售,交易停滯,房企債務纏身,破產的開發商每天以兩家的速度遞增,全行業停擺。100個監測城市的2月房價下跌的多達73個。4月份,就是劇情反轉,全國在建的19.25萬個工程,復工的達到了11.19萬個。
  • 停擺105天 電影院終於要開門待客了
    停擺105天,失去了春節檔、五一檔之後,電影院終於被允許復工。「允許復工,公司就有活下去的希望,我也就少了一點失業的風險。」夢夢告訴投中網。政策鬆口,但具體復工時間尚待通知電影院復工終於有了明確的信號。
  • 創新「雙軌」模式 桐鄉跑出時尚產業復工加速度
    ,時尚產業相關企業,同樣面臨著復工延期、外地員工無法返崗等問題和挑戰。可小布走訪發現,與防疫復工拼速度、爭時間的企業和平臺,已有很多。為合力打贏防控阻擊戰、發展總體戰,濮院鎮線上線下兩手抓,一方面全力組織企業儘快復工復產,一方面鼓勵企業提前開啟「雲辦公」,並積極向線上市場拓展。在確保疫情可控的前提下,濮院創新探索的「雙軌」運行模式,跑出了時尚產業復工的「加速度」。「這是我們首次嘗試針對個人端的平臺推廣,目前來看很成功。」
  • 「有人被迫戴頭盔看房……」80%的售樓處安裝了「人臉識別」?背後...
    最後都不約而同地指向了「售樓處人臉識別系統」。據某房屋中介介紹,此類情況並非個例。如果購房者是看了房企宣傳前來買房,叫做「自然到訪客戶」;如果購房者被渠道中介帶上門,就屬於「渠道客戶」,關係到客戶能不能享受中介渠道的團購優惠,另外房企也要給予中介一定的「好處費」,即提成佣金。
  • 被售樓處人臉識別拍到,買房多花30萬?有人被迫戴頭盔看房…專家...
    如果購房者是看了房企宣傳前來買房,叫做「自然到訪客戶」,說明房企的營銷費沒白花;如果購房者被渠道中介帶上門,就屬於「渠道客戶」,房企要給予中介一定的「好處費」,即提成佣金。 過去,房企銷售與渠道中介搶客戶的「混戰」經常發生。
  • 股價崩、賣房難,房企「打腫臉」魔咒?
    大量的房企股價暴跌,雖然有大盤的原因,但對於負債率質押率非常高的房地產行業來說,股價不穩的後果非常嚴重!相比疫情剛開始的年初,1-2月份對於房地產企業來說,本來就不算旺季,雖然有少數企業看中返鄉置業,但畢竟大部分企業春節期間的銷售都會放緩,所以包括到期債務等數據,在1-2月都不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