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如何用一場戰爭踩碎百年屈辱?中美大戰的背後真相是什麼?

2020-12-25 騰訊網

「抗美援朝」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第一場大規模國際性戰爭,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與以軍事強國著稱的美國的正面較量。「抗美援朝」的勝利對於新中國有巨大的意義和歷史價值。

通過這場戰爭,新中國將背負了近百年的屈辱標籤狠狠踏碎,並且向全世界昭示了中華民族不再是西方列強盤中的魚肉任人宰割,民族的尊嚴高於一切。當然,新中國用血肉鑄成的鋼鐵防線贏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但沒有細細了解過這段歷史的人們時而會有這樣的疑問:「韓戰」不是北朝鮮和韓國的內戰嗎,美國之所以參戰是為了維護其在亞洲的戰略地位,那中國「抗美援朝」真的有必要嗎?

答案是肯定的。因為那場看似是北朝鮮為了統一朝鮮半島而發動的戰爭中,實則各方矛頭直指的是剛成立不久的新中國。中國以韓戰踩碎了百年間的屈辱,向世界展示了何謂中國之魄!可這場中美大戰的背後真相是什麼?

「戰爭盛宴」上看不見的賓客

在那場看似純粹的領土爭奪戰中,除了朝、韓、中、美,還有一個看不見的勢力從頭到尾在操縱著一切——蘇聯。一切還要從蘇聯的「遠東夢」開始說起。

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爆發,俄國的工人和貧農階級在列寧的領導下推翻了俄國臨時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紅色政權——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蘇聯)。

蘇聯雖然實力強悍,遼闊的版圖橫跨亞歐大陸,但它有一個致命傷,就是沒有一個遠東不凍港。這直接導致了在與美國的太平洋爭霸中,被對方佔盡了先機。

鐵路是一個國家的命脈,而蘇聯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幾乎全線都在外蒙附近,如果一旦發生戰爭,這勢必會成為蘇聯極大的威脅,所以外蒙必須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蘇俄終於看到了實現其「遠東夢」的曙光,費勁手段趁虛而入。

1945年8月14日,中華民國政府與蘇俄政府籤訂了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條約中規定:將外蒙古從中國版圖裡劃分出去讓他獨立;同理蘇俄擁有中長鐵路的經營控制權;開放大連為自由港;同意蘇俄擁有旅順不凍港的駐軍權和使用權。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提出要修改條約內容,蘇聯本想拒絕,但迫於各方壓力勉強同意了。在1950年2月,中國代表團遠赴莫斯科,拿回了大連港、旅順港以及中長鐵路的控制權。蘇聯的」遠東夢」宣告破產。

但戰鬥民族是不會如此輕易的放棄本已唾手可得的利益的,為了完成蘇聯的遠東計劃,史達林想出了一個絕佳的辦法。他鼓動金日成統一朝鮮半島,並承諾給予其支持。他的計劃是這樣的,如果金日成成功統一,那在半島上跟金日成要一個不凍港是再簡單不過的事。

如果美國插手戰爭那麼更好,蘇聯便撒手不管,把爛攤子甩給與北朝鮮接壤的新中國,新中國勢必不敵會找自己幫忙,那麼中國會再一次變成自己砧板上的魚肉,隨意宰割。「韓戰」是史達林下的一盤大棋,他作為棋盤上看不見的那隻手攪動風雲,為的是蘇聯稱霸亞洲的計劃。

美國的企圖

美國不復史達林所願果然參戰了,以美國為首的十五國聯合軍浩浩蕩蕩的鋌入戰場,麥克阿瑟被任命為指揮官。對於美國來說,沒有蘇聯幫忙的北朝鮮不堪一擊,它的目標是從來都是中國。美國在參戰的同時,派艦隊駛入了臺灣海峽,為的是延緩新中國收復臺灣的步伐。

同時,美軍的炮火越過三八線,進軍中朝邊境,在中國邊境的土地上狂轟濫炸不斷挑釁。彼時的新中國百廢待興,所有的工業基礎都在東北。如果中國忍氣吞聲,那麼美國就可以藉由韓戰不斷突破底線,蠶食中國領土。

麥克阿瑟甚至揚言,中國根本不足為懼,他要教訓一下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黃種人。是啊,對於這位從無敗績的將軍而言,甚至連空軍都沒有的新中國,小米加步槍在美國強大的軍事實力面前如同兒戲一般。當時西方各國無不是跟麥克阿瑟一樣的想法。

以鮮血澆鑄鋼鐵防線,領土完整和民族尊嚴高於一切

但事實是,新中國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狠狠扇了那些打中國領土主意的列強一記響亮的耳光。1950年6月28日,主席發表講話,號召"全國和全世界的人民團結起來,進行充分的準備,打敗美帝國主義的任何挑釁。"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的跨過了鴨綠江進入朝鮮戰場。他們是新中國的英雄兒女,代表著中華民族重新堅挺的脊梁。10月25日,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隊遭到了中國志願軍的突然阻擊,「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正式打響。

麥克阿瑟從未想過算無遺策的自己會遭遇這樣的失敗,現代化的武器裝備被擊潰,己方損失了一萬五千餘人,被迫撤回清江川以南,在感恩節前吞併北朝鮮的計劃徹底宣告失敗。志願軍乘勝追擊,經過十幾天的不眠不休,收復多處失地,初步穩定了朝鮮戰局。

11月7日,志願軍主力出其不意在長津湖地區對聯合國軍發起反擊,全殲敵軍三萬六千多人,打出了漂亮的一仗。麥克阿瑟被迫放棄平壤、元山,退回三八線以南。這是中國志願軍扭轉戰局極為重要的一個轉折點,為最終的停戰談判奠定了勝利的基礎。

接下來幾次戰爭完全擊潰了麥克阿瑟的強大的自信和野心,也讓美國及聯合國軍認識到了中國陸軍的可怕實力。1953年7月27日,戰爭雙方在停戰協議上簽字,「抗美援朝」戰爭也正式宣告結束。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用血肉之軀擋下了敵人的槍炮

今年十月,一部名為《金剛川》的電影在中國內地上映,評分高達9.5分。當大屏幕暗下去、燈光亮起的那一刻,所有人的眼眶都是紅紅的。

《金剛川》講述的便是1953年,中國志願軍在「抗美援朝」中經歷的最後一次大型戰役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護佑祖國領土完整的故事,觀眾無不為之動容。然而,電影中所能表現出來的不過是真實戰爭殘酷的萬一。新中國的確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取得了驚人的勝利,但這勝利是流著鮮血的。

抗美援朝期間,有240萬人先後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奔赴朝鮮戰場,其中有不少人只有十七、八歲。當他們闊步渡過鴨綠江之時,轉頭望向那片他們深愛著土地,心中只有保家衛國的宏願。

卻不知,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是他們最後一次見到自己的祖國,他們再也無法回到自己捨生忘死保衛的家園,有三十六萬人永遠的留在了朝鮮戰場之上。這些犧牲的志願軍將士,有的在敵人的炮火中喪生,也有一些,是死在自己鎮守的陣地上。

中國志願軍的武器裝備和補給與美軍天差地別,這一差距在長津湖戰役中以尤為慘烈的方式表現出來。

1950冬天,一場50年不遇的寒流席捲了朝鮮半島,長津湖地區作為朝鮮半島北部最為苦寒之地,夜間最低溫度達到零下40攝氏度。而此時,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十幾萬士兵正在深夜的雪原上匍匐,悄無聲息的進入敵方作戰區。

他們穿著單薄的棉衣,趴在雪窩中一動不動。當衝鋒號響起之時,士兵們一躍而起衝向聯合國軍,打了對方一個措手不及,為那場戰場的勝利取得了先機。

在聯合國軍的眼裡,這些中國士兵好像是從雪地中憑空出現的一樣,他們不能理解人怎麼可能只憑藉著意志力就戰勝自然和生存本能的。而在衝鋒號響起的那一刻,很多人都沒有站起來,他們趴在冰冷的雪原上,眼睛緊緊盯著敵方大本營,卻已經沒了氣息。

「抗美援朝」的勝利是新中國得以發展壯大的基石

「抗美援朝」戰爭是全球現代歷史中唯一的一場以弱勝強的戰爭,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是中華民族的立足之戰!

在殘酷的戰爭面前,從來沒有道理可言,從古至今,唯有強悍的實力才是一個國家立足的根本。中國在這一戰中,在武器裝備相差如此之大的情況下戰勝了美國的不敗神話,終於有了與西方列強平等對話的權利。

中國這一戰中積累了豐富的戰鬥經驗,為今後祖國的軍事發展提供了極為重要的素材。最為重要的是,中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表現出來的軍事實力和不服輸的民族氣節,也終於擊退了西方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為接下來長達數十年的迅速發展博得了安定的國際環境。

這盛世中華,是否如您所願

近六年來,有700多位志願軍戰士的遺骸在「抗美援朝」七十年以後終於得以重歸故土。

此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早已將曾經的屈辱踩在腳下,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我們成功收復了香港和澳門,在北京辦了奧運會,有了自主研發的運載火箭,有了自己的航空母艦,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經濟大國、GDP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科技發展迅猛為世界之最。

我們相信革命先輩的英魂永垂不朽,不知如今這般的盛世中華,是否如您所願。

相關焦點

  • 中美黑客大戰與紅客聯盟,20年前甚囂塵上的一場網絡大戰
    中美黑客大戰的前身是反擊印尼網戰,1998年5月印度尼西亞發生動亂,許多華人在當地受到迫害,網絡技術剛剛興起的國內黑客們在聊天室中討論後,決定對印尼網站攻擊,這算是我國第一場對外的群體性網絡攻擊。雖然持續時間比較短,參與人數也不多,但是對之後的網戰影響甚大。
  • 宋朝三百年屈辱至極,卻為何沒有亡於內亂?
    直觀來看,錢穆先生的評價是有道理的,宋朝三百年歷史,可以說就是一部屈辱史。宋朝建立於戰火紛飛的五代十國當中,可是它卻沒有猛虎之姿,先是遼夏金,後是蒙古,宋朝就像是一隻綿羊,誰都可以欺負它。可是,這時候一個弔詭之處就出現了。按理來說,宋朝這樣又是「積貧」,又是「積弱」,對外戰爭還一敗塗地,喪權辱國的國家,早就應該盡失民心。
  • 中國焦點面對面:大變局「進行時」,中美關係該如何期待?
    (中國焦點面對面)大變局「進行時」,中美關係該如何期待?中新社北京12月7日電 題:大變局「進行時」,中美關係該如何期待?中美應如何面向未來建立建設性雙邊關係並推進全球治理?中國著名經濟學家、著名智庫專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接受中新社「中國焦點面對面」專訪,做出權威分析。
  • 2030年中美戰爭中國取勝?美軍怎麼得出的結論?與我國一武器有關
    最近,美軍推演了一場中美間的「模擬戰爭」。我們都知道,美軍武器裝備不僅是在數量上還是在打擊能力上都擁有著絕對優勢,然而沒想到,「模擬戰爭」的結果卻次次都是中國贏。這是怎麼一回事?美方是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據外媒報導,美軍模擬了一場10年後的中美戰爭,然而結果卻令美軍感到十分擔憂,因為不論如何推演,2030年中美模擬戰爭,每次都是中國取勝。
  • 中美爆發戰爭的可能性有多大?
    不但不承認中國主權,而且還意在侵犯中國主權。而中方也增強了在南海的軍事存在。如此一來,雙方擦槍走火引發戰爭的可能性就大增。那麼,目前中美爆發戰爭的可能性有多大? 早先,就不斷有人說,美國對華「接觸」(改造中國)戰略已經失敗,全面遏制中國已達兩黨共識。似乎這就意味著,要麼通過冷戰方式,要麼熱戰方式,似乎戰爭陰雲正在聚集。
  • 中美晶片之爭,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華為想用美國晶片,中國企業想用美國晶片,美國自己卻要得瑟,拿著雞毛當令箭,小題大做,最後真把事情搞大了,逼得中國企業紛紛造芯。根據中國半導體工業協會(CSIA)的數據,過去五年,中國晶片企業總收入每年以超過20%的速度增長。據估計,2018年中國晶片企業在全球半導體銷售和半導體製造領域僅佔3%到4%的整體份額,其中,中國在無晶圓廠設計企業的進步最為顯著。
  • 中美戰爭一旦爆發,我國將面對哪些問題?
    從7月4日至今,美國持續派出雙航母艦隊在南海進行巡航和軍演,針對中國南海島礁的「航行自由行動」頻率持續增加。中美有可能因撞機、撞船而擦槍走火,中美戰爭一旦爆發,我國將面對哪些問題?一旦中美爆發戰爭,市場經濟難免受到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維持我國綜合國力強盛不衰(當戰爭爆發後,如何維護國際市場吸引投資,確保國力持續增強)以及民生建設問題(當國內建設受到摧毀,經濟環境發生改變,我國用什麼優勢吸引國際人才以及投資者),如何使人民團結一致聽從黨的領導(當經濟出現衰退,社會物質生活匱乏時,如何使人民忠心愛國)?二,戰爭爆發後,我國能否確保社會的安全與穩定。
  • 兩伊戰爭前,雙方全世界採購先進武器,結果卻打了一場原始戰爭
    而伊拉克雖是可以購買美蘇的軍火,但歐美的軍火的交貨時間無法滿足,如果要加急的話價格又太貴而想買蘇聯軍火,伊拉克的背後金主又不同意,而當時的中美關係又正處於蜜月期,同時中國軍火的交貨時間與價格又能夠滿足伊拉克的要求。 因此種種巧合全湊一起了,只能說一句,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 你以為印度真想與中國打一場全面戰爭?中美印三角關係絕非打打殺殺...
    印度國力確實大為增長了,但中國增長的更快,印度雖然與中國的差距更大了,但印度民族主義勢力總感覺「現在已經不是1962年了」,他們膨脹而逞能地認為一旦邊境再起戰事,印度可以「對華雪恥」。他們不僅嚴重高估了自己的力量,還高估了美日澳能夠給予印度的支持,一些人幻想中印新的邊境戰爭將是美日澳印與中國的共同交戰。
  • 麥克阿瑟堅信中國不會參戰,揮兵北上鴨綠江,導致中美兵戎相見
    在得到蘇聯史達林同意以後,1950年6月25日,朝鮮人民軍七個精銳師越過三八線,發動了對韓國的突然襲擊,由此韓戰爆發。朝鮮人民軍南下中美兩國都是在韓戰爆發以後才知道的,事前金日成並未通知我們發動戰爭,所以韓戰的爆發也屬於一場半島內部的民族戰爭。
  • 一戰百年啟示錄|我們已遠離世界大戰的風險了嗎?
    視覺中國 圖又是一年「雙十一」,然而今年的「雙十一」與往年不同,有一個比「剁手」更值得思考的主題。2018年11月11日,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戰籤署停戰協議一百周年,歐洲各國紛紛舉辦紀念活動。歐洲正在思考一個深刻的主題:如何維護和平。英國在倫敦塔點燃了成千上萬盞燭光,王室政要專程悼念在戰爭中陣亡的士兵。義大利、葡萄牙等國政要也出席了在首都舉行的紀念儀式。
  • 南海對峙加劇,中美正在滑向戰爭邊緣?
    但中國和美國作為世界的兩個大國,佔據了世界經濟總量的一二名的位置,真的會有戰爭的風險嗎? 現代熱戰爭不同於外交博弈和貿易戰,一旦中美爆發大規模實體戰爭,所帶來的後果一定不會是某一方的壓倒性勝利,兩敗俱傷應該是最能預見的結果。更何況,對於美國來說,也難以預測大國軍事衝突對自身國際地和現有國際秩序的影響。所以,中美兩國都保持著一定的底線,即便是美軍在中國南海耀武揚威,耍槍弄棍,也不意味著白宮做好了與北京「大打出手」的物質和心理準備。
  • 頭條 | 美刊假想中美戰爭:或徹底改變東亞地緣政治形勢
    假設戰爭因中國在東中國海或南中國海採取咄咄逼人的舉措而起,美國似乎可以把中國描述成「侵略者」,並確立自身作為該地區制衡行為的焦點的地位。戰爭可能讓美國政府及美國社會圍繞遏制中國這個長期計劃振作起來。美國可能以加倍努力超越中國軍隊作為回應方式,雖然這會引發一場軍備競賽,而事實還可能證明這場軍備競賽對雙方都是毀滅性的。
  • 2001年中美黑客大戰,是中國對網絡安全態度的一次重要轉折!
    中國成立之初的國際環境並不是很好,只要中國一旦與西方國家發生了任何爭執,中國網際網路就會遭受到西方國家的黑客打擊,因此中國「紅客」經歷大大小小很多場世界著名的黑客大戰,與很多國家都有交手,有勝也有敗,下面我就為大家羅列一下:1、1998年5月 中印黑客大戰(中國與印度尼西亞)2、1999年5月 中美黑客大戰3、1999年8月 對臺黑客大戰4、2000年1月 中日黑客大戰5、
  • 中美將士傷亡比7:1---你所不知道的韓戰真相
    韓戰結束幾十年後,世人才知道了戰爭的真相  隨著時間的推移,有關韓戰的出版物不斷增多,中國方面有中國人民解放軍史中記述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的卷冊、軍事科學院編著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戰史》、國防大學編寫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史簡編》等很多「正史」,有《彭德懷自述》以及眾多志願軍將領的傳記和戰爭回憶錄(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韋傑將軍去世前關於180師那些令人心碎的談話
  • 最大的島嶼被清朝割讓,島上發生過百年戰爭,現狀如何?
    國家之領土主權不可挑戰,但是中國版圖在清王朝的手中一次一次變小,諸多領土被割讓,大量流失在外的土地至今都無法回歸祖國,其中被清王朝割讓最大的島嶼,有兩國為之徵戰百年,那現狀如何?割讓最大的島嶼就是與中國大陸僅一海相隔的庫頁島,其實與中國大陸一海相隔的不僅僅是庫頁島,還有琉球群島,它曾也是中國的領土,但是卻被日本無情搶奪。今天說的這個庫頁島也被日本插足,並且和沙俄大戰了百年,最終卻被蘇聯搶佔。
  • 星球大戰:複製人戰爭
    《複製人戰爭》講述的是波及整個星系的一場戰爭,戰爭雙方是杜庫伯爵領導的獨立星際聯邦(主力是機器人)和銀河共和國(主力是複製人軍團)。 這場戰爭打了三年,不過在正傳電影中僅給了兩場戰爭,分別是第二部中的吉奧諾西斯戰役和第三部中的科洛桑戰役。
  • 13世紀,改變世界的一場戰爭,中國敗了卻救了世界
    13世紀,是世界歷史的大轉折,而造成這一改變的,就是宋蒙戰爭。令人悲喜難言的是,改變世界的這一場戰爭,中國敗了卻救了世界。 眾所周知,13世紀中國處於南宋時期,被大眾稱為「弱宋」的屈辱王朝,這樣一個被人瞧不起的王朝,何德何能拯救世界?
  • 一場能夠輕易、迅速取勝的對華「戰爭」?他再次低估了中國!
    對美國而言,時任美軍參聯會主席的五星上將布萊德雷早在1951年就切中要害地斷言:「(韓戰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同錯誤的敵人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對世界而言,中國的抗美援朝是一場維護和平的正義之戰。
  • 歷史證明中美戰爭是一場徹底的災難
    在具體軍事行動層面,在朝鮮戰場上長驅直入的美國軍隊並未收到中國即將參戰的信號,也未能引起警惕。美國沒能理解朝鮮作為軍事緩衝地區對北京的重要意義,沒能注意到中國為進行幹預所做的戰爭準備,沒能偵察到在朝鮮活動的中國士兵,更沒能認識到中國軍隊的整體作戰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