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動漫時報|採訪和文字由Dany Muhammad撰寫,來自KAORI Newsline|剪輯來源。翻譯(此處指原英文翻譯):Keinda D. Adilia。
本期文章翻譯自《Interview with Animator Ida Bagus Yoga (guzzu): 「I Won’t Recommend Indonesian Animator to Work in Japan」》(採訪動畫師伊達-巴古斯瑜伽(guzzu)。"我不會推薦印尼動畫師到日本工作")
作者:MAKI-KUN
峇里島動畫師Ida Bagus Yoga (guzzu)在成為《博人傳-火影忍者新時代》第65集的關鍵動畫師之一後,他的名字被很多人所知道,並被印尼的動漫迷們廣泛認可,他經常出現在各種動漫作品的結尾字幕中(比如動畫《SSSS.GRIDMAN》的第六集)。
但很少有人知道,在他參與《博人傳》之前,他曾參與過一部中國動畫片《凸變英雄2》的製作。他還積極參與了許多西方動畫項目,比如Netflix上的《Castlevania》系列動畫。
通過電子郵件採訪,guzzu與我們的一位撰稿人分享了他作為日本系列動畫師的經歷。在這次採訪中,guzzu試圖講解他作為一名外國工作室的自由動畫師的工作流程,指出當前動畫製作中出現的問題,動畫師在日本工作可能面臨的風險,以及他對當前「櫻花社區」的回應。
guzzu的名字出現在博人傳的第9集結尾 (© Masashi Kishimoto Scott / Shueisha, TV Tokyo, Pierrot)
感謝您為KAORI Nusantara節目抽出時間。首先,請您自我介紹一下,向讀者解釋一下您在動畫行業從事什麼工作?
你好,感謝提問。我的名字是Ida Bagus Gede Yoga Narayana,你可以叫我「Bagus」或「guzzu」。「在動畫行業,我是一名2D動畫師。我在海外工作室遠程工作(在家裡工作,儘管將來我想去國外工作)。在這個行業中,我被稱為「關鍵動畫師」。此外,我還是一名特效動畫師(專門製作火、水、爆炸等動畫效果的動畫師),主管(負責糾正/反饋其他動畫師的工作),有時在美國瓦州溫哥華的Yotta工作室擔任副導演。
還有很多印尼人不了解動畫師的工作。動畫師在製作動畫時到底在做什麼?
動畫師是一種繪製或者移動電視屏幕上看到的那些卡通角色的職業。除此之外,動畫師還可以做其他的事情,如畫動畫火、水、爆炸、風,摧毀建築,等等。
你為什麼想成為一名動畫師?學習過程是怎樣的?
我不知道。起初只是一個愛好。以前我不知道動畫師是一個合法的職業。我學動畫是因為我喜歡看我的畫在電腦屏幕上動起來。我想成為一名動畫師是因為我小時候很喜歡看《火影忍者》裡的打鬥。我不擅長描述學習方法,因為當時我沒有學習動畫的12個原理和理論。很多東西是我從做動畫師的朋友和其他專業的動畫師那裡學到的。我的學習方法是一直觀察和複製那些動畫師的技術,直到我找到自己的風格。如果你想知道更多關於動畫製作過程的細節,你可以讀讀《動畫師生存手冊》這本書。
你最初是如何成為日本動漫產業的一名動畫師的?誰聯繫的你?
一開始,我只是在Twitter上上傳我的作品。許多導演、動畫師和其他藝術家都使用這個平臺。如果你能說英語,經常提高你的作品質量,對你有很多好處。
後來一家中國工作室聯繫了我,因為據說那裡有一些動畫師非常喜歡我的作品,動畫師把我推薦給了瀾映畫動畫(Studio.LAN)。工作室位於廣東深圳。在Studio LAN,我有機會參與他們自己的智慧財產權(IP)項目——《凸變英雄》第二季。在這部作品向公眾發布後,有很多人會談論Studio LAN冒險聘請了中國或日本以外的動畫師。從那時起,在激烈的動漫行業競爭中,我的名字開始為人所知。所以或多或少,我是相當幸運的,我的動畫質量被認為是相當高於他們的標準。
在為海外工作室做遠程工作時,你遇到了哪些障礙?
很明顯,我最開始遇到的障礙是語言障礙。幸運的是,英語已經被認為是一種國際語言,所以我並沒有真正去考慮它,因為僅僅從我的名字,許多工作室都知道我不會說他們的語言。另一個約束是可訪問性。因為沒有穩定的網絡連接,我曾經和客戶溝通有困難。那時候,我經常用手機連線來交流。下載和上傳文件時,我總是去網吧。此外,我的筆記本電腦的低端規格限制了我的工作,因為筆記本電腦不夠好,不能打開大文件。比如給我一個已有的3D背景模型的場景,使我可以在3D程序中設置Layout。但現在,一切都很穩定,沒有障礙了。
目前,你已經參與了各種動畫,從《凸變英雄》第二季,《博人傳》到《SSSS.GRIDMAN》。你能解釋一下這工作是如何做的嗎?你和誰交流?
在《凸變英雄》中,我通過IRC(網上實時聊天)和我的團隊進行交流。使用這些方法,我可以同時和生產經理和導演溝通,雖然我們在IRC上溝通更安全,也更容易發送文件。在《博人傳》和《SSSS.GRIDMAN》項目中也是同樣的過程。
《博人傳》第65集也是在沒有Studio LAN參與的情況下,從軟體Discord上溝通開始的。我幫助這一集的導演(黃成希)為我們的團隊創建了一個Discord伺服器。而在《SSSS.GRIDMAN》,我和我的朋友們得到了Studio LAN生產管理的幫助。Studio LAN經常為日本的工作室提供自由職業者和在家工作的動畫師,因為通常很多日本工作室都沒有足夠的專業動畫師來創造極端的/打鬥/動作場景。所以,Studio LAN藉此機會向那些工作室(Trigger, Studio Bones, J.C. Staff, Madhouse, Kinema Citrus等)輸送我們這樣的質量。
在動漫行業工作的時候,你的作品是否總是來自Studio LAN?或者說有時候也會來自其他工作室,甚至是A-1 Pictures這樣的大型工作室?
不一定。當我的名字出現在Studio LAN和Pierrot後,其他工作室立即與我聯繫,比如Kinema Citrus、JC Staff、Satelight和A-1 Pictures。
在《博人傳》第65集中,你參與了鳴人和佐助對戰桃式的其中一個片段。您是如何被選中參與這一段的工作的呢?這是導演決定的事情,還是動畫師可以要求自己想畫的場景?
我曾經對Seki-san(黃成希)說過,我最喜歡的火影忍者劇情是鳴人和佐助打鬥的時候,雖然他們是合作關係。我喜歡原版動畫中鳴人和佐助之間的化學反應和他們的友誼。所以,也許,我和Seki也是火影的忠實粉絲,所以才有特權把這個場景做成動畫。黃成希最初進入這個行業也是因為小時候經常看火影忍者。
你是如何將這個場景可視化的?你是否使用了特殊的參照物?
我從《博人傳》電影中的一些片段中得到了一點參考。除此之外,Seki-san還說:"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製作場景的動畫,你也可以改變我的故事板,讓它變得更有趣!" 之後,我利用這個機會向全世界展示了自己的能力。
在動漫行業之外,當我了解到您曾參與過Netflix上的《惡魔城》系列等多個美國動畫項目時,我非常感興趣。在日本工作室和美國工作室的項目中工作,有什麼不同嗎?
像《惡魔城》、《降世神通》、《科拉傳說》等動畫系列其實都是外包給韓國工作室(MIR工作室、MOI動畫公司)的,所以我不得不適應韓國工作室的工作流程。他們在時間表上填寫版本的方式與日本工作室的工作流程有點不同。
當韓國工作室聯繫你為他們的西方動畫項目工作時,也是通過 Studio LAN 嗎?
上述韓國工作室並沒有聯繫我,而是直接從擁有《惡魔城》IP的工作室Powerhouse Animation和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和紐約的Frederator Studios聯繫的。
按照你的說法,決定一部動畫是否優秀的是哪些方面?
好的動畫通常從動畫師的畫作對場景的流暢度和穩定性來看。
這是否意味著幀數越多越好?因為據我所知,有一些動畫師,比如金田伊功、今石洋之,他們故意把動畫做得斷斷續續?
今石洋之、金田伊功以及那些具有 "斷斷續續的動畫 "特徵的動畫師,對我來說,都是例外。這是因為他們的動畫具有卡通運動的特點,但仍然像迪斯尼的老派西方風格一樣,感覺很有活力。他們的動畫經常有誇張或過度的面部表情,但今石/金田卻用更高效的幀數來製作。我相信像今石這樣的動畫師經常會嘗試他們 "斷斷續續 "的動畫風格。如果有人批評他們的動畫有限或不流暢,我想這只是因為不同的意見和口味。
動漫本身通常是以限幀著稱的。他們的動畫之所以是有限的,其中一個原因也許是因為它可以幫助在很短的製作時間內加快作品的速度。在這一代的動畫中,有很多工作室製作的動畫不像過去那樣流暢。過去日本的動畫產業是受到西方動畫風格的啟發,比如像吉卜力工作室,他們的角色很少停留在原地,一般動畫效果都不錯。此外,還有諸如《長瘤子的老爺爺 》(1929年)、《動畫狐狸達引》(1933年)、《白蛇傳》(1958年)等受迪士尼和西方動畫啟發的電影。你可以在網際網路上搜索日本動畫的歷史,能找到好多。
日本動畫風格的改變發生在《鐵臂阿童木》(Astro Boy)製作的時代,當時的動畫角色和現在的動畫一樣,很典型,不過還是有一些西方的影響。吉成曜、堀剛史等動畫師也從西方動畫風格中學習了不少東西。堀剛史甚至為《宇宙小子》的動畫片做出了貢獻,而且他還有機會做出更多的貢獻。比起今石洋之、金田伊功等斷斷續續的動畫風格,我更喜歡吉成曜、吉成鋼(他的哥哥)和堀剛史這樣的動畫師。
的確,與其他國家的動畫相比,日本的動畫顯得 "斷斷續續",這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因為在日本,他們每周都要播出。就好像他們把動畫當成印尼的肥皂劇一樣。再利用的故事,廉價的動畫,但普通觀眾很容易消化。像我和我的櫻花社區 的朋友們這樣的動畫人,對這些不人道的期限並不滿意,很失望。我們更尊重那些更注重質量的行業,給我們這些創作者時間去做藝術,而不是像平淡的快餐一樣被對待。
動漫製作的工期問題確實是現在的熱門話題。櫻花社區的一些人早就在提醒,動漫迷應該多注意這種問題。能從直接在這個行業工作過的人那裡得到一些見解就好了。
是啊是啊,這也是我最近不太喜歡給動漫投稿的原因。我更喜歡和西方的動畫產業合作,不是因為錢多的誘惑,而是因為我和其他動畫師覺得我們的時間更值得珍惜,我們可以儘可能的做出更好的動畫。
為什麼日本人不抱怨錢的問題,不抱怨工期緊?是因為他們從小就形成的思維模式。除此之外,他們與西方人的聯繫也不多,儘管雙方都想建立聯繫,合作共同創作動畫/漫畫,建立事業等等。Studio Trigger最近也和Crunchyroll的人取得了聯繫,他們獲得了在美國直接引進動畫的特權。現在東西方動畫產業的關係已經變得更加友好,也許在兩到五年內,這兩個產業之間的聯繫會越來越多。
我和其他自由動畫師朋友們也可以從中受益,我希望有更多像印尼這樣的小娛樂行業的動畫師可以在海外動畫行業工作。如果不為自己國家的動畫產業做貢獻也沒有關係,因為在我看來,成功是不受愛國主義、民族主義、宗教信仰限制的。
在動漫行業工作的時候,對於動漫製作本身的緊迫性,有沒有什麼故事可以分享?也許你必須滿足一個緊迫的期限或者任何類似的故事?
在《博人傳》製作的時候,我們只有兩周零五天的時間來製作第65集的打鬥戲。我和張偉林得拿到的場景各為一分鐘(55秒~60秒),我們要做大約1300多幀。我和張偉林拿到了劇情中最關鍵的場景,而我的其他動畫師朋友只拿到了幾秒鐘(3~10秒)。在這麼短的期限內,我們必須能夠完成所有的動畫,從人物、特效、爆炸、背景布局、攝像機,到清稿。
當時我的情況是非常緊張的,因為當時我同時在做《惡魔城》和《博人傳》,期限也是重疊的。其實我在這兩個項目中的作品還沒有完全釋放出我的潛力。在《惡魔城》中,有幾個場景由於期限重疊,我的質量並不理想,除了爆炸的場景和特雷弗在倒塌的橋上與怪物戰鬥的場景,因為我得到了更多的時間來製作這個場景。除了這兩個項目之外,還有其他幾個動畫項目也讓我在製作過程中因為過度勞累,很少有時間睡覺,加上工資太少,壓力太大,最後讓我決定不再為日本產業做貢獻。
因為我們剛剛討論了動畫製作背後的消極面,所以有件事我想問一下:在這個行業工作的時候,你有什麼積極的收穫嗎?
不多,但是首先,我學會了了解日本這個行業的工作流程。第二,我學會了不同的風格。第三,我了解到西方(美國或歐洲)的業界通常對能夠從事日本 "櫻花"風格的動畫師感興趣,因為西方很多人對動態編排和日本動作作品感興趣。"櫻花"風格現在越來越受到西方業界的關注。但我真的不建議大家努力為日本動漫做貢獻。
我建議大家如果真的想做動漫的話,可以一年在那裡投稿一兩次,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超出大家的預期。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我相信你隨後會收到更人性化的工作條件的工作邀請。不要在日本做全職動畫師,找西方行業的自由職業者,找足夠的零花錢,這樣才不會有壓力。這並不是說我真的禁止你在那裡(日本)做全職工作。但如果你真的想,你可能需要有一個強大的,或者可能是受虐狂的靈魂。(笑)
動畫師和動畫行業的人應該如何解決過勞的問題?
這要看上級領導,而不是動畫師。領導應該考慮動畫師的狀況,不要把動畫師只當做印鈔機。很多上級領導並不在意動畫師的素質有多高,他們真正需要的是動畫能動一下,只有嘴巴是動畫的。而且,他們付給配音演員的錢比付給動畫師的錢更多,因為他們要把動畫演活。
印尼動畫師到國外工作,尤其是日本,前景如何?
我強烈不建議印尼動畫師堅持去日本工作。為什麼呢?第一,東京的生活費很貴(除非你是來自富裕的家庭,或者可以在西方、美國或歐洲的工作室遠程工作,這樣可以讓你有另一個收入來源,而且還可以從匯率中得到好處)。第二,如果你的日語不流利,你在那裡工作會很困難,很可能會讓老闆失望。第三,動畫師的工資相對於西方行業來說是非常少的,你要考慮到你每天要花的生活費,這樣你才有足夠的錢去吃住。
所以如果你想在日本成為一個成功的動畫師,你必須在那裡繼續工作,磨練你的日語。而如果你看到某些動漫,表現出動漫行業的過度勞累,那不是幻想。這在日本是一個非常非常普遍的問題。很多年輕的動畫師死於過勞,很多人忽視了自己的健康。也許你會想:"啊,也許guzzu只是嚇唬我,我肯定能適應。" 是的,你可能是對的,但如果你想在那裡成為一名動畫師,你也必須計算所有的風險。
如果你想在日本業界工作的話,還有一個選擇,就是你可以去馬來西亞的OLM公司申請工作或實習。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他們會製作中間幀,對日本動畫師的粗略草圖動畫進行清理。也許是我自己沒有在日本工作過,所以太過謹慎,但我經常從在日本工作的朋友那裡聽到經驗、意見和建議。他們告訴我的事情讓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在那裡生活。所以,這要看每個人和自己的生存能力。我只是就你在做決定之前要準備的很多事情提供一些見解,你不可能一下子就得到所有的東西。
除此之外,在國外(除了日本)工作有更多的好處,比如在法國(比如製作了《kairos》和在Netflix上播出的《愛、死與機器人》中的劇集的 Studio La Cachette工作室),他們的工作流程比日本更人性化。不同的是,動畫師被當作有家庭、有愛人的人類對待。而在日本,很多工作室把動畫師當成賺錢的機器。比較嚴謹,總是按時完成任務,但要冒著犧牲質量的風險。而在Studio La Cachette這樣的工作室,他們重視動畫師的時間和質量紀律,製作的動畫總是以穩定的質量前進。
並非日本所有的工作室都不好。有幾家工作室可以供你將來參考。這只是我的看法。以下是我認為好的、穩定的、有能力的工作室。KyoAni、ScienceSaru、Studio Colorido、Studio 4c、DURIAN Inc.、Studio WIT等(我沒有提到吉卜力工作室,因為與主流動漫行業相比,吉卜力工作室有著獨特的工作文化)。
印尼動畫師參與製作動畫需要什麼(包括內部和外部因素)?
語言、SKILL和作品質量。他們不能接受不會畫模型角色的動畫師,最重要的是,你至少要有5到7年左右的動畫行業經驗。如果你已經有了這些年的經驗,但還是沒有被錄取,也許你還不能勝任他們的標準。
其實,印尼還有很多動畫師在網絡上興起並為人所知,但被粉絲們廣泛熟知的並不多。在您看來,還有哪些印尼動畫師需要得到關注,從而讓他們更好地被大眾所熟知?
是的,但質量或多或少高於標準的還是很少。在我看來,值得被關注並達到這些標準的動畫師或朋友有Husain Untoro、Dicky Bayu Sadewo、Muhammad Rahim Rizky (nasiijo)、Jalu Trangga Laksita (Nyongjalu)、Irfan Ayari、Zuhdi Bari Daffa、Anthony Liu (Road Sign)、Yoga Wahyu Sadewo、Dida Kharisma 和 Naufal Satria Gunawan。
你最近看了什麼動畫或電影嗎?你覺得哪部動畫好,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我很少看動畫片。我一般都是從上傳到Sakugabooru的動畫片中學習的。我最後一次看電影是在Netflix上看的,是《愛、死亡與機器人》。裡面有很多情色場面,血腥,還有一些哲學元素,我覺得很有意思。動畫也都不錯。如果你超過18歲,喜歡動漫以外的動畫作品,推薦你看,哈哈哈。
《愛、死亡與機器人》 (© Netflix)
說到櫻花,我也看到你在櫻花社區相當活躍。這對您的工作有什麼影響?
.我認識了新的面孔,新的朋友,我可以學到更多的東西。有時候,很多朋友都會分享一些資料,比如在Bahi JD採訪中談到他作為動畫師在動畫中的經歷。
對於現在的櫻花社區,你有什麼想法?
我現在還沒有真正活躍在那個社區。目前,我想專注於西方風格,在那裡為他們的項目做貢獻。給大家一個機會,呵呵。
在接受《Sakugabooru》採訪時,你提到中村豐是你的靈感來源。你真正喜歡他的什麼?
他(中村豐,51歲)是一位資深的 "櫻花" 動畫師,他的動畫在很多人眼裡被認為是非常有趣的。他能把動作做成很有 "衝擊力 "的動畫,觀眾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就像坐過山車一樣,當火車開起來的時候,你可以感受到滑落前的巨大期待。這些感覺或多或少可以形容中村豐的動畫風格。
除了中村豐,還有磯光雄、衝浦啟之、溫泉中也、鈴木典光以及一些日本動畫師給我的啟發。
在廣大動漫迷本身中,關於櫻花的話題其實並不多。你覺得其他粉絲是否應該多了解這個話題?為什麼這麼說呢?
不太清楚。人各有志,我對動畫有選擇性的認知,相信其他人也會同意這個觀點。櫻花並不是一個很頂級的話題。
就我自己而言,要想獲得有關櫻花的信息,其中一個難點就是日語的信息資源比較多。對此,你有什麼建議嗎?
如果你想了解日語,就學日語。很多櫻花記者都很想學日語,這樣就可以直接和業界人士交流,寫文章介紹那裡的情況和條件。
但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情況,你可以看看Sakugabooru網站、Sakugablog、kVin的推特帳號、Disgaeamad和其他櫻花活動家。此外,還有像Canipa Effect和AnimeAjay這樣的YouTube頻道。
最後,想對讀者,特別是想在日本做動畫師的讀者說點什麼嗎?
找資料,冒風險,這樣你才能獲得經驗,包括好的和壞的。在任何行業的職業道路上,經驗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要看不起別人,不要期望太高,不要懶惰,不要在舒適區太放鬆,不要期望立竿見影,最重要的是,做動畫師會讓你感到挫折和壓力。原因是動畫師要用右腦或創造力。你需要大量的娛樂活動,我建議經常看電影,從其他藝術家那裡獲得靈感。對動畫師或藝術家來說,看電影或玩遊戲(用心良苦),從任何地方尋找靈感都是好事,只要你不以此為理由偷懶和浪費時間。動畫師是藝術家,他們有廣闊的想像力,而藝術家往往是內向/孤獨和敏感的。如果大家經常這樣評價你,也沒什麼不好。你就是你,不要聽別人說什麼,因為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如果你壓力大,動畫讓你感到沮喪,也許做動畫師並不是你的正確選擇。嘗試一下其他職業也無妨。
製作動畫一定要在有趣和刺激中進行,找到健康的社區,互相支持,提出意見。如果沒有找到社群,就獨立自主,努力學習。努力就會有結果,結果會讓你開心,會讓自己滿意。你的工作也會被人記住,直到你死,你的工作是你在這個世界上留下的東西,會被很多人記住。
祝你好運,開心。
影動貓,專注於發布影視、動畫行業相關的資訊(外包、招聘、行業信息,精彩視頻等),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有發包、招聘需求,加入影動貓外包招聘群,請在後臺回復「加微信」。
長按關注公眾號,了解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