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書畫語言對西方風景油畫的影響!

2020-12-24 美術研究

內容摘要:西方人的審美思想在發生著變化,畫家們更是敏銳地察覺到中國書畫語言在繪畫中的作用。以西方人的視角與方式解讀中國文化,形成了有別於傳統西方繪畫的審美思想與實踐方式。對中國書畫語言的運用,表現出西方畫家對中國審美情趣的吸收運用,並逐漸形成新的藝術思想與形式。

關鍵詞:中國書畫 語言 西方 油畫

中國元素在西方藝術史上,無疑是一抹不可磨滅的絢麗色彩,是西方繪畫史中重要的轉折點。其中,中國書畫語言之於西方風景油畫更是如此。從最初的時期,風景油畫作為背景陪襯,到文藝復興之後,其作為獨立的畫種漸漸發展,從古典繪畫形式的描繪,到印象派開始的大肆革新,中國書畫語言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觀念的學習、審美情趣的轉變、題材色彩技法等的借鑑,都對西方美術史的發展起著關鍵的推動作用。

一、色彩影響

色彩,即不同波長的光線照射在物體上,經過不同程度的反射吸收,所呈現在人眼中的一種視覺效應。是光、物體、人眼三者綜合作用的結果,是一種客觀的自然現象。但是,在繪畫領域,色彩所展現的卻是另一番面貌,它有時是一種客觀表象,有時卻是一種精神內涵,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面貌也在不斷變化發展,愈加豐富。就色彩而言,中西方畫家的理解,以及在中西方傳統繪畫中的運用和表現力都是差別極大的。

在中國傳統書畫中,畫家對色彩的理解十分寬泛,在他們看來,色彩本來就是宇宙中的重要元素,是傳統文化、思想觀念的一種集合,其自身就具有重要的內涵意義,並不是僅用於描摹表現的中介載體,它是一種獨立的存在,是一種人與自然的交流方式。因而,有「五色說」「隨類賦彩等色彩觀念。也正是因為這樣,在畫面中,畫家們對色彩的處理是獨立且主觀的,「捨棄一切色相之表」卻「柔和一切色相之質講究氣韻生動,重視對意境的描繪與表達,極少使用豐富濃鬱的色彩,大多是白紙黑墨,或是一些淡雅素麗的墨色,運用墨的濃淡粗細來表現形象意境。

而在西方傳統繪畫中,在最初時期,色彩從屬於素描,主要表現固有色和明暗關係,畫家更注重科學性,將色彩作為表現客觀世界的一種工具媒介,是一種視覺經驗的再現,依附於事物表面,而非獨立的具有自身品性的主體。他們客觀地描繪事物的色彩,用色豐富濃鬱,質感醇厚,注重的並非意境的表現,而是形象主題的傳達。

色彩是最具感染力的視覺語言。觀者對於一幅畫的第一印象,奠定一幅作品的情感基調。在中國傳統書畫中,色彩是獨立且主觀的,呈現在畫面中,黑白是主要的語言,運用不同濃度不同面積的黑白墨色,或表示明暗、陰陽,或表現山川河流、天空白雪等。以及一些淡雅的顏色運用,畫面整體素淨雅致。色彩雖不豐富,但畫面卻不單調,傳達出多層次的意境和深刻的意味。這樣的色彩理念和用色系統隨著絲綢之路的連通,漸漸滲透西方繪畫領域。許多風景油畫家從中汲取經驗,開始嘗試運用黑白兩色以及素雅清麗的色調。

洛可可時代,華託的作品滲透著中國書畫的影子,他大量運用淺色調,以表現大氣煙霧迷濛的狀態,整個畫面沉靜和諧,如同講究意境的中國山水畫一般。他透過簡單的色彩表達大自然複雜的光影關係,表現出對大自然的熱愛與尊敬,與中國天人合一的理念不謀而合。荷蘭風格派畫家蒙德裡安的作品《灰色的樹》中,只採用黑色和灰色兩種色調,同一些中國水墨畫只使用不同濃度的墨色樣,畫面抽象,意境陰鬱,並沒有如實描繪事物的顏色,而是對畫面中樹木及背景的色彩進行了主觀的意象化處理,與傳統西方寫實風景油畫大相逕庭,反而更似運用了中國傳統的書畫語言。

野獸派的馬蒂斯在色彩的運用上也與中國韻味不謀而合,並非寫實,而是將色彩從自然事物中解放出來,具有極強的表現意味。其作品《舞蹈》與中國古代陶瓷器上的圖案和配色方式極其相似。這就像馬蒂斯在談到繪畫創作時所說的:「創作必然要能夠反映出你自己的感受,這是一種創造性的過程,也是人內心靈魂的反映。而感情需要『營養',這種『營養』就得益於你對外界的觀察。」這與中國傳統書畫的色彩觀極其相似,通過觀察感受,按照不同的對象,根據不同的認識以及主觀修養,運用不同的色彩表現它們的精髓與實質,同時表述畫家的自我情感,這是一種人與自然的溝通互動,交流表達,而不是將色彩僅僅作為視覺經驗的復刻依附於物象表面,生氣寥寥,缺乏生命的脈搏與情感的濃度。

二、技法影響

技法二字,「技』者,巧也,『法』者,尺度,準則也」。即所運用技巧方法的尺度與準則。在繪畫中,技法就像是「骨」,對一幅畫的氣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情感、物象,加以不同的線條、筆法、用墨,會在畫面上產生截然不同的視覺效果與心理感受。在中國傳統書畫中,無論是書法的韻律,還是繪畫的寫意,都講究線條的節奏,唐代的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也曾說過「無線非畫也」,線條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線條的起承轉合、粗細長短剛柔曲直以及組合方式,在表現不同形式感的同時,表達畫家不同的審美情趣和內心感受。在西方繪畫中,最初時期,畫家們重視繪畫的科學性,在作品中弱化線條,代之以明暗色彩,充分尊重客觀,追求再現真實,而後,畫家漸漸意識到線條的藝術性,開始重視線條與筆法,以表現不同的肌理情感,如挫、拍、揉、線、掃、跺、擦、砌等,並且由於油畫顏料的特性,畫家們可以按照意圖不斷修改,並不似中國的「意在筆先」,一氣呵成,因而所呈現的畫面效果也大相逕庭。

中國傳統書畫與眾不同的技法形式為西方畫家開啟了繪畫道路上的另一扇門。比如比亞茲萊的《莎樂美》,對人物的髮型進行概括表達,注重對線條的利用,流暢有力,以表現出衣服的垂順感和質感,並且非常重視描繪圍繞在人物周圍的事物,在極大程度上簡化甚至弱化背景,這與吳道子的《八十七仙人圖卷》有許多的相似點馬蒂斯在繪畫中以簡單的色彩平塗於畫布上,並不似傳統西方繪畫的厚重質感,有些甚至透出畫布的顏色質感,猶如中國書畫中墨色通透,輕盈飄逸的美感,意趣無窮。

巴爾蒂斯作為一個中國書畫的狂熱愛好者,在其風景畫中,借鑑了大量的中國書畫語言,比如,其作品《有牛的大風景》中,對樹的描繪,就運用了書法中草書的筆法,狂放不羈,灑脫自由,不求形似,但求傳神,就像中國傳統書畫中「重心略物」「不滯於物」一樣,注重表現樹木生長頑強的生命力以及畫家心中對這種堅忍品格的熱愛敬佩忽略對樹木形狀的真實再現,進而使情感不受客觀的桎梏,掙脫外形的束縛,盡情揮灑噴薄。畫面抽象奔放,寫意多於寫實。

三、構圖影響

構圖,即在一幅畫面中,每個物象所在的位置,所佔的面積,以及相互之間的關係,將這些要素適當地組織起來,協調完整,以表達作者的意圖。「構圖」一詞來自西方美術,在中國傳統書畫中,並沒有構圖這稱謂,畫家往往稱其為「布局」或者「布置」。比如宋代學者郭熙提出的「三遠」布局,顧愷之畫論中的「置陳布勢」以及「謝赫六法」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中,也提出經營位置是畫的第一要務。雖然提法不同,但所強調的內容卻大抵一致,即構圖的重要性。

一幅畫作的境界或高或低,氣勢或磅礴或溫婉,個性或奇特或平庸,都與構圖息息相關。中國傳統書畫講究畫面的虛實關係,強調留白的重要性。虛與實相互穿插,錯錯落有致,相得益彰,加以適時恰當的留白,使畫面得以延伸,營造出一種空間感層次感,意境悠遠,給人想像的空間。畫面的布局章法主要是畫家主觀經營的結果,以達到最適合的畫面效果來直抒胸臆,表達感情。

「意在筆先,胸有成竹」,在布局上,畫家的眼界寬廣而深厚,打破了時間、空間等物理限制,所畫或許並非所見,與其說畫的是眼前之景,不如說畫的是心中之境。在這一點上,西方傳統繪畫與之有著極大的差別。就像潘天壽先生所說的「東方繪畫之基礎,在哲理;西方繪畫之基礎,生科學」。西方畫家秉持著科學的態度作畫,致力於將三維的物象與空間感復現於二維的平面上。西方大多的風景繪畫源於對景寫生,畫家選擇好一個時間地點,從某角度對景物進行描繪,經常採用焦點構圖法,加以光學、透視學等方法,理性嚴謹,則明確。畫面飽滿豐富,層次分明,具有立體感,將真實與美感相統一。

隨著中西往來愈加密切,以及科技的進步,攝影術的發明,西方畫家們開始求變求新,將中國書畫中的布局理念與構圖法則慢慢運用到創作中,從而達到了另一種讓人驚嘆的畫面美,開創了繪畫史上的新格局。野獸派的馬蒂斯曾這樣談論過構圖:「構圖就是為表現自己的情感有意識地使種種不同的因素依照裝飾的方式安排在一起的藝術。」這一理念與西方傳統寫實類構圖法則相區別,而與中國傳統的「經營布局」相似。

在馬蒂斯的作品《考利烏爾的山》中,遠處的山若隱若現,似有似無,近處的水面平靜深沉,畫面中的景物有大面積的概括,有取有舍,適當留白,可以看出畫家的用心思索與經營,給人一種中國詩詞「此時無聲勝有聲」般的震撼,「無中生有即以無物生有情,給人極大的想像空間產生充沛的情緒感受,並與中國詩情畫意的韻味不謀而合。巴爾蒂斯是一位對中國文化、中國書畫極其熱愛的畫家,他的風景畫在構圖上借鑑了許多中國書畫的經營理念與布局。

比如,在其作品《格特隆》中,採用了「高遠」構圖,與其欣賞的中國畫家範寬的《溪山行旅圖》有相似之處,畫面中以山為主體,並未過多描繪其他物象,主次虛實得當,從山腳看山頂,氣勢恢宏,高聳幽暗的山給人壓迫窒息的感受。而在其作品《拉爾尚》中,畫面有虛有實,佔據畫面三分之二的天空以淺色調大面平塗,遠處天空中的雲霧,天地接壤處若有若無,隱隱約約,虛幻縹緲。而畫面下方三分之一的地面充實飽滿,真實細緻,可以清晰地看到草地、山坡以及房子。虛實對比結合,留白適度,悠遠飄逸,舒緩空靈,很好地將中國書畫的布置理念與構圖原則融合在自己的繪畫作品中。

四、結語

中國書畫語言隨著絲綢之路進入西方世界,早已踏上了「全球化」的道路,對西方油畫的影響不單單指的是畫面效果,語言語彙的借鑑,更主要的是思想意識,文化審美的傳播、理解與運用。中國傳統書畫獨特的色彩觀,筆墨線條等技法,主觀的經營布局,以及中國書畫中的似與不似,虛實結合,氣韻生動,等等,其實是中國「禪」「道」等一系列傳統文化的外顯,具體化形象化,是中國人民千百年來智慧的結晶。

就像丹納在《藝術哲學》中所說的「藝術作品的產生取決於時代精神和周圍的風俗」。隨著時代的發展,中西交流的不斷加深,中國文化在西方世界逐漸傳播,有了生長的土壤,這樣的時代與環境,造就了許多優秀的藝術作品。中國傳統書畫語言在西方繪畫領域,尤其是風景油畫中產生的化學反應不僅對西方美術史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更是開啟了世界美術史又一華麗震撼的篇章。作者:白羽;劉爽

相關焦點

  • 美術研究|論山水畫與油畫風景的異同!
    中國山水畫與西方油畫風景,不僅在世界觀與藝術觀上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它們在傳統的審美與美學觀念上也有所不同。當然。隨著中西方在藝術文化領域的不斷交流,山水畫與油畫風景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關鍵詞】山水畫;油畫風景一、山水畫與油畫風景山水畫是以中國的山山水水自然風貌為主要元素、主要描繪對象的中國傳統繪畫。山川、田園、等都是山水畫的題材表現的內容。
  • 劉文進——中國意象油畫第一人
    中國十大傑出油畫大師,國家一級美術師,其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及國際性美展、全國畫展和國外書畫交流展等。2004年被文化部評為十大貢獻藝術家,其作品被國際藝術機構及友人收藏。作品技法獨具一格,把人物神態描繪惟妙惟肖。
  • 美術研究|論中國畫的寫意山水與印象派風景油畫的共同性!
    摘 要: 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影響下, 當代藝術表現為對藝術的汲取、 傳承和創新的發展形勢。 中國畫的寫意山水藝術作品繪畫主導理念為表現論和表現性, 強調筆墨、 意境以及線條。 印象派風景油畫將西方國家繪畫中的表現論和表現性繪畫帶向一個巔峰, 在西方繪畫領域中佔據重要地位。
  • 論油畫當代性與油畫民族性折射多元化發展!
    油畫市場的上升趨勢間接反映了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經濟與文化之間的影響是相互的,中國油畫不斷博得青睞。我國文化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這也將中國油畫再一次推到了世界面前,中國當代油畫家的作品開始成為國外收藏家關注和投資的內容,中國油畫市場正逐漸成為國際油畫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 【書畫名家】著名油畫家熊繼雨作品賞析
    齊魯油畫院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一級書法師,文化部授予影響中國50位油畫大家,系中國畫家協會理事、中國文化藝術人才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協山東分會會員、市美術家協會理事、市油畫藝委會副主任、濟寧市書畫協會副主席、太白湖區書畫協會名譽主席、山東省首屆硬筆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濟寧市分會主席,北京瀚海千藝畫廊、北京珍品天下字畫行、山東藝心苑畫廊籤約畫家。
  • 【書畫名家】著名油畫家賈躍民藝術作品賞析
    現為中國油畫學會會員、安徽油畫學會理事、安徽美術教育協會副會長。長期以來致力於油畫藝術語言的創作和研究。 早在他大學畢業後的90年代,西方藝術對中國藝術產生漸次增大的直接影響,一種集體的現代主義特別明顯表現在對繪畫語言的價值認識上。畫家們試圖通過各種形式實驗,突破原有畫風單一的局面,建立多樣化的藝術格局。在現代主義繪畫觀念的驅使下,形式語言的探索包括技法創新的手段,使畫壇出現多種風格並存的態勢。作為新一代的畫家,賈躍民的繪畫對應了這種新時代特徵。
  • 西方的油畫是怎麼來到的中國?
    後來油畫成為西方繪畫史中的主體繪畫方式 油畫在西方最初是被用於傳播宗教 而傳入中國的方式也是 隨著西方傳教士的傳教活動而來的 根據現有文獻記載 最早在明代萬曆七年(1579年)
  • 「藝術中國」——風景油畫家一一朱建祥
    朱 建 祥 簡 介朱 建 祥,張大千大風堂貴州書畫家聯誼會會員,貴州省油畫俱樂部副主席,貴陽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寫生中國貴州分部副主席。作品簡介:2016年6月油畫作品《南郊春色》在第三屆貴州省老年產業博覽會展出。2016年9月作品匕《花千樹》"陽明古韻書畫雅集展"中展出。
  • 李書成風景系列油畫作品欣賞丨名家名畫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廣東省書畫家協會主席、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榮譽理事、廣東省社會組織總會常務副會長、廣東書畫藝術研究會會長、《廣東書畫藝術》雜誌社總編輯、《廣州文摘報》顧問、中國人民大學畫院中國書畫課題班李書成工作室導師,曾任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畫院副院長、油畫雕塑院副院長。
  • 論對畫家不同時期油畫創作風格的分析,來探索環境對畫家的影響
    當代中國油畫很多都是對社會反映論的闡釋,不同時期,人性總會以特定的表象展現出來。這樣一個現實社會環境必然會使身處其中的中國人以特別的方式把人性的某些方面展示出來。當代油畫家的很多作品是對這些人性的剖析,同時又是對社會反映論的升華,揭示出畫家創作中包含的反諷性,同時表明畫家對人的生存、現代文明、人的本性關係這一系列主題的密切關注。
  • 中國油畫雙年展:如何講述油畫語言的存在之思和人性
    包括全山石、靳尚誼等油畫家新作的「語言之在——第四屆中國油畫雙年展(2018)」這些天正在中華藝術宮對外展出,此展以「語言之在」作為展覽主題詞,無論老中青三代畫家的繪畫在風格與技術方面有何差異,但作品中都保持了對油畫語言的熱愛和執著,持續地探討油畫藝術在中國社會環境和文化背景下發展的可能性。
  • 有人問全世界什麼樣的油畫風景畫才算是最好的風景油畫?
    即使風景繪畫在北歐有長時間的實踐,但在義大利,風景繪畫也有著良好的發展,由於有之前布裡尼奧的經典作品,它深深地影響了同類型繪畫的發展,尤其是在崇拜古風的文藝復興時期。17世紀的風景畫大國已經不再是義大利,而是巴斯克自治區,那裡的畫家運用近乎嚴苛的現實主義表現手法描繪著荷蘭的不同風景。所以說,不可能在美術史中找出某件或某幾件「最好」的風景畫作品,不大現實。以下是我個人的風景畫作品,當然我也說不好哪件作品最好,哪件作品最不好。
  • Боротов風景油畫欣賞
    亞歷山大.波洛託夫屬於哪一類風景油畫?HI,你好!我是聞是書畫。 現在就來關注我,不要錯過每天的任何更新!亞歷山大.波洛託夫Александр.Боротов按創作方法類別為:寫實風景油畫、印象風景油畫、抽象風景油畫、山水風景油畫。按時間分為:古典風景油畫/當代油畫、現代風景油畫。按地區分為:,歐美風景油畫,俄羅斯風景油畫,荷蘭風景油畫,地中海風景油畫等。
  • 油畫服裝秀、光影藝術秀,第四屆中國油畫風景作品展「突破畫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琳「可見之詩」——第四屆中國油畫風景作品展(2020)系列大展於12月26日晚20:00在山東濰坊十笏園文化街區開幕,將於12月27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本屆展覽將延續其專業化、品牌化的展覽格局,作品高端,規模龐大,共計展覽展出詹建俊、靳尚誼、全山石等30多位當代油畫名家作品30餘幅,以及包括本次展覽學術獎獲獎作品10幅,優秀獎獲獎作品10幅等在內的精品油畫作品280餘幅。本屆展覽由中國油畫學會、山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濰坊市人民政府主辦,旨在展現當代中國油畫的風採,促進中國油畫市場的興旺繁榮,推動中國油畫事業發展。
  • 繪事·會心:張洪忠·譚智群油畫風景雙個展開幕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16日訊 由山東藝術學院、山東美協油畫藝委會、山東油畫學會、浙商銀行濟南分行等機構聯合主辦的「繪事·會心:張洪忠·譚智群油畫風景雙個展」,於2020年12月13日在浙商銀行(山東)美術館開幕。
  • 「大城小像——平安·美麗·北京風景小幅油畫展」畫家吳曉燕作品
    「大城小像——平安·美麗·北京風景小幅油畫展」在北京德勝門箭樓三層展廳開展,展期自2020年6月6日至7月3日。畫家吳曉燕在此次展覽中共有4幅作品,有郊野的山和水,有古代守護人們生活安居的長城,也有城中鬧市的胡同,多為在寫生基礎上的創作。
  • 美術研究|晚清時期西方繪畫對中國畫的影響!
    他曾在一幅上海風景畫上署名,作風與新呱相若。周呱的作品,以描繪細緻見勝。」[10]我們在《黃浦江外灘風光》中能夠看到畫家對這個殖民城市風景的異常關注。在上海這個城市,徐光啟的受洗入教影響了很多人,漸漸徐家匯成為天主教集中的區域。
  • 中國同澤書畫研究院舉行「大承之美」三代院長聯展
    ,雅昌藝術網、遼寧日報美術館等協辦的「大承之美——中國同澤書畫研究院三代院長聯展」在中國同澤美術館開幕。  開幕式上,王盛烈之子、中國同澤書畫研究院副院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王鐵牛在講話中回顧了王盛烈創建中國同澤書畫研究院的初衷與藝術理想,以及同澤藝術家30年堅守現實主義創作的奮鬥歷程,並表達了繼續努力進取、傳承同澤精神,為時代和人民奉獻更多精品佳作的願望。
  • 線條的魅力——試論中國畫的線條表現方法在油畫創作中的重要性!
    摘要:線條是最基本的造型語言,也是最富有魅力的藝術表達形式。線條的元素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中西方的油畫作品當中。油畫藝術始於西方,與中國傳統的國畫藝術看似南轅北轍,毫不相干,其實從東西方藝術的發展過程來看,二者正在將不同的文化精神通過藝術這種語言方式進行滲透與融合。不論是在中國畫中,還是在油畫中,線條的運用直接影響著作品的審美視覺。
  • 俄羅斯風景油畫,提升家居裝飾品位的神器,一幅足矣
    一幅以經典俄羅斯風景油畫為主題的裝飾畫,足以將家居裝飾的品位,提高到一個藝術級別的層面。在如今的生活潮流之下,舒適性、智能化只是從解決生活便利性上提升家居裝飾的水準,而要想提升藝術性,那就要首選裝飾畫,俄羅斯經典風景油畫作品,是其中最受歡迎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