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9月26日訊(記者吳昌華 通訊員馮威 周劍波 袁野 梅胭)一家詐騙公司,專門設了一面榮譽牆上,擺放著10塊獎牌。只不過這些獎牌,都是該公司自己花錢訂做的,目的只是讓前來實地考察的加盟者相信這是一件正規生意。
今日,記者從武漢警方獲悉,黃陂區公安分局接到工商部門轉交的投訴線索後,經過深入偵查,揭開一個假藉手工代加工實施詐騙團夥的「畫皮」。9月22日上午,抓捕專班民警按照預定方案展開行動,一舉抓獲付某界、金謀偉、王某傑等8名嫌疑人。目前,已將付某界等8人依法刑事拘留。
代加工騙局並不新鮮,武漢警方曾經組織全市範圍的清理整治行動,由於具有較強的迷惑性,目前仍在沉渣泛起。
辦案民警提醒,對於資金要求不高、技術含量低下的簡單加工業務,如果對方承諾給予豐厚利潤,一定要保持警惕,小心其中暗藏的陷阱。
辦案民警在窩點倉庫清理物品。當事人快遞迴來的成品包裹,有些都還沒拆開過。
辛苦十幾天只賺了幾十元
只需購買加工機械,免費提供原材料;把材料放進香袋裡面,用機械封口就行;廠家包回收,產品數量越多價格越高……這種毫無技術含量,投資少、獲利豐的代加工,看上去十分誘人,非常適合社會閒散勞力居家創業,但其背後卻暗藏陷阱。
「當時我在家裡沒有工作,想著閒著也是閒著,我就打電話過去問了一下。」8月22日,安徽的高女士在網上看到了武漢綺酈爾日用品公司廣告,稱正在尋找代理加工香包的人。
「他們就說操作很簡單,把材料放進香袋裡面,用機械封口就行了。」高女士電話聯繫了解到,加盟只需要購買加工機械,公司免費提供原材料,加工完成之後,公司按照每個6分到1角錢的價格回收,數量越多價格越高,每滿10萬個還有額外獎勵。
民警現場查獲的部分作案工具
對方還替高女士算了一筆帳,如果買一臺機器自己在家裡做,一天就可以賺300-420元。「他們承諾,一個月的試用期滿了不想做了,這些錢還可以退給我。」高女士動心,與對方籤訂了合同,支付3980元,購買一臺加工機械。
她分兩批加工了2000餘個香包,郵寄到了綺酈爾公司。第一次,客服說她的香包封口不合格,沒有支付一分錢。第二次,部分產品重量不合格,她只拿到了幾十元的報酬。
「我在網上查,說這種香包代加工的好多騙子。」高女士還發現,她所購買的設備,根本不值3980元。她聯繫對方退錢,誰知對方根本不理她。
民警現場查獲的一份合作協議。補充條款中記載了每做滿10萬個,還有額外獎勵。
跟高女士有相同遭遇的,還有河南的王先生。去年8月,正在找工作的他看到了綺酈爾的廣告。正好在武漢的他,還專門到公司考察。考察當天,王先生便花5980元買了一個加工機械。第一批做了2000個,只有一半合格,得到了60元報酬。第二批做了1000個,寄到綺酈爾後一直沒有收到報酬,聯繫售後也是各種理由敷衍。
犯罪嫌疑人對話截圖。所謂的免費提供原料,實際上是假的。
黃陂警方集中行動抓獲8名嫌疑人
「這種騙局,很容易被當成合同糾紛,當事人往往會選擇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投訴。」今年8月份,黃陂區公安分局反電詐民警研判發現,最近以代理加工名義實施詐騙的警情有增多趨勢。在黃陂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協助下,民警發現綺酈爾公司投訴較多。
民警調查發現,綺酈爾公司位於黃陂區盤龍大道附近某工業園內,今年8月中旬才成立,主要從事香包代理加工業務。該公司通過網上廣告和電話推銷的形式,尋找有代加工意願的當事人。
達成「合作」意向的,以3980元、5980元的價格出售加工機械。待當事人將製作完成的香包寄回後,再以封口不合格、重量不達標、產品不規整為由,拒不支付報酬。
對於這種手法,黃陂反電詐民警十分熟悉。今年7月19日,他們在黃陂橫店某工業園內打掉一個詐騙窩點,犯罪嫌疑人以代理加工中藥包的名義實施詐騙,手法與綺酈爾公司如出一轍。
摸清了綺酈爾公司具體位置後,9月21日,黃陂區公安分局從刑偵大隊、灄口街派出所抽調14名警力,組成抓捕專班。
9月22日上午10時許,抓捕專班按照事先指定的方案開展行動,成功將付某界、金謀偉、王某傑等8人抓獲。
3名犯罪嫌疑人身後的「榮譽牆」,只是他們用來作案的道具。
詐騙窩點像模像樣還有「榮譽牆」
經審查,民警獲悉,綺酈爾公司由付某界、金某偉、王某傑三人出資組建,在盤龍大道附近工業園A12棟、A4棟有兩處窩點。
A12棟窩點為辦公地點,話務員撥打電話,聯繫有代加工意向的當事人,誘導當事人投資購買加工機器。窩點設有前臺、辦公區域,在一角還設有榮譽牆,一個約1.8米高的架子上,擺滿了公司營業執照和10餘個獎牌。這些獎牌,是他們自己花錢製作的。
A4棟被用來作為倉庫,裡面擺放著製作香包的原材料。客戶寄過來的香包成品包裹被隨意擺在裡面,有的還沒有拆開過。
犯罪嫌疑人告訴辦案民警,他們設立的公司,最初叫正升商貿有限公司,5月份成立,辦公地點就在A4棟。期間,常有人過來投訴,但這些人並非公司「客戶」,他懷疑公司被他人冒用,三人商量後,將公司名稱改成了綺酈爾日用品公司,辦公地點也從A4棟,搬到了A12棟。
民警在現場還查獲了作案用的話術劇本。電話拜訪客戶、介紹公司情況、展示發展前景、演示操作技巧……一步步誘導受害人籤訂合作協議書。合作期限為一個月,期間當事人生產數量每達到10萬個,就獎勵3000元。
辛辛苦苦做出來的商品,得不到報酬,公司的投訴量居高不小。然而對於投訴較多的,他們就支付幾十元報酬,有的則乾脆不理。
目前,付某界等8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代加工騙局並不新鮮,武漢警方曾經組織全市範圍的清理整治行動,由於具有較強的迷惑性,目前仍在沉渣泛起。辦案民警提醒,對於資金要求不高、技術含量低下的簡單加工業務,如果對方承諾給予豐厚利潤,一定要保持警惕,小心其中暗藏的陷阱。既可上網查詢類似業務是否靠譜,也可以在實地考察時前往當地工商部門或者公安派出所,才能做到心中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