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想要買電器,你的第一反應肯定是上京東購買。不過在15年之前,人們買電器,首選肯定是國美或者蘇寧。國美跟蘇寧也被許多人看成是中國的肯德基跟麥當勞。兩家人也一直在鬥爭。
國美跟蘇寧的起家過程,非常相似。國美是黃光裕兄弟創辦的,蘇寧則是張近東兄弟創辦的,國美從北京開始,蘇寧則是從南京開始發展。不過讓許多人想不到的是,最終國美跟蘇寧都沒有成為贏家,他們最終都輸給了時代。
如今國美連連虧損,老闆黃光裕剛剛坐完12年牢出來。蘇寧雖然力壓國美,但是卻被阿里、京東完全壓倒了,如今蘇寧電器更是負債3千億。
1987年,黃光裕的哥哥黃俊欽帶著弟弟,一起在北京開了一家電器行,並且掛上了國美的招牌。黃光裕16歲就跟著哥哥黃俊欽北上創業,他們去內蒙古創業過,接著到了北京動物園賣衣服,後來才改行賣電器。
一年之後,建築工程師張桂平放棄了鐵飯碗,在南京創辦了蘇寧電器。3年之後,張桂平的弟弟張近東也放棄了自己的鐵飯碗,跟著哥哥一起創業。最初蘇寧只是銷售空調。
黃俊欽跟黃光裕兩個人沒有讀過書,他們做事風格十分霸道,為達到目的誓不罷休。張桂平跟張近東都是大學生,又是從體制出來,做事則是一板一眼。黃光裕很快就捉住了機會,在報紙上打廣告,為國美贏得了很多生意。
蘇寧則是為用戶提供上門安裝等等免費服務,同樣是贏得了不少的市場。除了服務跟營銷外,在兩個加價銷售的時代,國美跟蘇寧都選擇了低價的策略。這讓他們贏得了更大的市場,同時也被同行看成是眼中釘。
蘇寧在南京被八大國營商場盯上,雙方開始了一輪的價格大戰。國美在北京同樣是引起了眾多對手的覬覦,大戰同樣的一觸即發。最終蘇寧贏得了南京市場,國美贏得了北京市場。
90年代初期,幾乎是不約而同,黃俊欽跟張桂平都選擇去發展房地產,把電器的生意交給了弟弟去發展。隨後國美開始從北方往南方發展,蘇寧則是從南方往北方發展。
事實上那個時候,蘇寧還不足以威脅國美。國美當時最大的對手是永樂電器,大中電器等等。黃光裕大開大合的手法,讓國美獲得了快速地發展。國美的連鎖門店也可就開遍了中國各地,同時黃光裕更是大膽了吞併了數家競爭對手,不斷壯大規模。
蘇寧的策略則是相對保守。2004年國美跟蘇寧同時上市,黃光裕一躍成為了中國首富。那個時候蘇寧的規模遠不及國美。2004年之後,黃光裕三次成為了中國首富,不過在2008年他卻被捉了,隨後因為違規貸款等問題被判了12年。入獄之後去,黃光裕高位套現,減持了大量的股份,套現了135億的現金。
國美失去了黃光裕開始陷入了內亂。張近東則趁機捉住機會,讓蘇寧超越了國美。後來黃光裕的妻子杜鵑出馬,成功穩定了國美的局勢,不過也是暫時穩住而已,國美已經無力追上競爭對手了。張近東最終贏得了跟黃光裕這次戰鬥。不過張近東贏得並不光彩。甚至入獄多年的黃光裕,在影響力上依然超過了張近東。
張近東剛剛贏了黃光裕,卻沒想到馬上就來了一個劉強東。B2C電商的崛起,讓蘇寧線下的優勢開始消失殆盡。蘇寧的門店越開越多,目前已經超過了7千家,但是7千家門店的銷量卻不足京東的零頭。
張近東也被迫全力發展線上,推出了蘇寧易購平臺,並且推行線上線下同價的模式。不過蘇寧沒有發揮線下的優勢,最終還是讓京東佔據先機。京東以3C起家,所以劉強東吃掉的就是蘇寧的市場份額。
2014年京東成功上市,張近東已經很難扳回來了。為此張近東不惜拿了馬雲100多億的投資,讓阿里成為蘇寧易購第二大股東。可惜的是,蘇寧易購還是沒有戰勝京東,並且陷入了連年虧損的狀態,只能開始出售投資資產來維持財報上的盈利。
另外張近東還犯了另外一個錯誤,那就是貪多嚼不爛,蘇寧進入了不少的行業,不過目前卻沒有一個行業可以做得特別好。最近蘇寧電器被許多人曝出了3千億的負債,負債率超過了7成。張近東的日子真的不容易。
黃光裕在今年成功出獄了,出獄之後他非常低調,賣掉了北京的一個物業套現了40億,同時接受了拼多多的投資。黃光裕終於放下了自己高傲的狀態,學會跟時代的妥協了。
可能不出10年,等待國美跟蘇寧最後的結局,就是出售給巨頭了。當年張近東跟黃光裕都是倔強的企業家,不過屬於他們的時代,真的已經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