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時期,連年戰亂,老百姓苦不堪言。曾有整個村老百姓全都搬到大山,老百姓在兩座高山裡蓋房生活。起初沒有問題,但隨著居住時間越久,問題就湧現出來,人們又都搬出大山。就只剩下陳姓,開墾土地都由陳姓人來耕種。陳姓在此地生活第二年,就出現持續性降雨天氣,突發泥石流,陳姓家族沒有人活著跑出來。
俗語:「兩高夾一房,家散人敗亡」指的就是類似事情的出現,意思很簡單:在選擇房屋地址時,儘量避開高山,不然就會影響到生命安全。在現代社會,人們生活在山中依然會受到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災害影響,會有極大財產損失。
兩高夾一房中的高指的是不穩定,間距很近的高山,山體穩定,山距很遠就不會有太大影響。城市在間距很寬的兩山間很常見,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兩山間會有河水經過可能,河水流經會有衝積平原,土壤肥沃,適合農耕;二是靠山吃山,依水吃水,能給人們生活提供物質上的支持。兩高夾城市沒有問題,但若是山體不穩定,且兩山間距很近日常生活就會有問題。
在修建房屋過程中選擇地址原則有三個:一是舒適安全,沒有不安全和不舒適的因素存在,比如將倒的大樹或者火車;二是適合長期居住,短時間內不會拆遷,要不然投資成本就無法收回;三是有經濟來源,建房和買房都要考慮是否有穩定經濟來源。以上三個因素就是建房必須要考慮的三大原則,要綜合考慮再決定。
兩高夾一房帶來的問題:一是兩座高山就如同狹小管道,狹管效應最常出現的就是過堂風,高山帶來的過堂風不是鬧著玩,房屋建在山中間實在是不適合;二是山體不穩定的話,遇到持續性降雨或者地震,就會引發次生災害,比如泥石流或者滑坡,次生災害對農業生產和房屋安全性都會有負面影響。除此以外,兩座高山中若是有河水經過,遇到大暴雨,房屋會出現積水漫灌的情況。
如果真的住在大山中好,就沒有人會願意搬出來。事實上,每個住在大山中的人都希望能走出大山,能在城市安家。在兩山中建房要考慮的問題數不勝數,土地來源、房屋安全舒適性都會影響到幸福指數。
俗語:「兩高夾一房,家散人敗亡」只是房屋修建選址過程中的建議,家散人敗亡是誇張的說法。結合以上的論述,筆者覺得在兩座間距非常近的大山修建房屋不是很好的打算,不會給生活增添太大樂趣。在前幾年就曾有某些開發商打著和大山肩並肩的旗號開發房地產,吸引人們入住,看起來宣傳的美輪美奐,住著感覺卻相差十萬八千裡。大山不止有星空,還有冬季的低溫;不止有新鮮空氣,還有喝不完的穿堂風……買房始終要理性思考,別被宣傳衝昏頭腦。
在現代社會修建房屋最好距離城市近,能獲取優質教育、醫療和衛生條件,同時能擁有相對便利的交通和其它基礎設施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