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兩高夾一房,家散人敗亡,啥意思?有道理嗎?

2020-12-11 騰訊網

西漢時期,連年戰亂,老百姓苦不堪言。曾有整個村老百姓全都搬到大山,老百姓在兩座高山裡蓋房生活。起初沒有問題,但隨著居住時間越久,問題就湧現出來,人們又都搬出大山。就只剩下陳姓,開墾土地都由陳姓人來耕種。陳姓在此地生活第二年,就出現持續性降雨天氣,突發泥石流,陳姓家族沒有人活著跑出來。

俗語:「兩高夾一房,家散人敗亡」指的就是類似事情的出現,意思很簡單:在選擇房屋地址時,儘量避開高山,不然就會影響到生命安全。在現代社會,人們生活在山中依然會受到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災害影響,會有極大財產損失。

兩高夾一房中的高指的是不穩定,間距很近的高山,山體穩定,山距很遠就不會有太大影響。城市在間距很寬的兩山間很常見,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兩山間會有河水經過可能,河水流經會有衝積平原,土壤肥沃,適合農耕;二是靠山吃山,依水吃水,能給人們生活提供物質上的支持。兩高夾城市沒有問題,但若是山體不穩定,且兩山間距很近日常生活就會有問題。

在修建房屋過程中選擇地址原則有三個:一是舒適安全,沒有不安全和不舒適的因素存在,比如將倒的大樹或者火車;二是適合長期居住,短時間內不會拆遷,要不然投資成本就無法收回;三是有經濟來源,建房和買房都要考慮是否有穩定經濟來源。以上三個因素就是建房必須要考慮的三大原則,要綜合考慮再決定。

兩高夾一房帶來的問題:一是兩座高山就如同狹小管道,狹管效應最常出現的就是過堂風,高山帶來的過堂風不是鬧著玩,房屋建在山中間實在是不適合;二是山體不穩定的話,遇到持續性降雨或者地震,就會引發次生災害,比如泥石流或者滑坡,次生災害對農業生產和房屋安全性都會有負面影響。除此以外,兩座高山中若是有河水經過,遇到大暴雨,房屋會出現積水漫灌的情況。

如果真的住在大山中好,就沒有人會願意搬出來。事實上,每個住在大山中的人都希望能走出大山,能在城市安家。在兩山中建房要考慮的問題數不勝數,土地來源、房屋安全舒適性都會影響到幸福指數。

俗語:「兩高夾一房,家散人敗亡」只是房屋修建選址過程中的建議,家散人敗亡是誇張的說法。結合以上的論述,筆者覺得在兩座間距非常近的大山修建房屋不是很好的打算,不會給生活增添太大樂趣。在前幾年就曾有某些開發商打著和大山肩並肩的旗號開發房地產,吸引人們入住,看起來宣傳的美輪美奐,住著感覺卻相差十萬八千裡。大山不止有星空,還有冬季的低溫;不止有新鮮空氣,還有喝不完的穿堂風……買房始終要理性思考,別被宣傳衝昏頭腦。

在現代社會修建房屋最好距離城市近,能獲取優質教育、醫療和衛生條件,同時能擁有相對便利的交通和其它基礎設施服務體系。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兩樹夾一房,家財又人亡」說的啥意思,太有道理了
    對於生活在農村的人都知道,在我們農村有很多的俗語,有些俗語,聽著非常的有寓意,但是事實結果有並非我們所想的那樣,其實在農村有很多俗語,只是老祖宗留下來的一些話,但是也彰顯了老祖宗的智慧。只不過到現在很多人對這些俗語還不太了解,比如說在農村就有這樣一句俗語:「兩樹夾一房,家財又人亡」,那麼老祖宗留下的這句話,具體又是什麼意思呢?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對於生活在農村的人來說都知道,一般在農村我們都是自建房,所以農村人對於蓋房子風水非常的有講究,一般農村人蓋房的時候都會請風水師選一處好的地方。
  • 「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樹夾房,堂夾屋」啥意思?沒說完的那句農民更關心,你見過嗎?今天我們繼續來給大家分享一句農村建房的俗語說法,具體是「樹夾房,堂夾屋」,其實這句話沒有說完,還有後面關鍵一句的總結之言:不敗也得亡。「樹夾屋,堂夾房,不敗也得亡」這句話說到了房屋外面美化和房屋內面結構問題。這也說明房屋的建造不僅要外在的美還要考慮到房屋內堂的生活舒適度問題。「樹夾房」說的就是房屋外在的問題,而「堂夾屋」說的是房屋主體機構問題。
  • 農村俗語「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村裡面有各種各樣的俗語,這些俗語看似毫無根據,但是都是老人對於生活經驗的總結,充滿了智慧,像「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這句話就經常聽老人們提起,那麼這就話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是什麼意思呢?以前農村裡面蓋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四合院的形式,一般都會在院子的外側築上一道圍牆,這樣可以防止晚上心懷不軌的人進入偷盜,是為了安全起見的一種方法。
  • 農村俗語:「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到底是什麼意思?
    房子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在農村,蓋房子的時候總要找人來看一看,其實只不過是求個心安罷了,因為每家的宅基地都是固定的,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決定把房子蓋成什麼樣。有句農村俗語叫做:「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牆上牆、門對門、家敗人又亡」,到底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牆上牆、門對門、家敗人又亡」,到底是什麼意思?在農村裡,蓋房子是非常有學問的!而老祖宗在蓋房屋之前已經算好了「子醜寅卯」。比如蓋房子的位置啊,戶型的選擇啊,大門的朝向啊等等,而這些都是老百姓要考慮的。
  • 「兩堂夾一房,家破人也亡」是什麼意思?
    事實上,俗語肯定是有道理的,既然能夠流傳下來,俗語就有它的道理所在,只不過人們不願意了解事實真相,只是聽了一句就覺得俗語沒道理。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不了解事實的真相,怎麼能說俗語就沒道理呢?很多俗語都是按照字面意思就理解的,這樣的話就大錯特錯了。古人能夠總結很多人生經驗,俗語能夠流傳下來,就說明俗語具有一定的價值,否則在歷史長河中,俗語早就被拋棄了。
  • 農村老話「樹夾房牆上牆,不敗也得亡」,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俗語,通俗易懂,讀起來還郎朗上口。這些俗語有些雖然看起來略顯「粗俗」,但卻是祖祖輩輩總結下來的生活經驗。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語就是「樹夾房牆上牆,不敗也得亡」。來看看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農村老話「樹夾房牆上牆,不敗也得亡」,是什麼意思?按農村老話來講「樹夾房,牆上牆,不敗也得亡」,顧名思義,就是說在選地基蓋房子的時候不要選在樹旁邊建造房屋,建完之後也不要在不知道承重的情況下盲目的往上加層高,從而帶來不好的影響。這就是為什麼老一輩有「樹夾房、牆上牆」不敗也得亡這樣的說法。
  • 農村俗語「住了抬轎房,家敗人也亡」啥意思?抬轎房是什麼?
    說起農村俗語,只記得小時候應用最多的場景就是「莊稼收成預報」,每到各個節氣的時候就會有各種各樣的俗語被講出,它們的出現都會預示著明年莊稼的收成會怎樣,就像馬上要來臨的大雪節氣,在農村就有「大雪兆豐年,無雪要遭殃」「大雪不凍倒春寒」「今冬大雪一尺被,明年饅頭堆成山」說的都是大雪這天是否下雪對明年天氣的預報如何
  • 「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啥意思?
    導讀:「樹夾房,堂夾屋」啥意思?沒說完的那句農民更關心,你見過嗎? 今天我們繼續來給大家分享一句農村建房的俗語說法,具體是「樹夾房,堂夾屋」,其實這句話沒有說完,還有後面關鍵一句的總結之言:不敗也得亡。
  • 農村俗語「大門高於堂,家敗人丁亡」是什麼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農村人最看重兩樣東西,一是土地,二是房子。人們在土地上辛勤耕作,土地上的勞動成果能解決一家人的溫飽問題,房子是全家人生活的主要場所,除了能遮風擋雨以外,還是人們心靈的寄託。最近這幾年有很多在外務工的年輕人回到家鄉蓋房子,因為房子對人們的重要性,所以人們在蓋房子時的講究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大門高於堂,家敗人丁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在理嗎?大門高於堂,家敗人丁亡:從字面上來解釋這句俗語,意思是,如果蓋房子時,院子大門的高度要高於主屋的高度的話,對家庭運勢會有影響。
  • 農村俗語「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啥意思?老話在理
    農村人對於一些民俗還是非常遵守的,尤其這個建房子,子,農村人能建個房子幾乎會消耗所有的家財,大家設想下,花了這麼多辛苦的積蓄誰不願意建一個子孫後代都享福的房子呢,所以在建設房子的時候是有很多講究的,就像今天這句俗語「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一個俗語,下面筆者就帶大家了解下其中所蘊含的哪些道理。
  • 農村俗語「兩堂夾一房,家破人亡」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自古以來,蓋房子這件事情就是農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從選址、開工時間、房間格局等,每一處都有各自不同的講究。在農村中關於蓋房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兩堂夾一房,家破人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老話「門前開方塘,院中樹夾房,家敗人又亡」,有沒有道理?
    門前有方塘的居民房子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問題在於如何準確理解「門前開方塘,院中樹夾房,家敗人又亡」整句話的意思。從科學的角度來說,門前開方塘和院中樹夾房的現象,與家敗人又亡沒有任何聯繫,屬於一種迷信思想。
  • 農村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啥意思?老輩人大智慧,有道理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農村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啥意思?老輩人大智慧,有道理。農村俗話諺語相當多,每一句俗語都是很精簡,字數不多,朗朗上口,便於記憶,又能給後人帶來各種生活上的提示。這些俗語警句也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總結出來的,都是經歷過多少代人生活的經驗獲得的結論,又被一代代人口碑相傳留給了後人。
  • 農村俗語「住了抬轎房,家破人也亡」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自古以來農民對蓋房子這件事情就特別的重視,因為一座房子的蓋成,不僅要花費一家人大半生的精力和積蓄,房子還是庇護家人的場所,也正是因為房子對於農民的重要性,在農村中關於房子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家有抬轎房,家破人也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一親壞,九代敗,人要窮,斷六親」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廣大農村流傳著許多俗語,這些俗語由上一輩的人口語相傳,傳到我們這一輩時,大家如果不去仔細推敲,未必能真正理解,不能理解的原因,就連我們上一輩的人,也未必各個都能明白。而我們做這個系列的初衷,就是想重拾傳統俗語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方便下一代更好地傳承。
  • 農村俗語「五喜進家福壽財,五樹進宅人亡財敗」,這話啥意思呢?
    要說起農村的俗語,那真算得上是歷史久遠了,俗語也是農村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也是農村的一種文化,可以說在農村裡幾乎人人都會說上幾句俗語,有的時候我們看到一些俗語覺得也是比較簡短,殊不知俗語的魅力就在於此,有的俗語你別看是很簡單,有的俗語讓人覺得不太了解,但是你要是真正的領悟到了其中的意思,那麼你就知道其中的奧妙了
  • 俗語:兩路夾房,老翁難活,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有道理嗎?
    前些年,農村老家搞建設,無數不合理的路由此出現。村裡王大叔最難過,前後左右都有路,出門就是大路。奇怪的是,自從路建設好,王大叔家裡小動物都先後被車撞到。有次有車直接撞到房屋上,差點把房撞倒塌。不久以後,王大叔就把房屋出租給別人,全家都搬去城裡生活。
  • 農村俗語「東西路箭房,十人九傷亡」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居住的房屋有關係,比如農村老人常說的俗語「東西路箭房,十人九傷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院牆大門長一頭,久住家敗主斷財」啥意思?有道理嗎?
    夕陽西下,常來到農村的大槐樹下,聽老人們將一些有趣的故事,其中不乏一些精彩的俗語,細細的品味這些俗語,你會發現俗語中蘊含著哲理,人生,習俗和生活。俗語在數千年的傳承中,雖說有些被人們漸漸淡忘,但遺留下來的俗語仍然煥發著燦燦金光,而最被人們津津樂道的莫過於關於房屋類的俗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