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大地崛起神秘戰略飛彈部隊 撐起古老大國之魂

2020-12-16 搜狐網

  半個世紀前,年輕的新中國曾籠罩在「核訛詐」的陰雲之中。是什麼力量挺直了民族脊梁,是什麼力量撐起了大國之魂?那是因為古老的東方大地上,崛起了神秘的戰略飛彈部隊———

  

  1999年10月1日,新中國50華誕世紀大閱兵。當我戰略飛彈方隊英姿勃發地踏上「神州第一街」,向世人揭開神秘面紗時,世界驚奇地發現:中國戰略飛彈變小了。外國軍事評論家稱:這由「大」到「小」的變化,標誌著中國戰略飛彈部隊現代化建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荒原昂起「沖天箭」

  位於北京西南部的長辛店、盧溝橋地區,曾經是蒙古騎兵踏破舊燕京的第一座古城池,也是日本軍隊打響侵略中原第一槍的地方。1957年歲末,中國戰略飛彈建設在這裡拉開序幕———組建地地飛彈訓練大隊。時隔兩年,第一個飛彈發射營成立,這就是今天戰略飛彈部隊的「種子部隊」。

  1963年金秋,茫茫戈壁灘上,承載著千古火箭夢的飛彈第一營官兵,終於迎來了期待已久的輝煌時刻。隨著一道道發射指令的下達,綠色的飛彈馱載一個苦難民族的沉重翅膀,噴吐紅色烈焰,扶搖直上九霄,向千裡之外大漠腹地的靶區飛去。驚雷般的巨響從大漠深處傳來,第一枚國產飛彈準確地命中目標。中國終於有了一個比一千個太陽還亮的核盾牌!

  時隔不久,周總理在出訪非洲的歸國途中,專程來到大漠深處慰問飛彈第一營官兵,並觀看他們的飛彈發射。當飛彈按時點火升空,挾雷裹電般地飛向遙遠目標時,總理帶頭鼓起掌來,一一與大家握手祝賀。隨後,他又高興地與發射現場官兵合影留念。歷史記住了這難忘的瞬間!

  1964年早春,中央軍委作出決定:建設戰略飛彈陣地。時任副總參謀長的張愛萍將軍,帶領一班人馬,跋山涉水,風餐露宿,深入北國寒區進行實地勘察,為中國飛彈陣地立下了第一根中心樁。

  1964年10月16日,羅布泊深處第一朵蘑菇雲的升起,宣告了中國步入世界核俱樂部的大門,標誌著由西方政治家喝著咖啡決定中華民族命運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隨著我國飛彈核武器的研製取得突破性進展,經毛澤東主席批准,1966年7月1日,中國戰略飛彈部隊成立,周恩來總理親自命名:第二炮兵。原炮兵副司令員向守志將軍出任第二炮兵首任司令員。

  從此,一支支神秘之旅走進深山、走進荒原、走進戈壁,開始了為共和國礪劍鑄盾、修築太空長城的輝煌歲月。短短時間裡,一批批不同型號、不同發射方式、不同樣式的戰略飛彈部落,崛起在中華大地上。

  1984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門。當中國戰略飛彈部隊走出神秘的大莽林,突然間出現在世界上最大的廣場時,國人歡呼,舉世震驚。外電評論:「中國第一次將它的飛彈家族展現在世界面前,足以證明他有覆蓋地球每一個角落的能力和自信……」

  雲譎波詭出奇兵

  戰役演習的千軍萬馬在廣闊的空間奔騰。長途奔襲數百公裡的某飛彈旅,突然出現在山嶽叢林間,迅速豎起一枚枚「倚天長劍」,向著核反擊目標實施準確打擊。當發射陣地硝煙散去,這支部隊也無影無蹤了。

  「飛彈打遊擊」,是人們對戰略飛彈部隊機動作戰的形象比喻。它向世人昭示:在國際形勢充滿變數的今天,共和國的核武裝一刻也沒有忘記戰爭,正為祖國和人民提供著強大的安全盾牌。

  隆冬的一個深夜,呼嘯的狂風裹挾著雪片扑打著茫茫群山,地上的積雪厚達盈尺,路面的冰層光滑如鏡。一支飛彈勁旅走崎路,穿密林,涉冰河,穿梭於冰峰雪嶺之間。

  此時,基地指揮員端坐在指揮中心的巨型螢屏前,不斷地出「險招」,設「危局」:「裝備遭襲」,「道橋被炸」,「通信中斷」,「電磁幹擾」,「敵空降空襲」……一連串的「敵情」,險象環生,撲朔迷離,似乎把官兵們逼到了絕境。

  但見戰地指揮員沉著應戰,巧妙破敵。發射分隊時而在裸露地段隱藏,時而在密林深處潛行。伴隨保障分隊時而架橋鋪路,時而緊急搶修裝備。黎明時分,輾轉奔襲數百公裡的飛彈健兒終於佔領陣地,一柄柄神劍在雪幕中昂起頭顱。

  中國政府從擁有核武器的第一天起,就向世界莊嚴宣告:在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中國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為了這一承諾,他們練就了一套「後發制人」的硬功。

  南國初冬,群山環抱的某作戰陣地,我戰略飛彈部隊進行了一次不同尋常的演習。這天,寂靜的山谷驟然響起刺耳的警報聲。隨著「紅軍」作戰人員的緊急撤離,敵人數枚飛彈霹靂閃電般在我飛彈陣地周圍方圓數百公裡區域炸響。瞬間,山崩地裂,颶風掠空。強烈的核輻射、衝擊波、核汙染,使整個遭襲地帶變成了「死亡地帶」。

  面對突如其來的「核襲擊」,「紅軍」作戰部隊官兵迅速隱蔽進安全的「地宮」裡。不到10分鐘,紅軍數十輛「鐵騎」火速開進「遭核打擊區」,進行緊急的核汙染監測、洗消、戰地救護和搶修受損裝備。在全封閉的「地宮」裡生存了數天之後,「紅軍」戰略飛彈部隊開始實施「核反擊」。一枚枚飛彈沖天而起,群山尚在震顫,目標區已開始痙攣……

  螢屏打響「飛彈戰」

  1994年深秋的一天,某作戰演習大廳內,數十名將軍和專家,凝神靜氣地觀摩一場特殊的飛彈戰。

  銀灰色的大型電子屏幕上:「藍軍」向「紅軍」發起飛彈攻擊,戰場態勢瞬息萬變。隨著「紅軍」下達反擊命令,一枚枚戰略飛彈噴著烈焰騰空而起。螢屏上,一組組阿拉伯數碼快速閃跳,令人目不暇接,飛彈進入「程序段飛行」。××秒後,飛彈命中目標。頓時,目標區上空捲起一股蘑菇雲,繼而一片火海……

  這場特殊的飛彈戰,是由第二炮兵自行研製的「大型飛彈指揮訓練模擬系統」演繹的。它融聲、像、圖、文於一體,能逼真地演示出未來戰場的作戰環境及敵我雙方的態勢,為飛彈指揮員禦敵勝敵的籌劃和謀略,提供了「磨礪石」。

  被譽為「科技之師」的戰略飛彈部隊,從她誕生的那天起,就與科學技術結下了不解之緣。近年來,他們先後取得2000多項成果,其中近千項獲國家和軍隊科技進步獎。這些成果的推廣應用,使部隊實現了仿真模擬訓練和網上對抗演練,並開始向「實驗室預演戰爭」的領地逼進。

  這是一次帶戰術背景的合成演練。導演部裡,「紅軍」作戰地域及火力配置、「藍軍」兵力部署及行動企圖躍然電子地圖上;作戰輔助決策系統、作戰信息處理系統不斷地為決策提供科學數據;數字自動化通信系統,把千裡之外的發射分隊統攬於「一網」之中。「紅」、「藍」雙方憑藉鐵甲利劍和嫻熟戰法,在網上進行對壘。幹擾與反幹擾,空襲與反空襲,隱蔽與反隱蔽,打擊與反打擊……危情四伏,逼得雙方都使出一連串高招,戰鬥進入白熱化。

  高科技的「加盟」,使現代戰神如虎添翼。

  劍隨令出天地驚

  今日雕弓滿月,敢平寇蹄狼煙。35年的發展壯大,我戰略飛彈部隊已形成核與常規飛彈兼有、近中遠程和洲際飛彈齊備的武器系列,只要黨中央和中央軍委一聲令下,即可對敵實施自衛核反擊和縱深打擊,成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盾牌。

  1996年3月,步入「而立之年」的第二炮兵接受了中央軍委賦予的飛彈發射訓練任務。這是他們首次公開展示其戰鬥力,世人以各種心態關注著中國「巨龍」的騰飛。

  發射現場,隨著一道道作戰指令的下達,隱蔽在各集結地域的飛彈發射部隊迅速向發射陣地機動。一枚枚乳白色的飛彈昂首挺立,嚴陣以待。各發射陣地上,指揮員運用現代化的指揮手段,沉著、果斷地下達命令,及時處置各種情況……飛彈一觸即發。

  深夜,指揮所下達了發射命令。隨著一聲聲巨大的轟鳴,一枚枚飛彈噴著長長的火舌,撕破長空,撲向預定目標……

  有詩稱讚:雷霆,滾過大地,神箭,射入長空;飛彈是人民意志的延伸,發發命中,要叫鬼蜮魂驚!

  2000年10月13日,全軍科技練兵成果演示飛彈發射現場那蔚為壯觀的場景,通過現代化的網絡傳輸手段,盡收統帥部的眼底。

  聞令劍出鞘。上午8時19分,隨著一道指令傳出,一場迅如閃電的飛彈火力突擊行動開始了。一條條裝載著某型飛彈的鋼鐵巨龍,吼叫著從密林深處魚貫而出,呈散射狀向預定的發射點位開進,在蜿蜒崎嶇的山道上風馳電掣,勢不可擋……

  擔負此次發射任務的某飛彈旅,是誕生於二十世紀90年代初的我軍第一支新型飛彈部隊,曾成功地發射了數十枚飛彈,兩次受到中央軍委的通令嘉獎,榮立集體一等功。

  「點火!」「點火!」隨著命令的傳出,飛彈操作手果斷地按下點火按鈕。頃刻間,驚雷震撼大地,閃電撕裂長空,飛彈似離弦之箭,呼嘯著刺向蒼穹。接著,第二枚飛彈又騰空而起。發射大廳裡,飛彈飛行觀測的報告接連傳來:「捕獲目標」,「20秒飛行正常」,「30秒飛行正常」……

  不大一會兒,遠在千裡之外的發射末區傳來佳音:飛彈準確命中目標!火力突擊行動獲得成功。

  北京燕山腳下,主演兵場觀禮臺上,江主席等軍委領導在巨型屏幕前,興致勃勃地觀看了這尉為壯觀的一幕,並起身鼓掌。

  我戰略飛彈部隊正以銳不可當、威震九天的氣勢,為維護世界和平不斷增添新的砝碼!前進,挾雷裹電的方陣。(董聚山 特約記者 伍旭東)

相關焦點

  • 俄曝光戰略飛彈部隊絕密設施
    俄曝光戰略飛彈部隊絕密設施 2020-08-12 15:50:56  來源:央視軍事      俄羅斯媒體近日探訪俄軍戰略飛彈部隊絕密設施,首次公開展示了俄軍正在換裝的新型移動地面飛彈系統
  • 俄羅斯齊射4枚戰略飛彈,美軍四星上將不吝讚美:非常,非常強大
    作為美軍四星上將、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對俄羅斯軍隊不吝讚美之詞,他表示,"俄軍有能力完成交給他們的任務","俄空天軍、空軍、海軍和地面部隊的水平和戰備狀態非常高",雖然和前蘇聯時期相比,"軍隊規模相對較小","但戰鬥力卻非常強大",能夠對美國構成巨大的"挑戰"。米利將軍之所以對俄軍如此推崇,很可能是和俄羅斯最近一系列"示強"的軍事行動有關。
  • 日本歷史上的兩次大國崛起,是怎樣被美國「玩」殘的?
    在通過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先後擊敗中俄兩個「龐然大物」後,這個面積不到中國東北三分之一、人口只有6000多萬的島國自信心極度膨脹,憧憬著「大國崛起」,打著「大東亞共榮」的幌子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事實上,在世界反法西斯陣營尚未形成之前,率先建立較為完整工業體系的日本在亞洲幾無敵手,到1941年底時,日本實際控制的領土已高達上千萬平方公裡,僅東南亞和西太平地區的人口就達1.5億之眾。但正如那句古老的中國成語所言:解鈴還須繫鈴人。打開日本國門釋放出惡魔的是美國,那麼關上這扇門的,還應該是美國。
  • 兩架B-1B再度闖入,關鍵時刻,南海艦隊岸導部隊多型主力飛彈出鏡
    而美國也害怕其他大國威脅到美國的霸主地位,所以想方設法的牽制其他大國,並試圖阻止其他大國的崛起!在西太平洋,這兩年的美國可沒少在這裡折騰,而且除了中東這樣的地區就是西太平洋,美國不斷加大在西太平洋的軍力部署,更是想方設法的阻止大國的崛起!
  • 「閱讀隨筆」觀歷史風雲,看大國變化(《大國崛起》)
    《大國崛起》這本書引起我的注意,是因為之前看過央視出品的一部紀錄片《大國崛起》,看的是熱血澎湃。不過今天看到的《大國崛起》主編是朱東來,和當年的紀錄片沒有直接的關聯,也有其他主編的同名書籍。雖然主編不同,形式不同,講述的國家以及順序基本是一致的。
  • 亞洲大國境內傳出巨響,高超飛彈列裝部隊,半小時打遍全球
    俄羅斯作為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與中國是多年的鄰居,此外俄羅斯還繼承了蘇聯大量的遺產,其中得到很好延續的就是洲際飛彈以及防空飛彈,比如說薩爾馬特和白楊,以及S系列防空飛彈,均是俄羅斯軍方的王牌武器。當然在這個亞洲強國的手中並不僅僅只有這幾款飛彈。
  • 七輛神秘卡車連夜抵達,伊朗卸下大批東方武器,白宮下令美艦撤離
    在美軍轟炸機巡航中東之時,有一批7輛卡車也抵達了伊朗,並卸下大批的防空武器。美伊雙方正在展開新一輪的較量。12月10日美軍駐紮在路易斯安那州巴克斯代爾基地的B52H轟炸機部隊出動2架B-52H前往中東執行巡航任務。兩架飛機起飛後經過歐洲、紅海、沙特等國領空,由北向南飛行,不過並沒有侵入伊朗領空。
  • 揚言3天之內擊敗大國?美軍自信爆棚,網友:別做夢了!
    與此同時,中國等國的迅速崛起,讓美國感到前所未有的威脅,不想看清事實的美國開始說胡話,抹黑、打壓、制裁等手段齊上,目的就是為了抑制中國的發展。據央廣網報導,美國3位軍事專家發表公開言論,他們認為美國相對實力正在下降,尤其是海軍力量不足,為了進一步遏制對手發展,美國需要制定一套新的創造性戰略遏制對手,不是只依賴核武器和航母的軍事威懾,為此,他們提出美國應該在亞太地區部署新型高超音速飛彈和攜帶遠程反艦飛彈的B-2轟炸機,只要這一部署得當,一旦開戰,3天之內就可擊敗大國。
  • 大洋彼岸傳來一聲巨響,神秘飛彈試飛,一小時打遍全球之夢或成真
    圖為美國高超音速武器試射近期,位於大洋彼岸的美國傳來一聲巨響,又一款神秘飛彈試飛成功,這是一款通用型高超音速滑翔體飛彈,隨後發射中心一片沸騰,美軍武器一小時內打遍全球之夢或將因此成真,難道美軍砸上千億美元研發這款神秘武器是被中俄刺激了?
  • 散裝的印度,如何大國崛起?
    國大黨政府試圖以國家主導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來替代古老的語言宗教差異。大國崛起下的印度教民族主義1971 年第三次印巴戰爭中,美國派第七艦隊巡航孟加拉灣。印度愈發感到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無意促成印度的穩定,同時又受到中國核武器發展的威脅,不安全感與日俱增。1974 年,印度成功進行了代號為「微笑的佛祖」的核試驗。但大國重器蒸蒸日上之際,尼赫魯以及國大黨所打造的民族論述卻開始出現裂痕。
  • 俄海上最強威懾,「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亮相,實力不容小覷!
    ,空中核打擊力量的圖-160戰略轟炸機,路基飛彈RS-28 薩爾馬特洲際飛彈,海上力量「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俄羅斯海軍海上重要核打擊力量。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由俄羅斯紅寶石設計局設計與研製,在2000年之後,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成為了俄羅斯海軍的主力核動力洲際彈道飛彈核潛艇,這款俄羅斯第四代戰略核潛艇一直是世界的佼佼者,充分體現了俄羅斯的科研與軍事實力。僅僅在役三艘之少的戰略核潛艇作為一款俄羅斯的明星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可與世界最先進的戰略核潛艇媲美。
  • B52轟炸機殺進大國後院,大批F35掛飛彈護航,美:這裡才是主戰場
    美國軍方近日連續派出多波次戰略轟炸機逼近主要對手領空,測試其不同方向的國土防空能力。據《巴倫支觀察家》6月4日報導,美軍轟炸機在輪番對黑海、波羅的海、鄂霍次克海等俄羅斯周邊海域進行「自由巡航」之後,當地時間3日罕見地殺進這個全球二號大國的「後院」——北極西伯利亞海空域。
  • 第二炮兵部隊改名火箭軍,從兵到軍,彰顯從兵種到軍種質的躍升
    1966年7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部隊正式成立,這支特殊的部隊始終由軍委直接掌握,是我國實施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被譽為「大國利劍」!1984年,這支蟄伏了18年的特殊部隊,首次揭開自己神秘的面紗,出現了閱兵儀式上,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
  • 傳奇上將向守志,第二炮兵部隊首任司令員,原南京軍區司令員
    1984年10月1日,在慶祝新中國建國35周年的大閱兵上,「大國長劍」——第二炮兵部隊首次公開亮相,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這次閱兵,第二炮兵部隊展示了我國自己設計的遠程、中程和洲際戰略飛彈,震驚了世界!
  • 神秘的朱日和舉行大練兵,紅旗17騰空而起!還有哪些神器登場?
    ,這個地點極其神秘,就連名字也不會公開提。曾經這裡是一個不起眼的裝甲兵訓練場,曾經這裡還只能用「某」來稱呼的軍事基地,直到2017年,解放軍建軍90周年在此地進行閱兵儀式,它的神秘面紗才被揭下來。為什麼要選擇朱日和作為練兵地點?
  • 中國靈異部隊543:60年代成立,曾擊落美國U-2偵察機
    在中國近代戰爭歷史上傳言有許多靈異部隊,其中有一隻曾經擊落了u-2偵察機,他就是中國靈異部隊543。這群軍人他們不穿軍裝,來無影去無蹤,身懷絕技,如今的中國四大神秘部隊都沒他們神秘。他們究竟做了什麼轟動的事情,被貼上了靈異的標籤呢?下面晨哥就來為大家揭開這個謎題。
  • 菲律賓武裝漁船殺氣騰騰,迎面駛來東方大國漁船,日感慨差距懸殊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15日報導,菲律賓武裝漁船殺氣騰騰出發,迎面駛來東方某大國的漁船,日方感慨雙方差距懸殊。當地時間10月13日當天,菲律賓海軍司令巴科多上將在電話採訪時表示,他們準備在所謂西菲律賓海部署兩個平民武裝地面部隊連執行巡邏任務,每個連約120人。
  • 美打造「軌道戰」部隊搶佔太空戰略制高點
    據悉,新的三角洲部隊將是與空間作戰職能相一致的作戰單位。根據美《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近日發布的文章,「太空三角洲9隊」的主責是對太空實施監控,保持在太空軌道方面的戰略威懾,在必要時發動太空攻擊性作戰行動。  「太空三角洲9隊」指揮官由原空軍上校卡塞·比爾德(Casey Beard)擔任。此前,比爾德在美國防部國防政策部長辦公室擔任太空戰略和計劃局副局長一職。
  • 俄羅斯海陸武器兩手抓,同時發射飛彈,或許是最新軍事戰略
    在搶先美國研發成功高超音速飛彈之後,俄羅斯第一次在武器方面,不是和美國纏纏綿綿互相牽制,而是領先美國。因此俄羅斯近年來一直在高超音速飛彈方面深入研究,不斷研發海基、路基等更多發射方式,未來美俄交鋒中,俄羅斯將佔上風。而針對不斷變化的世界武器發展趨勢,俄羅斯方面更是在不斷提升自己的軍事實力,力求讓美國為之膽寒。
  • 飛彈部隊因欠電費民營電廠直接斷電,幾小時後俄軍部隊包圍了電廠
    說到電力和軍隊,俄羅斯就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一個飛彈基地欠下了一座民營電廠巨額電費,這個民營電廠乾脆拉了飛彈基地的電閘,而飛彈基地的軍隊幾個小時後便包圍了電廠,司令還把飛彈抵在了電廠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