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成都商報》報導,四川涼山州喜德縣則約鄉中心小學校長阿說木加帶領400多名小學生跳鬼步舞的視頻在網絡上走紅,某平臺的視頻播放量超過150萬,很多人為他們點讚。視頻中的這名校長今年45歲,從教已26年,領跳「鬼步舞」的視頻讓他一下子成了「網紅校長」。
課間操期領跳「鬼步舞」,阿說木加校長不是首創。2018年,山西臨猗縣臨晉鎮西關小學校長張鵬飛把「鬼步舞」引進校園並帶頭跳,讓整個校園充滿著魔性,也讓課間操變得分外有吸引力。早在2012年,重慶南開中學課間操跳《江南style》,嗨翻全場的課間操以及學生們高漲的熱情,給全國網友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同樣創意十足的,還有最近走紅網絡的甘肅省酒泉市敦煌中學的課間操《舞美敦煌》。據了解,這套課間操已經跳了5年,編排的初衷是希望藉此傳播敦煌文化。以舞替操,以操興舞,輕盈的舞步、優美的身姿、整齊的動作,時而反彈琵琶,時而作出飛天的姿勢,這樣的唯美場景在校園內讓人賞心悅目。
從重慶南開中學課間操跳《江南style》開場,到如今「鬼步舞」再度出現在不同的校園之內,課間操創新模式不斷擴大,這一創新化現象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在教育改革的當下,課間操跳「鬼步舞」本質上還是一種實踐與嘗試。課間操的目的,是為了消除緊張學習後所產生的疲勞,課間操究竟該跳什麼,並沒有完全統一的規定和要求。國家推廣規範化和標準化的廣播操,旨在解決普遍性的「不知跳什麼」的困境,用科學的方法去兜底,但並未限制其他形式的創新與運作,而是鼓勵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結合孩子的意願進行更多形式的嘗試,讓天性好動的孩子們真正「動起來」。
一套廣播操使用太久,難免會讓孩子們覺得不新鮮,參與的熱情可能下降。針對孩子對新鮮事物感興趣,活潑好動的特點,編排一些新的動作形式,比如節奏感更強、時尚元素更多的舞步,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素質教育最鮮明的特點是「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目的性明確後,就應提倡和鼓勵形式上的創新。課間操跳「鬼步舞」無疑用行動找到了一個不錯的答案,以舞蹈的靈動帶來了別樣的歡樂,也塑造了孩子的身體並帶來了身心愉悅,還起到了潤物無聲的教化作用。
看似偶然的方式創新與嘗試,更多體現了教育者對素質教育的追求與實踐。如果課間操可以「舞蹈化」,課堂上也同樣可以靈活化、豐富化和多彩化。改變舊的教學方式,創造新的教學方法,把孩子感興趣的元素吸引進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也為教育的素質化創造了條件。這樣的創新與嘗試,需要得到更多的普及與推廣。
【來源:北京青年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