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五,以後如果可以,咱們每周五都聊一聊房山區的歷史風俗。正好看到推送的#拍一拍宋朝#這個話題,我就想到咱們房山這個地方,真真是從一千多年以前的年宋朝開始,就是一個每祈必靈的祈雨聖地了。
這地方,就是咱房山的佛子莊鄉。

佛子莊鄉,在咱房山的西北部,屬於半山區。最高海拔能夠達到1300多米。風景秀美,距離咱房山著名的銀狐洞、大蒲窪鄉都不遠。

但咱今天說的重點,可不是佛子莊的風景。今天要說的是咱佛子莊的黑龍觀。黑龍觀得名於附近山上的古關城,但更出名的,恐怕是黑龍觀每年的龍神廟會。

作為北京春節期間最後一個廟會。千百年來,雷打不動的「二月二」「龍抬頭」,四鄰八鄉的老百姓們都會載歌載舞地來到這裡祭拜龍神。



黑龍觀前的黑龍潭,從宋朝以來,就是北方著名的祈雨勝地。每每遇到大災之年,朝廷都會派官員前來祈福降雨,而且每祈必靈。
這些記載,屢見於皇朝實錄。元、明、清幾代更甚。
《光緒順天府志·地理志》(卷二十四)裡面就記載了黑龍觀的描述,「依山為壇,因壇為廟」正是今天我們看到的黑龍觀。
雍正帝賜了「甘澤普應」的匾額。
嘉慶帝更是親自來到這裡,祭拜龍神,求甘霖,佑蒼生。
可惜清朝滅亡。
黑龍觀更是低調了一段時間,直到改革開放,盛世一般的廟會場景才重現在這個古老的村落。



「二月二」咱們「龍抬頭」的日子,傳說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跟咱人間的百姓見面的日子。在宋朝甚至更早的時候,這個日子,被稱為「春龍節」。因為從這一天開始,雨水會多起來。
春龍節這天,家家戶戶都會早早地去黑龍潭取水,然後回家點燈、燒香、祭拜。村裡的老人說這叫做「引龍回家」。
然後才是祈雨祭祀儀式。



一般都由村裡的老人掌事。人民給龍王爺和龍王奶奶披上大紅袍,獻上貢品,虔誠的祭拜,祈求風調雨順。
還會有傳統的古老的祈雨樂,和少男少女的古老儀式。






這幾年來,佛子莊更是每年都舉辦「黑龍關祈雨聖地二月二酬龍節暨佛子莊鄉民俗花會匯演」,吸引了「遠親近鄰」好幾萬的群眾來此一同祈福納新。
這個從宋朝開始,就大有名氣的古老村落,正在新時代的房山慢慢的走進人民的視線,成了咱房山在春節期間,遠近聞名的文化盛宴之一。

古老的黑龍觀,承襲了千年的文化,將這裡的人民勇敢和善良一點點的透過古韻的儀式展現給大傢伙兒。真希望明年的春節沒有新冠疫情,咱們沒參與過佛子莊這個盛宴的人們能夠好好的感受一下房山這個古老村落的熱情和傳說。
本文根據網絡信息編輯
信息來源:文、圖/房山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