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科普啟蒙繪本|從一粒種子開始,帶孩子探索自然的奧秘

2020-12-06 大話小畫繪本館

關於大自然的奧秘,孩子總是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很多家長擔心自己知識儲備有限,萬一講錯了,恐怕會誤導孩子;但如果總是迴避不談,又會打擊孩子探索自然的積極性。

今天要介紹的這幾種植物科普繪本,不僅能夠解答孩子的疑惑,還能幫助孩子探索更多自然的奧秘。

一粒種子的旅程

這套繪本包括《牽牛花》《向日葵》《蒲公英》

作者從一粒種子開始講起,細膩且完整地還原了牽牛花、向日葵和蒲公英的生長過程。

以《向日葵》為例,看看作者都告訴了孩子哪些奧秘吧!

首先,是種植向日葵的時間是4月到6月之間;

其次,是種植的方法「用手指在土裡戳一個洞,然後放進種子,蓋上土,等待發芽」;

接著,作者完整講述了它破土而出、長出子葉、長出真葉……一直到開花、結果的過程。

原來這就是一粒種子的旅程,看完之後,孩子肯定會大呼:「太神奇了!」

關於作者

荒井真紀是日本細密畫派代表畫家,更是熟知各種動植物知識,因此在荒井真紀的作品中既有嚴謹性,又不乏藝術性。

這套書中的《蒲公英》更是獲得了2017布拉迪斯發國際插畫雙年展(BIB)金蘋果獎。

此外,這套繪本是由愛心樹引進的。「愛心樹」作為國內知名童書品牌之一,引進出版了許多經典繪本,深受孩子喜歡。因此,這套繪本更值得一讀了。

嚴謹地科普,帶孩子感受植物的生長過程

現在的孩子接觸自然的機會越來越少了,而靜下心來觀察一株植物的生長過程幾乎更是不可能。

但在荒井真紀的繪本裡,這一切不難做到,因為植物的生長過程被真實再現了。

植物生長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每一處細節都被作者用真實細膩的筆觸記錄著。

比如,向日葵的種子開始發芽、到根衝破外殼,再到葉子也衝破外殼,每一個細微的變化,都能清晰地從圖中看到。

這樣嚴謹的創作風格正是作者對孩子負責的表現,所以家長不用擔心孩子會被誤導,相信這套繪本可以帶孩子感受最真實的植物生長的過程,能感受到植物強大的生命力。

細膩的畫風,展現生命之美

閱讀這套繪本的過程,孩子不僅可以認識植物的生長,還能感受到生命之美,而這都得益於作者細膩的畫風。

跨頁的牽牛花、向日葵和蒲公英,任誰看了都要感嘆一句:太美了!

大到整株植物的全貌,小到花苞的細緻拆解,生命之美全方位、全角度地展現在我們眼前。

但這還遠遠不夠,不信你再繼續看,

200多粒的牽牛花的種子,2000多粒的向日葵的種子,上面是不同的紋路,這或許才是真正的生命之美。

當然,充斥其中的還有作者對植物、對大自然無限的熱愛,這份熱愛是會感染孩子的。

所以,帶孩子認識植物的生長,探索自然更多的奧秘,閱讀荒井真紀的這套繪本絕對是不容錯過的選擇。

相關焦點

  • 科學啟蒙太枯燥?3部零基礎科普動畫來了!激發孩子探索世界熱情
    家長當然都知道,給孩子做好科學啟蒙對孩子的思維、閱歷、知識等方面都有好處。但是一提起科學啟蒙,總會覺得這是一個很枯燥的事情,就連大人有時候都未必能看得進去,何況是孩子!這其實就是對科學的刻板印象了,其實有不少科普知識都已經用更淺顯易懂,風趣幽默的動畫形式來表達了孩子,不僅對科學不牴觸,而且還能沉浸在其中。
  • 詩文典本周推薦——《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袁隆平的故事》
    詩文典每周從清華附小必讀書單中精選一本,給大家做簡單介紹~【本周推薦】《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袁隆平的故事》相信每個孩子都有一個科學夢,長大想當太空人、科學家、工程師相信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都擁有這些良好的品質,能走出屬於自己的成功道路,所以這周給孩子們推薦的是「共和國脊梁」科學家繪本叢書中的《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袁隆平的故事》,希望家長們和孩子讀這本書的時候,能夠學習到科學家們身上堅持不懈、勇於探索的精神。
  • 給孩子讀科普繪本的意義:為他種下「聰明」的種子
    同時,也有不少人會質疑,孩子才10天,就算給她讀了,能懂什麼呢?但是人家扎克伯格說了:「我想她也沒看懂,但我希望她保有好奇心和求知慾,通過學習來了解不知道的東西」。想讓孩子「聰明」,接觸的信息需要豐富多樣化雖說給10天大的寶寶讀量子力學是有點誇張,但這並不代表給幼齡孩子讀科普繪本沒有意義。
  • 《植物的朋友圈》|這是本「不正經」的植物科普繪本
    她是《植物的朋友圈》這本繪本的作者,是一位有著有趣靈魂的平面設計師和兒童繪本作者。這點我們從她的自畫像就能感受到。埃德裡安娜·巴爾曼在瑞士獲得了藝術設計專業學士學位,於2001 年開始平面設計師工作,其間常與野生動物親密接觸。
  • 不能出門踏青的春天,用這些繪本連結自然
    世間萬物,生長繁衍,遷徙定居,都是根據自然之「道」進行的。我們常說「順其自然」,就表示了對自然發展規律的尊重。認識世界、認識自然,是生而為人的第一課。這套書的編輯說:「成長有時不易覺察,對世界周遭的探索一天天變大變多,恰是對成長的直接記錄。」《小小自然書》和《大大自然書》是兩套「姐妹版」紙板書,採用環保材質製作,書頁是撕不壞的圓角紙板,不會和小讀者互相傷害。
  •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陪孩子一起在繪本的世界裡尋找春天
    正是孩子快樂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好時節。在繪本的世界裡跟春天有關的故事也非常多,非常有趣。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動物植物們是怎麼度過這個春天的。1、《彩色的花》春天來了積雪融化了,原野上開了一朵彩色的花,它非常開心能見到太陽。
  • 書評|《樹木》:了不起的樹木科普繪本
    一拿到《樹木》,我和孩子都驚嘆起來:「太棒了!太美了!」家裡數量最多的東西就是書了,讓我倆同時搶著看的還真是少數。這本繪本當仁不讓成為我們的「新寵」。《樹木》由波蘭知名插畫師彼得·索哈繪製,文字作者沃依切赫·格拉伊科夫斯基是一位生物學博士,編寫生物教科書,是科普期刊的翻譯,同時也是兒童科普圖書作者。
  • 春末讀書會:10部繪本提升閱讀力,適合春天的輕閱讀
    今年你開始讀書了嗎?在這裡介紹幾本適合大人也適合孩子的繪本,閱讀體驗比較輕鬆,但其中深意也足夠回味。《艾莉絲的樹》馬路邊的老橡樹,是艾莉絲最愛的一棵樹。但是這個春天,老橡樹枯萎了。艾莉絲為挽救它做了很多努力,不管能不能救活老橡樹,她都要為它做好能做的事情。
  • 西安學霸15歲保送211名校:天才的背後是正確的科學啟蒙
    所以他們就採用了啟蒙的方式,用興趣引導孩子自主學習。媽媽要求何懿斐每天必須早起,剛開始是背古詩,長大一點後就開始早起看各種科學文獻。很多明星家長例如,蔡國慶、黃聖依、霍思燕、黃磊等都很早就準備了科普繪本,幫助他們的孩子從書中學到更多的科學內容。
  • 清華大學教授:科學啟蒙才是好的起跑線!讓孩子從小就不怕數理化
    有位清華大學教授說過:科學啟蒙就是起跑線!幫孩子打開一扇「窗」,讓孩子自己去科學世界探索,帶著好奇心去發現一一驚奇就是科學的種子。美國很重視科學,從幼兒園開始就有科學啟蒙課。扎克伯格在孩子滿月的時候,就給孩子讀量子力學。日本每年都會有諾貝爾獎獲得者,他們的秘訣是,從小對孩子進行科學啟蒙。
  • 北京植物園——親近自然,探索植物奧秘
    十一月的北京,開始有一些寒冷。然而這個時候景色最是與眾不同的。傲蕾國際教育的寶貝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到北京植物園冬遊,此次出行目的讓孩子們能夠親密接觸大自然,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慾、以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11月24日早上,我們迎著燦爛的陽光出發了。
  • 黃磊曬出女兒的繪本書單,用光一照,暗藏玄機,網友:太會選書了
    一些高瞻遠矚的明星爸媽,早早就開始為孩子進行科普啟蒙。黃聖依的兒子安迪2歲時,就開始接受植物、動物、天文、數字等科普知識,黃聖依還常帶他去科技館參觀。而黃磊則是曬出了女兒的繪本書單,裡面有一半以上都是科學啟蒙類書籍,這份書單也被網友紛紛點讚。這些科普知識似乎並不如算數、識字那麼「有用」,可它們為什麼這麼重要?
  • 給孩子的天文科普課:乘坐好奇號火星車,一起探索火星的奧秘吧
    等他們到了5歲以後,很多孩子的興趣就開始轉移了,開始對那些看得見摸不著或者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感興趣了。最明顯的就是科學以及宇宙了,所以5歲又被稱為孩子的「天文敏感期」。如果爸爸媽媽們能夠在這個時期,給孩子相應的科學以及天文學科普教育,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幫助是很大的。
  • 山東:科普大篷車播下科學啟蒙的種子
    學生們正在參觀大篷車展品(央廣網發 山東省科技館供圖)央廣網濟南11月29日消息(記者柴安東)11月24日-12月6日,由山東省科協主辦,省科技館承辦的山東省流動科普助力精準扶貧活動進行新一輪巡展,流動在各地的科普大篷車所到之處,給當地的孩子們播下科學啟蒙的種子
  • 43種動物獨特的出生方式,帶孩子透視繁衍的奧秘
    媽媽解釋為什麼沒有能夠順利的自然生產,最終剖腹產,可能孩子無法理解。直到那天給他讀了一本中信出版的科普繪本《動物請回答:你怎麼出生的?》,他再也不問我這個問題了,因為他發現存在世界上,不管是動物還是人類,都允許多種形式的神奇發生。
  • 擔心孩子以後物理學不好?現在就可以開始啟蒙了
    最好在他們還沒完全開發自己的想像力之前,創造條件,讓孩子們更早的接觸自然學科中的基礎知識,這對今後培養孩子們的觀察能力、邏輯推理能力,都會起到重要的積極作用。啟蒙的方法當然,作為父母,除了周末我們平時都特別忙。不要說帶孩子去探索世界了,就算帶他們出去玩玩,時間都成問題。
  • 孩子英語啟蒙如何開始?來看看這些用來磨耳朵的英文兒歌繪本
    然後就逐漸了解到0-6歲是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對孩子英語的啟蒙越早越好,英語啟蒙的初期以英文兒歌童謠為主……安妮鮮花的《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書中提到:三歲前的孩子,真正的語言基本功訓練應該是聽,通過停在大腦中建立強有力的語音信號。
  • 如何把科普知識的啟蒙教育,講成孩子喜歡看的樣子
    而這麼多的不解,積聚起來就會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困擾,而解決困擾的方式,自然就是問爸爸媽媽了。可以說,孩子經常問為什麼,是他們逐漸開始接觸世界導致的。另外一方面,這也是孩子好奇心的表現。可以說孩子天生就是好奇的小傢伙,從一生下來就對身邊事物充滿了興趣,也充滿了好奇,並且那時候的他們就開始用自己的方式來探索了。比如用小手摸摸身邊的被子啊,用嘴巴咬一咬手邊的玩具啊,盯著頭上轉來轉去的玩具樂此不疲啊,以及恨不得把那些能夠自己「運轉」的玩具拆開看看內在結構啊等等。
  • 「愛的啟蒙」系列繪本|一歲半孩子的繪本書單
    到小樹一歲半的時候,我選擇了幾本繪本,作為他「愛的啟蒙」,讓他認識爸爸媽媽及爸爸媽媽對他的愛。一歲半到兩歲的孩子,有這樣一些特點,情緒情感發展得比較快,能夠體察親近的人的情緒變化,並表達關切之情,這是進行情感啟蒙的好時機。同時,這時候的孩子仍然處於體覺發展期,即孩子是用身體在行動中發展認知。所以閱讀中的互動非常重要。
  • 流動科普播下科學啟蒙的種子——山東省流動科普助力精準扶貧活動...
    流動科普播下科學啟蒙的種子——山東省流動科普助力精準扶貧活動進行新一輪巡展 2020-11-30 1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